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正臣、駱韶、楊亮三人談論著事,走至南城外,行不到四裏,便到了一個名為南周的村落。
這一日,南周二百餘戶百姓繳秋稅。
按照朝廷規製,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稅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
秋稅的征收,自秋收完成之後便開始了。
不同鄉裏之間,收稅時間並不完全相同,可能這個鄉裏村落是十月收稅,隔壁的鄉裏村落,會輪到十一月,十二月。
收稅過程,也並非強行征收,今天收不上稅,並不會直接踹門搬東西,而是會給一定的緩衝期,也就是最晚不能超過明年二月份。
當然,明年二月是政策最晚時間,具體縣衙執行時,給百姓的時間往往是臘月截止,如果繳不了稅,過年的時候衙役登門拜訪,也不是不可能……
句容施行了糧長製,這些糧長負責征收和解運田糧。
這裏的征收,是協助府州縣征收,即需要縣衙胥吏在場,需要拿著縣衙發給的由帖,即征稅憑證(繳稅通知單)進行。
這裏的解運,並非隻是朝著府州縣庫運輸,還有部分糧食,是朝著金陵解運。
需要說明的是,糧長普遍是大戶,家境殷實。
老朱的想法很簡單,這群糧長家裏有錢有田,路上運輸出現了損耗,承受得起,若是小百姓組織運輸,他們可能路上損耗都無法支給,更不要說足額送到金陵。
隻是,老朱的這種想法建立在一個理想的假設之下,即:
大戶都很大方。
說實話,老朱有這種想法實在是不應該,他也不想想自家全家差點死絕,父母連個埋的坑都沒有的時候,大戶地主劉德是什麽嘴臉。
天下的大戶,不敢說都是劉德,但也應該有個七八成吧。
吝嗇,小氣,看不起百姓,欺壓鄉民,這才是地主的常態。
你指望糧長們自己承受運輸途中的損耗,還不如指望劉德給你爹娘一塊墓地。糧長不會吃虧,畢竟手中握著征稅的權力,怎麽可能吃虧。
南周,稻穀場。
糧長周大祿敲敲打打,鑼聲震耳,將征稅的消息通報給家家戶戶,告訴百姓家都來稻穀場領由帖,搬糧食。
家家戶戶的男人都跑了出來,一些婦人孩子也跟了去。
兩個長桌拚在一起,四張椅子都坐了人。
東麵兩人,是作賬先生。
西麵兩人,一個是縣衙戶房吏員陶庸,另一個則是一臉絡腮胡子的周大祿。
百姓到齊之後,銅鑼鐺鐺敲過,待安靜下來之後,周大祿便站了起來,扯著嗓子喊:“先前朝廷有告示,今年秋糧折色棉布。然縣太爺認為折色棉布擾民,創了織造大院,由織造大院織造全縣折色後棉布匹數交納朝廷,你們還是和往常一樣,繳糧便可。”
“這是縣衙戶房吏員,他帶來了由帖,由帖經裏長、老人與甲長確認過官印,確係縣衙所出。現在領取由帖,依由帖所寫搬來糧食。戶主周大,屬周喜裏長、周祥甲長所管,家中合有三丁口,重租田有五畝,每畝八升五合五勺,有蘆地十畝,每畝五合三勺,合四鬥八升又五勺。戶主周輝……”
顧正臣站在人群後,看著百姓上前領了由帖,又問了幾次,確定了繳納數額之後才回去抗糧食。
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倒是順利。
由帖還沒發完,已經有百姓家扛著糧食來了。
隻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大人扛了一袋子,身後的婦人或半大孩子,也跟著扛了一個小袋子跟了過來。
顧正臣皺了皺眉,上前問:“你就是周大吧,這一袋子米,應該夠五鬥了吧,緣何孩子也帶了米來?”
周大看了看顧正臣,往旁邊啐了一口唾沫:“咱該給四鬥八升又五勺糧,這腳下一袋子米,足有五鬥八勺。就這能夠了,咱就謝天謝地,孩子手裏這還有一鬥米,說不得也得添進去。”
顧正臣看了一眼駱韶,駱韶緊張起來。
“為何會如此?”
顧正臣詢問。
周大還沒說話,一旁的孩子先說了:“因為貪官太多……”
顧正臣有些錯愕,這孩子還真敢說啊。
周大揉了揉孩子的頭,讓他閉嘴,看向顧正臣等人:“你們想知道為何,不妨等等看,看你們是讀書人,也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之事。”
“你……”
楊亮剛想說話,卻被顧正臣抬手止住。
駱韶看著臉色陰沉的顧正臣,在周大走後,低聲解釋:“縣尊,由帖是縣衙要收的稅,隻不過,糧長往往會多收一部分彌補損耗,我聽聞這也算是老慣例了……”
顧正臣冷厲地看向駱韶:“天底下,隻有朝廷能收稅!糧長算什麽東西,他們隻不過是協助朝廷收稅解運,什麽時候擁有額外征稅之權了?”
“這個……可他們組織民工解運糧食,確實有損耗。”
駱韶擦了擦冷汗。
顧正臣甩動袖子:“糧長的損耗,皇帝已經在奉天殿給了他們,那就是得見天顏,奉天殿吃飯的無上榮耀!”
朱元璋對糧長確實給麵子,時不時年底的時候會招到金陵見個麵,吃個飯,偶爾還會提拔一兩個糧長當官。
這就是朱元璋寄托糧長大方的底氣,希望他們無私奉獻,多運糧食,報效朝廷,別總是欺負老百姓。
可老朱不知道,這些人憑借著見到皇帝的“機會”,在底下混得更是風生水起,就連一些地方的府縣官員見到了也要小心應對,否則人家在和皇帝吃飯的時候,冒出來一句:我們知縣如何如何……
開始交秋糧。
當斛拿出來時,顧正臣臉色變得更是陰沉。
斛,是一種容器,下部分稍粗,上部分稍窄,整個形狀類似於大酒杯,兩邊還有耳朵。
唐代以前,斛比較大,是十鬥,一石。宋朝開始,改一斛為五鬥,一石也就是兩斛。明代的斛,隻有六十斤,合四鬥米,兩斛一百二十斤,還不夠一石(明一石一百五十斤)。
周大上前,將麻袋打開,將糧食先倒入斛中一半,糧長周大祿走過來檢查糧食成色,確定糧食沒有腐爛、過癟後,讓周大繼續倒糧食,直至整個斛堆滿,冒出了一個圓錐狀的尖……
顧正臣皺眉:這該不會是明代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淋尖踢斛吧,哪個混蛋負責那風情的一踹?
這一日,南周二百餘戶百姓繳秋稅。
按照朝廷規製,夏稅無過八月,以小麥為主;秋稅無過明年二月,以米為主。
秋稅的征收,自秋收完成之後便開始了。
不同鄉裏之間,收稅時間並不完全相同,可能這個鄉裏村落是十月收稅,隔壁的鄉裏村落,會輪到十一月,十二月。
收稅過程,也並非強行征收,今天收不上稅,並不會直接踹門搬東西,而是會給一定的緩衝期,也就是最晚不能超過明年二月份。
當然,明年二月是政策最晚時間,具體縣衙執行時,給百姓的時間往往是臘月截止,如果繳不了稅,過年的時候衙役登門拜訪,也不是不可能……
句容施行了糧長製,這些糧長負責征收和解運田糧。
這裏的征收,是協助府州縣征收,即需要縣衙胥吏在場,需要拿著縣衙發給的由帖,即征稅憑證(繳稅通知單)進行。
這裏的解運,並非隻是朝著府州縣庫運輸,還有部分糧食,是朝著金陵解運。
需要說明的是,糧長普遍是大戶,家境殷實。
老朱的想法很簡單,這群糧長家裏有錢有田,路上運輸出現了損耗,承受得起,若是小百姓組織運輸,他們可能路上損耗都無法支給,更不要說足額送到金陵。
隻是,老朱的這種想法建立在一個理想的假設之下,即:
大戶都很大方。
說實話,老朱有這種想法實在是不應該,他也不想想自家全家差點死絕,父母連個埋的坑都沒有的時候,大戶地主劉德是什麽嘴臉。
天下的大戶,不敢說都是劉德,但也應該有個七八成吧。
吝嗇,小氣,看不起百姓,欺壓鄉民,這才是地主的常態。
你指望糧長們自己承受運輸途中的損耗,還不如指望劉德給你爹娘一塊墓地。糧長不會吃虧,畢竟手中握著征稅的權力,怎麽可能吃虧。
南周,稻穀場。
糧長周大祿敲敲打打,鑼聲震耳,將征稅的消息通報給家家戶戶,告訴百姓家都來稻穀場領由帖,搬糧食。
家家戶戶的男人都跑了出來,一些婦人孩子也跟了去。
兩個長桌拚在一起,四張椅子都坐了人。
東麵兩人,是作賬先生。
西麵兩人,一個是縣衙戶房吏員陶庸,另一個則是一臉絡腮胡子的周大祿。
百姓到齊之後,銅鑼鐺鐺敲過,待安靜下來之後,周大祿便站了起來,扯著嗓子喊:“先前朝廷有告示,今年秋糧折色棉布。然縣太爺認為折色棉布擾民,創了織造大院,由織造大院織造全縣折色後棉布匹數交納朝廷,你們還是和往常一樣,繳糧便可。”
“這是縣衙戶房吏員,他帶來了由帖,由帖經裏長、老人與甲長確認過官印,確係縣衙所出。現在領取由帖,依由帖所寫搬來糧食。戶主周大,屬周喜裏長、周祥甲長所管,家中合有三丁口,重租田有五畝,每畝八升五合五勺,有蘆地十畝,每畝五合三勺,合四鬥八升又五勺。戶主周輝……”
顧正臣站在人群後,看著百姓上前領了由帖,又問了幾次,確定了繳納數額之後才回去抗糧食。
整個過程有條不紊,倒是順利。
由帖還沒發完,已經有百姓家扛著糧食來了。
隻不過令人意外的是,大人扛了一袋子,身後的婦人或半大孩子,也跟著扛了一個小袋子跟了過來。
顧正臣皺了皺眉,上前問:“你就是周大吧,這一袋子米,應該夠五鬥了吧,緣何孩子也帶了米來?”
周大看了看顧正臣,往旁邊啐了一口唾沫:“咱該給四鬥八升又五勺糧,這腳下一袋子米,足有五鬥八勺。就這能夠了,咱就謝天謝地,孩子手裏這還有一鬥米,說不得也得添進去。”
顧正臣看了一眼駱韶,駱韶緊張起來。
“為何會如此?”
顧正臣詢問。
周大還沒說話,一旁的孩子先說了:“因為貪官太多……”
顧正臣有些錯愕,這孩子還真敢說啊。
周大揉了揉孩子的頭,讓他閉嘴,看向顧正臣等人:“你們想知道為何,不妨等等看,看你們是讀書人,也真是兩耳不聞窗外之事。”
“你……”
楊亮剛想說話,卻被顧正臣抬手止住。
駱韶看著臉色陰沉的顧正臣,在周大走後,低聲解釋:“縣尊,由帖是縣衙要收的稅,隻不過,糧長往往會多收一部分彌補損耗,我聽聞這也算是老慣例了……”
顧正臣冷厲地看向駱韶:“天底下,隻有朝廷能收稅!糧長算什麽東西,他們隻不過是協助朝廷收稅解運,什麽時候擁有額外征稅之權了?”
“這個……可他們組織民工解運糧食,確實有損耗。”
駱韶擦了擦冷汗。
顧正臣甩動袖子:“糧長的損耗,皇帝已經在奉天殿給了他們,那就是得見天顏,奉天殿吃飯的無上榮耀!”
朱元璋對糧長確實給麵子,時不時年底的時候會招到金陵見個麵,吃個飯,偶爾還會提拔一兩個糧長當官。
這就是朱元璋寄托糧長大方的底氣,希望他們無私奉獻,多運糧食,報效朝廷,別總是欺負老百姓。
可老朱不知道,這些人憑借著見到皇帝的“機會”,在底下混得更是風生水起,就連一些地方的府縣官員見到了也要小心應對,否則人家在和皇帝吃飯的時候,冒出來一句:我們知縣如何如何……
開始交秋糧。
當斛拿出來時,顧正臣臉色變得更是陰沉。
斛,是一種容器,下部分稍粗,上部分稍窄,整個形狀類似於大酒杯,兩邊還有耳朵。
唐代以前,斛比較大,是十鬥,一石。宋朝開始,改一斛為五鬥,一石也就是兩斛。明代的斛,隻有六十斤,合四鬥米,兩斛一百二十斤,還不夠一石(明一石一百五十斤)。
周大上前,將麻袋打開,將糧食先倒入斛中一半,糧長周大祿走過來檢查糧食成色,確定糧食沒有腐爛、過癟後,讓周大繼續倒糧食,直至整個斛堆滿,冒出了一個圓錐狀的尖……
顧正臣皺眉:這該不會是明代曆史上赫赫有名的淋尖踢斛吧,哪個混蛋負責那風情的一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