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個月的時間轉瞬即逝,很快筠雅就有小腹微微隆起變得大幅便便,然後就到了最最關鍵的分娩前夕。
隨著分娩的日子越來越近,筠雅臉上母性的光輝也越來越濃烈,跟千問討論的話題再也離不開生育和幺兒的問題。
筠雅很難得沒有其他那些初次懷孕的女性臨產前的擔憂與恐懼,而是滿帶希望。心態擺得極正,這兩日的表現也變得非常好,讓家裏眾人都十分安心。
千問去了鄭府幾次,除了拜見鄭伯和夫人之外,並沒有去見過掘突,而隨著臨產的日子越來越近,她反而去的次數變的少了許多。
一來是筠雅身邊並不缺人,二來她心中總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擔心,一直擔憂的事情不管願不願意,最終總會來到。
給自己的哥哥寫過兩封家書,回來的信息總是道平安,宜臼在這邊不管生活還是心態都非常平穩,沒有他所擔心的事情發生。
伴隨而來的還有母親的信,話語中對她滿是擔憂與想念,算起來已經有五六年沒有見過麵了,加上對這個小女兒無比的愧疚,夫人總是以淚洗麵,來時的信件當中也帶著淚痕,讓千問讀了之後內心五味雜陳,知道該回去看一看母親,但心裏麵的隔閡讓她始終無法麵對自己的父親,這幾個月她一直寄人籬下,就是因為這個關係。
即便如此,千問依舊不放心,她隱隱約約總覺得有事會發生,這種感覺無比篤定,好像隨著嬰兒的誕生會發生什麽天翻地覆的事情。
不由感慨,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幾乎同時懷上了身孕,也應該是差不多同時分娩吧……
“啊!”想到這一點,千問突然忍不住驚呼一聲,終於意識到問題在哪裏。
褒姒!是褒姒!
自己的腦袋是怎麽了?居然忘了這個最關鍵的人,這個有可能引發所有人災難的關鍵人物。
姐姐要分娩,褒姒懷孕比姐姐還要早了一些,隻怕現在已經生了孩子。假如生的是一個兒子,這把事情便要糟糕了。
想到這一點,千問這也待不下去,寫了一封信留下,讓兩個侍衛帶著自己駕上車風風火火的朝著鎬京趕去。
在路上不住的念叨:“姑姑,千萬要沉住氣,千萬要沉住氣!假如你有什麽舉動,一定會有最壞的結局……”
且說那褒姒懷胎十月,終於產下了一子,立刻心滿意足。侍女和女官們簇擁著小公子抱到幽王麵前之後,幽王大喜,抱著幼子喜不自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褒姒拚盡全力生下孩子,有些有氣無力。但看到天子如此喜歡這個孩子,心中也是無限歡喜,用力抬起頭用嘶啞的嗓音道:“臣妾已經精疲力盡,再也無力去想什麽。大王如果疼愛這孩子,就親自為他起個名字吧。”
幽王抱著孩子在屋裏走了片刻,抬頭道:“叫伯服如何?”
“好,無論叫什麽,隻要是大王親自起的就好。”褒姒安慰的點了點頭,無力的倒了下去。
幽王抱著孩子滿臉興奮的來到床邊,親手握著褒姒的手,用從來未有過的柔和聲音道:“多謝你,姒兒,我特別特別喜歡這個孩子,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特別投緣,就像注定是我的兒子一樣。一瞬間的感覺,就如同它是老天爺賜給我繼承我天下大業的孩子!”
說完這話,幽王和褒姒同時身體一顫,立刻意識到這句話代表的意義。
褒姒猛的坐起身來,臉上帶著無比的驚喜:“宮涅,你說的話可是真的?你真的想要廢嫡立庶?”
幽王臉上浮現為難之意,訕訕的沒有說出話來,將孩子輕輕放在褒姒身邊,並沒有明確表態。
未過多長時間,下人過來通報幽王前庭有事,幽王正覺得尷尬,急忙跟著下人離去了。
但是這個事情卻深深埋在了褒姒的心中,如同星星之火,不斷產生燎原之勢,再也難以抑製這個大膽的想法。
過了大約三日,幽王再次來到瓊台看望褒姒母子,卻絕口不再提起廢嫡立庶之事,隻大概看了一下褒姒的身體,抱了一會孩子就離去了。
褒姒心中不快卻無法訴說。這種事情隻能在心裏想想,誰也不敢說出來。畢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萬一被宮中那些虎視眈眈的人知曉了,隻怕天子也保不住自己。
過不了許久,卻有下人來報。說前庭三公之一的虢石父前來看望娘娘。
聽到三公來訪,褒姒強打著精神穿戴整齊,在內室裏接待。
虢石父進屋之後立刻參拜了大禮,跪在地上叩首道:“微臣參見娘娘,祝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微臣此來是來,恭祝娘娘喜得公子的。”
褒姒急忙親自向前叫他扶起來,謙恭道:“褒姒不過是無名無份的妃子,哪裏值得大人如此大禮,豈不是折殺褒姒了。大人請坐。”
虢石父坐定之後,左右看了看,抱拳道:“娘娘可否把下人差遣出去,微臣有事啟奏。”
褒姒略有些奇怪,對方乃是前庭的肱骨之臣,有什麽事情會向自己稟報?但依舊揮揮手遣了所有人下去,略有些戒備的看著虢石父道:“虢公不知有何吩咐?但說無妨。”
虢石父眨眨眼睛,湊近了褒姒悄聲說道:“請恕微臣交淺言深,娘娘可有廢嫡立庶之意?”
褒姒嚇了一跳,立刻緊緊抱起了伯服,緊張道:“你要做什麽?我可是安分守己的妃子,從沒有過如此奢想。”
“嘿嘿,娘娘請勿擔憂,我等幾人已經私下商議過,微臣此次過來也是跟尹球大人密切商議過了,隻要娘娘您願意,我們三公願意合力幫助伯服上位。”
褒姒依舊完全不敢信任,但內心的奢望卻被徹底勾引出來,抱著伯服既不肯定也不反對,隻默默無語坐在床上。
虢石父見事情有戲,立刻趁機說道:“如今太子已經被逐到了申國舅舅家裏,宮中怎能沒有太子?伯服理所應當應該繼任。那有娘娘枕邊之言,外有我二人協力相扶,何愁大事不能成?”
隨著分娩的日子越來越近,筠雅臉上母性的光輝也越來越濃烈,跟千問討論的話題再也離不開生育和幺兒的問題。
筠雅很難得沒有其他那些初次懷孕的女性臨產前的擔憂與恐懼,而是滿帶希望。心態擺得極正,這兩日的表現也變得非常好,讓家裏眾人都十分安心。
千問去了鄭府幾次,除了拜見鄭伯和夫人之外,並沒有去見過掘突,而隨著臨產的日子越來越近,她反而去的次數變的少了許多。
一來是筠雅身邊並不缺人,二來她心中總有一種隱隱約約的擔心,一直擔憂的事情不管願不願意,最終總會來到。
給自己的哥哥寫過兩封家書,回來的信息總是道平安,宜臼在這邊不管生活還是心態都非常平穩,沒有他所擔心的事情發生。
伴隨而來的還有母親的信,話語中對她滿是擔憂與想念,算起來已經有五六年沒有見過麵了,加上對這個小女兒無比的愧疚,夫人總是以淚洗麵,來時的信件當中也帶著淚痕,讓千問讀了之後內心五味雜陳,知道該回去看一看母親,但心裏麵的隔閡讓她始終無法麵對自己的父親,這幾個月她一直寄人籬下,就是因為這個關係。
即便如此,千問依舊不放心,她隱隱約約總覺得有事會發生,這種感覺無比篤定,好像隨著嬰兒的誕生會發生什麽天翻地覆的事情。
不由感慨,自己的姐姐和妹妹幾乎同時懷上了身孕,也應該是差不多同時分娩吧……
“啊!”想到這一點,千問突然忍不住驚呼一聲,終於意識到問題在哪裏。
褒姒!是褒姒!
自己的腦袋是怎麽了?居然忘了這個最關鍵的人,這個有可能引發所有人災難的關鍵人物。
姐姐要分娩,褒姒懷孕比姐姐還要早了一些,隻怕現在已經生了孩子。假如生的是一個兒子,這把事情便要糟糕了。
想到這一點,千問這也待不下去,寫了一封信留下,讓兩個侍衛帶著自己駕上車風風火火的朝著鎬京趕去。
在路上不住的念叨:“姑姑,千萬要沉住氣,千萬要沉住氣!假如你有什麽舉動,一定會有最壞的結局……”
且說那褒姒懷胎十月,終於產下了一子,立刻心滿意足。侍女和女官們簇擁著小公子抱到幽王麵前之後,幽王大喜,抱著幼子喜不自勝,忍不住哈哈大笑起來。
褒姒拚盡全力生下孩子,有些有氣無力。但看到天子如此喜歡這個孩子,心中也是無限歡喜,用力抬起頭用嘶啞的嗓音道:“臣妾已經精疲力盡,再也無力去想什麽。大王如果疼愛這孩子,就親自為他起個名字吧。”
幽王抱著孩子在屋裏走了片刻,抬頭道:“叫伯服如何?”
“好,無論叫什麽,隻要是大王親自起的就好。”褒姒安慰的點了點頭,無力的倒了下去。
幽王抱著孩子滿臉興奮的來到床邊,親手握著褒姒的手,用從來未有過的柔和聲音道:“多謝你,姒兒,我特別特別喜歡這個孩子,我看到他的第一眼就覺得特別投緣,就像注定是我的兒子一樣。一瞬間的感覺,就如同它是老天爺賜給我繼承我天下大業的孩子!”
說完這話,幽王和褒姒同時身體一顫,立刻意識到這句話代表的意義。
褒姒猛的坐起身來,臉上帶著無比的驚喜:“宮涅,你說的話可是真的?你真的想要廢嫡立庶?”
幽王臉上浮現為難之意,訕訕的沒有說出話來,將孩子輕輕放在褒姒身邊,並沒有明確表態。
未過多長時間,下人過來通報幽王前庭有事,幽王正覺得尷尬,急忙跟著下人離去了。
但是這個事情卻深深埋在了褒姒的心中,如同星星之火,不斷產生燎原之勢,再也難以抑製這個大膽的想法。
過了大約三日,幽王再次來到瓊台看望褒姒母子,卻絕口不再提起廢嫡立庶之事,隻大概看了一下褒姒的身體,抱了一會孩子就離去了。
褒姒心中不快卻無法訴說。這種事情隻能在心裏想想,誰也不敢說出來。畢竟是大逆不道的事情,萬一被宮中那些虎視眈眈的人知曉了,隻怕天子也保不住自己。
過不了許久,卻有下人來報。說前庭三公之一的虢石父前來看望娘娘。
聽到三公來訪,褒姒強打著精神穿戴整齊,在內室裏接待。
虢石父進屋之後立刻參拜了大禮,跪在地上叩首道:“微臣參見娘娘,祝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微臣此來是來,恭祝娘娘喜得公子的。”
褒姒急忙親自向前叫他扶起來,謙恭道:“褒姒不過是無名無份的妃子,哪裏值得大人如此大禮,豈不是折殺褒姒了。大人請坐。”
虢石父坐定之後,左右看了看,抱拳道:“娘娘可否把下人差遣出去,微臣有事啟奏。”
褒姒略有些奇怪,對方乃是前庭的肱骨之臣,有什麽事情會向自己稟報?但依舊揮揮手遣了所有人下去,略有些戒備的看著虢石父道:“虢公不知有何吩咐?但說無妨。”
虢石父眨眨眼睛,湊近了褒姒悄聲說道:“請恕微臣交淺言深,娘娘可有廢嫡立庶之意?”
褒姒嚇了一跳,立刻緊緊抱起了伯服,緊張道:“你要做什麽?我可是安分守己的妃子,從沒有過如此奢想。”
“嘿嘿,娘娘請勿擔憂,我等幾人已經私下商議過,微臣此次過來也是跟尹球大人密切商議過了,隻要娘娘您願意,我們三公願意合力幫助伯服上位。”
褒姒依舊完全不敢信任,但內心的奢望卻被徹底勾引出來,抱著伯服既不肯定也不反對,隻默默無語坐在床上。
虢石父見事情有戲,立刻趁機說道:“如今太子已經被逐到了申國舅舅家裏,宮中怎能沒有太子?伯服理所應當應該繼任。那有娘娘枕邊之言,外有我二人協力相扶,何愁大事不能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