錦衣衛跟來了,除了護衛之外,還附帶了抓人的使命。


    莊貢舉看著朱標,隻要他點個頭,喻汝陽將很快被關到囚車之內,檻送金陵!


    隻不過朱標沒有下令,隻是將窗戶關了起來:“再等等看。”


    朱楨、朱榑很不明白。


    百姓說喻汝陽罪惡滔天,耗竭人力,商人說喻汝陽盤削苛稅,索要捐獻。這可不是一個人造謠抹黑,而是沿街走來,隨機找人找商戶問話的結果。


    就這樣,還不夠送他去金陵的?


    歐陽倫點了點頭:“再等等。”


    朱楨、朱榑惡狠狠地看向歐陽倫,你他娘的知不知道我們在討論什麽事,就知道在這哼哼。


    翌日一早,朱標帶人出了客棧。


    從城中心走至西城,又去了東城,最終到了北城。


    這座城,確實沒青壯了。


    隻要問,那鐵定就是去修黃河大堤了。


    朱楨走得腿疼,一肚子火氣:“大哥,這下子可以坐實了吧?”


    朱標眼見太陽偏西,隨便找了些吃的對付了幾口,便起身道:“還有一個地方咱們沒去。”


    朱楨拍腿:“我知道,縣衙!”


    朱榑直點頭。


    早點將滎澤的事辦完也好去山西、陝西,這破落的縣城,實則不想多停留。


    “走!”


    朱標邁步,朝著城外而去。


    朱榑傻眼,趕忙喊道:“大哥,縣衙在城裏,不在城外。”


    歐陽倫跟了上去,這兩個不聰明的,顯然太子不是想去縣衙,而是想去黃河大堤看看,自己是被老朱的手段給嚇得尿了,連連做噩夢,甚至連早晨那玩意都不舉了,可不是傻了。


    朱楨、朱榑隻好跟著出了城。


    朱標看到前麵有兩個穿著樸素的男人,一個年紀三十出頭,一個四十餘歲,年輕的扛著是一捆鐵鍬,足有十幾個之多,年長些的背著幾十個框簍,框簍疊放著,超出腦袋三尺多高。


    這是進入滎澤城,僅見的兩個青壯。


    朱標緊走幾步,開口道:“敢問兩位,這是要去——修黃河大堤嗎?”


    年長的人沒說話,目光投降扛著鋤頭的年輕人。


    “是啊,修黃河大堤。”


    年輕人看了看朱標及其身後的朱榑、莊貢舉等人,嗬嗬一笑:“外地人吧,告誡你們,可千萬不要在這滎澤犯事,否則會有官差拉你們修黃河大堤。”


    朱標眉頭微動:“我聽聞這城中,不管是犯事還是不犯事的,全都被抓去修黃河大堤了。哪怕是外地在滎澤犯事判了杖刑的,也被送去徒刑,修黃河大堤了,是否如此?”


    年輕人一歪肩膀,一捆鐵鍬便插在了地上,盯著朱標看:“我總感覺你有些麵熟,老張,你看看,他是哪裏畫影圖形、流竄的逃犯嗎?”


    “你胡說什麽!”


    朱榑當即惱怒,指著那人的鼻子就開罵道:“怎麽,你還想告官,將我們抓去領賞不成?我告訴你,我們要找的就是這裏的知縣喻汝陽,你讓他來一個試試!”


    朱標瞪了一眼朱榑:“閉嘴!”


    朱榑跺腳:“大哥,喻汝陽害民如此,你還袒護他不成?”


    年輕人眯著眼,看了看朱標、朱榑等人,抓了抓下巴上的三五根胡須,開口道:“你們要找我?”


    朱榑張大嘴巴。


    朱楨也吃了一驚。


    歐陽倫傻愣愣地看著。


    朱標也被這一幕給整錯愕了。


    “我就是喻汝陽,你們找我啥事?”


    喻汝陽看了看朱榑、莊貢舉等人,最終目光定格在了朱標身上:“奇怪了,我們是不是在哪裏見過,金陵來的?”


    “他可是——”


    朱楨剛想說出來,朱標抬了抬手,深深看了看布衣喻汝陽道:“我曾在格物學院進修,朱冬青。”


    喻汝陽恍然,抬手拍了下典史張秤的胸膛:“我的同窗。”


    張秤趕忙拱手:“幾位有禮了。”


    喻汝陽想了想:“冬青?這個名字有些耳熟。記得有一年金銀鈔失衡時,金陵出了個地下錢莊,便叫冬青,該不會是你家的產業吧?”


    朱標也沒想到,這事過去這麽多年,冬青錢莊更是曇花一現,竟還有人記得,不得不說喻汝陽的記憶力很是驚人。


    不等朱標回答,喻汝陽便拿起一捆鋤頭,直接押在了朱標肩膀上,咧嘴道:“若是師兄的話,應該幫忙分憂。若是師弟的話,那欺負你,你也不能說什麽是吧?走吧,咱們去黃河邊說話。”


    朱楨、朱榑都傻眼了。


    娘的,格物學院出來的人都這麽無賴嗎?


    兩頭堵的話,你也能說出來,這可是太子,你讓他扛這麽沉重的東西?


    朱楨趕忙上前:“大哥,我來吧。”


    朱標擺手,執意扛著:“這是格物學院的事,你們莫要插手,也莫要多言。說起來,我聽聞過喻兄之名,學業、為人皆是一流,為何做了知縣後,反而被這裏的百姓唾棄?”


    喻汝陽嗬嗬笑了笑,活動了下肩膀,朝前而行:“我作為滎澤唯一一個聰明人,被唾棄不是很正常的事。國子學的人不也唾棄格物學院的弟子嗎?你能說國子學的人就比咱們聰明、睿智?”


    朱標跟在一旁:“被國子學的人唾棄有其道理,文人相輕,何況咱們還奪了不少他們的仕途。可被百姓唾棄,是不是不合適,畢竟格物學院一直教導以民為重,實幹興邦。”


    “苦了百姓,傷了百姓,這與格物學院的教導背道而馳。你認為自己做對了嗎?還是說,哪怕唐代堂長,顧堂長親至,你也可以捫心自問,說一句問心無愧?”


    喻汝陽側身看了看夕陽,頗是懷念:“顧堂長的話,我一刻不曾忘。隻是這位同窗,什麽是以民為重?讓百姓吃飽飯,穿暖衣裳?這對其他地方的百姓而言,確實算得上重民。”


    “可你不要忘記了,格物學院主張因地製宜,考量當地實情,在變通中作為。我確實對不起滎澤的百姓,有愧這裏的父老鄉親。可朱兄——”


    喻汝陽停下腳步,認真地看著朱標,抬手指日:“哪怕是顧堂長來了,我也敢說,我喻正明——所作所為,皆為百姓,非為私利!”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