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輿圖中的凹港內大島被發現,水師上下振奮不已。


    隻不過寶船沒辦法前往登陸,那裏的小島、礁石實在太多,就連大福船也隻是在外圍觀測一番,便穿行而過,繼續向南。


    旗艦,舵樓指揮室內。


    顧正臣指了指輿圖,沉聲道:“從目前觀察、了望、繪製新海圖與這輿圖比對,基本可以證實船隊已經進入凹港之內,這一點,你們可有疑義?”


    趙海樓、朱樉、沐春、馮誠等人紛紛搖頭。


    顧正臣看向專繪海圖的蘇慶、方淮安等人:“你們呢?”


    方淮安搖了搖頭:“從目前觀測所得,航程計算,按製圖六體繪製所得新的輿圖比對,與這牆上掛著的輿圖確實比對上了,應該沒錯了。”


    所謂製圖六體,指的是繪製輿圖的六條準則。


    古人很早就掌握了繪製輿圖的方法。


    西晉時期,裴秀在總結前人經驗的基礎上,確定了製圖六體,既分率(比例尺)、準望(方位關係)、道裏(道路距離)、高下(相對高程)、方邪(地麵坡度起伏)、迂直(實地起伏與圖上距離的換算)。


    裴秀製繪製的《禹貢地域圖》十八篇,是最早的地圖集,使用的是“一分為十裏,一寸為百裏”的分率,用比例尺來表達就是一比一百八十萬。


    可以說,除了後來出現的經緯線之外,繪製地圖該考慮的內容,華夏的先輩都考慮到了。


    隻不過因為航行的需要,方淮安等人並不能登島實地調查,隻能繪出基本輪廓,並根據望遠鏡了望觀察,確定準望,根據航速與時間來確定道裏……


    即便如此,新繪出來的輿圖依舊和顧正臣拿出來的輿圖匹配上了。


    輿圖這東西,很難說出現巧合,畢竟這普天之下能找到同樣的凹型港,港裏麵三百餘裏還有一座大島的情況,屬實不多見。


    顧正臣指了指凹港右下方的位置:“就從這裏登陸!”


    趙海樓上前看了看,咳了咳,言道:“若是去那登陸的話,恐怕還要多走幾日。”


    朱樉皺了皺眉:“先生,咱們從舊港出來,到現在也過去半個多月了。對於完全陌生海域,未知的大陸,水師上下都頗是緊張,這段時間疲憊了不少,不如先行登陸休整,然後折去東南二次登陸。”


    看著大陸就在眼前,卻遲遲不讓人登陸,這種感覺就和菜上桌了不讓動筷子也不讓手抓一樣,隻能幹瞪眼看著,難受啊……


    顧正臣堅定地說:“你也知道過去半個多月了,今日是二月二吧,我們哪還有時間去休整?登陸之後,找到土著之後還需要出航去尋找煤礦,找到煤礦還需要營造港口、煤礦存儲之地!”


    “等這些全都做完,順利的話恐怕也要到六七月份了吧?十月多是大遠航的日子,你爹敲定的,不容更改,所以我們八月初就需要返程,在九月初抵達金陵,休整、籌備大遠航事宜!”


    “這樣算下來,我們的時間很是緊張,最多能有一個月餘休整。在這裏浪費了,你告訴我後麵哪裏來找時間補回來?”


    朱樉張了張嘴巴。


    我去,我爹都出來了,先生,不帶這樣的……


    朱棣笑出聲來,走出來支持:“早點抵達登陸之地,我們也好從容安排。”


    顧正臣甩袖:“從容?恐怕沒時間讓我們從容了。傳令,不必一直向南走了,直接朝東南進發,一千多裏路呢,抓緊吧。”


    趙海樓看了一眼憋屈的朱棣,心情大好,轉身去安排。


    凹港實在不小,西側下來六百餘裏,東西寬在一千餘裏。這可比朱元璋、陳友諒打架的鄱陽湖大太多太多了……


    好在這裏水深,轉東南方向之後,沿途也沒什麽暗礁、島嶼,可以快速航行。


    隻不過為了安全起見,夜晚航行的速度還是放慢了,隻白日全速前行。


    兩日之後的清晨,船隊終於抵達了凹港的東側海岸線,並沿著海岸線向南,抵達了東南角落。


    李景隆、馬三寶肩並肩,站在船舷側看著遠處蜿蜒的海岸線,碎石堆積處的海水已是泛白,青苔長在大石頭上,遠處還有森林,不過看著好像掉了許多葉子,寶船呈東西方向,沿著海岸線找尋適合的登陸地點。


    李景隆踮起腳尖,興奮地說:“我要第一個登陸,我要名流千古。啊呀,誰——”


    李景隆捂著腦袋,回頭看去。


    徐允恭收回了手,衝著李景隆道:“先生必須是第一個登陸,你要敢有第一個登陸的心思,我不介意先將你丟海裏去。”


    李景隆委屈巴巴。


    你丫的徐允恭算什麽東西,竟然敲我腦袋?


    你爹是國公,我爹也是,我爹還是皇帝的親外甥呢,你爹呢?


    可在這船上,不拚爹,拚師傅……


    人家徐允恭是正兒八經拜師過的,李景隆比不過,隻好說:“那我第二總行了吧?”


    “秦王、燕王排在哪裏?”


    “這……我第四!”


    “沐春是大弟子,沐晟不在,我是三弟子……”


    “我……”


    “還有趙海樓是總兵,你,你還是後麵下船吧。”


    李景隆鬱悶至極,感情在這船上,自己壓根排不上號,我爹可是曹國公!


    馬三寶才不管第幾,隻要能登陸,將腳印留在這裏,日後就能給別人講故事,咱也是第一批抵達了澳洲的大明人。


    打起精神,要記住今日發生的一切,牢牢地記住。


    “先生,前麵的船打出了旗語,發現河流!”


    朱棣放下望遠鏡,言道。


    顧正臣微微點頭,走至甲板中央,看了看期待已久的眾人,沉聲道:“準備——上岸!”


    趙海樓、朱棣、高令時等人興奮不已。


    河口雖足夠寬闊,可吃水並不算深,加上水流量不夠大,寶船進入很可能擱淺,隻能容許大福船行進。


    寶船紛紛拋錨。


    段施敏將大福船停到了旗艦一旁,顧正臣、朱棣、趙海樓等一幹人紛紛換船。


    河口就在眼前,澳洲大地就在眼前。


    船動!


    至此,大明的船隻進入河道,進入澳洲!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