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有一群人。


    朱棣拿出望遠鏡,仔細觀察著,輕聲道:“人數,大致百人,皆是男人,棕黃色皮膚,頭發是黑色的,沒有卷曲,顴骨相對突出,大部分人身上穿著的是鬥篷,手中拿著的是石錘與鑿子……”


    土著觀察與記錄這種事在澳洲的時候幹過,也是大明人接觸土著之前所需要進行的工作。


    徐允恭拿出紙筆,匆匆記錄著。


    沐春、方美等人則拿著望遠鏡觀察遠處,越觀察越心驚。


    朱棣繼續說著:“有六個頭上戴著木頭頭盔的軍士,頭盔上掛著紅色帶子,嗯,脖子後麵有一根木條橫著,不知是幹什麽用的。有盾牌,盾牌是木製的,上麵還繪製一些奇怪的符號。”


    “軍士的武器是三尺多長的大頭棍,棍子前端裹著青銅塊,有點類似狼牙棒,但看著並不鋒利。其中一個軍士頭盔上還有一根羽毛,應該是個將官……先生,差不多就這些。”


    朱棣放下望遠鏡,看向顧正臣。


    顧正臣微微點頭,注意力卻沒有放在這些土著或軍士人身上,而是盯著山下的一條大道。


    這才是令所有人震驚、錯愕的地方。


    出現道路,看似沒什麽稀奇,但這背後的意味太大了,太重了。


    老周說過:其實地上本沒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


    同樣,在這南美洲,在這安第斯山脈之中,在這海拔三千以上,這裏本沒有路,開鑿的時間久了,也便成了路。


    山下的山路,寬足有兩丈多,道路兩旁不是樹木遮陰,就是石頭堆出路沿。


    這條路通往東北方向,或平坦,或有斜坡,或是拾階而上,甚至在五裏之外,還有一座藤蔓支撐的懸索橋。


    一條大路,寬又闊,看不到盡頭。


    頗有一種遇山開山,遇水搭橋的感覺。


    顯然,能做到這一切的,絕不是尋常的文明。


    要知道,他們已經用青銅器了,而被後世人所熟悉的瑪雅文明,被認為某些研究上超前的瑪雅文明,那從始至終都沒有青銅器,更不要說進入鐵器時代了。


    而這裏的文明,他們掌握了青銅器,而且還放在了武器之上。


    從頭盔、武器來看,有幾人屬軍隊,還是正規的軍隊,而那些穿著鬥篷拿著石錘敲敲打打的,應該是底層的百姓。


    顧正臣放下望遠鏡,有些不敢相信,開口道:“咱們該不會遇到印加人了吧”


    對於美洲文明,簡單一點就三大文明。


    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與印加文明。


    瑪雅文明、阿茲特克文明都在中美洲,一北一南。


    整個南美洲,在這個時間點上,能稱得上文明的,也就隻有印加文明了,至於其他的部落,那就是鬆鬆垮垮的部落,最多出現一些簡單的城邦,沒有出現真正的文明,沒有從上而下十分嚴格、精密的製度。


    而修路這種事情,特別是修幾十裏,甚至可能是上百裏的山路,就不是尋常的城邦,也不是小部落能幹出來的事,必須有強大的控製能力,還需要有相當的糧食剩餘,需要有一定的技術。


    另外,還必須明白一點,修這種山路,他們圖的是什麽


    自古以來修的路,那就隻有一個目的:方便通行。


    這貌似是廢話,但這是真理。


    實現方便通行的背後,要麽是求利益,互通有無,要麽就是方便自上而下的政令傳達,以便於實現堅固的統治。


    在這南美洲,一幹部落相對來說自給自足的時代裏,即便是有貿易需求,那也不至於修如此寬闊的道路,而且遠處看不到部落,說明在視野範圍之內,並沒有部落聚集。


    這也就是說,這裏距離他們的核心區域很遠。


    誰會在很遠的地方修路,就為了扛著土豆走出去,換點玉米回來


    不劃算啊。


    長距離的道路,要麽是大規模商貿踩出來的,比如絲綢之路,但南美洲不具備大規模商貿的條件,再說了,絲綢之路出了關,那也沒啥路,該翻山越嶺走沙漠的時候還不一樣。


    要麽,那就隻剩下一個解釋:國家統治的需要。


    比如秦始皇修馳道,各朝各代不斷修補的官道,那不是為了做點小本買賣,而是為了國家統治,為了控製地方,或者說,為了鎮壓地方,為了方便打仗,運輸物資。


    而這裏,眼前的這一條路,顯然是出於控製地方的需要,是一種國家行為,而不是一種小型的部落行為。


    在明代初期的南美洲,能幹出這種事,有這個本事幹成這種事的,隻能是印加人。


    畢竟印加人修路那是一個瘋狂,尤其是在擴張期間與後期,印加人修了兩條大道貫通南北,一條沿海地帶,長達八千裏,一條高原通道,長達一千兩千裏。


    這是實打實的數字,不是誇張。


    西班牙人來的時候,也被嚇了不輕,畢竟整個歐洲也找不到如此牛的路,想著對方何等強大,後來一接觸,法克了……


    這原本是印加帝國對外擴張的道路,是運輸物資、投送軍士的道路,結果成了西班牙人“征服”印加的道路,畢竟有路,那總比翻山越嶺走得快,而且還不會迷路,順著大道走,就走到了印加的中心——庫斯科。


    隻不過這個時間點上,沿海沒有印加人的路,但現在看來,他們已經開始準備對外擴張了。


    “先生,我們下去嗎”


    朱棣問道。


    顧正臣看了看眾人,重重地點了點頭:“從目前來看,這條路便證明背後很可能是一個國家,但是不是我們想要找的印加,那就需要驗證一下了。”


    沐春指了指山腳下的石屋:“先生,那裏有十幾個石屋,裏麵會不會隱藏著更多軍士”


    朱棣等人看去,這才注意到山腳下被樹木遮住的並非山石,而是石屋。


    顧正臣看向方美:“你帶二百人,從南麵下去。翟鋒,你帶二百人,從北麵下去。留出一些人手包抄,不允許放走一人。另外注意下石屋,做好防備,不要輕敵。”


    方美、翟鋒得令。


    蕭成跟上方美,林白帆跟上翟鋒。


    朱棣、馬三寶等人躍躍欲試,卻被顧正臣給瞪了回去。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