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封海外?
馬皇後驚愕地看著朱元璋,一張滿是滄桑的臉上沒有半點玩笑的意味,鬢角的斑白令人心疼,歲月的刀在臉上割下了幾道皺紋。
朱元璋拍了拍馬皇後的手,肅然道:“這件事朕考慮了幾年了,該下決斷了。妹子,給咱參謀參謀。”
馬皇後明白過來,詢問道:“你的意思是,讓諸皇子離開大明,去海外之地?”
朱元璋微微搖頭,拉著馬皇後朝著偏殿走去,沉聲道:“去海外之地是對的,但沒離開大明。每一處可分封的海外之地皆是大明飛地,在大明的版圖之上。諸藩王還是需要聽命於朝廷,並不是在外分疆裂土,自立為皇了。”
進入偏殿,繞過屏風。
北麵牆壁之上,掛著一幅世界輿圖。
朱元璋用手指點一番,看向馬皇後:“這世界何其之大,在這輿圖裏,大明疆域顯得並不起眼。可環顧天下,除元廷之外,對大明來說並沒有勁敵。向南看,南洋諸國,除安南、占城有些實力外,不過爾爾。”
“這裏是舊港,大明的飛地,也是航海貿易集散重地。妹子還不知道吧,那裏賣掉的土地、宅院所得銀錢,至少已有二百萬錢鈔,除留用部分外,僅去年一年,便輸給水師一百二十萬兩錢鈔。”
“別看當下水師龐大,兵力、船隻日益增多,可他們並沒成為朝廷負累。說起來,這都是顧小子的功勞,嗯,若是放一位皇子放到這裏,將舊港作為分封之地,對孩子不是什麽苛責,也談不上受什麽委屈吧?”
馬皇後看著舊港位置,憂慮不已:“舊港這裏,是不是太重了,分封出去合適嗎?”
朱元璋眉頭微動:“妹子是答應將諸皇子送至海外了?”
馬皇後側頭,看著朱元璋,頗是無奈地歎了口氣:“我縱有一萬個不答應,能阻得住你?思量幾年的事,現在下了決心,說明你也犯難。隻是——就怕這些皇子不答應。”
朱元璋淡然一笑:“他們不答應?身為皇子,哪由得他們自己選。再說了,妹子以為咱為啥將一個個皇子送到顧小子身邊,陪著他出海、征戰、建設,任由朱樉、朱棣等人留在舊港不回來?”
馬皇後走向一旁的椅子,坐了下來:“是為了讓他們習慣大海,習慣海外?”
朱元璋重重點頭:“朕希望他們能獨立,能在遠離大明時也可以站得穩,行得正,坐得住。老二到老五,隻是為後麵的皇子探一探路,隻要證明他們有本事立足海外,那這路就能走下去。”
留在舊港的朱樉、朱棣、朱橚,其表現如何,所作所為,朱元璋心中有數。
情報不會一直留在舊港,它是會送到金陵的。
朱元璋對朱樉、朱棣的表現格外滿意,尤其是朱棣,那簡直就是個人才,連土著人都能當槍使,而且組織能力很強,也通曉兵法,知道在哪裏布置營地,如何布置兵力。
就是將他丟到美洲去,估計也能拉一群土著,建造起來燕國吧?
馬皇後看了看舊港位置,染了紅色,又看向渤泥、呂宋,竟也有紅色,不由問道:“渤泥、呂宋,為何與舊港同一顏色?”
朱元璋走上前,手在輿圖上一點點移動著:“妹子,一個紅色,說明是一家啊。”
馬皇後吃驚不已:“渤泥、呂宋什麽時候成大明的了?”
朱元璋垂手,一臉認真地說:“這會還沒成,不過快了。你不知道,顧小子在南洋布的局有多大,若是有朝一日,這占城國,安南國也改了顏色,朕也不吃驚。”
馬皇後著急地站了起來:“萬萬不可窮兵黷武。”
朱元璋走至馬皇後身旁:“洪武七年時,朝廷商稅、兩稅、鹽鐵等所得,折算下來,不過一千二百萬兩銀。可妹子知道去年朝廷戶部所得銀錢多少嗎?”
馬皇後微微搖頭。
雖說自己沒少幹政過,可那都是勸說朱元璋別暴怒傷人,動輒殺人。對於具體的朝廷之事,還真不知情。
朱元璋伸出兩根手指,頗是驕傲地說:“是一千九百萬,足足增加了七百萬!”
馬皇後很是詫異。
朝廷並沒有增加稅賦,這一點自己是知道的。
沒增稅賦,這錢從哪裏來的?
朱元璋看出了馬皇後的疑惑,言道:“別人擴張是花錢,靡費無數,國庫枯竭。可顧小子帶一群人,這裏跑一趟,那裏去一趟,這裏拿一點,那裏取一些,不僅沒給朝廷增加負擔,還帶來了大收益。”
“窮兵黷武,對其他人或許是如此。可對這小子來說,就是一個個發財的機會。不說那舊港,就說他現在要去的澳洲,那裏的金銀無數,隻要開采出來,運到大明來,就能加印寶鈔,還不用擔心金銀鈔失衡……”
大明的市場太大,即便是外部一年輸入五百萬金銀,也掀不了什麽浪花。
馬皇後難以想象,回到金陵被削了爵,貶了官,還一臉笑意的顧正臣,竟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做了如此多事,給朝廷帶來了如此多利益。
朱元璋將目光投向輿圖中的澳洲方向,又移至美洲:“不過這些都比不上美洲的土豆、番薯、玉米等。隻要拿到了這些高產農作物,那大明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
馬皇後明白了。
顧正臣主導的遠航,並不隻是為了高產農作物,還伴隨著大明在海外的擴張,收下一個又一個飛地,為大明日後分封諸王做準備。
這是一個巨大的長遠的局,推行了至少三年,可自己現如今才知曉。
馬皇後思慮良久,又回到了原來的話題上:“若是讓諸皇子去海外,邊鎮重用勳貴、武將,陛下放心嗎?若是有內亂,沒有皇室宗親前來勤王,這江山能安穩嗎?”
朱元璋沉默了。
正是因為有這個問題的存在,自己才遲遲不敢下決斷。
皇室之外,唯文武,沒有皇室宗親幫忙,是不是太過於勢單力孤?一旦文官不受控製,武將作亂,誰來安邦定國?
以前,這個問題沒答案。
現在,有了!
馬皇後驚愕地看著朱元璋,一張滿是滄桑的臉上沒有半點玩笑的意味,鬢角的斑白令人心疼,歲月的刀在臉上割下了幾道皺紋。
朱元璋拍了拍馬皇後的手,肅然道:“這件事朕考慮了幾年了,該下決斷了。妹子,給咱參謀參謀。”
馬皇後明白過來,詢問道:“你的意思是,讓諸皇子離開大明,去海外之地?”
朱元璋微微搖頭,拉著馬皇後朝著偏殿走去,沉聲道:“去海外之地是對的,但沒離開大明。每一處可分封的海外之地皆是大明飛地,在大明的版圖之上。諸藩王還是需要聽命於朝廷,並不是在外分疆裂土,自立為皇了。”
進入偏殿,繞過屏風。
北麵牆壁之上,掛著一幅世界輿圖。
朱元璋用手指點一番,看向馬皇後:“這世界何其之大,在這輿圖裏,大明疆域顯得並不起眼。可環顧天下,除元廷之外,對大明來說並沒有勁敵。向南看,南洋諸國,除安南、占城有些實力外,不過爾爾。”
“這裏是舊港,大明的飛地,也是航海貿易集散重地。妹子還不知道吧,那裏賣掉的土地、宅院所得銀錢,至少已有二百萬錢鈔,除留用部分外,僅去年一年,便輸給水師一百二十萬兩錢鈔。”
“別看當下水師龐大,兵力、船隻日益增多,可他們並沒成為朝廷負累。說起來,這都是顧小子的功勞,嗯,若是放一位皇子放到這裏,將舊港作為分封之地,對孩子不是什麽苛責,也談不上受什麽委屈吧?”
馬皇後看著舊港位置,憂慮不已:“舊港這裏,是不是太重了,分封出去合適嗎?”
朱元璋眉頭微動:“妹子是答應將諸皇子送至海外了?”
馬皇後側頭,看著朱元璋,頗是無奈地歎了口氣:“我縱有一萬個不答應,能阻得住你?思量幾年的事,現在下了決心,說明你也犯難。隻是——就怕這些皇子不答應。”
朱元璋淡然一笑:“他們不答應?身為皇子,哪由得他們自己選。再說了,妹子以為咱為啥將一個個皇子送到顧小子身邊,陪著他出海、征戰、建設,任由朱樉、朱棣等人留在舊港不回來?”
馬皇後走向一旁的椅子,坐了下來:“是為了讓他們習慣大海,習慣海外?”
朱元璋重重點頭:“朕希望他們能獨立,能在遠離大明時也可以站得穩,行得正,坐得住。老二到老五,隻是為後麵的皇子探一探路,隻要證明他們有本事立足海外,那這路就能走下去。”
留在舊港的朱樉、朱棣、朱橚,其表現如何,所作所為,朱元璋心中有數。
情報不會一直留在舊港,它是會送到金陵的。
朱元璋對朱樉、朱棣的表現格外滿意,尤其是朱棣,那簡直就是個人才,連土著人都能當槍使,而且組織能力很強,也通曉兵法,知道在哪裏布置營地,如何布置兵力。
就是將他丟到美洲去,估計也能拉一群土著,建造起來燕國吧?
馬皇後看了看舊港位置,染了紅色,又看向渤泥、呂宋,竟也有紅色,不由問道:“渤泥、呂宋,為何與舊港同一顏色?”
朱元璋走上前,手在輿圖上一點點移動著:“妹子,一個紅色,說明是一家啊。”
馬皇後吃驚不已:“渤泥、呂宋什麽時候成大明的了?”
朱元璋垂手,一臉認真地說:“這會還沒成,不過快了。你不知道,顧小子在南洋布的局有多大,若是有朝一日,這占城國,安南國也改了顏色,朕也不吃驚。”
馬皇後著急地站了起來:“萬萬不可窮兵黷武。”
朱元璋走至馬皇後身旁:“洪武七年時,朝廷商稅、兩稅、鹽鐵等所得,折算下來,不過一千二百萬兩銀。可妹子知道去年朝廷戶部所得銀錢多少嗎?”
馬皇後微微搖頭。
雖說自己沒少幹政過,可那都是勸說朱元璋別暴怒傷人,動輒殺人。對於具體的朝廷之事,還真不知情。
朱元璋伸出兩根手指,頗是驕傲地說:“是一千九百萬,足足增加了七百萬!”
馬皇後很是詫異。
朝廷並沒有增加稅賦,這一點自己是知道的。
沒增稅賦,這錢從哪裏來的?
朱元璋看出了馬皇後的疑惑,言道:“別人擴張是花錢,靡費無數,國庫枯竭。可顧小子帶一群人,這裏跑一趟,那裏去一趟,這裏拿一點,那裏取一些,不僅沒給朝廷增加負擔,還帶來了大收益。”
“窮兵黷武,對其他人或許是如此。可對這小子來說,就是一個個發財的機會。不說那舊港,就說他現在要去的澳洲,那裏的金銀無數,隻要開采出來,運到大明來,就能加印寶鈔,還不用擔心金銀鈔失衡……”
大明的市場太大,即便是外部一年輸入五百萬金銀,也掀不了什麽浪花。
馬皇後難以想象,回到金陵被削了爵,貶了官,還一臉笑意的顧正臣,竟在自己看不到的地方,做了如此多事,給朝廷帶來了如此多利益。
朱元璋將目光投向輿圖中的澳洲方向,又移至美洲:“不過這些都比不上美洲的土豆、番薯、玉米等。隻要拿到了這些高產農作物,那大明將會迎來前所未有的盛世!”
馬皇後明白了。
顧正臣主導的遠航,並不隻是為了高產農作物,還伴隨著大明在海外的擴張,收下一個又一個飛地,為大明日後分封諸王做準備。
這是一個巨大的長遠的局,推行了至少三年,可自己現如今才知曉。
馬皇後思慮良久,又回到了原來的話題上:“若是讓諸皇子去海外,邊鎮重用勳貴、武將,陛下放心嗎?若是有內亂,沒有皇室宗親前來勤王,這江山能安穩嗎?”
朱元璋沉默了。
正是因為有這個問題的存在,自己才遲遲不敢下決斷。
皇室之外,唯文武,沒有皇室宗親幫忙,是不是太過於勢單力孤?一旦文官不受控製,武將作亂,誰來安邦定國?
以前,這個問題沒答案。
現在,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