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他拉出來——”有人把繩索垂到那裂縫裏,經過了初期的慌亂之後,這群訓練有素的特種兵已經恢複了鎮定,暫且不管那綠光,先把人救出來再說。
“那下麵究竟是什麽?”朱可夫一邊隨林軒往回走,一邊自言自語。
“是啊,那下麵究竟是什麽?”林軒苦笑。
1945年,人類對於地球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麵,無論是地麵鑽探、礦坑挖掘還是潛水搜索,都未曾觸及地球的本質。而且,那時候的設備相當簡陋,猶如拿著鐵鍬去挖掘一座大山一樣,雖耗費時日極多,但進度卻是極慢。
“會是寶石礦嗎?”朱可夫問。
“也許吧,但即使是價值連城的寶石礦也對目前的情況沒有絲毫幫助。如果沒有了生命,就算擁有全球財富,又有什麽意義?”這是林軒由衷的肺腑之言。
“隻有永生,才是人類的終極夢想。”朱可夫接下去,“據說,納粹元首自從上台之後就一直追求永生,從非洲巫術部落到亞洲神學至道,從北美基督教會到冰島食人族古堡……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正因如此,他的‘武力征服世界’的夢想才逐漸破滅,在全球戰場上遭遇越來越多的失敗。”
同樣的分析報告林軒早就看過,因為這些資料被完整地保存於德國二戰博物館中,其中大部分還是曾經“絕密”、已經解密的檔案。所以,林軒比朱可夫更了解納粹元首的心路曆程。
兩人走了五分鍾,穿過那密室,進入地下室中。
正如朱可夫所言,蘇軍突擊隊已經全麵控製地下室,攻陷了納粹元首的最終巢穴。可以說,到了此時,柏林的心髒已經被掏空,僅剩外圍那些不知情的黨衛軍部隊還在死守陣地,負隅頑抗,以表達對元首的忠心。
林軒歎了口氣:“戰爭結束了。”
對於受夠了烽煙戰火的二戰平民而言,等待這一刻已經太久了。
林軒相信,在美、英、蘇等大國的主持下,歐洲很快就會恢複秩序,放下武器,投入生產,再建生機勃勃的新歐洲。
與此同時,在並不遙遠的亞洲戰場上,日本軍隊還在拚命掙紮,以捍衛大東亞共榮圈的終極夢想。那些奉行武士道精神的侵略者從沒想到失敗來得如此迅速,而他們永遠崇敬的天皇也將在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爆炸的威懾下,垂下高貴的頭顱,向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大不列顛帝國跪拜投降。
天道大公,報應不爽。任何侵略者犯下的罪行都將得到清算,他們試圖奴役別的國家,永遠騎在異國人的頭上,但最終,他們被掀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永世不得翻身。
“是啊,戰爭結束了。”朱可夫回應,“經過了漫長的防禦、僵持、進攻之後,我們迎來了勝利,接下來就是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曆史是無法抹殺的,林軒想到蘇軍占領柏林之後的那段不光彩故事,忍不住有些惡心。蘇軍由正義的反侵略者變成了另一種形勢的侵略者,在世界曆史上留下了永遠的罵名。這一點,大概是遠在莫斯科的領袖所沒有料想到的。
“你知道嗎?在歐洲根本沒有什麽勝利果實可以分享,這個城市已經被炸彈和大炮打得滿目瘡痍,民眾也早就忍受夠了兩國間的攻防殺戮,你們……你們……”林軒停步,看著朱可夫,明知道無法改變曆史,仍然艱難地說下去,“你們最好能放過柏林城的百姓,他們是無辜的。”
當蘇軍大旗插上城頭、柏林百姓歡呼二戰結束的時候,迎接這個城市的,將是另一場始料未及的暴行。
林軒甚至想過,瞬間擊殺眼前的大元帥,也許就能阻止這場災難。
“為什麽這樣說?我們到柏林來,就是為了打敗納粹、拯救平民。當然,我們必須肅清那些脫掉軍裝、扔下武器後混入民宅的黨衛軍殘兵,他們打死打傷了我的士兵,理應受到嚴懲。”朱可夫嚴肅地說。
林軒舉起手,在朱可夫肩上拍了拍。
以他的身手,五指稍稍發力,就能擰斷對方的脖子。
作為戰勝方,洗劫一座城市非常容易。當年發生在中國大陸上的日本兵大屠殺案,也是這樣一種情況。
“人在做,天在看。”林軒說。
他最終還是抑製住心頭的殺氣,把手撤回來。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麽,但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做的都是無比正確的,那就是要將所有納粹分子消滅幹淨,毫不手軟。”朱可夫說。
林軒搖搖頭,大步向前走,結束了這個話題。他不是一個政治家,也不是大國首腦,無法決定下一步的世界形勢走向。以他的個人之力,也不能左右一座城的生死存亡,救下一個人,卻不能救下千人、萬人。
現實非常慚愧,就算他通曉那段曆史,也無法從善意的角度去改寫它。
那保險櫃位於一個小起居室的角落裏,高約一米,寬和深都有七十厘米左右,通體鐵灰色。
房間裏站著兩個平端衝鋒槍的士兵,見到朱可夫進來,同時敬禮。
“你們先出去。”朱可夫命令。
兩名士兵又敬了個軍禮,然後貼著牆邊走出去。
這個房間裏僅有一對沙發椅和一個三腳茶幾,每一麵牆上都掛著一幅精致繁複的西藏唐卡,畫得都是護法、祭祀、降魔的內容。
保險櫃的門虛掩著,表麵留著暴力破解的痕跡。
林軒俯身拉開櫃門,看見裏麵共有三層擱架,最上麵一層放著一個公文袋,袋口敞著,露出報紙一角。下麵兩層,分別放著手槍、子彈和金條、紙幣。
“除了那遙控器,裏麵的東西都在。”朱可夫介紹。
林軒把公文袋拿出來,小心地取出報紙。果不其然,那是一張2015年11月22日的《星島日報》。
“真是……”林軒苦笑。即使作為現代人,當他看到一份一年後才能出版的報紙時,也是相當詫異。
“那是不是一份真正的報紙?”朱可夫問。
林軒點頭:“沒錯,這是香港出的報紙,千真萬確。”
《星島日報》由胡文虎於1938年創辦,是一份曆史悠久、發行網覆蓋全球的中文國際報紙。目前,《星島日報》除了在香港出版之外,也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同時發行八份日報,旨在為中產階層讀者群提供客觀而深入的新聞報道,尤以教育和地產新聞深入人心。
巧合的是,林軒跟《星島日報》香港總部的幾位高層都有過接觸,其中一位,更是身兼組織與媒體的中間聯絡者,屬於半個“自己人”。所以,林軒對於該報紙的曆史以及經營狀況相當了解。
他把報紙翻來覆去看了兩遍,由紙張、版式、編輯名字等方麵判斷,確信那是一張來自於香港的真正報紙。如果換掉那個刺眼的日期,他就一點都不會懷疑該份報紙的真實性了。
“是那個年代的報紙嗎?”朱可夫繼續問。
林軒知道對方想問什麽,索性連點了三次頭:“元帥,你無需任何懷疑,它的確就是來自2015年的報紙,距今約70年。我雖然不知道它為什麽出現在納粹元首的保險櫃裏,但報紙是不會假的。”
朱可夫麵色凝重,眉心緊皺,漸漸變成了一個大疙瘩。
據林軒所知,星島報業以香港為新聞編采總部,並在美國紐約設立國際新聞中心,將分布全球的采編運作——包括紐約、洛杉磯、三藩市、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倫敦、巴黎及悉尼等海外分社,進行二十四小時全方位連線,使資訊能最快、最準確地傳達到用戶手中。此外,該網絡亦是集團聯係全球華人、將產品推向國際的最佳平台。現在,《星島日報歐洲版》在歐洲每星期出版6天,分銷網覆蓋英國、法國、荷蘭、德國、比利時、丹麥、瑞典、瑞士、意大利、奧地利、西班牙及匈牙利共12個歐洲國家。
這些資料隻能證明《星島日報》是資格夠老、工作嚴謹、兢兢業業、影響深遠的一家傳統紙媒,卻無法說明為什麽偏偏有這樣一份報紙被送到元首的保險櫃裏。
報紙上的確刊登著林軒的照片,那是他跟一個身材矯健的中國男子的合影,旁邊還有其他幾個人。
那雖然隻是一張黑白照片,林軒卻立刻認出中國男子的身份,那正是被華人江湖奉為第一探險家的“那位先生”。
照片中,兩人各執著一支高腳杯,正麵帶笑容碰杯。旁邊的幾人衣著各異,年齡都在六十歲上下,一看就知道是桀驁不馴、嘯傲風雲的江湖高手。
“這是我,毫無疑問,但我不知道自己到了2015年11月22日這天會不會遇到那幾個人。元帥閣下,不要再問我什麽,因為我對這件事一無所知。”林軒直接如此告訴朱可夫,免得對方狐疑不安。
“本來,我看了這報紙是極為震驚的,因為它是出現在納粹元首的保險櫃裏,但現在沒關係了,因為我們已經摧毀了納粹的老巢。”朱可夫說。
林軒本想說“把遙控器帶出去是個錯誤”,但他還是閉口不言,不想打擊朱可夫的信心。
關於柏林之戰,他心裏想起了元曲名家張養浩的那首《山坡羊?潼關懷古》,其中一句“行,百姓苦;亡,百姓苦”真的是道盡了全球平民的悲哀。
納粹占領柏林時,有良心、有正義感的平民盡全力幫助盟軍一方竊取情報、搶救傷員,自覺組織起來,破壞蓋世太保的行動計劃,成為盟軍的內應。為此,無數年輕人死於黨衛軍的槍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這段曆史在很多影視劇、小說中都有體現,僥幸從蓋世太保手上活下來的平民們正期待著柏林解放、歡迎蘇軍進城,但他們等來的卻是……
任何朝代,任何年代,任何地域,戰爭都是平民的噩夢。自古至今,從未改變過。
“噗通”,門口有重物倒地的聲音,打斷了林軒的感慨。
作為受過特種訓練的高手,他對那聲音非常敏感,因為那聲音通常產生於衛兵被暗器遠距離射殺時。
他迅速旋身,身子貼向右側牆壁,左手一撈,把保險櫃二層內的手槍和彈夾抓過來,隻半秒鍾就完成了安裝彈夾、子彈上膛的動作。
朱可夫也不是庸手,因為他是從底層士兵一步步“打”上來的元帥,整日在戰火中淬煉,也練就了不凡的身手。
林軒一動,朱可夫也動了,但卻不是退避,而是拔槍衝了出去。
小起居室的門口極窄,隻有普通門扇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朱可夫的身軀又是標準的俄羅斯壯漢體型,所以他一到門口,就將林軒的視線全部擋住了。
“你們——”朱可夫隻叫了這一聲,雙手就慢慢舉起來。
林軒一驚,槍口來不及移動,便看到朱可夫腋下露出了閃著寒光的箭鏃。
隨即,有人用德語、英語、俄語連續發出兩次警告:“舉起手來,繳槍不殺!”
“那下麵究竟是什麽?”朱可夫一邊隨林軒往回走,一邊自言自語。
“是啊,那下麵究竟是什麽?”林軒苦笑。
1945年,人類對於地球的認識還停留在表麵,無論是地麵鑽探、礦坑挖掘還是潛水搜索,都未曾觸及地球的本質。而且,那時候的設備相當簡陋,猶如拿著鐵鍬去挖掘一座大山一樣,雖耗費時日極多,但進度卻是極慢。
“會是寶石礦嗎?”朱可夫問。
“也許吧,但即使是價值連城的寶石礦也對目前的情況沒有絲毫幫助。如果沒有了生命,就算擁有全球財富,又有什麽意義?”這是林軒由衷的肺腑之言。
“隻有永生,才是人類的終極夢想。”朱可夫接下去,“據說,納粹元首自從上台之後就一直追求永生,從非洲巫術部落到亞洲神學至道,從北美基督教會到冰島食人族古堡……他在這條路上越走越遠。正因如此,他的‘武力征服世界’的夢想才逐漸破滅,在全球戰場上遭遇越來越多的失敗。”
同樣的分析報告林軒早就看過,因為這些資料被完整地保存於德國二戰博物館中,其中大部分還是曾經“絕密”、已經解密的檔案。所以,林軒比朱可夫更了解納粹元首的心路曆程。
兩人走了五分鍾,穿過那密室,進入地下室中。
正如朱可夫所言,蘇軍突擊隊已經全麵控製地下室,攻陷了納粹元首的最終巢穴。可以說,到了此時,柏林的心髒已經被掏空,僅剩外圍那些不知情的黨衛軍部隊還在死守陣地,負隅頑抗,以表達對元首的忠心。
林軒歎了口氣:“戰爭結束了。”
對於受夠了烽煙戰火的二戰平民而言,等待這一刻已經太久了。
林軒相信,在美、英、蘇等大國的主持下,歐洲很快就會恢複秩序,放下武器,投入生產,再建生機勃勃的新歐洲。
與此同時,在並不遙遠的亞洲戰場上,日本軍隊還在拚命掙紮,以捍衛大東亞共榮圈的終極夢想。那些奉行武士道精神的侵略者從沒想到失敗來得如此迅速,而他們永遠崇敬的天皇也將在廣島、長崎兩顆原子彈爆炸的威懾下,垂下高貴的頭顱,向中華民國、美利堅合眾國、大不列顛帝國跪拜投降。
天道大公,報應不爽。任何侵略者犯下的罪行都將得到清算,他們試圖奴役別的國家,永遠騎在異國人的頭上,但最終,他們被掀翻在地,再踏上一隻腳,永世不得翻身。
“是啊,戰爭結束了。”朱可夫回應,“經過了漫長的防禦、僵持、進攻之後,我們迎來了勝利,接下來就是分享勝利果實的時候了。”
曆史是無法抹殺的,林軒想到蘇軍占領柏林之後的那段不光彩故事,忍不住有些惡心。蘇軍由正義的反侵略者變成了另一種形勢的侵略者,在世界曆史上留下了永遠的罵名。這一點,大概是遠在莫斯科的領袖所沒有料想到的。
“你知道嗎?在歐洲根本沒有什麽勝利果實可以分享,這個城市已經被炸彈和大炮打得滿目瘡痍,民眾也早就忍受夠了兩國間的攻防殺戮,你們……你們……”林軒停步,看著朱可夫,明知道無法改變曆史,仍然艱難地說下去,“你們最好能放過柏林城的百姓,他們是無辜的。”
當蘇軍大旗插上城頭、柏林百姓歡呼二戰結束的時候,迎接這個城市的,將是另一場始料未及的暴行。
林軒甚至想過,瞬間擊殺眼前的大元帥,也許就能阻止這場災難。
“為什麽這樣說?我們到柏林來,就是為了打敗納粹、拯救平民。當然,我們必須肅清那些脫掉軍裝、扔下武器後混入民宅的黨衛軍殘兵,他們打死打傷了我的士兵,理應受到嚴懲。”朱可夫嚴肅地說。
林軒舉起手,在朱可夫肩上拍了拍。
以他的身手,五指稍稍發力,就能擰斷對方的脖子。
作為戰勝方,洗劫一座城市非常容易。當年發生在中國大陸上的日本兵大屠殺案,也是這樣一種情況。
“人在做,天在看。”林軒說。
他最終還是抑製住心頭的殺氣,把手撤回來。
“我不知道你在想什麽,但到目前為止,我們所做的都是無比正確的,那就是要將所有納粹分子消滅幹淨,毫不手軟。”朱可夫說。
林軒搖搖頭,大步向前走,結束了這個話題。他不是一個政治家,也不是大國首腦,無法決定下一步的世界形勢走向。以他的個人之力,也不能左右一座城的生死存亡,救下一個人,卻不能救下千人、萬人。
現實非常慚愧,就算他通曉那段曆史,也無法從善意的角度去改寫它。
那保險櫃位於一個小起居室的角落裏,高約一米,寬和深都有七十厘米左右,通體鐵灰色。
房間裏站著兩個平端衝鋒槍的士兵,見到朱可夫進來,同時敬禮。
“你們先出去。”朱可夫命令。
兩名士兵又敬了個軍禮,然後貼著牆邊走出去。
這個房間裏僅有一對沙發椅和一個三腳茶幾,每一麵牆上都掛著一幅精致繁複的西藏唐卡,畫得都是護法、祭祀、降魔的內容。
保險櫃的門虛掩著,表麵留著暴力破解的痕跡。
林軒俯身拉開櫃門,看見裏麵共有三層擱架,最上麵一層放著一個公文袋,袋口敞著,露出報紙一角。下麵兩層,分別放著手槍、子彈和金條、紙幣。
“除了那遙控器,裏麵的東西都在。”朱可夫介紹。
林軒把公文袋拿出來,小心地取出報紙。果不其然,那是一張2015年11月22日的《星島日報》。
“真是……”林軒苦笑。即使作為現代人,當他看到一份一年後才能出版的報紙時,也是相當詫異。
“那是不是一份真正的報紙?”朱可夫問。
林軒點頭:“沒錯,這是香港出的報紙,千真萬確。”
《星島日報》由胡文虎於1938年創辦,是一份曆史悠久、發行網覆蓋全球的中文國際報紙。目前,《星島日報》除了在香港出版之外,也在美國、加拿大、歐洲、澳洲等地同時發行八份日報,旨在為中產階層讀者群提供客觀而深入的新聞報道,尤以教育和地產新聞深入人心。
巧合的是,林軒跟《星島日報》香港總部的幾位高層都有過接觸,其中一位,更是身兼組織與媒體的中間聯絡者,屬於半個“自己人”。所以,林軒對於該報紙的曆史以及經營狀況相當了解。
他把報紙翻來覆去看了兩遍,由紙張、版式、編輯名字等方麵判斷,確信那是一張來自於香港的真正報紙。如果換掉那個刺眼的日期,他就一點都不會懷疑該份報紙的真實性了。
“是那個年代的報紙嗎?”朱可夫繼續問。
林軒知道對方想問什麽,索性連點了三次頭:“元帥,你無需任何懷疑,它的確就是來自2015年的報紙,距今約70年。我雖然不知道它為什麽出現在納粹元首的保險櫃裏,但報紙是不會假的。”
朱可夫麵色凝重,眉心緊皺,漸漸變成了一個大疙瘩。
據林軒所知,星島報業以香港為新聞編采總部,並在美國紐約設立國際新聞中心,將分布全球的采編運作——包括紐約、洛杉磯、三藩市、多倫多、溫哥華、卡加利、倫敦、巴黎及悉尼等海外分社,進行二十四小時全方位連線,使資訊能最快、最準確地傳達到用戶手中。此外,該網絡亦是集團聯係全球華人、將產品推向國際的最佳平台。現在,《星島日報歐洲版》在歐洲每星期出版6天,分銷網覆蓋英國、法國、荷蘭、德國、比利時、丹麥、瑞典、瑞士、意大利、奧地利、西班牙及匈牙利共12個歐洲國家。
這些資料隻能證明《星島日報》是資格夠老、工作嚴謹、兢兢業業、影響深遠的一家傳統紙媒,卻無法說明為什麽偏偏有這樣一份報紙被送到元首的保險櫃裏。
報紙上的確刊登著林軒的照片,那是他跟一個身材矯健的中國男子的合影,旁邊還有其他幾個人。
那雖然隻是一張黑白照片,林軒卻立刻認出中國男子的身份,那正是被華人江湖奉為第一探險家的“那位先生”。
照片中,兩人各執著一支高腳杯,正麵帶笑容碰杯。旁邊的幾人衣著各異,年齡都在六十歲上下,一看就知道是桀驁不馴、嘯傲風雲的江湖高手。
“這是我,毫無疑問,但我不知道自己到了2015年11月22日這天會不會遇到那幾個人。元帥閣下,不要再問我什麽,因為我對這件事一無所知。”林軒直接如此告訴朱可夫,免得對方狐疑不安。
“本來,我看了這報紙是極為震驚的,因為它是出現在納粹元首的保險櫃裏,但現在沒關係了,因為我們已經摧毀了納粹的老巢。”朱可夫說。
林軒本想說“把遙控器帶出去是個錯誤”,但他還是閉口不言,不想打擊朱可夫的信心。
關於柏林之戰,他心裏想起了元曲名家張養浩的那首《山坡羊?潼關懷古》,其中一句“行,百姓苦;亡,百姓苦”真的是道盡了全球平民的悲哀。
納粹占領柏林時,有良心、有正義感的平民盡全力幫助盟軍一方竊取情報、搶救傷員,自覺組織起來,破壞蓋世太保的行動計劃,成為盟軍的內應。為此,無數年輕人死於黨衛軍的槍下,獻出了年輕的生命。
這段曆史在很多影視劇、小說中都有體現,僥幸從蓋世太保手上活下來的平民們正期待著柏林解放、歡迎蘇軍進城,但他們等來的卻是……
任何朝代,任何年代,任何地域,戰爭都是平民的噩夢。自古至今,從未改變過。
“噗通”,門口有重物倒地的聲音,打斷了林軒的感慨。
作為受過特種訓練的高手,他對那聲音非常敏感,因為那聲音通常產生於衛兵被暗器遠距離射殺時。
他迅速旋身,身子貼向右側牆壁,左手一撈,把保險櫃二層內的手槍和彈夾抓過來,隻半秒鍾就完成了安裝彈夾、子彈上膛的動作。
朱可夫也不是庸手,因為他是從底層士兵一步步“打”上來的元帥,整日在戰火中淬煉,也練就了不凡的身手。
林軒一動,朱可夫也動了,但卻不是退避,而是拔槍衝了出去。
小起居室的門口極窄,隻有普通門扇的三分之二左右,而朱可夫的身軀又是標準的俄羅斯壯漢體型,所以他一到門口,就將林軒的視線全部擋住了。
“你們——”朱可夫隻叫了這一聲,雙手就慢慢舉起來。
林軒一驚,槍口來不及移動,便看到朱可夫腋下露出了閃著寒光的箭鏃。
隨即,有人用德語、英語、俄語連續發出兩次警告:“舉起手來,繳槍不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