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空缺從來都不是問題,問題是誰來補這個空缺。


    顧正臣坐在二堂中,目光盯著考滿名冊,終沒有再掀開。


    眼下給的警告已經足夠多了,但六房典吏、三班衙役與一幹雜役等並沒有屈從。


    他們認定了自己會輸。


    所以,不跟。


    顧正臣並不介意,案子耽誤幾天不要緊,沒人限期破案,現在需要做的事,是掌握縣衙的控製權。


    縣學教諭劉桂、訓導孫統到了縣衙,身後跟著郭旭、駱韶、陶貞、趙謙等二十名生員。


    “雖說在祭祀時見過諸位,畢竟沒仔細認識,今日有暇,不妨好好介紹介紹。劉教諭,聽聞你精於授業解惑,頗受好評。”


    顧正臣含笑,和煦地說著,目光投向精瘦的劉桂。


    劉桂起身行禮:“縣尊過譽,隻是盡我本分之事。”


    顧正臣走向劉桂,讓其坐下,談笑兩句,又看向孫統:“孫訓導嚴厲,句容縣學生員不懶散,一心用學,孫訓導有功。”


    孫統摸了摸長胡須,爽朗一笑:“學業本無止境,朝廷停罷科舉,旨在察舉有才之士,他們若想入仕,唯有讀書一途可走。”


    顧正臣微微點頭,差不多就這樣。


    孝子也不是那麽好孝出來的,想當官,最穩妥的路還是讀書,畢竟教諭、知縣察舉人才,往往選擇的是有學問的。


    “說到進入仕途,你們可有誌向?”


    顧正臣看向郭旭、駱韶等二十生員,見無人說話,便點了名:“郭旭,本官認得你,主持祭祀的禮生。說說,你認為什麽人可以為官?”


    郭旭走出來,拱手作揖,然後說:“回縣尊,居廟堂之高,處江湖之遠,皆憂其民者,方可為官。”


    顧正臣凝眸,深深看了一眼郭旭:“不錯,駱韶,你的看法呢?”


    駱韶相當年輕,隻有二十五六,算得上是意氣風發的年紀,見顧正臣詢問,走出來,聲情並茂地說:“為官,為吏,都應為民做主,為民請命!自古以來,民為社稷之本,隻有解民之困,紓民之難,心懷萬民者,方可為官。”


    顧正臣看著駱韶,緩緩問:“若為吏,可解憂百姓,你也願意?”


    駱韶挺著胸膛,浩然道:“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別?”


    顧正臣抬起雙手,啪啪鼓掌,看向其他生員:“好一個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別!有誰讚服駱韶之言,讓本官看看!”


    趙謙、陶貞、王仁、楊亮等人站了出來。


    顧正臣仔細看去,站出來十一人之多,滿意地點了點頭,問清楚幾人姓名,看了眼教諭劉桂、訓導孫統,然後走回桌案,肅然站立:“朝廷所需人才,從來都是心口如一,言行一致之人,既然你們有心為百姓做事,紓困百姓,那本官就給你們一個機會!”


    駱韶、趙謙等人愣住,一種不安湧上心頭。


    顧正臣坐了下來,正色道:“劉教諭,孫訓導!”


    “下官在!”


    劉桂、孫統連忙走出來。


    顧正臣看向駱韶等人,嚴肅地說:“從今日起,駱韶、陶貞、王仁、楊亮……等十二人,脫離縣學學宮,調入句容縣衙聽差,充當吏員。”


    “啊?”


    駱韶臉色一變。


    陶貞有些慌亂。


    王仁睜大眼珠。


    楊亮很想逃走。


    被點中的人,麵如死灰,如喪考妣。


    劉桂看了看孫統,孫統也有些不知所措,咋滴,來了一趟縣衙,學宮裏少了一大半生員?


    縣尊啊,他們的誌向是當官,不是當吏。


    但這句話,貌似說不出口了。


    駱韶不是說了,為民做事,何有官、吏之別?再說了,縣學裏的生員,不就兩條出路:


    當官,為吏。


    這,這……


    駱韶張了張嘴,我的縣尊,縣太爺啊,你不能這樣胡來啊。


    今日來縣衙,我,我隻是想吹個牛,說個大話,博取你的好感,為的是日後多關照,舉薦的時候寫上咱的名字……


    顧正臣看著一臉拒絕的眾人,補充了一句:“今日有十二生員慷慨陳詞,願為民做事。劉教諭、孫訓導,句容教化取得如此成效,本官敬佩,定會將你二人與這十二名生員具奏朝廷!”


    駱韶、陶貞、趙謙等人傻了。


    完了。


    這下子是徹底完了,掉坑裏了。知縣都打算上報朝廷了,誰還有退路可言……


    顧正臣很是滿意。


    不管這十二人願不願意,想還是不想,他們都得過來當吏員了。


    原因有三:


    其一,現在拒絕,等同於食言而肥。


    這是公開場合,他們是讀聖賢書的人,這種事怎麽都做不出來。


    其二,一旦反悔,否認了剛剛說的話,這不就是打臉教諭、訓導兩人,教導多年,教出來的都是偽君子?


    那想要靠教諭舉薦,絕不可能。


    其三,不答應,就等同於交惡知縣。


    那想要靠知縣舉薦,更是沒門。


    總結下來,不答應顧正臣,仕途之路就此斷絕,最後還會落個身敗名裂,成為虛偽小人。


    駱韶、陶貞、趙謙等人欲哭無淚,這都什麽事。


    說句話,表個態,生員成了吏員。


    乖乖,生米煮成熟飯也沒這麽快啊……


    劉桂、孫統沒反對,更沒有理由反對,反而是對郭旭等八人頗是不滿,那意思是,人家都掉坑裏了,你們還站岸上幹嘛?


    郭旭不想跳,跳下去隻需要邁出一步,可想要爬出來,嗬嗬,鬼知道能還能不能爬出來。


    再說了,吏員月給米六鬥,這還得是幹活。我們當生員,也是月給米六鬥,隻需要看書,你讓我們跳,怎麽跳……


    顧正臣沒勉強郭旭等人,揮手讓劉桂、孫統帶其他人回縣學,然後看著駱韶、陶貞、王仁、楊亮等人,含笑說:“本官知道你們心有不甘,畢竟吏員非官身。但是,吏員可以考滿為官,可以舉薦為官!我向你們保證,隻要盡心為民,聽我差遣,兩年之內,你們每個人的名字,都會出現在舉薦名冊之上!”


    “是去是留,你們思量清楚。想留下的人,本官會重用、厚用,想離開的人,本官也不追究!選擇吧,決定之後,別再後悔。”


    駱韶苦澀一笑,肅然說:“縣尊,我願為吏,絕不後悔。”


    顧正臣欣然點頭,看著駱韶:“好,從現在起,你就是戶房典吏,負責戶房一切事宜。周茂,寫文書!”


    知縣沒有權限任免縣丞、主簿、典史,可以任免吏員、衙役。當然,基本的程序還是要走,任用文書,加印,留存檔案,添注考滿名冊等,都需要一一做到位。


    駱韶坦然接受:“謝縣尊!”


    陶貞搖了搖頭。


    人生的船從寧靜的港灣,一下子被衝入崩騰的河流之中,想回頭,逆流而上,嗬,想什麽呢。


    事到如今,身不由己。唯有隨波逐流,再尋機遇。


    陶貞走出來:“縣尊,我願為吏,隻求縣尊莫要安排虛職。”


    顧正臣微微點了點頭:“城外有八百徭役做工,日夜營造安置居所,你應該知曉吧?”


    “知曉。”


    陶貞恭謹地回道。


    顧正臣認真地看著陶貞:“工房,可敢去?”


    陶貞清楚,工房事務繁瑣,任務重,直接答應下來:“沒問題。”


    顧正臣對周茂吩咐:“讓陶貞主工房。”


    王仁成了新的獄頭,楊亮成了班頭,又安排趙謙入承發房,薑牧作東倉鬥級,其他六人,戶房、工房各去了兩人,剩餘兩人成了楊亮的跟班——堂上衙役。


    縣丞宅。


    劉伯欽麵色有些蒼白,恨恨地咬牙,低沉著嗓音:“顧正臣!”


    典史陳忠有些不安:“十二名生員,足以支撐起縣衙運轉!顧正臣沒打算屈從,他在反擊我們!”


    劉伯欽想要吐血。


    縣學雖歸縣衙所管,但真正說話算數隻有知縣和教諭兩人,知縣不在,教諭掌管縣學,別人插不進去手。


    劉桂、孫統又都是傳統書生,固窮守節,根本就不吃拿縣衙的好處。


    自己用利益籠絡了縣衙之中所有吏員,所有衙役,甚至連個看倉庫的都收買了,原本以為萬無一失,再無缺漏,可誰成想,顧正臣竟還是撕開了一道口子!


    生員!


    劉伯欽手咯嘣直響。


    不得不說,顧正臣走了一步妙棋。


    一般人很難取代縣衙吏員,畢竟這些人熟悉地方上的事,與地方耆老、裏長、甲長、糧長等關係緊密。


    但這裏的一般人,絕對不包括生員。有些生員出自大族,如駱韶,陶貞、趙謙,有些生員本身就是甲長,如楊亮,有些生員是裏長的兒子,如薑牧!


    即使這些生員沒有任何背景,他們在地方上,生員的身份本身就是一種影響力,他們說話時,裏長、耆老、糧長也會讓他三分。


    劉伯欽如何都想不到,使了全部的力量,讓整個縣衙都無法運轉,可轉眼之間,顧正臣就找到了一批得力人手,取代了梁斌、李鶴等人!


    乾坤一手嗎?!


    劉伯欽紅著眼,看向陳忠:“郭家不是說,讓禦史彈劾顧正臣嗎?讓他們抓緊!再這樣下去,沒人能熬得住!”


    陳忠有些無奈。


    禦史台又不是郭家開的別院,禦史也不姓郭,等他們風聞到消息,寫奏折,再到遞上去,皇帝看到派人處置,這都需要時間。


    趙鬥北氣呼呼地走了出來,踢翻了一個凳子,憤怒地喊道:“娘匹的,禮房的劉賢投效知縣去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