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光閃閃的刀芒,在陽光下極是刺眼。


    威武雄壯的軍士,身經百戰鑄就的煞氣凝聚在一起,直壓向印加的使臣。


    卡帕隻感覺迎麵而來的是一股冰寒,從腳底生出,直接竄到了天靈蓋,渾身哆嗦著。


    眼前的神秘來客,他們列隊在兩側,手舉的刀比印加的刀不知鋒利多少。


    從未見過這樣的武器,連陽光都能打到眼睛裏去。


    最為可怕的是,是這些人的眼神,如同石斧,直接劈在了自己心口,生命在一點點地流逝。


    這是將死的感覺。


    不——


    是比死更可怕的感覺。


    三年前,在戰鬥中,卡帕被人敲破了腦袋,一些碎片鑽到了腦袋裏麵,若不是被醫者高明,自己興許就活不過來了。那一次,便感覺到了生命一點點被抽空,身體一點點變冷。


    可現如今,身體裏的血液如同被冰封,連走路都走不動。


    雙腿沉重,如同掛了山石。


    噗通——


    卡帕身後的人癱坐了下來,卡帕也無法承受這股強大的壓力,雙腿一軟跪在了地上。


    顧正臣緩緩走了過來,抬手之間,刀鋒撤去。


    審視了一番卡帕等人,顧正臣開口道:“我們無意消滅你們,也不希望有戰爭發生。但我們需要大量的土豆等物,給我們,我們立刻離開。若不給,那我們將前往庫斯科,自己去取。”


    朱棣、沐春兩人上前,對著卡帕就是一頓呱嗒,順帶拿出了繪製的各類農作物圖紙。


    雖說朱棣等人的印加話沒考過級,沒拿過證書,多少有些蹩腳,但日常用語的詞匯還是掌握了一些,加上手腳比劃,尤其是他們知道很多土豆,類比到圖紙上,就是很多玉米,很多番薯……


    一番溝通,卡帕竟也聽出了五六成意思,腦補一番,恍然過來。


    感情這群人是為了吃土豆、吃玉米的,哦,一定是他們的部落鬧饑荒了,來找咱們印加要救濟的。


    不過,要救濟能要到如此硬氣的,自己還是頭一次見到。可仔細看這群人,不像是餓肚子的人啊,而且他們的武器十分精良,遠遠超出了自己的認知。


    卡帕想了想,在那裏說了一番話。


    顧正臣隻聽到了“啪啪”,還看到了卡帕指了指軍士腰間的刀。


    朱棣與沐春一商議,對了對理解的意思,然後朱棣開口:“先生,他們好像想要用土豆來換咱們的刀。”


    顧正臣想了想,說道:“一把刀,一萬斤土豆。”


    朱棣為難:“先生,他們沒有斤的概念……”


    顧正臣瞪了朱棣一眼:“那就一把刀換三百頭羊駝的土豆。”


    沒斤,總有羊駝吧。


    朱棣了然,這點簡單的翻譯還是可以搞定。


    卡帕確實聽明白了,指了指一旁軍士腰間的腰刀,那意思是,先給腰刀。


    顧正臣命人解下一把腰刀,對卡帕道:“一把刀,三百頭羊駝的土豆,想要更多的刀,那就用更多的物資來換。沐春,將圖冊給他,另外告訴他,若是想要戰爭,我們奉陪。”


    沐春領命,將圖冊交給卡帕後,叮囑了幾句。


    卡帕伸手想要接刀,總感覺不對勁,吐了吐口水在手心裏,在衣裳上搓了搓,然後肅穆地跪著,雙手接過刀。


    入手,一沉。


    這玩意,可比木頭棍子重不少。


    卡帕一臉敬畏地離開。


    朱棡有些不理解,對顧正臣道:“先生,段施敏八百人就能奪下昌昌城,我們現在有七千餘人,不足以橫掃庫斯科嗎?為何還要用交換這種方式,不足以彰顯我大明的強盛與威嚴。”


    段施敏連連點頭。


    高令時也渴望顧正臣能下達作戰的命令,這樣一來軍功裏能多添幾筆。


    顧正臣拿著望遠鏡,登上幾塊石頭壘出的高台,淡然地說:“橫掃庫斯科?嗬嗬,若我下令戰鬥,別說一個庫斯科了,就是美洲,包括南北州、北美洲、中美洲,沒一個是我們的對手。”


    “他們的時代十分落後,連鐵器都沒打造出來了,而我們呢?我們已經進入到了冷兵器與熱兵器並存時代。要戰爭,誰也擋不住你們。可問題是,這樣的戰爭有必要嗎?”


    “要知道,戰爭從來都不是目的,隻是實現目的、達到預期結果的手段。我們的目的是什麽,是土豆、玉米、番薯等農作物,不是攻城略地。”


    “最重要的是,戰爭結束之後留下仇恨,而我們會離開這裏。若是十年,二十年之後,朝廷意欲將美洲納入版圖之內,那來到這裏的人,麵對的是一個個仇恨大明的部落,而不是一個個推崇大明、向往大明的部落。”


    “武力征服是一種征服,可真正的征服,是文明的征服。讓他們知道大明的強大,知道大明的先進,讓他們清楚自己處在低穀,而我們站在山巔,不一定全靠武力。”


    說的這些都是因素,最主要的是,顧正臣不希望留下一個被打爛了的美洲,少死幾個人,以後大明也能多一些土著人手辦事……


    澳洲富饒,老朱肯定不會丟了,哪怕是暫時不搞大開挖,那也會留著當產業交給子孫後代,同樣的道理,老朱也不太可能對美洲沒半點想法。


    考慮到曆史周期、子孫無能,老朱也會給子孫多留幾條後路。


    哪怕當真有一日,大明江山不保,那也不至於重蹈前宋的覆轍,大不了退到澳洲休養生息,回頭再打下來江山。


    狡兔三窟,朱元璋就不能多弄幾塊自留地?


    不是說距離遙遠,就對大明毫無意義,毫無貢獻了。


    要知道美洲人口數量眾多,強盛時期的印加都一千萬人口了,換言之,拉出來三十萬的兵馬並不是神馬難事。這就等同於有一個強大的王在外,誰敢亂國,那海外藩王是可以穿洋過海而來勤王救駕,拯救山河的……


    這也就等同於給了大明江山上了一個保險。


    在顧正臣看來,朱元璋是一個為子孫籌劃長遠的長輩,在不給一眾子孫大明封國,不給他們世代高俸的前提下,最好的補償,那就是海外封國。秦王朱樉在澳洲幹得越起勁,越有成效,越證明這條路是對的,那朱老四來美洲,那也就越有可能……


    當然,若是他們不友好,選擇對抗,不識抬舉,那顧正臣也不會介意舉起屠刀,來實現最終的目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