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一道道火花直刺天際,刺耳尖嘯聲之下,無數火花在空中綻放開來。看著漫天火花形成的絢麗圖案,站在地上仰望天際的眾人,都忍不住心曠神怡。
相比大人們更多隻是靜靜看著,那些跟著父母過來看放煙花的孩子們,則明顯更歡呼雀躍。要不是父母攔著,恐怕很多激動的孩子,都想跑到煙花燃放區。
對這些孩子而言,他們似乎想更近距離的欣賞這番美景。看到這一幕,劉耀祖也覺得這些煙花錢沒白花。這種歡聲笑語的場景,何嚐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呢?
當首先點燃的兩桶煙花,很快被燃放幹淨,意猶未盡的眾人並未離開。所有人都清楚,擺在前方開闊地的煙花還有數桶,今晚他們有機會看個夠。
即便如此,還是有村民感慨道:“這煙花確實好看,就是貴了點!”
“誰說不是呢!早有聽阿成那小子說,阿祖買的都是好煙花,一桶至少兩三百塊。就這麽一會的功夫,就燒掉幾百塊。這樣燒錢,尋常人家誰舍得啊!”
“人家不差錢,而且又不是關起門來放,咱們也得了好處,不應該這麽說。”
“我也沒說不好!我隻是覺得,這孩子還年青,將來也要成家立業,過日子節儉點終於是好事。他會賺錢不假,可會賺也要會省才行。他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麵對這些議論聲,劉耀祖自然沒聽到。可即便聽到,他也不會反駁什麽。如果村民知道,此刻待在村裏並沒什麽不同的他,是位隱藏的百億富豪,他們或許就不會這樣說。
<a id="wzsy" href="http://m.loubiqu.net">筆趣閣</a>
百億資產,用來買煙花放的話,別說一桶幾百就算幾千,那也不知要放到什麽時候。至於說節儉這種事,在劉耀祖看來勤儉節約是美德,可錢賺來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如果隻是一味知道賺錢,而不知道如何花錢,賺錢又有什麽意義呢?
再者說,即便不動用交易股票賺來的錢,單單他今年創辦的兩家公司,還有視頻版權運營費用等等收入,恐怕全村也沒有人的年收入有他高。
重新上前準備繼續點燃兩桶煙花,看著跟過來的小家夥劉家貴,劉耀祖也笑著道:“阿貴,喜歡煙花嗎?那這桶煙花,你來點,好不好?”
“好!阿祖叔,我不怕的,我還敢放大炮仗呢!”
不得不說,跟著父母在外麵待過兩年的劉家貴,依然跟村裏孩子沒啥區別,膽子大就不少,關鍵還非常的皮。可在劉耀祖看來,兒時的他何嚐不是如此呢?
而後的時間裏,劉耀祖把點放煙花的事,交給那些躍躍欲試的屯裏孩子。每次點兩桶,而後挑兩個敢點的孩子跟自己一起過去。對這事,村民自然不會拒絕。
在村民看來,劉耀祖是村子最有本事跟文化的年青人,自家孩子跟他親近,他們自然不會拒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這些村民還是懂的。
結果這場大年三十的煙花盛宴,村裏大人們看的開心,村裏這些孩子則玩的開心。等到搬來的煙花全部燃放幹淨,整個開闊地也變得一片狼籍。
留下那些燃放幹淨的煙花桶,卻令每個人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直到此刻,所有村民才明白,有錢人的日子確實舒服瀟灑。這樣放煙花,確實很痛快!
可痛快之餘,幾千塊就這樣放掉,對很多節儉的村民而言,依然覺得有些心疼啊!
麵對那些看完煙花,依然舍不得離開的孩子,劉耀祖又特意搬來一個箱子,裏麵是他專門從煙花專賣店買來,專門提供給孩子玩的小煙花。
將箱子打開後,他也笑著道:“阿貴,這些煙花你們幾個分著玩,不要搶!你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跟你講過,有好東西要懂得怎麽辦啊?”
“要懂得分享!阿祖叔,這麽多煙花,都給我們啊?”
“嗯!小英,你仙女棒給你,等下讓哥哥帶你玩,好不好?”
看著從父親懷裏下來,已然跟在哥哥身邊的萌丫頭,劉耀祖也特意拿出一把小女孩最喜歡玩的仙女煙花棒,將其遞到小丫頭手裏,等下讓她也試著玩一下。
在劉耀祖看來,小孩子皮一點也沒什麽壞處。隻要不熊,那都是好孩子啊!
“謝謝阿祖叔!哥哥,你教我玩!”
拿著仙女煙花棒的萌丫頭,似乎也顯得很高興。道謝過後,直接將其遞到哥哥手裏。對小丫頭而言,她似乎蠻依賴這位比自己大點的哥哥,而且覺得哥哥很厲害。
反觀看到這一幕的劉耀興,對這雙親手帶大的兒女,自然也是覺得滿心自豪。那怕之前在外漂泊打工,他跟妻子兩人照顧孩子,多少顯得有些辛苦。
可兩人依然覺得,把孩子帶在身邊,好過把孩子交給父母帶。雖然夫妻倆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在教育孩子方麵,他們還是覺得盡心盡力了。
現如今,劉耀興帶著妻子回到老家,成為劉耀祖最器重的建築負責人。靠著這份工作,劉耀興在老家的發展,勢必會比在外麵當包工頭還要好。
最重要的是,劉耀興覺得明年有時間,也可以去城裏買房,過一把城裏人的癮。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打算把兒女都送去城裏讀書,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
說起來,如今城裏房價年年漲,更多也是緣於很多鄉下人開始進城買房。而他們買房的最大初衷,也是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雖然國家花大力氣扶持鄉村教育,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城裏的教育水平,確實要比鄉下好上許多。這也導致,很多鄉鎮一級的小學,往往都會陷入學生短缺的情況。
別說村裏這幫孩子,即便劉耀祖小時候,不也跑去縣裏讀書嗎?
在很多村民看來,如果當年劉耀祖也跟同齡人一樣,在鎮裏或隊裏讀小學,也許就不會成為那個屢屢跳級的少年天才。也許這是特例,但誰敢保證不會有第二個呢?
關於這些,劉耀祖雖然也有想法做些改變。可他清楚,這種大趨勢並非他所能扭轉的。涉及到自家孩子前途,那個當父母的能夠不在意呢?
相比大人們更多隻是靜靜看著,那些跟著父母過來看放煙花的孩子們,則明顯更歡呼雀躍。要不是父母攔著,恐怕很多激動的孩子,都想跑到煙花燃放區。
對這些孩子而言,他們似乎想更近距離的欣賞這番美景。看到這一幕,劉耀祖也覺得這些煙花錢沒白花。這種歡聲笑語的場景,何嚐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呢?
當首先點燃的兩桶煙花,很快被燃放幹淨,意猶未盡的眾人並未離開。所有人都清楚,擺在前方開闊地的煙花還有數桶,今晚他們有機會看個夠。
即便如此,還是有村民感慨道:“這煙花確實好看,就是貴了點!”
“誰說不是呢!早有聽阿成那小子說,阿祖買的都是好煙花,一桶至少兩三百塊。就這麽一會的功夫,就燒掉幾百塊。這樣燒錢,尋常人家誰舍得啊!”
“人家不差錢,而且又不是關起門來放,咱們也得了好處,不應該這麽說。”
“我也沒說不好!我隻是覺得,這孩子還年青,將來也要成家立業,過日子節儉點終於是好事。他會賺錢不假,可會賺也要會省才行。他往後的日子,還長著呢!”
麵對這些議論聲,劉耀祖自然沒聽到。可即便聽到,他也不會反駁什麽。如果村民知道,此刻待在村裏並沒什麽不同的他,是位隱藏的百億富豪,他們或許就不會這樣說。
<a id="wzsy" href="http://m.loubiqu.net">筆趣閣</a>
百億資產,用來買煙花放的話,別說一桶幾百就算幾千,那也不知要放到什麽時候。至於說節儉這種事,在劉耀祖看來勤儉節約是美德,可錢賺來不就是用來花的嗎?
如果隻是一味知道賺錢,而不知道如何花錢,賺錢又有什麽意義呢?
再者說,即便不動用交易股票賺來的錢,單單他今年創辦的兩家公司,還有視頻版權運營費用等等收入,恐怕全村也沒有人的年收入有他高。
重新上前準備繼續點燃兩桶煙花,看著跟過來的小家夥劉家貴,劉耀祖也笑著道:“阿貴,喜歡煙花嗎?那這桶煙花,你來點,好不好?”
“好!阿祖叔,我不怕的,我還敢放大炮仗呢!”
不得不說,跟著父母在外麵待過兩年的劉家貴,依然跟村裏孩子沒啥區別,膽子大就不少,關鍵還非常的皮。可在劉耀祖看來,兒時的他何嚐不是如此呢?
而後的時間裏,劉耀祖把點放煙花的事,交給那些躍躍欲試的屯裏孩子。每次點兩桶,而後挑兩個敢點的孩子跟自己一起過去。對這事,村民自然不會拒絕。
在村民看來,劉耀祖是村子最有本事跟文化的年青人,自家孩子跟他親近,他們自然不會拒絕。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道理,這些村民還是懂的。
結果這場大年三十的煙花盛宴,村裏大人們看的開心,村裏這些孩子則玩的開心。等到搬來的煙花全部燃放幹淨,整個開闊地也變得一片狼籍。
留下那些燃放幹淨的煙花桶,卻令每個人都覺得有些意猶未盡。直到此刻,所有村民才明白,有錢人的日子確實舒服瀟灑。這樣放煙花,確實很痛快!
可痛快之餘,幾千塊就這樣放掉,對很多節儉的村民而言,依然覺得有些心疼啊!
麵對那些看完煙花,依然舍不得離開的孩子,劉耀祖又特意搬來一個箱子,裏麵是他專門從煙花專賣店買來,專門提供給孩子玩的小煙花。
將箱子打開後,他也笑著道:“阿貴,這些煙花你們幾個分著玩,不要搶!你上幼兒園的時候,老師有沒有跟你講過,有好東西要懂得怎麽辦啊?”
“要懂得分享!阿祖叔,這麽多煙花,都給我們啊?”
“嗯!小英,你仙女棒給你,等下讓哥哥帶你玩,好不好?”
看著從父親懷裏下來,已然跟在哥哥身邊的萌丫頭,劉耀祖也特意拿出一把小女孩最喜歡玩的仙女煙花棒,將其遞到小丫頭手裏,等下讓她也試著玩一下。
在劉耀祖看來,小孩子皮一點也沒什麽壞處。隻要不熊,那都是好孩子啊!
“謝謝阿祖叔!哥哥,你教我玩!”
拿著仙女煙花棒的萌丫頭,似乎也顯得很高興。道謝過後,直接將其遞到哥哥手裏。對小丫頭而言,她似乎蠻依賴這位比自己大點的哥哥,而且覺得哥哥很厲害。
反觀看到這一幕的劉耀興,對這雙親手帶大的兒女,自然也是覺得滿心自豪。那怕之前在外漂泊打工,他跟妻子兩人照顧孩子,多少顯得有些辛苦。
可兩人依然覺得,把孩子帶在身邊,好過把孩子交給父母帶。雖然夫妻倆文化水平不是很高,但在教育孩子方麵,他們還是覺得盡心盡力了。
現如今,劉耀興帶著妻子回到老家,成為劉耀祖最器重的建築負責人。靠著這份工作,劉耀興在老家的發展,勢必會比在外麵當包工頭還要好。
最重要的是,劉耀興覺得明年有時間,也可以去城裏買房,過一把城裏人的癮。當然最重要的是,他打算把兒女都送去城裏讀書,讓他們接受更好的教育。
說起來,如今城裏房價年年漲,更多也是緣於很多鄉下人開始進城買房。而他們買房的最大初衷,也是為了孩子能得到更好的教育。
雖然國家花大力氣扶持鄉村教育,但不得不承認的是,城裏的教育水平,確實要比鄉下好上許多。這也導致,很多鄉鎮一級的小學,往往都會陷入學生短缺的情況。
別說村裏這幫孩子,即便劉耀祖小時候,不也跑去縣裏讀書嗎?
在很多村民看來,如果當年劉耀祖也跟同齡人一樣,在鎮裏或隊裏讀小學,也許就不會成為那個屢屢跳級的少年天才。也許這是特例,但誰敢保證不會有第二個呢?
關於這些,劉耀祖雖然也有想法做些改變。可他清楚,這種大趨勢並非他所能扭轉的。涉及到自家孩子前途,那個當父母的能夠不在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