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景禁不住怔住了,這麽年輕就跟一眾國公站在一起?還這麽泰然自若的在皇帝麵前插嘴,電光石火之間,宋景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名號,大唐第一才子,榮富郡公,李庸,原來這就是李庸啊!對於這個名號,每一個高句麗人都如雷貫耳,每一個高句麗人都銘記於心,如果沒有李庸,他們高句麗也不至於落到如此危險的地步,如果沒有李庸,那大唐就沒有火炮、火槍,那唐軍就不會一路戰無不勝攻無不克,卻沒想到,此時竟然是李庸開口讚同和談,一時間他心裏的滋味十分的複雜,大帳裏安靜了下來,李二還有一眾將領們都沒有說話,如果是別人突然蹦出來說和談,搞不好大家就一擁而上了,但是,既然是李庸說的,那不妨聽聽,看看李庸葫蘆裏到底賣的什麽藥,宋景連忙拱手道。
“想必這位就是榮富郡公吧?郡公的才名如雷貫耳啊!”
李庸笑著拱了拱手。
“不敢當,一點虛名而已!”
宋景笑道。
“郡公不止才名卓著,而且慈悲寬仁,真是讓人敬仰啊!外臣這次來提議和談,並非是為了自己,也並非是為了我們王上,而是為了千千萬萬的百姓,為了千千萬萬的高句麗的百姓,為了千千萬萬的大唐的百姓!”
說到最後,宋景朝四周深深的躬身,一副誠懇慷慨的樣子,這老頭演技倒是挺不錯的,李庸聽了簡直嗤之以鼻,因為真要為了百姓不想起幹戈,那為什麽攻打人家新羅?李庸沒搭理宋景那些冠冕堂皇的話,笑道。
“想要和談啊?好,那就把淵蓋蘇文的人頭送來!”
淵蓋蘇文的人頭?宋景聽了不由僵住了,李庸竟然要淵蓋蘇文的人頭?這怎麽可能?若是和談談崩了,還指望淵蓋蘇文領兵呢!宋景勉強笑道。
“郡公真會開玩笑,聽聞郡公和淵蓋蘇文是摯友,怎麽會,怎麽會要他的人頭?”
李庸笑吟吟道。
“當初和淵蓋蘇文在長安確實相談甚歡,一別經年,甚是想念啊!這不,讓你提淵蓋蘇文的人頭來,我要好好見一見,緬懷一下當初縱酒高歌的酣暢!”
宋景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甚至想念你倒是見一見啊!你倒是在把酒言歡啊!你看人首級這算怎麽回事?哪有這樣的?宋景環顧左右,難道就沒人站出來管管嗎?李二笑道。
“既然李庸這麽說了,那就按李庸說的來吧,宋景你回去如實稟報給高建武,看他到底想不想和談!”
宋景愣住了,李庸說話這麽好使的嗎?李庸說拿淵蓋蘇文的人頭來和談,就拿淵蓋蘇文的人頭來和談啊?
“是,外臣告退!”
宋景躬身之後退出大帳,李庸出列笑道。
“聖人,臣請送一送宋大人!”
李二有些詫異,李庸和宋景應該是頭一回相見吧?難不成兩人還一見如故?不止李二很疑惑,程咬金他們也很疑惑,不知道李庸葫蘆裏又打算賣什麽藥,李庸笑著解釋道。
“宋大人難得來一次,若是不見見故人,豈不可惜?”
竟然把這倆人給忘了,李二聽了不由眉頭一挑,笑道。
“好啊!那你就送一送宋大人吧!”
李庸轉身快步走出了大帳,其實宋景也注意到了身後的動靜,他也沒想到李庸竟然主動要送他,而且對於李庸口中的所謂故人,他更是疑惑不解,他又沒有出使過大唐,在唐軍大營中哪有什麽故人?
“勞煩郡公相送!”
宋景拱手道,李庸笑道。
“舉手之勞而已,況且宋大人難得來一次,大營中有兩位宋大人的故人,若是不見一見豈不可惜?”
宋景疑惑道。
“故人?我在唐營中哪有故人?”
李庸笑道。
“我已經讓人去請了,一會兒宋大人就知道了。”
宋景一頭霧水,索性不去想,歎道。
“早就聽說郡公宅心仁厚,厚德載物,若是能玉成和談,必定千古流芳,萬民稱頌!”
李庸聽了灑然一笑,他幹的萬民稱頌、千古流芳的事兒還少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我輩讀書人當為也!”
李庸灑然笑道,宋景聽了心中劇震,回味良久,躬身道。
“受教了,郡公真乃聖人也!還望郡公為百姓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那是自然!”
李庸笑道,若不是為萬世開太平,我費勁的攻打你們高句麗幹啥?聽了李庸那幾句話,宋景心中激蕩不已,這幾句話簡直道出了文人的最高理想,心中激蕩的宋景猛然停下了腳步,看著前麵行來的兩人張大了嘴巴。
“高延壽?高慧真?”
宋景愣道,他們倆怎麽會在這裏?被俘虜了嗎?前麵行來的兩人正是高延壽和高慧真,一開始他們聽到李庸召喚還喜出望外呢,待他們看到和李庸並肩而行的人是宋景,他們倆不由在心中叫苦,這未免也太尷尬了,好在,他們派出的親兵已經將親人救出了王都,倒也不用怕投降大唐的消息傳到王上的耳朵裏,李庸笑道。
“宋大人,不用我來介紹了吧?這是我們大唐的將領高延壽將軍和高慧真將軍!”
大唐的將領?宋景瞬間就明白了,原來高延壽和高慧真已經投降了大唐,怪不得一直沒有他們倆的消息,還以為戰死沙場了呢!宋景指著兩人喝道。
“高延壽!高慧真!你們,你們……”
高延壽笑道。
“我們怎麽了?我們已經棄暗投明!聖人乃是天子,是天下之主,我們高句麗對抗大唐那就是逆天而行,怎麽會有好下場?你們怎麽就不明白呢?”
高慧真點頭道。
“不錯,俗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宋大人,你我同殿為臣多年,我良言相勸,你還是早些棄暗投明吧!你我再同殿為臣,也是一場佳話!”
宋景聽了怒喝道。
“你們,真是無恥!羞與你們同殿為臣!”
高延壽和高慧真一開始感到很尷尬,但是心中的尷尬很快就消失了,聽到宋景的譏諷,高延壽皮笑肉不笑道。
“宋大人,這話可別說太滿!”
高慧真也不由笑了起來,這都什麽時局了,唐軍馬上就要攻打王都了,等唐軍攻下了王都,你宋景是要歸順大唐還是要以身殉國?
“你們,你們……”
宋景簡直是氣結,但是他終究沒有敢放狠話,萬一大唐真的攻下了王都呢?現在若是當著李庸的麵放了狠話,到時候怎麽辦?李庸笑吟吟道。
“大家不要傷了和氣嘛!高延壽和高慧真千裏來投,聖人胸懷四海所以龍顏大悅,對兩位將軍十分倚重,多有封賞,如今他們已經是我們大唐的將領,我也是想著宋大人和兩位將軍畢竟曾經同殿為臣,所以才讓你們敘敘舊,沒想到,唉!”
這是敘舊嗎?這分明就是心懷叵測!宋景也聽出來了,高延壽和高慧真並不是兵敗被擒然後投降了大唐,而是兵敗逃出去之後又跑回來投降的,這尤為可恨!宋景甚至懷疑,高延壽該不會一早就和大唐有什麽勾連吧?早知道如此,在遼東失陷的時候,就應該一刀砍了高延壽,反正至親都已經接出來了,王都的府中就隻留下了些美人姬妾而已,所以高延壽和高慧真也有恃無恐起來,看到宋景臉色鐵青卻說不出什麽話來,高延壽笑道。
“這人就應該順勢而為,聖人雄才偉略,宋大人何不也棄暗投明?高大人貴為大兄,又滿腹才學,聖人已經會重用的!”
李庸笑吟吟道。
“我們聖人虛懷若穀,求賢若渴,無論是誰來投效,聖人都倒履相迎,重重有賞!”
宋景既然作為使節而來,那自然不可能隻他一人,隨行的還有很多人,所以蘇程說的這話,就算宋景想捂住也捂不住,回去一定傳開的,至少有心人一定會知道的,宋景冷冷的看了一眼高延壽和高慧真,冷哼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兩位將軍還是珍重吧!希望你們良心能安寧!”
高慧真笑道。
“安寧,安寧的很,吃的香睡的香!”
宋景不再搭理李庸高延壽和高慧真,對著李庸躬身道。
“郡公,告辭了!”
李庸笑道。
“宋大人慢走,一路順風!”
看著宋景離開,高延壽連忙問道。
“郡公,聽說宋景是來求和的,聖人不會答應了吧?高建武求和是假,不過是想拖延時間罷了,等拖延到冬天來臨,天氣轉寒,到時候再想攻下平壤城就難了!”
李庸笑道。
“我告訴他想和談也不是不可以,先把淵蓋蘇文的人頭提來再說!”
高延壽和高慧真對視一眼,目光中閃過一絲驚疑,連忙問道。
“郡公,若是宋大人真的將淵蓋蘇文的人頭送來了,那聖人真的要和談嗎?”
李庸問道。
“高建武真會為了和談取了淵蓋蘇文的人頭?”
高延壽沉吟道。
“郡公,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
李庸聽了不由挑眉,怎麽高句麗人看起來都不太聰明的亞子?略一思索,蘇程也就明白了,其實不是不太聰明,而是沒有了血性,一路返回王都,宋景心裏都十分的糾結,萬萬沒想到蘇程竟然提出了這麽變態的要求,這真的讓人難以接受啊!王宮中,高建武對宋景出使抱有極大的期待,因為這也算是絕境中的一個希望,聽到宋景回宮的消息,高建武一顆心都緊張了起來,連忙道。
“快,宣宋愛卿進來!”
“臣宋景拜見王上!”
高建武連忙道。
“快快免禮,愛卿辛苦了,怎麽樣?大唐皇帝是怎麽說的?”
宋景沉聲道。
“一開始大唐皇帝遲遲沒有鬆口,後來還是李庸開口說和談可以,但是必須要,要……”
高建武急聲道。
“要什麽?快說!”
宋景沉聲道。
“要淵蓋蘇文的人頭!”
高建武驚呼道。
“什麽?要淵蓋蘇文的人頭?這怎麽可以?孤還要倚重淵蓋蘇文呢!”
宋景歎道。
“臣也是這麽想的,所以臣不敢定奪,急著趕回來稟報王上!”
高建武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現在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麵前,如果把淵蓋蘇文交給了大唐,大唐真的會退兵嗎?高建武擺了擺手屏退左右,低聲問道。
“愛卿覺得,大唐會不會信守承諾?”
宋景沉吟道。
“不瞞王上,臣這一路上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大唐皇帝被尊稱為天可汗,所說的話都是金口玉言,而且還是當著一眾國公的麵說的,豈會反悔?當然,臣也不敢肯定,這還要王上定奪!”
如果李庸聽到這些話一定會嗤之以鼻,什麽天可汗什麽金口玉言?李二老陰批了,雖然宋景說的有些道理,但是高建武也不得不考慮,萬一大唐皇帝反悔了呢?到時候誰來領兵抵擋唐軍?這簡直就是一場賭博,一場拿他的性命和社稷危亡做賭注的賭博,高建武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的眉頭,深深的歎了口氣,宋景再次開口道。
“啟稟王上,臣在烏骨城還遇到了高延壽和高慧真!”
高建武騰的一下站了起來,怒聲道。
“孤還以為他們兩個以身殉國了,沒想到竟然失敗被擒!”
宋景沉聲道。
“王上,他們並非是失敗被擒,而是在戰敗之後又返回烏骨城,投降了大唐!”
嘭!高建武重重的拍在了王案上,怒不可遏。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孤一定要將其滿門抄斬!滿門抄斬!”
他還以為高延壽和高慧真戰死在了沙場呢,所以雖然心中憤怒,卻也不好拿他們的家小開刀,沒想到竟然他們竟然投降了大唐,那就不要怪他狠辣了,高建武喘著粗氣問道。
“他們還說了什麽?”
宋景沉聲道。
“他們還說了些勸降的話,說什麽大唐皇帝虛懷若穀隻要歸順必有重賞什麽的,不過已經被臣義正言辭的嗬斥了!”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這些話千萬不可傳出去,免得人心動蕩!”
高建武怒聲道。
“想必這位就是榮富郡公吧?郡公的才名如雷貫耳啊!”
李庸笑著拱了拱手。
“不敢當,一點虛名而已!”
宋景笑道。
“郡公不止才名卓著,而且慈悲寬仁,真是讓人敬仰啊!外臣這次來提議和談,並非是為了自己,也並非是為了我們王上,而是為了千千萬萬的百姓,為了千千萬萬的高句麗的百姓,為了千千萬萬的大唐的百姓!”
說到最後,宋景朝四周深深的躬身,一副誠懇慷慨的樣子,這老頭演技倒是挺不錯的,李庸聽了簡直嗤之以鼻,因為真要為了百姓不想起幹戈,那為什麽攻打人家新羅?李庸沒搭理宋景那些冠冕堂皇的話,笑道。
“想要和談啊?好,那就把淵蓋蘇文的人頭送來!”
淵蓋蘇文的人頭?宋景聽了不由僵住了,李庸竟然要淵蓋蘇文的人頭?這怎麽可能?若是和談談崩了,還指望淵蓋蘇文領兵呢!宋景勉強笑道。
“郡公真會開玩笑,聽聞郡公和淵蓋蘇文是摯友,怎麽會,怎麽會要他的人頭?”
李庸笑吟吟道。
“當初和淵蓋蘇文在長安確實相談甚歡,一別經年,甚是想念啊!這不,讓你提淵蓋蘇文的人頭來,我要好好見一見,緬懷一下當初縱酒高歌的酣暢!”
宋景已經不知道該說什麽好了,甚至想念你倒是見一見啊!你倒是在把酒言歡啊!你看人首級這算怎麽回事?哪有這樣的?宋景環顧左右,難道就沒人站出來管管嗎?李二笑道。
“既然李庸這麽說了,那就按李庸說的來吧,宋景你回去如實稟報給高建武,看他到底想不想和談!”
宋景愣住了,李庸說話這麽好使的嗎?李庸說拿淵蓋蘇文的人頭來和談,就拿淵蓋蘇文的人頭來和談啊?
“是,外臣告退!”
宋景躬身之後退出大帳,李庸出列笑道。
“聖人,臣請送一送宋大人!”
李二有些詫異,李庸和宋景應該是頭一回相見吧?難不成兩人還一見如故?不止李二很疑惑,程咬金他們也很疑惑,不知道李庸葫蘆裏又打算賣什麽藥,李庸笑著解釋道。
“宋大人難得來一次,若是不見見故人,豈不可惜?”
竟然把這倆人給忘了,李二聽了不由眉頭一挑,笑道。
“好啊!那你就送一送宋大人吧!”
李庸轉身快步走出了大帳,其實宋景也注意到了身後的動靜,他也沒想到李庸竟然主動要送他,而且對於李庸口中的所謂故人,他更是疑惑不解,他又沒有出使過大唐,在唐軍大營中哪有什麽故人?
“勞煩郡公相送!”
宋景拱手道,李庸笑道。
“舉手之勞而已,況且宋大人難得來一次,大營中有兩位宋大人的故人,若是不見一見豈不可惜?”
宋景疑惑道。
“故人?我在唐營中哪有故人?”
李庸笑道。
“我已經讓人去請了,一會兒宋大人就知道了。”
宋景一頭霧水,索性不去想,歎道。
“早就聽說郡公宅心仁厚,厚德載物,若是能玉成和談,必定千古流芳,萬民稱頌!”
李庸聽了灑然一笑,他幹的萬民稱頌、千古流芳的事兒還少嗎?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此乃我輩讀書人當為也!”
李庸灑然笑道,宋景聽了心中劇震,回味良久,躬身道。
“受教了,郡公真乃聖人也!還望郡公為百姓立命,為萬世開太平!”
“那是自然!”
李庸笑道,若不是為萬世開太平,我費勁的攻打你們高句麗幹啥?聽了李庸那幾句話,宋景心中激蕩不已,這幾句話簡直道出了文人的最高理想,心中激蕩的宋景猛然停下了腳步,看著前麵行來的兩人張大了嘴巴。
“高延壽?高慧真?”
宋景愣道,他們倆怎麽會在這裏?被俘虜了嗎?前麵行來的兩人正是高延壽和高慧真,一開始他們聽到李庸召喚還喜出望外呢,待他們看到和李庸並肩而行的人是宋景,他們倆不由在心中叫苦,這未免也太尷尬了,好在,他們派出的親兵已經將親人救出了王都,倒也不用怕投降大唐的消息傳到王上的耳朵裏,李庸笑道。
“宋大人,不用我來介紹了吧?這是我們大唐的將領高延壽將軍和高慧真將軍!”
大唐的將領?宋景瞬間就明白了,原來高延壽和高慧真已經投降了大唐,怪不得一直沒有他們倆的消息,還以為戰死沙場了呢!宋景指著兩人喝道。
“高延壽!高慧真!你們,你們……”
高延壽笑道。
“我們怎麽了?我們已經棄暗投明!聖人乃是天子,是天下之主,我們高句麗對抗大唐那就是逆天而行,怎麽會有好下場?你們怎麽就不明白呢?”
高慧真點頭道。
“不錯,俗話說的好,識時務者為俊傑,宋大人,你我同殿為臣多年,我良言相勸,你還是早些棄暗投明吧!你我再同殿為臣,也是一場佳話!”
宋景聽了怒喝道。
“你們,真是無恥!羞與你們同殿為臣!”
高延壽和高慧真一開始感到很尷尬,但是心中的尷尬很快就消失了,聽到宋景的譏諷,高延壽皮笑肉不笑道。
“宋大人,這話可別說太滿!”
高慧真也不由笑了起來,這都什麽時局了,唐軍馬上就要攻打王都了,等唐軍攻下了王都,你宋景是要歸順大唐還是要以身殉國?
“你們,你們……”
宋景簡直是氣結,但是他終究沒有敢放狠話,萬一大唐真的攻下了王都呢?現在若是當著李庸的麵放了狠話,到時候怎麽辦?李庸笑吟吟道。
“大家不要傷了和氣嘛!高延壽和高慧真千裏來投,聖人胸懷四海所以龍顏大悅,對兩位將軍十分倚重,多有封賞,如今他們已經是我們大唐的將領,我也是想著宋大人和兩位將軍畢竟曾經同殿為臣,所以才讓你們敘敘舊,沒想到,唉!”
這是敘舊嗎?這分明就是心懷叵測!宋景也聽出來了,高延壽和高慧真並不是兵敗被擒然後投降了大唐,而是兵敗逃出去之後又跑回來投降的,這尤為可恨!宋景甚至懷疑,高延壽該不會一早就和大唐有什麽勾連吧?早知道如此,在遼東失陷的時候,就應該一刀砍了高延壽,反正至親都已經接出來了,王都的府中就隻留下了些美人姬妾而已,所以高延壽和高慧真也有恃無恐起來,看到宋景臉色鐵青卻說不出什麽話來,高延壽笑道。
“這人就應該順勢而為,聖人雄才偉略,宋大人何不也棄暗投明?高大人貴為大兄,又滿腹才學,聖人已經會重用的!”
李庸笑吟吟道。
“我們聖人虛懷若穀,求賢若渴,無論是誰來投效,聖人都倒履相迎,重重有賞!”
宋景既然作為使節而來,那自然不可能隻他一人,隨行的還有很多人,所以蘇程說的這話,就算宋景想捂住也捂不住,回去一定傳開的,至少有心人一定會知道的,宋景冷冷的看了一眼高延壽和高慧真,冷哼道。
“道不同不相為謀!兩位將軍還是珍重吧!希望你們良心能安寧!”
高慧真笑道。
“安寧,安寧的很,吃的香睡的香!”
宋景不再搭理李庸高延壽和高慧真,對著李庸躬身道。
“郡公,告辭了!”
李庸笑道。
“宋大人慢走,一路順風!”
看著宋景離開,高延壽連忙問道。
“郡公,聽說宋景是來求和的,聖人不會答應了吧?高建武求和是假,不過是想拖延時間罷了,等拖延到冬天來臨,天氣轉寒,到時候再想攻下平壤城就難了!”
李庸笑道。
“我告訴他想和談也不是不可以,先把淵蓋蘇文的人頭提來再說!”
高延壽和高慧真對視一眼,目光中閃過一絲驚疑,連忙問道。
“郡公,若是宋大人真的將淵蓋蘇文的人頭送來了,那聖人真的要和談嗎?”
李庸問道。
“高建武真會為了和談取了淵蓋蘇文的人頭?”
高延壽沉吟道。
“郡公,不是沒有這個可能啊!”
李庸聽了不由挑眉,怎麽高句麗人看起來都不太聰明的亞子?略一思索,蘇程也就明白了,其實不是不太聰明,而是沒有了血性,一路返回王都,宋景心裏都十分的糾結,萬萬沒想到蘇程竟然提出了這麽變態的要求,這真的讓人難以接受啊!王宮中,高建武對宋景出使抱有極大的期待,因為這也算是絕境中的一個希望,聽到宋景回宮的消息,高建武一顆心都緊張了起來,連忙道。
“快,宣宋愛卿進來!”
“臣宋景拜見王上!”
高建武連忙道。
“快快免禮,愛卿辛苦了,怎麽樣?大唐皇帝是怎麽說的?”
宋景沉聲道。
“一開始大唐皇帝遲遲沒有鬆口,後來還是李庸開口說和談可以,但是必須要,要……”
高建武急聲道。
“要什麽?快說!”
宋景沉聲道。
“要淵蓋蘇文的人頭!”
高建武驚呼道。
“什麽?要淵蓋蘇文的人頭?這怎麽可以?孤還要倚重淵蓋蘇文呢!”
宋景歎道。
“臣也是這麽想的,所以臣不敢定奪,急著趕回來稟報王上!”
高建武不由陷入了沉思之中,現在有一個顯而易見的問題擺在了他的麵前,如果把淵蓋蘇文交給了大唐,大唐真的會退兵嗎?高建武擺了擺手屏退左右,低聲問道。
“愛卿覺得,大唐會不會信守承諾?”
宋景沉吟道。
“不瞞王上,臣這一路上也一直在思索這個問題,大唐皇帝被尊稱為天可汗,所說的話都是金口玉言,而且還是當著一眾國公的麵說的,豈會反悔?當然,臣也不敢肯定,這還要王上定奪!”
如果李庸聽到這些話一定會嗤之以鼻,什麽天可汗什麽金口玉言?李二老陰批了,雖然宋景說的有些道理,但是高建武也不得不考慮,萬一大唐皇帝反悔了呢?到時候誰來領兵抵擋唐軍?這簡直就是一場賭博,一場拿他的性命和社稷危亡做賭注的賭博,高建武有些頭疼的揉了揉的眉頭,深深的歎了口氣,宋景再次開口道。
“啟稟王上,臣在烏骨城還遇到了高延壽和高慧真!”
高建武騰的一下站了起來,怒聲道。
“孤還以為他們兩個以身殉國了,沒想到竟然失敗被擒!”
宋景沉聲道。
“王上,他們並非是失敗被擒,而是在戰敗之後又返回烏骨城,投降了大唐!”
嘭!高建武重重的拍在了王案上,怒不可遏。
“豈有此理!豈有此理!孤一定要將其滿門抄斬!滿門抄斬!”
他還以為高延壽和高慧真戰死在了沙場呢,所以雖然心中憤怒,卻也不好拿他們的家小開刀,沒想到竟然他們竟然投降了大唐,那就不要怪他狠辣了,高建武喘著粗氣問道。
“他們還說了什麽?”
宋景沉聲道。
“他們還說了些勸降的話,說什麽大唐皇帝虛懷若穀隻要歸順必有重賞什麽的,不過已經被臣義正言辭的嗬斥了!”
“其心可誅!其心可誅!這些話千萬不可傳出去,免得人心動蕩!”
高建武怒聲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