鈴聲頑強地響著。


    楚天舒皺著眉頭,把手機掏出來一看,當即臉色就變了。


    打來電話的不是衛世傑,而是市府辦的副主任蘇幽雨。


    在最近一次的幹部調整中,蘇幽雨被提拔為市府辦的副主任,不再給簡若明當專職秘書,反倒隔三差五的就給楚天舒這個副市長分派任務。


    “怎麽了,小蘇?”


    “不好了,楚副市長,出大事了……”


    “別一驚一乍的,慢慢說!”楚天舒沉聲說道。


    沒辦法,畢竟是年輕時一起戰鬥過的老同事,還曾經有過一段緋色交往,所以,蘇幽雨私底下跟楚天舒說話,總有一點“不把副市長當領導”的輕佻味道。


    蘇幽雨清了清嗓子,換了一副沉穩的口氣,說:“情況是這樣的,剛接到郎市長指示,省電視台的記者在青北縣安定鄉鼇頭灣村采訪,被村民給打了,現在還被堵在裏麵出不來,郎市長指示,讓你辛苦一趟……”


    嘛的,又是這種破事!楚天舒暗暗罵了一聲,問道:“你現在在哪兒?”


    “馬上就到你們家小區門口!”


    “車別開進來了,我已經出來了!”楚天舒關了車門,快步走出地下停車場,剛走到小區門口,一輛越野車就靠過來了。


    蘇幽雨跳下來,搶著拉開了後座的車門,還低聲說了句:“大帥哥,不穿正裝,更瀟灑了。”


    “楚副市長,早!”司機回頭問候道。


    “早!萬師傅!”楚天舒笑笑,打了個招呼。


    開車的是機關車隊的副隊長萬國良,楚天舒給伊海濤當秘書的時候,他是伊海濤的專職司機,伊海濤調任副省長,葉慶平升任市委書記,另找了一個年輕的司機給自己開車,就安排萬國良當了機關車隊的副隊長。


    怪不得蘇幽雨說話不太注意,原來車上都是熟得不能再熟的老熟人。


    別克商務車急馳在繞城公路上,


    楚天舒與蘇幽雨並肩坐在後排座上。


    “楚副市長,還是那個‘四不管’的鼇頭灣惹出來的禍……”蘇幽雨快速地向楚天舒匯報她所了解的情況。


    這件事楚天舒知道個大概,唐逸夫就任市長時,啟動了一個特色小鎮建設項目,他親自主抓,並列為了當年市政府要做的十項重點工作之一。


    按照預算,這個項目總投資高達四十幾個億,誰都清楚,這是市長的形象工程和政績工程,大麵上的理由很充分,為了加快推進城鎮化建設,打造新的經濟增長點,實際上就是急功近利,花政府的錢往自己的臉上貼金。


    有了政績,才好往上爬嘛。


    當時劃定的特色小鎮建設用地,涉及到青北縣安定鄉鼇頭灣等好幾個村落。


    可剛把鼇頭灣的地圈起來沒不久,唐逸夫出事了,原本就有爭議的項目再也無人提及,稀裏糊塗地擱置下來了。


    競拍得到鼇頭灣村這塊土地的鯤鵬實業旗下的青原地產見市裏不重視,原先承諾的配套公共服務和優惠政策得不到落實,繼續開發肯定不會有效益,就把地撂荒在那兒,不聞不問了。


    好幾年過去了,來不及拆除的村舍民居,土地良田,仍然留在了原地。


    剛開始,由於對拆遷補償不滿意,鼇頭灣村的村民們不斷到市裏省裏上訪請願,搞得當時的市委書記伊海濤和市長葉慶平非常被動。


    再後來,鼇頭灣村的村長敖富貴就帶著村民們重新進駐,房子出租給外地人開小作坊,土地分塊承包給村民,想種菜的種菜,想養雞的養雞,想開廠的開廠,村集體和村民們每年都能獲得不菲的收入。


    鯤鵬實業旗下的青原地產正愁找不到不開發的理由,一看土地和房子被村民占了,正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由鼇頭灣村的村民們從中牟利。


    背地裏也有人傳,這是鯤鵬實業老板王致遠與鼇頭灣村村長敖富貴聯手唱的一出雙簧。


    是真是假,沒人說得清楚。


    反正這麽一來,鼇頭灣村成了一個市裏不想管、縣裏不願管、鄉裏管不了、公司懶得管的“四不管”區域,各類外來人口蜂擁而至,裏麵充斥著一大堆製假販假的小作坊,逐漸成了假冒偽劣產品的中轉站。


    據傳,周邊地區的假酒假煙假藥,都是從鼇頭灣出來的。


    鬧的動靜大了,青北縣曾經組織過幾次綜合治理,但雷聲大雨點小,加上鼇頭灣村民的極力阻撓,綜合整治收效甚微,漸漸的,也就聽之任之了。


    畢竟,鼇頭灣村村民忙著賺錢,就不找政府的麻煩,也沒時間去省裏市裏上訪請願了,而青北縣鄉的各級各類執法機構和相關部門每年還能從這裏收取數額不小的管理費或者罰款,成了青北縣一條來錢十分容易的財路。


    正所謂,粑粑不臭不能挑起來臭!


    縣鄉兩級有關部門非但沒人再搞什麽綜合整治,甚至在省市組織檢查時,還暗地裏通風報信。而鼇頭灣村的村民則直接充當起了製假販假小作坊的保護神,遇到風吹草動,他們總是站在了阻撓執法的最前頭。


    今天的事情說簡單也簡單,說複雜也非常的複雜。


    淩晨四點半左右,省電視台的值班主任劉達君突然接到一個爆料電話,說鼇頭灣村的一個假酒窩點正在往外運送一車假酒,時間地點車牌號等等都說得十分具體。


    劉達君剛從青原衛視台調進省電視台,非常想抓一兩條有影響力的大新聞,以證明自己的能力和水平。於是,他喊了兩名年輕的記者,開了一輛采訪車,帶上攝像機等器材,直奔鼇頭灣村調查采訪。


    果然,在村口的大路上,采訪車就堵住了運送假酒的貨車。


    但是,記者一亮明身份,貨車立即調頭撤回了村裏。


    貨車開進了一個院子裏,大鐵門一關,再不見蹤影。


    采訪車追到大鐵門前,就被幾十號村民圍住了。


    隨即,兩台老式的手扶拖拉機開過來,一前一後,停在了路上。


    采訪車被堵住了,進不能進,退不能退。


    兩位年輕的記者拎著攝像器材下車,與村民們交涉。


    村民們根本不聽記者們解釋和警告,直接上來就搶奪他們手裏的攝像機和手機。


    爭奪之中,兩名年輕的記者被打倒在地,一個頭破血流,一個鼻青臉腫。


    攝影機被砸,手機被踩得粉碎。


    坐在車裏的值班主任見狀,不得不緊急求援,打電話向台長報告,說在鼇頭灣采訪被困,攝像器材被毀,兩名隨隊記者被打,生命垂危。


    這兩天,省電視台的記者在各地的采訪過程中,接二連三地受到了阻撓。


    台長正在氣頭上,一怒之下,直接給省委宣傳部長打電話,告了青原市一狀。


    事情一下子就鬧大了……(未完待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官道之步步高升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北岸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北岸並收藏官道之步步高升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