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山裏已經挖掘不到山野菜,忙碌一個初春的食品廠,也終於迎來難得的放假時間。將最後一批加工處理好的山野菜發貨裝車,孫立嘯兩口子也回歸靠山屯。


    得知劉耀祖從山裏回來,兩口子吃完晚飯也隨即登門。兩家本就離的近,但沒什麽特殊原因,他們也很少登門打擾。因為他們都知道, 劉耀祖比較喜歡清靜。


    看到兩口子登門,同樣吃過晚飯的劉耀祖,也很客氣的道:“阿嘯,芬姐,這段時間辛苦你們了。廠子那邊,事情都安排好了?”


    “都安排好了!按你的意思,放假前把獎金都放了下去, 工人們都很高興。”


    別看遠山食品廠,隻是一家建在鎮上的食品廠,甚至一年之間還經常停工歇業。但知道這家食品廠效益的人都清楚,能進這家廠幹活,那真是太幸運了。


    很可惜的是,別說成為食品廠的正式員工,即便想成為臨時工,有時都要靠運氣。那些成功入職食品廠的正式員工,現在個個都令人羨慕的很。


    那怕開工的時候很忙,但忙的有價值。原因便是,除了固定薪水外,開工期間他們獎金都很高。甚至很多時候,獎金都比固定工資高出一兩倍之多。


    而閑的時候,他們也是生活自由。不用到工廠報道,完全可以待在家裏,即便找其它事情做, 工廠答應的固定工資, 也會及時足額打到他們工資卡裏。


    其次最令人羨慕的,無疑還是廠裏給他們交納的五險一金,絲毫不比那些在事業單位上班的人差。這樣旱澇保收的工作,普通人誰不向往呢?


    去年的堅果生意,今年開春的山野菜生意,雖然工人不知道,工廠究竟賺了多少錢。但很多工人都清楚,工廠收購了多少山野菜,這些收購款讓很多百姓都小賺一筆。


    之前那些收購山野菜的商販,憑借給食品廠供貨,無疑都大賺了一筆。盡管價格比很年高,利潤看上去低了許多。問題是,他們收購的量卻比任何一年都多。


    隻要收購的山野菜質量有保障,食品廠都是收購完直接給現金。這樣的收購商,那個商販跟賣山野菜的百姓不高興呢?


    可以說,食品廠真正做到惠及一方的同時,還給政府創造了不菲的稅收。相應的,做為幕後老板的劉耀祖,憑借這樁生意自然也是小賺了一筆。


    聽完劉芬的講述,劉耀祖也很驚訝道:“收益這麽多?”


    “阿祖, 這還是我們有意提高收購價, 另外在稅收方麵也是足額交納的前提下賺到的利潤。換做其它人做這樁買賣, 恐怕利潤至少多出一半來。”


    收購價給的高,發給工人的工資也高,稅收方麵也沒索要什麽優惠條件。換做其它唯利是圖的商人,憑借這樁生意,怕是會比劉耀祖現在賺的還多。


    隻是劉芬也知道,這便是劉耀祖的行事風格。那怕賺少一點,隻要不虧本的情況下,相信他都不會說什麽。用劉耀祖自己的話說,他不差賺這點錢啊!


    聊完這樁山野菜收益的事,孫立嘯也隨即道:“阿祖,廠房那邊裝修的差不多,咱們什麽時候把廠子搬過來呢?還有就是,下一步咱們做什麽生意?”


    麵對孫立嘯的詢問,劉耀祖也很直接的道:“短時間,山裏怕是也沒什麽山貨。我們食品廠,主要還是經營特色食品。所以,也很受限於季節。


    再過一段時間,山裏野山菌也會陸續出土。到時候,咱們就主要做這些野生菌的生意。之前跟我們合作的國外客戶,對這些野山菌,想必也有興趣吧?”


    想到再過一個月,山裏便會陸續出土一些野山菌。例如比較受市場歡迎的榛蘑,劉耀祖覺得收購上來,再好好加工炮製一下,用來出口應該問題不大。


    即便國外食客接受不了,加工出來的野山菌,直接麵對國內市場,想必銷售也不會少。相應的,對周邊百姓而言,靠著采掘野山菌,他們又能賺點零花錢。


    聽完劉耀祖的講述,孫立嘯也隨即道:“之前跟我們合作的國外客戶,對我們提供的食品還是非常滿意。至於這些野山菌,屆時隻要送些過去讓他們品嚐檢驗一下才行。


    能否拿到訂單,我現在也不敢保證。事實上,野山菌雖然我們都吃過,但國外對這方麵的食材,忌諱還是比較多。有些野山菌處理不好,也有一定毒素的。”


    “這倒也是哦!對於這方麵的問題,後續把食品廠搬來屯裏時,你找那些有經驗的師傅,有針對性的研究一下。那些野山菌適宜出口,那就將其加工出來出口。


    如果老外接受不了,那咱們可以主營國內市場。還有就是,鮮貨跟幹貨,價格肯定也不一樣。針對不同客戶對食材的要求不同,我們也多做幾手準備。”


    “行,這事我會著手安排。”


    對孫立嘯而言,擔任食品廠的廠長後,他確實成長進步了許多。而他心裏清楚,這也是劉耀祖對他的信任。夫妻倆一個管理生產,一個卻管理財務。


    換句話說,如果不是劉耀祖信任,那個老板敢把管理權跟財務權,都交給一對夫婦呢?要是他們夫婦倆,稍稍做點手腳,恐怕也能從中賺不少吧!


    可無論孫立嘯還是劉芬,在這方麵品性都值得信任。也正是知曉這一點,劉耀祖才會放心把食品廠交給他們管理。再者說,兩人管理至今,也沒讓他賠錢。


    相反這家食品廠,每年還能給他賺不少錢。這也意味著,劉耀祖回歸老家做的這些生意,看似投資成本都不低,但收益同樣不低。花了不少錢,卻也賺了不少錢。


    真要核算一下,做生意投入的本金,眼下都賺了回來,還額外贏利不少。每次想到這些,劉耀祖也覺得,這錢還真是越花越多啊!


    拋開這些小生意不說,單單他去年投資盛世娛樂的錢。不出意外,今年盛開娛樂的收益,應該也會令業界震驚。這意味著,擁有百分之二十股份的他,又能大賺一筆。


    如果後續他願意轉手賣掉這些股份,恐怕最終收益,至少能達到一倍以上的純贏利啊!


    <a href="http://m.xiaoshuting.la" id="wzsy">xiaoshuting.la</a>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荒野到殿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家之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家之煮並收藏從荒野到殿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