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想,朱總給出的這個“一笑了之”的萬全建議,在兩天後立馬就被王建東應用到了實際。


    這個實際,就是專家見麵會。


    由市裏有關駐港機構牽頭組織的這次見麵會,是在橋梁大會落幕的第二天上午,在王建東所住的飯店會議廳舉行的。


    這次見麵會的籌備過程相當順利。當然了,這其中主要還是丁潔和Sherry兩人的功勞。王建東隻是配合,最多算是跑腿和半個協調的角色而已。


    不過,最後在會場翻譯的人選上,卻出現了不同的意見。


    按道理來說,如果要是一般的翻譯,應該都不會存在有任何問題。駐港的那些機構裏,現成的翻譯、還有能充當翻譯的人選都不在少數。


    但是這一的見麵會卻比較特殊。


    特殊就特殊在參加這次見麵會的主要嘉賓都是國外的專家學者。他們都是在道路橋梁行業知名的資深大師級人物。


    這樣一來,肯定在會議雙方交流的時候,一些和道橋、甚至是建築等相關的專業詞匯出現的頻率肯定就會相對較高。


    難點就在這裏。


    道橋建設相對來說是一個小眾行業。所以專業的詞匯量,相對於一般的翻譯人員來說,就是一個很大的障礙。畢竟,這些專業的詞匯,到底也是屬於“小眾”。


    再說了,就職這些橋梁行業相關的小眾詞匯,還會隨著時代以及相關技術等的的發展,而又有所進化。也就是說,這些專業的詞匯量,其實是不斷隨著時代和技術的潮流,在不斷的調整和變化的。


    換一句話來說,如果不是行業內緊跟技術進步的專業人士,恐怕是很難駕馭這次特別接近專業技術的見麵會現場翻譯的。


    駐港機構現有的翻譯沒有人願意出頭,去外麵臨時延請又顯得很倉促、也不太能完全放心,到底這次見麵會上,還會牽涉到許多關於上海改革開放的大事情,如果不太熟悉上海的人選,恐怕也難以勝任。


    反過來轉過去,一直都不能確定。


    這樣一來,翻譯人選,這個本來不應該成為問題的問題,現在一下子卻成了最大的、也是最後的最大難題。


    到最後,還是林總一錘定音,選擇王建東。


    林總之所以推薦王建東,除開王建東平時的表現,恐怕還不會這樣推薦的理直氣壯。


    其中最主要的原因,還在於前幾天在林總他自己的學術講座上,現場王建東的表現和所作所為,包括在相關道路橋梁英語術語上的運用的能力,再一次令他刮目相看。


    在那一次林總的講演上,王建東不僅充當了他助理的角色,還在現場臨時擔當了林總的翻譯。


    正是在這次的現場助手和翻譯上,讓林總切切實實的覺得,以王建東現在的外語水平、以及他在會場上的表現,完全有能力來擔綱這一次見麵會的臨時翻譯工作。


    也正因為如此,朱總對林總的提議表示同意和支持。


    見兩位老總都這樣變現的如此毫不猶豫,其它各方自然更不會有其它任何的意見。


    樂見其成。


    想想也是,他們對自己的下屬既然這樣的信任,那他們推薦的人選應該是已經經過慎重考慮、不會有什麽大的問題。再說了,這次見麵會,主要的由頭還是和他們建設係統有關的呢。


    就這樣,王建東在毫不知情的情形下,竟然被推舉出來做了這次見麵會的臨時翻譯。


    做翻譯?這是王建東這次來香港之前想都沒有想到過的。


    所以等他接到這個艱巨而光榮的任務的時候,他卻一下子懵住了:這一副重擔,怎麽最後卻落在了自己肩上?


    他們,辦事處那邊不是有專門翻譯的嗎,還用得著自己這樣一個不專業的?


    再說,他早就知道,這次見麵會之所以這般的隆重和大辦特辦,市裏麵的另外一層意思,就是想著趁這次見麵會的舉辦,順便向外界,向香港,甚至是向全世界推介上海的改革開放,特別是浦東開發開放的向有關情況。


    那,自己能行嗎?他搖搖頭,自認為不能,也不敢。


    小範圍的,比如說像林總的演講會,湊湊合合可能或許還可以。但是這樣的大場麵-------,自己根本沒有自信啊!


    所以第一反應,王建東就想著去極力推卻。


    來香港之前,一方麵本來英文的底子就不差,另外還經過了專業的專門培訓,所以講王建東一開始對自己的英語水平還是比較充滿自信的。


    但是,等他真正親身參與到這次大會的各個會議中的時候,自己的短板就明顯表現出來了。


    自己的短板主要在於兩個方麵,一是口語的發音,一是專業詞匯的累計和理解上麵還遠遠不夠。


    比方講,大會講演有時語速過快,或者是夾雜又濃重口音的時候,如果沒有文字提示的話,想要完全精確聽下去就會比較困難。尤其是演講人即興開玩笑的時候,他有時候更是雲裏霧裏。


    他這時候才真正深刻的認識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


    所以到這次橋梁大會後麵的會議上,王建東幾乎是以一種“求知若渴”的姿態,去學習和用英語交流。在自己英語的短板上,確實補上去不少。


    可盡管如此,對於自己能否擔綱這次見麵會的翻譯工作,王建東對自己還是不很自信。


    雖然他也深深知道,這是一個很好的鍛煉機會。


    但是這畢竟是在國際場合,你翻譯出來的每一句話、你的英語水平、你的一舉一動-----,等等,這一切的一切,都會受到方方麵麵的高度關注。


    如果這場翻譯做砸了,豈不是會受到眾人恥笑?以後還怎麽在這個圈子裏混?甚至------,自己回上海以後的工作是不是也會有重大影響?


    這一些,都是王建東當時能想到的、推卻的理由。


    不過,後來林總隻一句話,就徹底打消了他的這些擔心和顧慮。


    “這是一種不必要的心裏包袱,要堅決甩掉。作為一個年輕人,實在沒必要太在乎別人的眼光。”


    林總說道,“倘若是一個已經功成名就的超級大牛,做了一個不像樣的報告,自然少不了背地裏被人議論,這種人一般也比較愛惜羽毛。但是你現在最多還隻是一個學術界的小牛犢,實在不必背負這種壓力,你把自己看得過重了。”


    一句話,就點醒了王建東。


    是的啊,自己把自己看重了!在說了------,其實,哪怕自己真的講砸了,其實也沒什麽可失去的。況且我還有那麽長的準備時間。


    <a id="wzsy" href="http://m.bidige.com">嗶嘀閣</a>


    管他呢,先好好練習!


    換成這樣一種心態之後,頓時心裏明朗許多,相關的準備工作做起來似乎也輕鬆多了。


    不僅如此,可能是初生牛犢不怕虎,王建東對於做這次會議翻譯的景象,甚至還隱隱有些期待起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浦江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地風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地風車並收藏浦江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