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慮到六月山裏氣溫較高,攜帶鮮肉很容易變質。此行進山的劉耀祖,特意帶了塊臘肉。在他看來,臘肉既有油脂還有鹽分,很適合烹製跟搭配其它菜。


    至於中午的主食,則是昨晚便蒸好的饅頭。即便用密封帶保存,這種悶熱的天氣下,饅頭也很難保存太久。而這幾個大饅頭,便是進山第一頓飯的主食。


    利用進山攜帶的淡水,外加進山隨手采的一些鮮嫩黃瓜香,配合臘肉辣椒一起炒。一口饅頭一口菜,確實感覺有些餓的劉耀祖,覺得這頓飯似乎格外香。


    感受著不時吹起的山風,劉耀祖也笑著道:“人要是累了,確實吃什麽都覺得香。這進山第一頓飯,還是吃的蠻豐盛。剩下要做的,就是搭建庇護所了。”


    吃完中午飯,鍋碗這些東西,自然無法用清水洗,而是直接用衛生紙擦拭一下。尚未找到幹淨水源的情況下,劉耀祖攜帶的那些飲用水也要省著點用。


    至於出了一身臭汗,很想痛快洗個澡,在這種崇山峻嶺中,無疑是個奢望啊!


    “先在附近找找看,要是能找到有泉眼的地方,到時也能挖個坑蓄水。那樣的話,飲用水跟生活用水問題便能解決。每次進山背水,即麻煩又辛苦啊!”


    想到水的重要性,劉耀祖覺得可以在周圍找一找。鬆樹植被如此茂盛,想來地下水也很充沛。前提是,他要能找到有地下水的地方才行,否則隻能節約用水。


    翻到石崖上仔細清理查看,發現位置確實適合搭建庇護所。將崖頂清理一番,又找來一些石頭堆了個簡易平台,劉耀祖開始出發收集建造庇護所的材料。


    搭建這種簡易木製庇護所,隻要確保遮風擋雨就行。至於保溫或者防野獸襲擾等功能,劉耀祖覺得有些不靠譜。正要建那樣的庇護所,那跟建房子沒啥區別。


    選了兩根有枝杈,筆直且堅硬的雜木,將其伐倒拖回庇護所。簡單比照一下,確認這兩根柱子用來當庇護所支架,還是非常不錯的。


    有石崖充當另一麵護牆,劉耀祖隻需搭建一個三麵框架。以他現在的木工技能,即便沒有家裏購置的機器,憑借帶來的斧頭跟鋸子,也能輕易完成這些工作。


    建庇護所之前,自然要把支撐的框架給建好。將削好的兩根雜木樁尾部削尖,放進尚未熄滅的火堆中進行炭化,避免埋進土裏生蟲或腐朽。


    利用購置的工兵鏟,劉耀祖又在選定的位置,提前挖掘兩個埋樹樁的洞。確認深度達標,將埋在炭火堆的柱樁給取出,用力將其插進挖好的洞穴中。


    打下柱樁將其填埋嚴實,為確保庇護所堅固性,又在柱樁旁邊打下三角支柱狀。這樣一來,與石崖並排的兩根柱莊,很快變得穩固起來。


    “嗯!剩下要做的,就是再找幾根圓木,將庇護所框架先搭建好。除此之外,可以用砍回來的雜木,製作一張懸空地麵的木床,那樣睡著更舒服些。”


    先前清理石崖下麵的地麵,劉耀祖發現地麵有些潮濕。雖然可以鋪墊樹枝或樹葉,再鋪上提前購置的防水墊。可睡在地上,他總覺得不太踏實。


    眼下山裏這個季節,晚上蛇蟲都比較活躍。雖然劉耀祖從網上,購置用於驅走蛇蟲的藥粉。可為了確保安全,他覺得有必把床鋪抬高讓其離開地麵。


    況且,搭建一張簡易可供休息的木床,也花費不了他多少時間!


    在建造庇護所的過程中,劉耀祖借用攜帶的攝影器材,仔細檢查角度跟位置。確保在工作之餘,這些攝影器材能將他工作的情況,清晰拍攝進鏡頭中。


    那樣的話,等回去便能利用這些素材進行剪輯,讓更多觀看視頻的網友知道。戶外露營看似很好玩,可沒有經驗的話,到了山裏恐怕也會寸步難行啊!


    這還是天氣好的情況下,真要進山之後突然碰到下雨,那情況就會變得更危險。要是碰到下雪天,叢林戶外探險的危險程度,會比其它時候更凶險。


    眼下在這裏建造一幢庇護所,劉耀祖也沒想草率行事。既然是為將來那些有可能迷路的村民所建,那自然要建的結實些。即便村民用不上,他將來說不定也能用上。


    不出意外,往後他探索戶外叢林的次數會增多。這些提前建好的庇護所,都將成為他的中轉站。有這些中轉站確保安全,那怕進入更原始的叢林,也會變得更安全。


    令劉耀祖意外的是,在尋找可利用的枯木跟雜木時,他還發現不少小時吃過的野和藍莓。相比人工培植的藍莓,眼下野生藍莓可真的不多見了。


    “好東西,這玩意有年頭沒吃,今天有必要多嚐嚐。”


    清楚這種野生藍莓營養豐富,平時村民進山碰到,也會采一些回來給孩子吃。要是數量多,將其製成藍莓幹,保存起來食用,也不失為一道好零食啊!


    從幾株野生藍莓樹上,劉耀祖采集不了成熟的藍莓,剩下那些沒成熟的,他也沒有去破壞。隻是想到這些藍莓,後期成熟便有可能掉落,他也覺得有些可惜。


    可事實上,叢林裏很多動物,也會撿拾這些藍莓果。若非數量太小,劉耀祖還真想多摘一些回去製成幹果。不論招待客人還是自己食用,都是一道不可多得的零嘴。


    不進山不知道,一進山才知道,山裏可供食用的野果野菜真不少。即便眼下沒到出鬆菇的季節,可在鬆林裏轉了一圈,劉耀祖也采了不少紅蘑。


    <a id="wzsy" href="https://m.biquge.name">筆趣閣</a>


    “嘿嘿,晚上臘肉炒紅蘑,又一道山野美味啊!”


    砍伐所需木料同時,劉耀祖也沒忘記搜尋一些有價值能食用的東西。更令他高興的是,在尋找搭建庇護所木料過程中,他很快發現一處泥土溫潤的低窪地。


    看了看地勢,劉耀祖想了想道:“將這個坑挖深一點,想必地下水也會匯聚成一個水坑。這樣一來,接下來所需的生活用水,想來不用發愁了。”


    水是生命之源,想在山裏戶外安全順利生存下來,那就必須找到幹淨可靠的水源。眼下這個低窪地,周圍雖有零星灌木,土質含沙量卻比較高。


    隻需將泥土清理幹淨,匯聚過後沉澱出來的水,那怕直接飲用問題都應該不大。但出於安全考慮,劉耀祖真要喝這個水,也會將其燒開之後當涼白開喝。


    真要在山裏露營時,因為吃了不幹淨的東西跟水,最終導致身體出現問題,那也是一件很悲催的事。涉及自身安全的事,劉耀祖自然很謹慎。


    找來工兵鏟挖出一個深達半米的小水坑,將水坑邊緣也清理幹淨,看著在坑底慢慢匯聚的淡水,劉耀祖也知道想聚滿一坑水,還是需要一點時間。


    “好了,水源問題解決,剩下就是趕緊搭建庇護所了。”


    做為新人首次進山,嚐試戶外生存露營,很多東西都需要從頭開始學習跟準備。好在劉耀祖相信,現在做的這些事,也能為他積攢經驗,爭取下次再進山也能做更好嘛!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從荒野到殿堂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一家之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一家之煮並收藏從荒野到殿堂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