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真是大明的旌節!”


    顧正臣放下望遠鏡,喊道:“減速,轉舵!”


    班正狄正心撥動了蒸汽機刻度,蒸汽閥門開合度下調,蒸汽輸出動力下降。


    林白帆調整船舵,船隻切向北麵。


    傳令兵以旗號、銅鑼等傳遞命令,兩翼的大福船、身後的寶船與大福船隨之調整方向與速度。


    一道海流湧動而來,楊載、吳文華所在的小船劇烈起伏。


    菊池武信臉色變得十分蒼白,看著不遠處的巨無霸,嘴唇都有些哆嗦,不安地問:“這,這當真是明廷的水師?”


    楊載看了一眼菊池武信,將手中旌節放了下來,肅然道:“若不然,你們還有性命嗎?”


    菊池武信吞咽了下口水:“如此大的船,怎麽可能出現!”


    楊載白了一眼菊池武信。


    確實,自己也沒見過如此龐大的船,但聽說陳友諒當年在鄱陽湖與朱元璋打架時,那船也是不小,至於多大,就不得而知了,畢竟沒親眼看到……


    一艘大福船出現在楊載等人的船隻附近,梅鴻喊道:“手持旌節者是誰?”


    “楊載!”


    “吳文華!”


    “我等於洪武二年,奉旨出使日本國,被羈留十一載,今日方得見日月!還請將軍代為轉告,我等要見水師總兵!”


    梅鴻聽聞之後很是詫異,當即將消息傳給顧正臣。


    顧正臣也一頭霧水,看向朱棡。


    朱棡直搖頭:“我也不知真假,那時候我還小……”


    鄧愈見顧正臣看過來,皺了皺眉頭,言道:“洪武二年的時候,朝廷因為山東倭患較為嚴重,確實派使臣去過日本國,不過後來就沒了音訊,至於這兩人是不是當時的使臣,我也不能確定。”


    使臣出使,看似是不小的事,但對於鄧愈來說,這就是一件微不足道的事,洪武二年啊,王保保人還在甘肅折騰呢,誰有心思關注去日本的使臣。


    顧正臣想了想,讓人將楊載、吳文華帶來。


    菊池武信也想跟著去,卻被嚴詞拒絕,你一個倭人,沒傳喚你,你憑什麽登船?


    等著!


    楊載、吳文華登上了船。


    燈火掛起,將甲板照得很是明亮。


    楊載、吳文華看著一張張大明人的麵孔,聽著大明人的聲音,老淚縱橫,泣不成聲。


    踏了這船,就等同於回到了家門口了!


    十一年啊!


    暗無天日的十一年,當年自己還是意氣風發、渴望一展抱負的中年人,現如今,也已是老人了!


    盼了無數,夢了無數。


    始終沒想過,會以這種方式,再次遇到大明的人!


    “金陵在哪個方向?”


    楊載問道。


    顧正臣抬手指了指。


    楊載雙手舉起旌節,然後緩緩跪了下來,將旌節放在身前,神情肅穆地叩頭,喊道:“臣——楊載(吳文華),給陛下問安了!萬望陛下金體康泰,大明隆運昌盛!”


    顧正臣歎了口氣。


    就看這行禮與言辭,就知道確實是大明的人,倭人做不到也學不來大明的這種禮儀。


    那就是旌節啊,使臣的象征。


    這玩意很實用,走路的時候可以當拐杖用,說白了,這就是個拐杖,不過在頭的位置做了點裝飾罷了。


    不過——


    顧正臣上前看了看,眯著眼問道:“不是牛尾巴,這旌節——造假了吧?”


    趙海樓、王良等人嘩啦圍了上來,警惕地看著楊載、吳文華。


    楊載苦澀地搖了搖頭:“真正的旌節早就被毀了,這是我們臨時打造的,為的就是自證身份,不知這位將軍是?”


    顧正臣抬手:“這位是晉王,這位是衛國公鄧俞,我——征東大將軍顧正臣。”


    “王爺,國公?”


    楊載、吳文華驚訝不已。


    這都是什麽情況,皇子怎麽會跑大海上來了,國公怎麽也來了,另外,你都是大將軍了,那他們是幹嘛來的?要知道大將軍可是一軍之首,皇子、國公跟著,到底你說了算,還是他們說了算?


    這裏的關係,有些亂。


    鄧愈看著曆經滄桑的兩人,開口道:“他是定遠侯,也是征東大將軍,解釋下吧,你們說是大明的使臣,可還有其他證據,另外,為何你們會與倭人出現在一條船上,出現在這一片海域?”


    楊載感覺頭皮發麻。


    皇子、公爵、侯爵,這個船隊的配置,實在是有些奢華。


    從一聲歎息開始,楊載講道:“當年陛下派我等出使日本國,我們對日本國內的情況一無所知,後來到了太宰府,以為懷良親王便是日本王,便宣讀了詔書,誰料他們聽聞詔書內容之後……”


    顧正臣插了一句:“詔書的內容是?”


    楊載說了一番,顧正臣嘴角微動。


    老朱強勢,詔書裏麵給了日本國王三條路,一是日本向大明入貢稱臣,二是不稱臣,就老老實實在一畝三分地好好玩,別瞎折騰,三是非要折騰,一再侵犯大明沿海,那就派兵收拾日本國。


    文書寫得好,可老朱忘記了,威懾是需要以實力為後盾的,如果沒有實力,沒有威脅到日本國的能力,那日本國是不可能聽話的,所以後果就是,懷良親王不給大明麵子,使團七人,殺了五個,關押了兩個。


    楊載抹了抹眼淚:“這些年來,我們苦盼啊,還以為朝廷將我們遺忘了。你們是不是陛下派遣接我們回家的?”


    顧正臣微微皺眉,鄧愈低頭,朱棡也有些錯愕。


    對於楊載、吳文華,朝廷確實遺忘了,至少這些年來,沒人提到過這兩人的存在。


    顧正臣揉了揉眉心。


    使臣出使被羈押,這對大明來說確實有些鞭長莫及,無法討要回來。


    楊載、吳文華是被關押在日本國,但他們絕不是孤例,顧正臣知道,在曆史中的洪武二十八年時,朱元璋還派了一支龐大的使臣隊伍,以傅安為首前往帖木兒國出使,結果是使臣隊伍被奴役,分散到各地,就連傅安等使臣,也被羈押,長達十餘年!


    而大明對此,沒有任何對策。


    原因很簡單,當時的大明威脅不到帖木兒國,根本沒有討回使臣的條件。這也就是帖木兒死了之後,他孫子不想和大明起衝突,派人將傅安等人送了回來,否則,傅安將會死在那裏。


    不隻是大明,漢代使臣蘇武不也一樣,在那裏放羊了十九年這才回去了。


    說朝廷遺忘了他們嗎?


    不太合適。


    但朝廷提到他們嗎?


    也不太可能。


    隻能說,無能為力之下,隻能不去想。至於使臣的遭遇與痛苦,那就隻能交給他們自己消化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大明:寒門輔臣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寒梅驚雪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寒梅驚雪並收藏大明:寒門輔臣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