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想跑,卻雙腿無力邁不開步子。後麵是一群火眼血舌的妖怪在追我,我跑啊跑啊,突然前麵一群活死人呻吟吼叫著攔住我,把我圍住,向我伸出了嶙峋的爪子……
我狂叫著驚醒,呼地一下從床.上坐起來,大汗淋漓,張皇四顧,宿舍裏就我一個人在午睡,其他同學都不知道去哪裏了。
正在發楞,門開了,耗子急急忙忙地衝進來:“哎呀,老大,你怎麽還在睡啊?演出馬上開始了啊。”
“哦,中午我大哥來看我,陪他喝了兩杯。”我想起來今天下午3點是紀念建校10周年的大型文藝演出。就一邊穿衣服,一邊懶洋洋地說:“演出就演唄,我又不演出,急什麽。”
“咳咳,老大,你不是想看看那個新校花嗎?她要表演健美操,這可是全方位欣賞她的好機會啊。”耗子說著,咂咂嘴,似乎要流哈喇子。
耗子和我是同年級,都是大二,但不是一個係,我是中文係,他是地理係的。他還是學生會活動部的副部長,也是校報的編輯兼記者,上躥下跳活躍得很。
今年初新生入校不久,這小子就給我說,一年級生物係來了一位超級美女,叫徐飛飛,來了不到3個月就成了全校公認的校花,說得我耳朵裏都灌滿了。
但是我提不起興趣來,我除了上課,最大的興趣就是鑽研古文字學和文物鑒定,埋頭寫論文,每天就是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四點一線,晚上從10點開始練功,一直要練到淩晨1點,然後才睡覺,第二天5點半又得起床練功,每天算上午睡的時間睡眠也就是六七個小時,疲於奔命,懶得去看什麽校花。
特別是以前耗子給我說過的那幾位校花,我看了有點反胃,覺得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大半個學期過去了,我竟然沒見到那位校花長什麽樣兒。不過我答應去幫著耗子做演出的後勤服務工作,所以還得去。
“老大,快點,”耗子急急地催著:“咱們還要去幫著搬動西。”
耗子喊我“老大”,不是因為我是家裏的老大(我是老三),也不是什麽組織的老大,說來慚愧,是因為我打架在學校出了名。
我們那個村雖然地處偏僻,卻習武成風。
開始我們村裏的人沒有會武術的,清朝鹹豐年間,來了70多名清兵,原來他們去平定什麽叛亂。
領頭的一位統領事先立下了軍令狀,如果打輸了要提頭去見他的長官,而結果是他們打了敗仗,1000多人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了這麽70來個人,統領不想提頭去見長官,帶著這夥殘兵逃到了我們村裏,住了下來,一住就是七八年。
這夥人裏有十幾位武林高手(這大概也是他們能夠生還的原因),閑暇的時候就在村裏教年輕人學武術,習武的風氣就這麽開始的。
正因為有這個風氣,在村中的年輕人和小孩當中那種“誰拳頭硬誰就是老大”的思想十分嚴重,在學校裏恃強淩弱的事情幾乎天天發生。我的父親對我要求很嚴格,不許我在學校打架,倒不是怕我挨別人的打,而是怕我打傷了別人。
當時我們宇家的族長宇成棟和那位統領關係很好,讓自己的兒子宇吉函跟他學武,統領就把自己擅長的八卦掌和獨門絕技“易筋經大力法”教給了宇吉函。後來這兩項功夫就成了我們宇家的獨擅。
再後來,我的曾祖父和祖父到京城去走親戚,正好遇到陳發科大師開館授拳,父子二人就跟著陳師學了二年半的太極拳,因此太極拳也在我們宇家流傳。
我的二祖父是個急性子,性如烈火,他覺得八卦掌和太極拳太“綿”,自己又出去闖蕩了好多年,帶回來一套拳法叫“乾陽掌”和內功“乾陽功”,是屬於那種很剛猛暴烈的拳術。
而那種“乾陽功”更是邪門,練成後威力無比,不僅能斷木裂石,還能在瞬間使自己雙掌的溫度不可思議地升高。
比如有一次幹完農活幾個人要抽煙,都忘了帶洋火(火柴),我二祖父順手捋了一把幹草,在手裏揉搓了幾下,就開始冒煙,輕輕一吹,火苗起來了。現在想想,這種功夫大概就是近似於“朱砂掌”之類的功夫,不過名稱不同罷了。
我從小先跟著祖父和父親習武,主攻太極拳,因為祖父和父親發現我的性格和大哥、二哥老實巴交截然不同,所謂“老三是一拐”(意思是一般老三的性格都和其他兄弟姊妹不同),太過爆烈,就讓我在沉靜柔和的太極拳上多下功夫,以此來磨我的性格。
實際上我也比較喜歡這種內涵深厚的東西,下了苦功,練了十多年,十六歲那年,在一次和祖父推手試力的時候豁然貫通,接著就開始突飛猛進,讓祖父和父親非常驚奇。
後來大堂叔(二祖父的大兒子)見我是塊材料,主動提出來教我乾陽掌和乾陽功,我開始還高興得要命,等一練起來才後悔不迭——練這東西那個苦勁兒沒法說了,簡直就不是人受的罪,但是我在大堂叔和父親的嚴厲監督之下還是堅持下來。
於是我就兼有了宇家所有的絕活兒,是我們兄弟四人裏武術練得最苦也是最好的。特別是“易筋經大力法”,實際上就是一種橫練的功夫,練成後不僅可以讓人力大無比,還能讓周身堅實如鐵,任何鈍器擊打都不怕,就是怕利器。有人說練成了什麽“金鍾罩”、“鐵布衫”之類的神功可以刀槍不入,直到現在我都不信。
我們宇家人都不屬於那種魁梧彪悍的體形,但都是村裏有名的大力士,我在15歲的時候就能把在地頭上休息的耕牛搬著脖子翻個四蹄朝天,手指可以輕鬆地捏碎核桃和磚頭。
我的脾氣也不好,極容易發火,一旦遇到什麽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情緒失控,做事不思後果,母親經常說“老三是一拐,老三是四條龍裏唯一的一條孽龍”。所以父親很怕我和別人打架,就是怕我傷人。
但是我大堂叔的觀點就和父親截然不同,他的口頭禪是“練三年拳不如打一次架”,練武的人就該多打架,在實戰中才能領會武術真諦。
同時,我看到那些恃強淩弱的事情就忍不住,上前打抱不平,於是乎經常打架,不過很注意分寸,倒是沒有打出事情來,打了一段時間以後,整個小學就沒人再敢和我打了。
後來到了中學也是如此,是全校聞名的“打架大王”。隻是在中學的時候有兩次在極度憤怒之下出手重了,把兩個同學打成重傷,差點被學校開除。
幸而父親精通跌打損傷治療,給人包醫帶賠情,同時也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很好,是尖子生,有望能考上大學的,學校也網開一麵,所以後來我在全校大會上做了檢查了事,不過在家裏被父親狠狠地揍了一頓。
80年代末期,我考上了省的一所大學,讀中文。
臨入學的前幾天,父親十分鄭重地囑咐我:“別的我不擔心,就擔心你小子這個好打架的毛病。在咱本地都知根知底,還好說,到了大學,學生來自五湖四海,能人之外有能人,說不定裏麵就有武藝比你高的,不管是你打了人還是被人打都不好。你是咱們村上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我為你感到自豪。你的學習我不擔心,就擔心你這個,所以到了大學你給我老實點,不要惹出亂子來。”
母親也是擔心我,我走的時候也是千叮嚀萬囑咐。
其實當時那所大學裏真的有點亂,因為校長在兩年裏換了三個,一些校裏的主要領導也調動更換頻繁,人事混亂,管理幾乎談不上。
同時,那時的大學生屬於“迷惘的一代”,找不著北,就會找一些他們自認為有效的方式去發泄。
高等學府看上去學生們都書生氣十足,文質彬彬的,其實那些是表麵現象。大學裏才是各種性格、各種人物的大雜燴,是一片大林子,什麽樣的鳥兒都有,文一點的說法就是“魚龍混雜”。
有些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低年級的同學,同年級的同學也是有大欺小、強淩弱的現象,更有的無恥的男生還對女同學耍流氓,雖然這些是極少部分學生的行為,讓人看了就已經怒火中燒。
剛開始我還能記得父母的話,盡量忍住不打架,但就在一年級上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開始打架了。第一次打架就是為了耗子,而且是打了一場大的。
我狂叫著驚醒,呼地一下從床.上坐起來,大汗淋漓,張皇四顧,宿舍裏就我一個人在午睡,其他同學都不知道去哪裏了。
正在發楞,門開了,耗子急急忙忙地衝進來:“哎呀,老大,你怎麽還在睡啊?演出馬上開始了啊。”
“哦,中午我大哥來看我,陪他喝了兩杯。”我想起來今天下午3點是紀念建校10周年的大型文藝演出。就一邊穿衣服,一邊懶洋洋地說:“演出就演唄,我又不演出,急什麽。”
“咳咳,老大,你不是想看看那個新校花嗎?她要表演健美操,這可是全方位欣賞她的好機會啊。”耗子說著,咂咂嘴,似乎要流哈喇子。
耗子和我是同年級,都是大二,但不是一個係,我是中文係,他是地理係的。他還是學生會活動部的副部長,也是校報的編輯兼記者,上躥下跳活躍得很。
今年初新生入校不久,這小子就給我說,一年級生物係來了一位超級美女,叫徐飛飛,來了不到3個月就成了全校公認的校花,說得我耳朵裏都灌滿了。
但是我提不起興趣來,我除了上課,最大的興趣就是鑽研古文字學和文物鑒定,埋頭寫論文,每天就是教室、圖書館、食堂、宿舍,四點一線,晚上從10點開始練功,一直要練到淩晨1點,然後才睡覺,第二天5點半又得起床練功,每天算上午睡的時間睡眠也就是六七個小時,疲於奔命,懶得去看什麽校花。
特別是以前耗子給我說過的那幾位校花,我看了有點反胃,覺得這次當然也不例外。所以大半個學期過去了,我竟然沒見到那位校花長什麽樣兒。不過我答應去幫著耗子做演出的後勤服務工作,所以還得去。
“老大,快點,”耗子急急地催著:“咱們還要去幫著搬動西。”
耗子喊我“老大”,不是因為我是家裏的老大(我是老三),也不是什麽組織的老大,說來慚愧,是因為我打架在學校出了名。
我們那個村雖然地處偏僻,卻習武成風。
開始我們村裏的人沒有會武術的,清朝鹹豐年間,來了70多名清兵,原來他們去平定什麽叛亂。
領頭的一位統領事先立下了軍令狀,如果打輸了要提頭去見他的長官,而結果是他們打了敗仗,1000多人幾乎全軍覆沒,隻剩下了這麽70來個人,統領不想提頭去見長官,帶著這夥殘兵逃到了我們村裏,住了下來,一住就是七八年。
這夥人裏有十幾位武林高手(這大概也是他們能夠生還的原因),閑暇的時候就在村裏教年輕人學武術,習武的風氣就這麽開始的。
正因為有這個風氣,在村中的年輕人和小孩當中那種“誰拳頭硬誰就是老大”的思想十分嚴重,在學校裏恃強淩弱的事情幾乎天天發生。我的父親對我要求很嚴格,不許我在學校打架,倒不是怕我挨別人的打,而是怕我打傷了別人。
當時我們宇家的族長宇成棟和那位統領關係很好,讓自己的兒子宇吉函跟他學武,統領就把自己擅長的八卦掌和獨門絕技“易筋經大力法”教給了宇吉函。後來這兩項功夫就成了我們宇家的獨擅。
再後來,我的曾祖父和祖父到京城去走親戚,正好遇到陳發科大師開館授拳,父子二人就跟著陳師學了二年半的太極拳,因此太極拳也在我們宇家流傳。
我的二祖父是個急性子,性如烈火,他覺得八卦掌和太極拳太“綿”,自己又出去闖蕩了好多年,帶回來一套拳法叫“乾陽掌”和內功“乾陽功”,是屬於那種很剛猛暴烈的拳術。
而那種“乾陽功”更是邪門,練成後威力無比,不僅能斷木裂石,還能在瞬間使自己雙掌的溫度不可思議地升高。
比如有一次幹完農活幾個人要抽煙,都忘了帶洋火(火柴),我二祖父順手捋了一把幹草,在手裏揉搓了幾下,就開始冒煙,輕輕一吹,火苗起來了。現在想想,這種功夫大概就是近似於“朱砂掌”之類的功夫,不過名稱不同罷了。
我從小先跟著祖父和父親習武,主攻太極拳,因為祖父和父親發現我的性格和大哥、二哥老實巴交截然不同,所謂“老三是一拐”(意思是一般老三的性格都和其他兄弟姊妹不同),太過爆烈,就讓我在沉靜柔和的太極拳上多下功夫,以此來磨我的性格。
實際上我也比較喜歡這種內涵深厚的東西,下了苦功,練了十多年,十六歲那年,在一次和祖父推手試力的時候豁然貫通,接著就開始突飛猛進,讓祖父和父親非常驚奇。
後來大堂叔(二祖父的大兒子)見我是塊材料,主動提出來教我乾陽掌和乾陽功,我開始還高興得要命,等一練起來才後悔不迭——練這東西那個苦勁兒沒法說了,簡直就不是人受的罪,但是我在大堂叔和父親的嚴厲監督之下還是堅持下來。
於是我就兼有了宇家所有的絕活兒,是我們兄弟四人裏武術練得最苦也是最好的。特別是“易筋經大力法”,實際上就是一種橫練的功夫,練成後不僅可以讓人力大無比,還能讓周身堅實如鐵,任何鈍器擊打都不怕,就是怕利器。有人說練成了什麽“金鍾罩”、“鐵布衫”之類的神功可以刀槍不入,直到現在我都不信。
我們宇家人都不屬於那種魁梧彪悍的體形,但都是村裏有名的大力士,我在15歲的時候就能把在地頭上休息的耕牛搬著脖子翻個四蹄朝天,手指可以輕鬆地捏碎核桃和磚頭。
我的脾氣也不好,極容易發火,一旦遇到什麽不順心的事情就會情緒失控,做事不思後果,母親經常說“老三是一拐,老三是四條龍裏唯一的一條孽龍”。所以父親很怕我和別人打架,就是怕我傷人。
但是我大堂叔的觀點就和父親截然不同,他的口頭禪是“練三年拳不如打一次架”,練武的人就該多打架,在實戰中才能領會武術真諦。
同時,我看到那些恃強淩弱的事情就忍不住,上前打抱不平,於是乎經常打架,不過很注意分寸,倒是沒有打出事情來,打了一段時間以後,整個小學就沒人再敢和我打了。
後來到了中學也是如此,是全校聞名的“打架大王”。隻是在中學的時候有兩次在極度憤怒之下出手重了,把兩個同學打成重傷,差點被學校開除。
幸而父親精通跌打損傷治療,給人包醫帶賠情,同時也因為我的學習成績很好,是尖子生,有望能考上大學的,學校也網開一麵,所以後來我在全校大會上做了檢查了事,不過在家裏被父親狠狠地揍了一頓。
80年代末期,我考上了省的一所大學,讀中文。
臨入學的前幾天,父親十分鄭重地囑咐我:“別的我不擔心,就擔心你小子這個好打架的毛病。在咱本地都知根知底,還好說,到了大學,學生來自五湖四海,能人之外有能人,說不定裏麵就有武藝比你高的,不管是你打了人還是被人打都不好。你是咱們村上第一個考上大學的,我為你感到自豪。你的學習我不擔心,就擔心你這個,所以到了大學你給我老實點,不要惹出亂子來。”
母親也是擔心我,我走的時候也是千叮嚀萬囑咐。
其實當時那所大學裏真的有點亂,因為校長在兩年裏換了三個,一些校裏的主要領導也調動更換頻繁,人事混亂,管理幾乎談不上。
同時,那時的大學生屬於“迷惘的一代”,找不著北,就會找一些他們自認為有效的方式去發泄。
高等學府看上去學生們都書生氣十足,文質彬彬的,其實那些是表麵現象。大學裏才是各種性格、各種人物的大雜燴,是一片大林子,什麽樣的鳥兒都有,文一點的說法就是“魚龍混雜”。
有些高年級的同學欺負低年級的同學,同年級的同學也是有大欺小、強淩弱的現象,更有的無恥的男生還對女同學耍流氓,雖然這些是極少部分學生的行為,讓人看了就已經怒火中燒。
剛開始我還能記得父母的話,盡量忍住不打架,但就在一年級上半學期快結束的時候,我終於忍不住開始打架了。第一次打架就是為了耗子,而且是打了一場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