連日陰雨,青原市成了一幅潮濕的山水畫。
夜幕低垂,雨也下得小了許多。
楚天舒開車,將葉慶平送到了湖心島度假村最外圍的一處樹林旁。
四周黑魆魆,空蕩蕩,隻有衛世傑一個人站在樹影下迎接。
看了衛世傑的穿著打扮,楚天舒不禁啞然失笑。
這會兒,衛世傑脫下了他的名牌西服,穿了一件灰色的夾克,踏著一雙半高筒的雨靴,肩背著釣具,一手拎著魚簍,一手打著手電,乍一看,哪裏像一個身家過億的大老板,活脫脫就是一個土氣的包工頭。
在大學宿舍的臥談會上,楚天舒就曾經高度評價過衛世傑,他說,老衛這小子,別的都一般,就有一點我最佩服,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而且不管是人是鬼,都能搭上話,這是他現在哄騙學姐學妹的利器,將來也會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
葉慶平下了車,與衛世傑握手,打量了前麵不遠處的一處曲流,說:“衛老板,這地方找的好,非常適合夜釣。”
衛世傑謙恭道:“葉大老板,在您麵前,我算什麽老板?您還是喊我小衛吧。”
“哈哈!”楚天舒大笑,指著衛世傑說道:“老衛,你不讓我喊你衛老板,讓我喊你小結巴(小傑吧),現在見了葉大老板,又改成了小尾巴(小衛吧)了?”
衛世傑卻認真地說:“老楚,你笑什麽笑?跟在葉大老板後麵,我可不就是一條小尾巴?”
臥槽,這馬屁拍的真是太可以了!楚天舒簡直要五體投地了。
“嗬嗬,出來休閑,大家都不必客氣,我喊你們小楚,小衛,你們就喊我老葉,怎麽樣?”葉慶平打了個圓場,就要去接衛世傑肩背的釣具。
衛世傑當然不讓,隻把手裏的手電筒塞給了葉慶平。
“小楚,一起去吧?”葉慶平回頭,招呼道。
“葉……老,我這人好動不好靜,坐不住,就不去了。”楚天舒搖頭婉拒。
衛世傑領著葉慶平往曲流處走去。
葉慶平喜歡夜釣,而且垂釣的地方越偏僻越好。
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不想讓人看見,二是不希望沒完沒了的電話攪了興致。
在他看來,垂釣之樂更多在於獨享片刻的安詳和寧靜,至於魚,隻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副產品。
因此,陪他釣魚,是件頗費周折還挺費體力的工作。
譬如今天這處曲流,車開不過去,隻有田埂可行,加之連日陰雨,小徑甚是泥濘,衛世傑肩背手提釣具,行不過數十步便已狼狽不堪。
來到曲流處,葉慶平急不可耐地垂下了他的釣鉤。
衛世傑支開一把大傘,殷勤的把馬紮、魚簍、釣餌等等擺放好,還在周圍點了幾盤蚊香,又將一瓶風油精小心翼翼地放在葉慶平的身旁。
選擇夜晚垂釣,防蚊蟲叮咬比準備精良的釣具更重要。
秋夜,是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候。
入夜後魚更有安全感,喜歡出來覓食,吞鉤的機會多,正是垂釣的良機。
夜色濃稠,周邊化為一片漆黑,唯蟲鳴可聞,隱約可見的,是幾公裏之外度假村的燈光。
垂釣中途,手握釣竿的葉慶平忽然開口問道:“小衛,聽小楚說,你正在籌備公司上市?”
垂釣之前,衛世傑就給自己立下規矩,葉慶平不開口,自己絕不吱聲。
見葉慶平主動發問,衛世傑低聲答道:“是有這麽個打算,不上市融資,公司後續發展就缺乏動力。”
“青原市的企業家,大多都鼠目寸光,有了一定的資產積累就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你的眼光還是遠大的。”葉慶平點了一下頭,說:“小衛,下一步怎麽打算啊?”
“籌備上市,最缺的就是對資本市場十分熟悉的人才,這類人才我們青原十分稀缺,隻有想辦法從臨江甚至京城引進了。一旦有合適的,我就準備把公司的管理權交出去,讓他來當世紀陽光的總裁!”
“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有寬廣的心胸!”葉慶平首肯道:“引進人才,就要重用人才,要不然,把人家引進來,做擺設麽?”
衛世傑自嘲道:“市裏不少的老板,聽說我有這個打算,都在笑話我,辛辛苦苦搞起來的一個公司,到頭來卻交給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外人,這不是吃飽了撐的麽?就不怕別人把你的這點家當折騰沒了麽?”
“他們懂什麽?”葉慶平說:“企業用人與政府用人大同小異,你論資排輩地提撥重用一個人,誰都認為理所當然,不會感激你,破格提拔就不同了,人家就會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見魚一直不上鉤,葉慶平索性放下釣竿,將身子往後一仰,給衛世傑講起了故事:“那位在鴉片戰爭中一敗塗地的道光皇帝,在暮年時幹下了一樁震驚朝野的大事,他將當時還是從四品的曾國藩,突然連升四級,升為從二品銜的內閣學士。大家都不明白,道光爺為什麽對曾國藩如此恩寵。道光死後多年,曾國藩組建湘軍,百戰沙場,為朝廷收複江南,手握重兵,功蓋天下,並不造反,而且忠心耿耿。直到此時,人們才讚賞道光皇帝多麽富有遠見,為子孫後代提拔了一位國之柱石。”
葉慶平接著說:“清朝官製也是講究循級提升的,像曾國藩這樣的連升幾級,在晚晴幾十年的曆史中,堪稱特例。”
衛世傑說:“道光的名聲都不太好,重用曾國藩,或許是他為數不多的得意之筆。”
盡管在大學的時候,衛世傑素有不學無術的臭名,但是,他對曆史典故卻很感興趣,談起一些曆史人物,總能把師妹師姐們忽悠得暈頭轉向。
葉慶平笑了一下,說:“大家都說曾國藩才幹過人,更難得的是有一份對清廷的愚忠。有果必有因,這份愚忠並不是憑空而來,他們是在報答當年皇家的知遇之恩。再看看後來,清廷對袁世凱疑心重重,必欲除之而後快,一位軍機大臣,竟弄得差一點腦袋搬家。武昌起義後,清廷再想要袁世凱替他賣命,就隻能是癡人說夢了。”
“是啊!”衛世傑感歎道:“一個人越是懷才不遇,越會對重用他的人感恩戴德。我想的就是這麽個意思,隻是不如葉……老學識淵博,能將曆史典故信手拈來。”
“這正是聰明人的聰明之處!”葉慶平說:“讀書不在多,在於洞悉書中的道理,多少人讀書破萬卷,裏麵的道理卻一輩子也參不透。”
衛世傑當然夠聰明,葉慶平的這一番長篇大論,就是在借古喻今:楚天舒得到了伊海濤、葉慶平等人的破格提拔,自當為之衝鋒在前;衛世傑得到了楚天舒的關照,理當為之赴湯蹈火。(未完待續)
夜幕低垂,雨也下得小了許多。
楚天舒開車,將葉慶平送到了湖心島度假村最外圍的一處樹林旁。
四周黑魆魆,空蕩蕩,隻有衛世傑一個人站在樹影下迎接。
看了衛世傑的穿著打扮,楚天舒不禁啞然失笑。
這會兒,衛世傑脫下了他的名牌西服,穿了一件灰色的夾克,踏著一雙半高筒的雨靴,肩背著釣具,一手拎著魚簍,一手打著手電,乍一看,哪裏像一個身家過億的大老板,活脫脫就是一個土氣的包工頭。
在大學宿舍的臥談會上,楚天舒就曾經高度評價過衛世傑,他說,老衛這小子,別的都一般,就有一點我最佩服,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而且不管是人是鬼,都能搭上話,這是他現在哄騙學姐學妹的利器,將來也會是他安身立命的本錢。
葉慶平下了車,與衛世傑握手,打量了前麵不遠處的一處曲流,說:“衛老板,這地方找的好,非常適合夜釣。”
衛世傑謙恭道:“葉大老板,在您麵前,我算什麽老板?您還是喊我小衛吧。”
“哈哈!”楚天舒大笑,指著衛世傑說道:“老衛,你不讓我喊你衛老板,讓我喊你小結巴(小傑吧),現在見了葉大老板,又改成了小尾巴(小衛吧)了?”
衛世傑卻認真地說:“老楚,你笑什麽笑?跟在葉大老板後麵,我可不就是一條小尾巴?”
臥槽,這馬屁拍的真是太可以了!楚天舒簡直要五體投地了。
“嗬嗬,出來休閑,大家都不必客氣,我喊你們小楚,小衛,你們就喊我老葉,怎麽樣?”葉慶平打了個圓場,就要去接衛世傑肩背的釣具。
衛世傑當然不讓,隻把手裏的手電筒塞給了葉慶平。
“小楚,一起去吧?”葉慶平回頭,招呼道。
“葉……老,我這人好動不好靜,坐不住,就不去了。”楚天舒搖頭婉拒。
衛世傑領著葉慶平往曲流處走去。
葉慶平喜歡夜釣,而且垂釣的地方越偏僻越好。
原因無非是兩個,一是不想讓人看見,二是不希望沒完沒了的電話攪了興致。
在他看來,垂釣之樂更多在於獨享片刻的安詳和寧靜,至於魚,隻不過是可有可無的副產品。
因此,陪他釣魚,是件頗費周折還挺費體力的工作。
譬如今天這處曲流,車開不過去,隻有田埂可行,加之連日陰雨,小徑甚是泥濘,衛世傑肩背手提釣具,行不過數十步便已狼狽不堪。
來到曲流處,葉慶平急不可耐地垂下了他的釣鉤。
衛世傑支開一把大傘,殷勤的把馬紮、魚簍、釣餌等等擺放好,還在周圍點了幾盤蚊香,又將一瓶風油精小心翼翼地放在葉慶平的身旁。
選擇夜晚垂釣,防蚊蟲叮咬比準備精良的釣具更重要。
秋夜,是一天中最安靜的時候。
入夜後魚更有安全感,喜歡出來覓食,吞鉤的機會多,正是垂釣的良機。
夜色濃稠,周邊化為一片漆黑,唯蟲鳴可聞,隱約可見的,是幾公裏之外度假村的燈光。
垂釣中途,手握釣竿的葉慶平忽然開口問道:“小衛,聽小楚說,你正在籌備公司上市?”
垂釣之前,衛世傑就給自己立下規矩,葉慶平不開口,自己絕不吱聲。
見葉慶平主動發問,衛世傑低聲答道:“是有這麽個打算,不上市融資,公司後續發展就缺乏動力。”
“青原市的企業家,大多都鼠目寸光,有了一定的資產積累就沾沾自喜,故步自封,你的眼光還是遠大的。”葉慶平點了一下頭,說:“小衛,下一步怎麽打算啊?”
“籌備上市,最缺的就是對資本市場十分熟悉的人才,這類人才我們青原十分稀缺,隻有想辦法從臨江甚至京城引進了。一旦有合適的,我就準備把公司的管理權交出去,讓他來當世紀陽光的總裁!”
“企業要做大做強,必須有寬廣的心胸!”葉慶平首肯道:“引進人才,就要重用人才,要不然,把人家引進來,做擺設麽?”
衛世傑自嘲道:“市裏不少的老板,聽說我有這個打算,都在笑話我,辛辛苦苦搞起來的一個公司,到頭來卻交給了一個毫不相幹的外人,這不是吃飽了撐的麽?就不怕別人把你的這點家當折騰沒了麽?”
“他們懂什麽?”葉慶平說:“企業用人與政府用人大同小異,你論資排輩地提撥重用一個人,誰都認為理所當然,不會感激你,破格提拔就不同了,人家就會感恩戴德,忠心耿耿。”
見魚一直不上鉤,葉慶平索性放下釣竿,將身子往後一仰,給衛世傑講起了故事:“那位在鴉片戰爭中一敗塗地的道光皇帝,在暮年時幹下了一樁震驚朝野的大事,他將當時還是從四品的曾國藩,突然連升四級,升為從二品銜的內閣學士。大家都不明白,道光爺為什麽對曾國藩如此恩寵。道光死後多年,曾國藩組建湘軍,百戰沙場,為朝廷收複江南,手握重兵,功蓋天下,並不造反,而且忠心耿耿。直到此時,人們才讚賞道光皇帝多麽富有遠見,為子孫後代提拔了一位國之柱石。”
葉慶平接著說:“清朝官製也是講究循級提升的,像曾國藩這樣的連升幾級,在晚晴幾十年的曆史中,堪稱特例。”
衛世傑說:“道光的名聲都不太好,重用曾國藩,或許是他為數不多的得意之筆。”
盡管在大學的時候,衛世傑素有不學無術的臭名,但是,他對曆史典故卻很感興趣,談起一些曆史人物,總能把師妹師姐們忽悠得暈頭轉向。
葉慶平笑了一下,說:“大家都說曾國藩才幹過人,更難得的是有一份對清廷的愚忠。有果必有因,這份愚忠並不是憑空而來,他們是在報答當年皇家的知遇之恩。再看看後來,清廷對袁世凱疑心重重,必欲除之而後快,一位軍機大臣,竟弄得差一點腦袋搬家。武昌起義後,清廷再想要袁世凱替他賣命,就隻能是癡人說夢了。”
“是啊!”衛世傑感歎道:“一個人越是懷才不遇,越會對重用他的人感恩戴德。我想的就是這麽個意思,隻是不如葉……老學識淵博,能將曆史典故信手拈來。”
“這正是聰明人的聰明之處!”葉慶平說:“讀書不在多,在於洞悉書中的道理,多少人讀書破萬卷,裏麵的道理卻一輩子也參不透。”
衛世傑當然夠聰明,葉慶平的這一番長篇大論,就是在借古喻今:楚天舒得到了伊海濤、葉慶平等人的破格提拔,自當為之衝鋒在前;衛世傑得到了楚天舒的關照,理當為之赴湯蹈火。(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