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堂娜,堂娜?”林軒不敢大聲叫,仿佛怕一驚擾了她,她的魂魄就要隨風而去。
堂娜無語,根本沒有回頭看林軒,隻是向上看。
空中隻有那水球,很顯然,那上麵有什麽事正吸引著她。
林軒走過去,隨著堂娜的目光向上望。
“多好啊,那個世界!”堂娜嘴唇噏動,發出幽幽的感歎。
從這個角度看,水球中的神山緩緩搖蕩著,如同海市蜃樓中的虛幻仙山一樣。人類總是渴望成仙的,中國外國莫不如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仙人永遠沒有煩惱,而且能夠壽與天齊,長生不老。
“如果能進入那個世界,一定能夠收獲最完美的人生,你說呢?”堂娜問。
“也許吧,任何事都不像表麵看來那樣完美的,即使是神仙,也會有自己的煩惱。”林軒小心翼翼地遣詞造句,以免令堂娜走火入魔。
四周沒有人聲,剛剛那些摩拳擦掌、鬥誌昂揚的修行者們都已經倒下。
任何年代,搖旗呐喊者倒下得更快,因為他們隻是微不足道的螞蟻,任人宰割,任人踐踏。
“林軒,我還有個問題不明白呢!”堂娜低語。
“是什麽?”林軒問。
“看起來,我們必定是在山外是吧?要想進入那神山,除了繞行大山尋找門戶之外,就是要通過那大萬字進入。世所共知,修行者到了藏地,‘轉山’已經成了必然的選擇,在‘轉’的過程中認識世界、救贖自己,對不對?”堂娜接著問。
“轉山”是一種**神聖的宗教活動儀式,在藏區的各地都有“轉山”的習俗。佛經上說居於世界最高的山,即須彌山。須彌山在佛教中被稱為世界的中心,據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濕婆大神的殿堂。
《大藏經?俱舍論》記載:從印度往北走過九座山,有座大雪山,這就是綿延千裏的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雪山之寶”,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尚在人間時,守護十方之神、諸菩薩、天神、人、阿修羅和天界樂師等都雲集在神山周圍。朝聖者來此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
信徒們之所以如此虔誠,是因為他們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輪回之苦。隻有兩個辦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這很困難,另外的辦法就是轉山。他們相信繞神山轉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輪回中免遭墮入無間地獄,甚至脫離六道輪回來世成佛。如果在轉山中死去,被認為是一種造化,因此轉山朝聖者總是年年不斷。
林軒也曾參加過“轉山”的活動,那個過程相當艱苦,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路,人和馬都是在陡峭的斜坡上前進。真正能堅持下來的,無一不是堅忍頑強之輩。
“當然是。”林軒回答。
“我沒有參加過轉山,所以對那個活動有著極濃厚的興趣。你說,如果繞水球一周,是不是就能把神山觀察清楚了?轉山者,隻是匍匐在地跪拜神山,如果我們能從另外一個俯瞰角度看它,一定有著完全不同的收獲。唐代大詩人杜甫說‘一覽眾山小’,相信我們也能做到。”堂娜說。
林軒明白,如果天鵬王不出問題,這個想法就能實現,但現在不可能了。
“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就要到那裏去。”堂娜終於活動了一下,不再僵硬如石雕。
“我們已經在山中,難道你還不想罷手嗎?”林軒苦笑起來。
他們在困在這裏,已經萬難脫險。如果進入那水球、進入那岡仁波齊神山,豈非是套中又套,什麽時候才能解套脫困?
“我不怕死,怕的是一生碌碌無為而死,那就愧對父母養育之恩。我的父母培養我,是想為國家輸送最優秀、最完美的戰士,而不是唯唯諾諾的怕死之徒。”堂娜長聲歎息。
“我相信你說的,但我們最終能不能到那裏去,還是個未知數。”林軒回應。
他們都是萬裏挑一的鬥士,遇到危險絕不害怕後退,但有些問題是非人力所能解決的,必須得麵對現實才行。
“可是……為什麽我又覺得,那地方無比遙遠呢?”堂娜終於說出了最深的一層困惑。
林軒握住堂娜的手,覺得那隻手冷得驚人,仿佛握著一塊堅冰似的。
“堂娜,你冷靜一下,先不要想得太多、想得太遠。”林軒提醒,隨即將堂娜的另一隻手也拉過來,握在掌心裏。
“這感覺真是奇怪,有時候極遠,有時候極近。近的時候,覺得它是可以到達的;遠的時候,卻又感覺它遠在天邊,人力再強,也無法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堂娜補充說。
“遠和近,隻是相對的說法。”林軒說。
“那麽,你說現在,我們距離那神山,到底是遠還是近?”堂娜打破砂鍋問到底。
“那麽,你為什麽不換個方式問我——那神山到底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僅僅為水中倒影?”林軒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那困惑更加詭奇,因為林軒比堂娜想得更深。其一,岡仁波齊峰不可能出現在水球之內;其二,岡仁波齊峰是不可能出現在這裏的,因為它永遠存在於藏地的青天白雲之下,供人們朝聖跪拜,屹立於阿裏地區。
“世界上隻有一座岡仁波齊峰。”堂娜似乎聽懂了。
“對啊,它在那裏就不可能在這裏;它在這裏,就不可能在那裏。你說,它到底應該在哪裏?目前我們看到的,是不是正是一種幻象?”林軒連續反問。
岡仁波齊與梅裏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昆侖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裏廣闊的高原上。岡仁波齊就是這巨龍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裏普蘭的高原上。
正如林軒所說,它永遠是在那裏的,不可能出現在這裏。在水球中能看到它,唯一的解釋,就是那水球隻是幻象。
堂娜無語,根本沒有回頭看林軒,隻是向上看。
空中隻有那水球,很顯然,那上麵有什麽事正吸引著她。
林軒走過去,隨著堂娜的目光向上望。
“多好啊,那個世界!”堂娜嘴唇噏動,發出幽幽的感歎。
從這個角度看,水球中的神山緩緩搖蕩著,如同海市蜃樓中的虛幻仙山一樣。人類總是渴望成仙的,中國外國莫不如是,因為所有人都知道仙人永遠沒有煩惱,而且能夠壽與天齊,長生不老。
“如果能進入那個世界,一定能夠收獲最完美的人生,你說呢?”堂娜問。
“也許吧,任何事都不像表麵看來那樣完美的,即使是神仙,也會有自己的煩惱。”林軒小心翼翼地遣詞造句,以免令堂娜走火入魔。
四周沒有人聲,剛剛那些摩拳擦掌、鬥誌昂揚的修行者們都已經倒下。
任何年代,搖旗呐喊者倒下得更快,因為他們隻是微不足道的螞蟻,任人宰割,任人踐踏。
“林軒,我還有個問題不明白呢!”堂娜低語。
“是什麽?”林軒問。
“看起來,我們必定是在山外是吧?要想進入那神山,除了繞行大山尋找門戶之外,就是要通過那大萬字進入。世所共知,修行者到了藏地,‘轉山’已經成了必然的選擇,在‘轉’的過程中認識世界、救贖自己,對不對?”堂娜接著問。
“轉山”是一種**神聖的宗教活動儀式,在藏區的各地都有“轉山”的習俗。佛經上說居於世界最高的山,即須彌山。須彌山在佛教中被稱為世界的中心,據說是佛祖釋迦牟尼的道場,在印度教中它又是濕婆大神的殿堂。
《大藏經?俱舍論》記載:從印度往北走過九座山,有座大雪山,這就是綿延千裏的岡底斯山脈的主峰岡仁波齊。岡仁波齊在藏語中意為“雪山之寶”,相傳佛祖釋迦牟尼尚在人間時,守護十方之神、諸菩薩、天神、人、阿修羅和天界樂師等都雲集在神山周圍。朝聖者來此轉山一圈,可洗盡一生罪孽;轉山十圈可在五百輪回中免下地獄之苦;轉山百圈可在今生成佛升天;而在釋迦牟尼誕生的馬年轉山一圈,則可增加一輪十二倍的功德,相當於常年的十三圈。
信徒們之所以如此虔誠,是因為他們相信人要承受六道輪回之苦。隻有兩個辦法可以免除,其一修成活佛,這很困難,另外的辦法就是轉山。他們相信繞神山轉可以洗清一生罪孽,可以在輪回中免遭墮入無間地獄,甚至脫離六道輪回來世成佛。如果在轉山中死去,被認為是一種造化,因此轉山朝聖者總是年年不斷。
林軒也曾參加過“轉山”的活動,那個過程相當艱苦,有些地方根本沒有路,人和馬都是在陡峭的斜坡上前進。真正能堅持下來的,無一不是堅忍頑強之輩。
“當然是。”林軒回答。
“我沒有參加過轉山,所以對那個活動有著極濃厚的興趣。你說,如果繞水球一周,是不是就能把神山觀察清楚了?轉山者,隻是匍匐在地跪拜神山,如果我們能從另外一個俯瞰角度看它,一定有著完全不同的收獲。唐代大詩人杜甫說‘一覽眾山小’,相信我們也能做到。”堂娜說。
林軒明白,如果天鵬王不出問題,這個想法就能實現,但現在不可能了。
“隻要有一線希望,我就要到那裏去。”堂娜終於活動了一下,不再僵硬如石雕。
“我們已經在山中,難道你還不想罷手嗎?”林軒苦笑起來。
他們在困在這裏,已經萬難脫險。如果進入那水球、進入那岡仁波齊神山,豈非是套中又套,什麽時候才能解套脫困?
“我不怕死,怕的是一生碌碌無為而死,那就愧對父母養育之恩。我的父母培養我,是想為國家輸送最優秀、最完美的戰士,而不是唯唯諾諾的怕死之徒。”堂娜長聲歎息。
“我相信你說的,但我們最終能不能到那裏去,還是個未知數。”林軒回應。
他們都是萬裏挑一的鬥士,遇到危險絕不害怕後退,但有些問題是非人力所能解決的,必須得麵對現實才行。
“可是……為什麽我又覺得,那地方無比遙遠呢?”堂娜終於說出了最深的一層困惑。
林軒握住堂娜的手,覺得那隻手冷得驚人,仿佛握著一塊堅冰似的。
“堂娜,你冷靜一下,先不要想得太多、想得太遠。”林軒提醒,隨即將堂娜的另一隻手也拉過來,握在掌心裏。
“這感覺真是奇怪,有時候極遠,有時候極近。近的時候,覺得它是可以到達的;遠的時候,卻又感覺它遠在天邊,人力再強,也無法縮短兩者之間的距離。”堂娜補充說。
“遠和近,隻是相對的說法。”林軒說。
“那麽,你說現在,我們距離那神山,到底是遠還是近?”堂娜打破砂鍋問到底。
“那麽,你為什麽不換個方式問我——那神山到底是真實存在的呢?還是僅僅為水中倒影?”林軒說出了自己的困惑。
那困惑更加詭奇,因為林軒比堂娜想得更深。其一,岡仁波齊峰不可能出現在水球之內;其二,岡仁波齊峰是不可能出現在這裏的,因為它永遠存在於藏地的青天白雲之下,供人們朝聖跪拜,屹立於阿裏地區。
“世界上隻有一座岡仁波齊峰。”堂娜似乎聽懂了。
“對啊,它在那裏就不可能在這裏;它在這裏,就不可能在那裏。你說,它到底應該在哪裏?目前我們看到的,是不是正是一種幻象?”林軒連續反問。
岡仁波齊與梅裏雪山、阿尼瑪卿山脈、青海玉樹的尕朵覺沃並稱藏傳佛教四大神山。 岡底斯山脈橫貫在北部昆侖山脈與南部喜馬拉雅山脈之間,如一條巨龍臥在西藏西部阿裏廣闊的高原上。岡仁波齊就是這巨龍高高揚起的頭,如一座大金字塔,聳立在阿裏普蘭的高原上。
正如林軒所說,它永遠是在那裏的,不可能出現在這裏。在水球中能看到它,唯一的解釋,就是那水球隻是幻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