呆一會兒,倆人回頭,往輪渡站方向走。


    這時候的外灘,華燈初放。


    站在防護堤上,借著闌珊的燈火,一麵是長長的江堤,還有滔滔黃浦江和遠馳的船帆。另一麵,則可以欣賞外灘的標誌性景觀,黃浦江濱江大道上眾多曆史悠久、風格各異的那些萬國建築。


    曆史與現實交融,這些濱江的百年老建築群,在微醺的暮色裏,猶如一位位洗盡鉛華的貴婦人,不事張揚地默默佇立著,流光溢彩,呈現出別樣的美麗。


    外灘是上海獨特的濱江親水景觀旅遊區。


    這片位於上海母親河黃浦江和蘇州河的交匯處的景觀,北起外白渡橋,南至延安東路的中山東一路,地形呈弧形,弧線全長約 1300米,與浦東隔江相望。


    這裏景觀的形成,從1843年上海開埠後開始,經曆了一個半世紀的曆史發展。


    外灘原為黃浦江下遊的一片灘塗,舊時俗稱“黃埔灘”。1843年上海開埠後,英國第一任駐滬領事巴富爾看重了這塊地方,遂在1845年劃定外灘在內的800 畝土地為英租界。後來,法國也在英租界以南劃得960畝外灘作為租界後,外灘演變為“十裏洋場”。


    到了20世紀二三十年代,臨黃浦江建造起巍峨參差的世界各國古典風格的建築群,並開設了110多家金融機構,這裏成了“遠東的華爾街”。


    縱觀其曆史的演變,大致可分為三個階段:第一個階段為形成期,完成了由江南傳統的城郊鄉村向國際性商業化城市社區的轉變,國際性商業化城市社區格局基本形成。第二階段為發展期。第三時期為成熟期,這一時期外灘開始大規模的樓宇建築。隨著各幢風格迥異的建築的落成,“萬國建築博覽”終成現在規模。


    <a href="http://m.fantuantanshu.com" id="wzsy">fantuantanshu.com</a>


    外灘最具曆史價值的景點,當然就是“萬國建築博覽”了。亞細亞大樓,匯豐銀行大樓,海關大樓,沙遜大廈,……


    上百年的滄桑,外灘大樓的表麵沉積了厚厚一層汙垢和風化層。


    為恢複原貌,加強對建築的保護,市裏決定對外灘建築群10萬平方米的外牆進行全麵清洗。根據花崗岩、汰石子、釉麵磚、大理石、泰山磚等10多種不同材質的牆麵,采用藥水清洗、修複清水牆、斬假石、刷塗料等相應的清洗方法。


    “洗臉”後,緊接著還有“上妝”。


    當地的區政府決定用燈光來輝映外灘建築群優美絕倫的風姿,美化外灘夜景。從去年開始,市裏批準外灘彩燈、大樓泛光照明實行經常性開放製度。


    經過清洗上妝,外灘建築恢複了原有的風采,《人民日報》曾經報道稱:“上海外灘林立的高樓擦去了沉積數十年的汙垢,變得容光煥發。”走進外灘浦西的26幢西方古典風情建築,如同走進一條美麗的時空隧道,連接著上海的過去、現在和未來。


    從某種意義上,也可以說,外灘就像一個窗口,讓世界了解上海,了解它的海納百川、日新月異,更了解中國的飛速發展和繁榮昌盛。


    王建東隨口說道:“外灘建築物燈光夜景大幅照片,還被布置在重新裝飾一新的首都人民大會堂上海廳裏的。”


    胡曉輝挽著他的胳膊,不響。


    路過證券交易所。


    “上海是被列入沿海改革開放的十四個城市之一,所以政府重塑外灘金融功能的想法其實早已有之。”王建東說介紹說,現在上海經濟正飛速發展,高檔辦公樓宇不足,外灘上那些原本就具備金融功能的老建築正好可以解決燃眉之急。所以市裏就有了逐步調整外灘老建築的想法,想要通過置換恢複其原有的金融功能。這裏證券交易所的重新開張,就是一個很好的開頭。


    胡曉輝低著頭往前走。


    王建東又說,去年,老人家在視察上海時指出,深圳是麵對香港的,珠海是麵對澳門的,廈門是麵對台灣的,而浦東是麵向世界的。也有學者說,如果80年代的深圳改革開放是“破冰之旅”,那麽浦東開發就是中國改革開放的“攻堅之役”,是改革開放總體上的升級。


    胡曉輝插話,說:“要是哪一天,我們浦東,特別是我們陸家嘴也能像外灘這樣繁華,就更好了的。”


    王建東一時語塞,不好接話,隻好尷尬地笑了笑,說:“萬事開頭難,應該說我們的浦東以後還是大有希望的。”


    這時候,渾厚悠揚的鍾聲剛好響起。


    這是從海關大樓上的大鍾發出來的。


    這幢1927年建成的海關大樓,頂部有大鍾,仿英國倫敦國會大廈大鍾式樣製造,當時是亞洲第一大鍾,又是世界著名大鍾。大鍾鍾麵呈圓形,直徑有5.4米,分針長32米,時針長23米。鍾內最大的一個鍾擺有2噸。大鍾上還有72盞自動開關的電燈,晚上燈光明亮,大鍾鍾麵清晰可辨。


    大鍾每到整點,就會奏一整首《東方紅》樂曲。


    再往前走靠近信號塔,有一個烤製蔥油餅的小攤。購買的食客很多,排了不短地隊伍。


    胡曉輝停了下來,拉住王建東的胳膊兩人走過去一看,隻見這家的蔥油餅,看上去外脆裏酥,顏色黃亮,蔥香油潤。


    攤麵雖少,但是熱氣騰騰,蔥花和板油的香氣都散發了出來。


    胡曉輝要吃。於是兩人在後麵排隊。


    輪到他們的時候,王建東一下子買了八隻。


    剛出爐的蔥油餅還有些燙嘴,胡曉輝一邊乘熱吃,一邊笑話道:“過過嘴癮就可以了啊,你買介許多回去?”


    王建東笑笑,說:“全給你吃的。你要是吃不完,回去給小陽陽吃好了。”


    一口咬下去,不是有很油。蔥油餅裏麵有很多層,還夾著許多的蔥花和零星肉糜。胡曉輝“滋滋”咧嘴,忍不住連聲讚道:“好吃,味道老嗲個。”


    說起來蔥油餅,其實全國各地應該都有。但是各地都有自己的特色,做法也不完全一樣,有大型的也有小個的。


    但對於很多老上海來說,蔥油餅代表的不僅僅是一種街邊小吃。


    這股蔥油的香氣,是早飯攤頭前排的長隊,也是一口咬下去滿嘴的酥脆,更是很多上海人兒時的一份美好回憶,會深深地印在心裏。


    “我想起來以前小學校門口,夫妻兩個人攤位就做得蠻好吃的蘿卜絲油墩子。”胡曉輝笑了笑,說道,“一團麵拉成長條,抹上油撒上蔥花,再卷起來放鍋裏,用鐵餅壓扁,也蠻好吃的。”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浦江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大地風車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大地風車並收藏浦江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