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板、粉筆是自己的功勞?
朱標有些錯愕,連忙糾正,可在宋濂、李希顏等人眼裏,不過是謙虛之詞。
宋濂是個急性子,興許也是年紀大了,不想浪費時日,催促顧正臣早點拿來黑板與粉筆試用,顧正臣自是答應。
李希顏感歎不已:“若當真如顧先生所言,那大明文教盛世不遠!”
宋濂看向顧正臣,讚賞其心思奇巧。
朱標不明白顧正臣為何將黑板、粉筆的功勞歸於自己,但也沒有在這裏追問,而是引導眾人繼續談論興學之道。
顧正臣聽得有些犯困,這些人談論起事情來,總是搬運典故,沒點知識儲備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啥,說著說著,竟又說到了朱熹這個老頭子身上,崇拜者居多,但顧正臣總感覺有人在咬後槽牙,看了半天也沒發現是誰。
一場論說持續了近兩個時辰,直至顧正臣凍得搶了朱標的火盆,被宦官哀求了幾次也不讓之後,朱標才發現天色已晚,安排宦官送眾人離去,唯獨留下了顧正臣。
朱標帶著顧正臣進入書房,溫暖的氣息頓時撲了過來。
顯然,這書房裏安裝了暖爐。
朱標坐了下來,看向不請自坐、十分隨意的顧正臣問出了心中疑惑:“黑板、粉筆是你的功勞,緣何說成是孤的功勞?”
顧正臣接過宦官送來的暖身茶,雙手捧著:“殿下,黑板、粉筆出世之後,定會在短時間內風靡各地,上至國子學,下至民間私塾,都少不了此物。若說是臣的功勞,誰會議論一句兩句?可若是說這是太子的功勞,那天下讀書種子、士人、潛於鄉野的文人,都將敬佩與感念太子為文教興盛所作貢獻……”
朱標聽明白過來,顧正臣是想借文教利器,來幫助大明王朝招攬不願侍奉新朝、不願出仕的文人,是想幫助朝廷收攬天下讀書人的人心。
別小看這不起眼的黑板與粉筆,其出現對文教的意義,或僅次於造紙術、雕版印刷術!
“可這終究非是孤所為……”
朱標過意不去。
顧正臣喝了一口茶,感覺身體暖和了許多:“殿下在書信之中多次告誡,讓我莫要忽視了教化之事,這才有了黑板、粉筆。若非殿下,又怎會有這些?說是殿下的功勞,並不為過,何況這事關朝廷文教、人才與國運,也隻能由殿下擔著了。”
“為何不是……”
朱標話說了一半止住了。
這事還真不適合交給老爹,他的脾氣和性情已經定了,文臣對其印象基本上也就那樣了,尤其是老爹今年還殺了一些不願意入仕的讀書人,掛他的名,估計還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
顧正臣見朱標想明白,也不再多說。
朱標看向顧正臣,終點了點頭,轉而道:“你與平涼侯的事孤聽沐英說起過,開國勳貴逾越禮製,肆意胡為已非第一次。隻是你也知道,他們勞苦功高,父皇也有顧慮……你放心吧,平涼侯不會再找顧家的麻煩,此事,就這樣收手吧。”
門口的宦官王勿聽聞之後,心頭猛地一驚。
聽這話的意思,似乎是太子為了保護平涼侯,在勸顧正臣收手?
怎麽可能,可顧正臣隻是一個不起眼的七品知縣,雖然與東宮攀上了關係,可身份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費聚這種開國侯爺。
顧正臣也吃了一驚,將茶碗擱在桌上,連忙起身道:“殿下這是何意,我是受害者啊……”
朱標深深看著顧正臣,費聚是一個侯爺不假,可顧正臣可是一個令人費解的人,他懂得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萬一費聚繼續是加害顧正臣及其家人,顧正臣絕不會罷手,到時候誰生誰死,朱標並不看好勢力強大的費聚。
“好了,明日隨孤見陛下,王勿,代孤送顧先生。”
朱標有些疲憊。
顧正臣行禮,離開東宮。
城內還沒到宵禁的時刻,顧正臣上了馬車,在姚鎮的護衛下回到了沐府別院。
顧氏還沒有休息,見顧正臣回來,下了一碗熱騰騰的麵,顧正臣正有些餓,吃了兩口問:“妹妹人呢,已經休息了嗎?”
顧氏歎了一口氣:“她今晚去了張府,找她的金蘭小姐說話去了。娘想著興許去府衙她受了驚,便沒有阻攔。”
“金蘭小姐,那是誰?”
顧正臣很奇怪,自己妹妹竟然有了閨蜜,而自己一點都不知道。
顧氏瞪了一眼顧正臣:“張府的小姐,不是名為金蘭,是義結金蘭。”
顧正臣吃完麵,拍著小腹:“妹妹畢竟是未出閣的丫頭,總這樣往別人家跑不合適吧。”
顧氏收起碗筷:“莫要多想,張府裏就一個張家小姐,一個丫鬟和兩個老仆,可沒少爺。聽青青說,張家老爺是弘文館學士,一個月就回府兩三次。”
顧正臣放鬆下來,既然不會鬧出什麽醜事來,那就隨妹妹吧,反正她身邊也有丫鬟跟著,出了不大事。
顧氏走至門口,想起什麽,回頭說:“你既然回了金陵,應該抽時間去拜訪下梁家俊,畢竟梁家對咱們不薄,莫要失了禮。”
顧正臣微微點頭:“這倒是,也好久沒見他了,改日我登門拜訪。”
回到房間,顧正臣提筆繼續寫教材。
翌日,天寒地凍。
沐府別院的後院中,已傳出了訓練的聲音。
顧正臣練劍,沐春、沐晟也在一旁跟著,隻不過沐春更喜長槍,十歲出頭的家夥,長槍舞得虎虎生威,透著一絲淩厲。
沐晟拿著木劍,在那裏舞著,也是有模有樣,甚至比顧正臣的動作還多,不過是笑話了一番顧正臣,就挨了一頓打,沐晟委屈地想去告狀,又被沐春一頓洗腦原諒了顧正臣……
晨練之後,顧正臣將沐春、沐晟召至書房,開始講述第一堂課:“善學者明,善思者智,善行者遠,善領者眾。這第一課,便教導你們善學、善思、善行、善領。這裏的善,指的是擅長。為人臣將領,無論是馬上征戰還是馬下治理,皆應善學善思,而後方可善行善領……”
朱標有些錯愕,連忙糾正,可在宋濂、李希顏等人眼裏,不過是謙虛之詞。
宋濂是個急性子,興許也是年紀大了,不想浪費時日,催促顧正臣早點拿來黑板與粉筆試用,顧正臣自是答應。
李希顏感歎不已:“若當真如顧先生所言,那大明文教盛世不遠!”
宋濂看向顧正臣,讚賞其心思奇巧。
朱標不明白顧正臣為何將黑板、粉筆的功勞歸於自己,但也沒有在這裏追問,而是引導眾人繼續談論興學之道。
顧正臣聽得有些犯困,這些人談論起事情來,總是搬運典故,沒點知識儲備根本聽不懂他們在說啥,說著說著,竟又說到了朱熹這個老頭子身上,崇拜者居多,但顧正臣總感覺有人在咬後槽牙,看了半天也沒發現是誰。
一場論說持續了近兩個時辰,直至顧正臣凍得搶了朱標的火盆,被宦官哀求了幾次也不讓之後,朱標才發現天色已晚,安排宦官送眾人離去,唯獨留下了顧正臣。
朱標帶著顧正臣進入書房,溫暖的氣息頓時撲了過來。
顯然,這書房裏安裝了暖爐。
朱標坐了下來,看向不請自坐、十分隨意的顧正臣問出了心中疑惑:“黑板、粉筆是你的功勞,緣何說成是孤的功勞?”
顧正臣接過宦官送來的暖身茶,雙手捧著:“殿下,黑板、粉筆出世之後,定會在短時間內風靡各地,上至國子學,下至民間私塾,都少不了此物。若說是臣的功勞,誰會議論一句兩句?可若是說這是太子的功勞,那天下讀書種子、士人、潛於鄉野的文人,都將敬佩與感念太子為文教興盛所作貢獻……”
朱標聽明白過來,顧正臣是想借文教利器,來幫助大明王朝招攬不願侍奉新朝、不願出仕的文人,是想幫助朝廷收攬天下讀書人的人心。
別小看這不起眼的黑板與粉筆,其出現對文教的意義,或僅次於造紙術、雕版印刷術!
“可這終究非是孤所為……”
朱標過意不去。
顧正臣喝了一口茶,感覺身體暖和了許多:“殿下在書信之中多次告誡,讓我莫要忽視了教化之事,這才有了黑板、粉筆。若非殿下,又怎會有這些?說是殿下的功勞,並不為過,何況這事關朝廷文教、人才與國運,也隻能由殿下擔著了。”
“為何不是……”
朱標話說了一半止住了。
這事還真不適合交給老爹,他的脾氣和性情已經定了,文臣對其印象基本上也就那樣了,尤其是老爹今年還殺了一些不願意入仕的讀書人,掛他的名,估計還會引起一些人的反感。
顧正臣見朱標想明白,也不再多說。
朱標看向顧正臣,終點了點頭,轉而道:“你與平涼侯的事孤聽沐英說起過,開國勳貴逾越禮製,肆意胡為已非第一次。隻是你也知道,他們勞苦功高,父皇也有顧慮……你放心吧,平涼侯不會再找顧家的麻煩,此事,就這樣收手吧。”
門口的宦官王勿聽聞之後,心頭猛地一驚。
聽這話的意思,似乎是太子為了保護平涼侯,在勸顧正臣收手?
怎麽可能,可顧正臣隻是一個不起眼的七品知縣,雖然與東宮攀上了關係,可身份無論如何都比不上費聚這種開國侯爺。
顧正臣也吃了一驚,將茶碗擱在桌上,連忙起身道:“殿下這是何意,我是受害者啊……”
朱標深深看著顧正臣,費聚是一個侯爺不假,可顧正臣可是一個令人費解的人,他懂得很多奇奇怪怪的東西,萬一費聚繼續是加害顧正臣及其家人,顧正臣絕不會罷手,到時候誰生誰死,朱標並不看好勢力強大的費聚。
“好了,明日隨孤見陛下,王勿,代孤送顧先生。”
朱標有些疲憊。
顧正臣行禮,離開東宮。
城內還沒到宵禁的時刻,顧正臣上了馬車,在姚鎮的護衛下回到了沐府別院。
顧氏還沒有休息,見顧正臣回來,下了一碗熱騰騰的麵,顧正臣正有些餓,吃了兩口問:“妹妹人呢,已經休息了嗎?”
顧氏歎了一口氣:“她今晚去了張府,找她的金蘭小姐說話去了。娘想著興許去府衙她受了驚,便沒有阻攔。”
“金蘭小姐,那是誰?”
顧正臣很奇怪,自己妹妹竟然有了閨蜜,而自己一點都不知道。
顧氏瞪了一眼顧正臣:“張府的小姐,不是名為金蘭,是義結金蘭。”
顧正臣吃完麵,拍著小腹:“妹妹畢竟是未出閣的丫頭,總這樣往別人家跑不合適吧。”
顧氏收起碗筷:“莫要多想,張府裏就一個張家小姐,一個丫鬟和兩個老仆,可沒少爺。聽青青說,張家老爺是弘文館學士,一個月就回府兩三次。”
顧正臣放鬆下來,既然不會鬧出什麽醜事來,那就隨妹妹吧,反正她身邊也有丫鬟跟著,出了不大事。
顧氏走至門口,想起什麽,回頭說:“你既然回了金陵,應該抽時間去拜訪下梁家俊,畢竟梁家對咱們不薄,莫要失了禮。”
顧正臣微微點頭:“這倒是,也好久沒見他了,改日我登門拜訪。”
回到房間,顧正臣提筆繼續寫教材。
翌日,天寒地凍。
沐府別院的後院中,已傳出了訓練的聲音。
顧正臣練劍,沐春、沐晟也在一旁跟著,隻不過沐春更喜長槍,十歲出頭的家夥,長槍舞得虎虎生威,透著一絲淩厲。
沐晟拿著木劍,在那裏舞著,也是有模有樣,甚至比顧正臣的動作還多,不過是笑話了一番顧正臣,就挨了一頓打,沐晟委屈地想去告狀,又被沐春一頓洗腦原諒了顧正臣……
晨練之後,顧正臣將沐春、沐晟召至書房,開始講述第一堂課:“善學者明,善思者智,善行者遠,善領者眾。這第一課,便教導你們善學、善思、善行、善領。這裏的善,指的是擅長。為人臣將領,無論是馬上征戰還是馬下治理,皆應善學善思,而後方可善行善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