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房中最後一點龍涎香的餘香也被風吹散之後,嘉敏方才覺得渾身像是被抽掉了骨頭般,軟綿綿地癱坐在椅上。在國主的心中,她比不上姐姐,永遠都比不上,可她從不願意做姐姐的影子!
如果國主一開始就忘不了風姿絕代姐姐,也許,她真的寧可錯過他,寧可將他放在心的柔軟處,也不願意被他以浩浩蕩蕩的儀仗迎娶入宮。
與亡故的姐姐爭寵?難道,這就是她萬劫不複的宿命?
她越發心亂如麻,喝道:“元英!去!將金剪子給本宮找來!”
元英從未見到國後如此聲噎氣促的模樣,小心翼翼地遞上了金剪,嘉敏一把取過金剪,將手中一個絲線已舊的香囊絞斷,一麵狠狠地絞,一麵落下珍珠似的淚花,其情其狀,讓人看了覺得分外心酸。
元英是識得這個舊香囊的,她是個再笨的人,也知道這個舊香囊對國後娘娘的意義,她一把緊緊握住了嘉敏的手,力氣粗蠻竟叫嘉敏動不得分毫。
嘉敏惱得粉麵酡紅,掙紮著又要去絞,元英跪在了地上哭道:“娘娘可千萬不要做糊塗事!這個香囊對娘娘來說比生命都還要重要!娘娘難道忘了曾經在掖庭獄、在萬獸園的那些日子嗎?在生不如死的時候,在一次次麵臨絕境的時候,是什麽支撐著娘娘走了過來?是這個舊香纓啊!是娘娘對國主的唯一念想啊!”
嘉敏回想起往日中那些不堪的日子,一時間悲辛交集。
可是,如今不比當初,這一切都變了,都變得毫無意義!
她推不開元英,隻能自己氣惱著自己,一口悶氣憋在胸腑中無法宣泄,像是裝了沉甸甸的石頭,悶悶地坐在房中。
……
國主長久地屹立於瑤光正殿之中,麵對著昭惠後的畫像默默出神。
殿中還保留著她辭世時的布置,一物一器無不寫滿了她們琴瑟好合的記憶。
在垂簾之後的琴案上,她纖纖玉手婉柔一撥,琴音便如山澗溪水流淌;
在繡榻上,她醉意朦朧,拈花微熏,笑吐紅絨;
在金絲楠木柱下,她以一根紅綢翩然起舞,仿若天人下凡;
銅鏡前,他為她輕描黛眉,兩人凝望著銅鏡中的美好身影,忍不住相視而笑……
曾經盛裝著燒槽琵琶的木匣已經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唯有一股幽香隱隱發出,這把名琴曾譜出了一曲曲動人心魄的曲子,如今人已葬在懿陵,唯剩下這空落落的琴了。
國主輕輕拂去琴盒上的飛塵,如癡如醉,如熏如夢,柔情地呢喃:“娥皇,今日是你的忌辰正日,朕未按俗常的做法為你辦法會,那是因為朕不想借別人之力來表達朕對你的思念之情。朕對你的想念化作了朕筆尖一點一滴的墨跡,化為了對你一顰一笑的向往,對你一言一語的留戀。你可感到了朕對你的不舍了嗎?你還埋怨朕嗎?”
畫像上的女子巧笑嫣然、優雅端莊,而這樣的笑言卻是凝固了的,仿佛隨著永久的時日永遠地塵封了下去。
國主取出香奩中的藍露眉黛,在琴盒的背麵上刻下了相思之意,“侁自肩如削,難勝的數縷絛。天香留鳳尾,餘暖在檀槽。”
寫罷,他一擲眉黛,隻覺得諸事煩擾,衝外麵喚道:“酒!酒!給朕送酒來!”
瑤光殿除了灑掃的寥寥幾個宮人、守衛外,再無其它人等,一時半刻並未有人上前,國主失了耐性,聲音加大了幾分:“來人呐!都聾了嗎?!酒!朕要喝酒!”
遙遙垂立在瑤光殿外的姚海聽得呼喚,忙小碎步進去,猶疑說道:“酒喝了可是傷身,官家的龍體剛剛才好了一點……”
“哪裏來的那麽多廢話!給朕取酒來!”
姚公公也不敢怠慢,忙命人取了美酒呈給國主,國主徑自取過托盤上的酒壺,仰頭咕嚕灌了一大口,就大步走出了殿門,姚公公看得驚心動魄,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小心翼翼地緊跟而上,生怕國主有個什麽閃失。
國主一手執壺喝酒,一邊往外走,不知不覺竟走了好遠,遠遠地離開了連綿宮殿,來到了宮城的城牆邊,索性登上了高峻的城樓,爬上了高高的屋簷,他淩風而立,衣袂飄飄,更兼醉意熏熏,步態趔趄,似乎隨時都要隨風傾倒。
姚公公一行人嚇得魂飛魄散,連聲喚道:“官家!去不得呀!危險呀!”
國主置若罔聞,爬上城樓屋簷的最高處,任風如鼓點一般將他的長袍吹得獵獵作響。
姚公公也跟著爬了上去,隻可惜他體態笨拙,爬了好幾次都沒有爬上去,急得對身邊的幾個守衛喝道:“還愣著幹嘛!還不快上去將國主接下來!”
守衛們忙得手忙腳亂,紛紛爬了上去,國主回過身,用手指著他們命道:“你們若是敢上來,明天你們的項上人頭就會掛在這城樓之上!”
眾護衛不敢上前,眾宮人內侍更是著急,眼巴巴地瞅著國主,生怕有個萬一,還是姚公公最為老練,喝斥著眾人,“還愣著幹什麽!趕緊到城樓下備下錦被!再去稟報國後娘娘,要是國主今夜從這裏摔了下去,你們都別想活了!”
眾人回過了神,忙不迭地去準備了,姚公公雙手放在胸前祈福,一疊聲地歎道:“菩薩娘娘,你可要保住國主,這麽高,千萬不能讓他有差池呀!”
國主渾不知底下的人為他憂心如焚,兀自張開雙臂,任大風翻起他的衣袍,仰望星空中那一輪並不明朗的弦月,大笑著吟誦道:“層城無複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他念著念著,突然聲音越來越低沉悲切,城樓底下那些宮女縱然聽不懂詩的含義,也覺得國主的吟誦悲哀之至,眾人均是心有戚戚、靜默無聲。
國主仰頭對著冷冷月色,又酣暢淋漓地飲了一大口酒,可是已不知何時潸然落淚。
姚公公遙遙望著國主憂戚的模樣,也不由得心酸,眼角兒也落了老淚,喟歎道:“國主啊國主!您多愁善感,用情至深,是詞帝,是情帝,可卻不是個讓老奴省心的好皇帝,老奴真希望您沒有那麽多的感傷,真希望您能快樂一些。”
他以袖袍拭了拭淚花,忽然聽得身後的叮鈴環佩之聲,他心中一鬆,以為是國後娘娘得知消息趕了過來,轉身迎上前去,“國後娘娘您……”卻突然感覺不對勁,抬了頭才看清是黃保儀,帶了微微地詫異之色,“主子您……”
“本主是來勸說國主的,你們都下去吧!”
“可是……”姚公公終究放心不下。
黃保儀清冷的麵色中略有不快,“難道公公以為本主沒那個本事麽?”
姚公公有些惶恐,微微低了頭,“老奴不敢……隻是國主今晚的舉動著實令人詫異,城樓的屋簷上又很危險,娘娘要小心些……”他話未說完,黃保儀早已爬上了屋脊,姚公公望著脊角長籲了一口氣,但願,今夜再也沒有波折,他輕輕一抬手,眾宮人、侍衛都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黃保儀安靜地坐在國主的身側,如夜蓮,如幽蘭,自在綻放,無聲無息,她取出一片樹葉,放在唇角邊輕輕吹奏,樹葉發出的聲音夾雜著自然清新之氣,卻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在寂靜沉沉的暮色中,在連綿無際的巍峨宮殿中傳得很遠很遠。
一曲罷了,餘音嫋嫋,國主神色癡癡,低落問道:“你吹奏的是《相思》?”
黃保儀徐徐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的這一首《相思》流傳最廣,也最深入人心。在嬪妾看來,他的情是最深沉、最專注的,仿佛是沉寂的深潭,看似表麵上沒有一絲漣漪波紋,其實已經暗湧浮動。”
“摩詰居士也堪稱至情至義的人,一生摯愛結發之妻。自他愛妻與世界長辭之後,他潛心於終南輞川之中,居常蔬食,終生未娶。朕實在是羨慕,也很慚愧,朕做不到對娥皇死相隨,也做不到生不負。有時候,朕也想撇下一切不管,隻願隱於山野,結廬溪畔,獨坐幽篁中,看雲光山翠,看倦鳥飛還,這樣,朕就自由了,朕就不會有負娥皇的情義了……”
黃保儀柔情地注目著他憂傷的臉,在心愛男人麵前,她撤掉了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麵紗。
似乎是女兒天生的柔情將今夜的她裝扮得格外迷人,她用絹子拭去國主臉上的淚痕,柔聲說道:“可是官家挑著舉國的重擔。官家不能撂擔子,也撂不得擔子。如今正逢亂世,百姓渴望安寧,更渴望仁厚的官家坐鎮江山,官家處廟堂之高,是為了他們守住家園。
可是處在了高處,身為了國君,就會遵從三宮六院的儀製,就會有國後與國主相匹配,有無數的嬪妃宮娥來襯托國主的君子龍儀。官家做不了獨善其身,生命中也不可能隻有昭惠後一個女子。
這是天命使然,是無法回避的事,嬪妾聽聞昭惠後是通情達理、典雅智慧的女子,她的在天之靈會理解官家的無可奈何,會知道官家縱然有國後娘娘、有嬪妃上千,而真正能落在官家心底深處的人,卻永遠都隻有她一人。”
黃保儀的輕柔話語如深山瀑布的水嵐,潤物無聲地浸潤著國主的心,國主心中的痛方才有些減緩,轉頭問道:“論儀製,你也是朕的嬪妾,難道你就不介意在朕的心中始終給娥皇留了一個位置?”
黃保儀取下了國主手中的酒壺,“嬪妾知道,官家心中的這個位置是不會被人擠走的,既然知道它擠不走,為何還要介意呢?更何況,嬪妾讀官家的詩詞,常為官家與昭惠後的真摯之情所動容落淚,心知官家與昭惠後的這份情緣是幾世修來的曠古之戀,嬪妾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利去介意。”
國主喟然長歎,“你平時看起來一副風淡雲輕、諸事皆不介意的模樣,卻最能識情解意,當真有著風流清潔的心思,若是國後能像你這樣理解朕的心,朕怎會有那麽多的煩惱?”
黃保儀輕緩地搖了搖頭,“今夜是昭惠後的正忌之時,隻論昭惠後娘娘,不說國後娘娘。”
國主不禁愣了一愣,“是了,今夜是昭惠後的日子,卻有些清冷,娥皇生前是最喜歡熱鬧的,也不知今夜她會不會感到寂寞?”
黃保儀清亮的眸色中閃過一絲聰敏之色,指著遙遠的街市衢道,那裏是金陵城的萬家燈火,映照在秦淮波光瀲灩的水波之中,呈現一派靜謐祥和之色。
國主奇怪道:“你要讓朕看什麽?”
黃保儀笑而不語,過了片刻之後,城中冉冉升起天燈,像一朵朵潔白不沾塵俗的白蓮,漫撒在秦淮河上、千萬棟百姓家的屋宇之上,以及,折柳亭上,就連遙遙的南門也有隱隱火燭之光升向天際,與蒼穹中黯淡的星子融為了彼此。
國主驚訝地起身,喃喃問道:“這是什麽?為什麽城中百姓都點了天燈?”
“官家剛才還怕昭惠後娘娘今夜寂寞,可如今看了這些百姓們放的天燈,官家的心境就該釋然了。”
“你是說,這些天燈都是城中百姓為紀悼昭惠後而放?”
黃保儀點了點頭。
國主心頭大熱,動容道:“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
“一來是仰慕昭惠後娘娘的懿範,在她的忌辰之日聊表對她的愛戴與思念,二來也是為了官家。”
“為了朕?”
“是的。國主思念昭惠後,數日來纏綿病榻,抄書焚經,作悼念之詞,城中百姓知道了,憂心忡忡,擔心國主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才放飛了這麽多天燈,讓國主知道他們對你的掛念。”
國主感動得熱淚盈眶,頹然而動容地坐下,愴然欲涕,“是朕辜負了百姓,朕總是一次次讓他們失望,朕不配做他們的衣食父母!”
“官家為政仁愛寬厚,百姓敬愛官家,才會這樣表露他們的情感,官家為何要覺得有愧於百姓呢?”
如果國主一開始就忘不了風姿絕代姐姐,也許,她真的寧可錯過他,寧可將他放在心的柔軟處,也不願意被他以浩浩蕩蕩的儀仗迎娶入宮。
與亡故的姐姐爭寵?難道,這就是她萬劫不複的宿命?
她越發心亂如麻,喝道:“元英!去!將金剪子給本宮找來!”
元英從未見到國後如此聲噎氣促的模樣,小心翼翼地遞上了金剪,嘉敏一把取過金剪,將手中一個絲線已舊的香囊絞斷,一麵狠狠地絞,一麵落下珍珠似的淚花,其情其狀,讓人看了覺得分外心酸。
元英是識得這個舊香囊的,她是個再笨的人,也知道這個舊香囊對國後娘娘的意義,她一把緊緊握住了嘉敏的手,力氣粗蠻竟叫嘉敏動不得分毫。
嘉敏惱得粉麵酡紅,掙紮著又要去絞,元英跪在了地上哭道:“娘娘可千萬不要做糊塗事!這個香囊對娘娘來說比生命都還要重要!娘娘難道忘了曾經在掖庭獄、在萬獸園的那些日子嗎?在生不如死的時候,在一次次麵臨絕境的時候,是什麽支撐著娘娘走了過來?是這個舊香纓啊!是娘娘對國主的唯一念想啊!”
嘉敏回想起往日中那些不堪的日子,一時間悲辛交集。
可是,如今不比當初,這一切都變了,都變得毫無意義!
她推不開元英,隻能自己氣惱著自己,一口悶氣憋在胸腑中無法宣泄,像是裝了沉甸甸的石頭,悶悶地坐在房中。
……
國主長久地屹立於瑤光正殿之中,麵對著昭惠後的畫像默默出神。
殿中還保留著她辭世時的布置,一物一器無不寫滿了她們琴瑟好合的記憶。
在垂簾之後的琴案上,她纖纖玉手婉柔一撥,琴音便如山澗溪水流淌;
在繡榻上,她醉意朦朧,拈花微熏,笑吐紅絨;
在金絲楠木柱下,她以一根紅綢翩然起舞,仿若天人下凡;
銅鏡前,他為她輕描黛眉,兩人凝望著銅鏡中的美好身影,忍不住相視而笑……
曾經盛裝著燒槽琵琶的木匣已經蒙上了一層薄薄的灰塵,唯有一股幽香隱隱發出,這把名琴曾譜出了一曲曲動人心魄的曲子,如今人已葬在懿陵,唯剩下這空落落的琴了。
國主輕輕拂去琴盒上的飛塵,如癡如醉,如熏如夢,柔情地呢喃:“娥皇,今日是你的忌辰正日,朕未按俗常的做法為你辦法會,那是因為朕不想借別人之力來表達朕對你的思念之情。朕對你的想念化作了朕筆尖一點一滴的墨跡,化為了對你一顰一笑的向往,對你一言一語的留戀。你可感到了朕對你的不舍了嗎?你還埋怨朕嗎?”
畫像上的女子巧笑嫣然、優雅端莊,而這樣的笑言卻是凝固了的,仿佛隨著永久的時日永遠地塵封了下去。
國主取出香奩中的藍露眉黛,在琴盒的背麵上刻下了相思之意,“侁自肩如削,難勝的數縷絛。天香留鳳尾,餘暖在檀槽。”
寫罷,他一擲眉黛,隻覺得諸事煩擾,衝外麵喚道:“酒!酒!給朕送酒來!”
瑤光殿除了灑掃的寥寥幾個宮人、守衛外,再無其它人等,一時半刻並未有人上前,國主失了耐性,聲音加大了幾分:“來人呐!都聾了嗎?!酒!朕要喝酒!”
遙遙垂立在瑤光殿外的姚海聽得呼喚,忙小碎步進去,猶疑說道:“酒喝了可是傷身,官家的龍體剛剛才好了一點……”
“哪裏來的那麽多廢話!給朕取酒來!”
姚公公也不敢怠慢,忙命人取了美酒呈給國主,國主徑自取過托盤上的酒壺,仰頭咕嚕灌了一大口,就大步走出了殿門,姚公公看得驚心動魄,卻又無可奈何,隻得小心翼翼地緊跟而上,生怕國主有個什麽閃失。
國主一手執壺喝酒,一邊往外走,不知不覺竟走了好遠,遠遠地離開了連綿宮殿,來到了宮城的城牆邊,索性登上了高峻的城樓,爬上了高高的屋簷,他淩風而立,衣袂飄飄,更兼醉意熏熏,步態趔趄,似乎隨時都要隨風傾倒。
姚公公一行人嚇得魂飛魄散,連聲喚道:“官家!去不得呀!危險呀!”
國主置若罔聞,爬上城樓屋簷的最高處,任風如鼓點一般將他的長袍吹得獵獵作響。
姚公公也跟著爬了上去,隻可惜他體態笨拙,爬了好幾次都沒有爬上去,急得對身邊的幾個守衛喝道:“還愣著幹嘛!還不快上去將國主接下來!”
守衛們忙得手忙腳亂,紛紛爬了上去,國主回過身,用手指著他們命道:“你們若是敢上來,明天你們的項上人頭就會掛在這城樓之上!”
眾護衛不敢上前,眾宮人內侍更是著急,眼巴巴地瞅著國主,生怕有個萬一,還是姚公公最為老練,喝斥著眾人,“還愣著幹什麽!趕緊到城樓下備下錦被!再去稟報國後娘娘,要是國主今夜從這裏摔了下去,你們都別想活了!”
眾人回過了神,忙不迭地去準備了,姚公公雙手放在胸前祈福,一疊聲地歎道:“菩薩娘娘,你可要保住國主,這麽高,千萬不能讓他有差池呀!”
國主渾不知底下的人為他憂心如焚,兀自張開雙臂,任大風翻起他的衣袍,仰望星空中那一輪並不明朗的弦月,大笑著吟誦道:“層城無複見嬌姿,佳節纏哀不自持。空有當年舊煙月,芙蓉城上哭蛾眉……”
他念著念著,突然聲音越來越低沉悲切,城樓底下那些宮女縱然聽不懂詩的含義,也覺得國主的吟誦悲哀之至,眾人均是心有戚戚、靜默無聲。
國主仰頭對著冷冷月色,又酣暢淋漓地飲了一大口酒,可是已不知何時潸然落淚。
姚公公遙遙望著國主憂戚的模樣,也不由得心酸,眼角兒也落了老淚,喟歎道:“國主啊國主!您多愁善感,用情至深,是詞帝,是情帝,可卻不是個讓老奴省心的好皇帝,老奴真希望您沒有那麽多的感傷,真希望您能快樂一些。”
他以袖袍拭了拭淚花,忽然聽得身後的叮鈴環佩之聲,他心中一鬆,以為是國後娘娘得知消息趕了過來,轉身迎上前去,“國後娘娘您……”卻突然感覺不對勁,抬了頭才看清是黃保儀,帶了微微地詫異之色,“主子您……”
“本主是來勸說國主的,你們都下去吧!”
“可是……”姚公公終究放心不下。
黃保儀清冷的麵色中略有不快,“難道公公以為本主沒那個本事麽?”
姚公公有些惶恐,微微低了頭,“老奴不敢……隻是國主今晚的舉動著實令人詫異,城樓的屋簷上又很危險,娘娘要小心些……”他話未說完,黃保儀早已爬上了屋脊,姚公公望著脊角長籲了一口氣,但願,今夜再也沒有波折,他輕輕一抬手,眾宮人、侍衛都悄無聲息地退了下去。
黃保儀安靜地坐在國主的身側,如夜蓮,如幽蘭,自在綻放,無聲無息,她取出一片樹葉,放在唇角邊輕輕吹奏,樹葉發出的聲音夾雜著自然清新之氣,卻是如怨如慕,如泣如訴,在寂靜沉沉的暮色中,在連綿無際的巍峨宮殿中傳得很遠很遠。
一曲罷了,餘音嫋嫋,國主神色癡癡,低落問道:“你吹奏的是《相思》?”
黃保儀徐徐道:“‘紅豆生南國,春來發幾枝。願君多采擷,此物最相思。’王維的這一首《相思》流傳最廣,也最深入人心。在嬪妾看來,他的情是最深沉、最專注的,仿佛是沉寂的深潭,看似表麵上沒有一絲漣漪波紋,其實已經暗湧浮動。”
“摩詰居士也堪稱至情至義的人,一生摯愛結發之妻。自他愛妻與世界長辭之後,他潛心於終南輞川之中,居常蔬食,終生未娶。朕實在是羨慕,也很慚愧,朕做不到對娥皇死相隨,也做不到生不負。有時候,朕也想撇下一切不管,隻願隱於山野,結廬溪畔,獨坐幽篁中,看雲光山翠,看倦鳥飛還,這樣,朕就自由了,朕就不會有負娥皇的情義了……”
黃保儀柔情地注目著他憂傷的臉,在心愛男人麵前,她撤掉了拒人於千裏之外的冷漠麵紗。
似乎是女兒天生的柔情將今夜的她裝扮得格外迷人,她用絹子拭去國主臉上的淚痕,柔聲說道:“可是官家挑著舉國的重擔。官家不能撂擔子,也撂不得擔子。如今正逢亂世,百姓渴望安寧,更渴望仁厚的官家坐鎮江山,官家處廟堂之高,是為了他們守住家園。
可是處在了高處,身為了國君,就會遵從三宮六院的儀製,就會有國後與國主相匹配,有無數的嬪妃宮娥來襯托國主的君子龍儀。官家做不了獨善其身,生命中也不可能隻有昭惠後一個女子。
這是天命使然,是無法回避的事,嬪妾聽聞昭惠後是通情達理、典雅智慧的女子,她的在天之靈會理解官家的無可奈何,會知道官家縱然有國後娘娘、有嬪妃上千,而真正能落在官家心底深處的人,卻永遠都隻有她一人。”
黃保儀的輕柔話語如深山瀑布的水嵐,潤物無聲地浸潤著國主的心,國主心中的痛方才有些減緩,轉頭問道:“論儀製,你也是朕的嬪妾,難道你就不介意在朕的心中始終給娥皇留了一個位置?”
黃保儀取下了國主手中的酒壺,“嬪妾知道,官家心中的這個位置是不會被人擠走的,既然知道它擠不走,為何還要介意呢?更何況,嬪妾讀官家的詩詞,常為官家與昭惠後的真摯之情所動容落淚,心知官家與昭惠後的這份情緣是幾世修來的曠古之戀,嬪妾沒有資格,也沒有權利去介意。”
國主喟然長歎,“你平時看起來一副風淡雲輕、諸事皆不介意的模樣,卻最能識情解意,當真有著風流清潔的心思,若是國後能像你這樣理解朕的心,朕怎會有那麽多的煩惱?”
黃保儀輕緩地搖了搖頭,“今夜是昭惠後的正忌之時,隻論昭惠後娘娘,不說國後娘娘。”
國主不禁愣了一愣,“是了,今夜是昭惠後的日子,卻有些清冷,娥皇生前是最喜歡熱鬧的,也不知今夜她會不會感到寂寞?”
黃保儀清亮的眸色中閃過一絲聰敏之色,指著遙遠的街市衢道,那裏是金陵城的萬家燈火,映照在秦淮波光瀲灩的水波之中,呈現一派靜謐祥和之色。
國主奇怪道:“你要讓朕看什麽?”
黃保儀笑而不語,過了片刻之後,城中冉冉升起天燈,像一朵朵潔白不沾塵俗的白蓮,漫撒在秦淮河上、千萬棟百姓家的屋宇之上,以及,折柳亭上,就連遙遙的南門也有隱隱火燭之光升向天際,與蒼穹中黯淡的星子融為了彼此。
國主驚訝地起身,喃喃問道:“這是什麽?為什麽城中百姓都點了天燈?”
“官家剛才還怕昭惠後娘娘今夜寂寞,可如今看了這些百姓們放的天燈,官家的心境就該釋然了。”
“你是說,這些天燈都是城中百姓為紀悼昭惠後而放?”
黃保儀點了點頭。
國主心頭大熱,動容道:“他們為什麽要這樣做?”
“一來是仰慕昭惠後娘娘的懿範,在她的忌辰之日聊表對她的愛戴與思念,二來也是為了官家。”
“為了朕?”
“是的。國主思念昭惠後,數日來纏綿病榻,抄書焚經,作悼念之詞,城中百姓知道了,憂心忡忡,擔心國主沉浸在悲痛之中不能自拔,所以才放飛了這麽多天燈,讓國主知道他們對你的掛念。”
國主感動得熱淚盈眶,頹然而動容地坐下,愴然欲涕,“是朕辜負了百姓,朕總是一次次讓他們失望,朕不配做他們的衣食父母!”
“官家為政仁愛寬厚,百姓敬愛官家,才會這樣表露他們的情感,官家為何要覺得有愧於百姓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