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折背影頓了頓,微微抬頭看著遠處,道:“不是早就說了麽,你還想讓我說什麽呢。男人一輩子無非就愛兩樣東西,權勢和女人,我最終也無可避免,走了一條普天之下男人都會走的路。”
“那你說將來帶我雲遊四海,還作數麽?”沈嫻從來沒有這麽卑微過,可是她覺得,如果蘇折不要離她這麽遠,卑微一一三七點也無妨。
蘇折從遠處收回視線,淡淡地落在腳下這條細窄的小路上。他輕聲細語道:“等到時候蘇羨登基以後再說吧。”
“那你打算這些年,便丟下我和阿羨不管不問了麽?”
“怎麽會,”蘇折淡淡道,“我在朝堂上,會盡我所能護你們安全的。”
後來蘇折沒再停留,在沈嫻的視野裏越走越遠。
沈嫻忽然朝他叫喊:“蘇折,你這混蛋!混蛋!”
她叫得聲音都嘶啞了,不管她怎麽罵,蘇折就是不回頭。田埂那邊耕種的農民和陪同蘇折一起來的官員,都循聲朝這邊望來。
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更不知道蘇相是哪裏惹了她。
沈嫻雙腳沒在泥濘裏,忽然之間感覺,她就像一個被他拋棄的人。
對,那種感覺就像是被蘇折拋棄了,在她最愛他的時候,相信著他所說的每一句話的時候,堅信著他們一定會有以後的時候。
可到最後,他先轉身離開,卻隻剩下她一個。
真是錐心刺骨啊,不,比這還要狠。
這一日明明春光明媚甚是美麗,可沈嫻回宮時,失魂落魄,滿身泥漬。她自登基以來,就不曾這般狼狽過。
朝臣們大驚,護送沈嫻回來的秦如涼隻對外道是,女君去城郊視察之時不慎踩進了水田裏。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沈嫻回到太和宮裏時,蘇羨從房裏出來。
她沒想到從城郊到宮裏,一路上她都能忍得住,可此刻見到蘇羨,眼眶紅紅的,倏地便哭了起來。
蘇羨一句話也不說,安安靜靜地走到沈嫻麵前,不顧她滿身都是泥,就張手抱了她。
沈嫻蹲下身,把他抱在懷裏,埋頭在他小小的頸窩裏,無聲淚流。
蘇羨小手順著沈嫻的後背,問:“誰欺負了娘,我把他哄到太和宮裏來,踹下湖裏去。”
“好,把他踹下湖裏去。”沈嫻卻始終沒說是誰。
朝中隱隱有了傳言,蘇相雖是女君的老師,可最近好似女君與他決裂了。那日女君在田埂上大罵蘇相一事,朝中官員們私下傳得很快,不多久就舉朝皆知了。
大家都等著女君對蘇相發難呢,可朝中一片詭異的風平浪靜。女君和蘇相很有默契似的,誰都當做沒發生過。
但是朝中事,女君和蘇相都無一絲懈怠。兩人更像是在爭權奪利一般,暗暗相鬥。
蘇折越是沉迷權勢,越是能激發沈嫻的鬥誌。她不僅安撫招恤百官到她這一邊,她正一點點架空蘇折的相權。
她不信他摯愛這權勢。她最後悔的就是當初輕易讓他做了一國丞相。
如果她努力去挽回,如果她最終能夠力挽狂瀾,是不是就不用蘇折再擋在她前麵了?
她想,大抵她是因為太過無能了,所以才會被拋棄的吧。
她趕不上蘇折的才能,可是她不想停下來,她想要去追。
當沈嫻把朝政大權慢慢收攏回來時,她一直很疑惑,這樣的權力到底有哪點好?為什麽她就感受不到一點快樂呢?
蘇折便是這樣一步一步引導著她來向自己抗衡,直至最後,百官歸心於她,新政不著痕跡地交付於她,一切都如他所願。
夜裏,蘇折書房裏的燈通夜徹亮,他數個日日夜夜,伏案疾書。他已寫好了三五本厚厚的冊子,將他畢生所學之治國經略全部記載其中。以及大楚未來的走向,三年五年他已經不放心,他要把大楚十年內的治國方案都寫下,隻要是自己所能想到的,事無巨細。
隻要是他留下的東西,總有一天她一定會仔細翻看的。
阿嫻若是能夠將他留下的這些仔細貫通,他想,應是十年內無憂。十年後大楚會是一番鼎盛光景,北夏也好,夜梁也罷,都再撼動不了大楚。
蘇折會很小心,不讓自己的血沾在那冊子紙頁上。若有鼻血淌下,亦或是咳出了血,他都會手掩著唇偏離書桌。
殷紅的血跡從他蒼白冰冷的指縫間溢出,有種妖豔的蒼涼。
接下來,便還有最後一件事了。
蘇折很難得主動去見沈嫻。
他去禦書房的時候,沈嫻正在桌前忙碌。蘇折安安靜靜地等候在一旁,待她忙完手裏的事。
已不知有多久,他都沒見過她展露笑顏。
她臉上淡得沒有表情,琉璃琥珀般的雙眼孤寂冷銳,依稀有不怒而威之感。
她已經學會如何做一個震懾朝堂的女君,在她這裏,沒再有凡事好商量,她所代表的是一國之威、君無戲言。
像往常沈嫻動不動則與一幫朝臣在殿上吵得不可開交那樣的事,往後都不可能再發生。
蘇折很遺憾,最終還是讓她走上一條孤家寡人的路。
忽然沈嫻淡淡出聲:“蘇相有何事。”
蘇折揖首道:“臣已將丞相官署的政務下派至各部,往後依然由皇上執掌中樞。”
沈嫻手裏的動作一頓,從案桌上抬起眼來,看向蘇折,道:“蘇相這是要徹底還政於朕?朕記得,蘇相說過喜歡這權勢的。”她想了想,道,“應該還是春深時節的時候才說過的。現如今才不過盛夏。”
蘇折手中的權力雖不剩多少,可他依舊是百官之首,地位高崇不可動搖。
現在他把手上僅剩的事務都交給各部,由沈嫻統籌,那往後就真是隻剩下相位了。
蘇折道:“臣打算入秋以後,離京前往各地方視察。”
沈嫻眼神深了下來,聲音依然平淡無緒,問:“你打算去何處?”
“有的地方今年豐收,有的地方依然貧瘠,無一確切之地,唯有一路走一路看。不過京城內外,形勢良好,待秋收之後,可有一部分剩餘糧食入國庫。”
“那你說將來帶我雲遊四海,還作數麽?”沈嫻從來沒有這麽卑微過,可是她覺得,如果蘇折不要離她這麽遠,卑微一一三七點也無妨。
蘇折從遠處收回視線,淡淡地落在腳下這條細窄的小路上。他輕聲細語道:“等到時候蘇羨登基以後再說吧。”
“那你打算這些年,便丟下我和阿羨不管不問了麽?”
“怎麽會,”蘇折淡淡道,“我在朝堂上,會盡我所能護你們安全的。”
後來蘇折沒再停留,在沈嫻的視野裏越走越遠。
沈嫻忽然朝他叫喊:“蘇折,你這混蛋!混蛋!”
她叫得聲音都嘶啞了,不管她怎麽罵,蘇折就是不回頭。田埂那邊耕種的農民和陪同蘇折一起來的官員,都循聲朝這邊望來。
誰也不知道發生了什麽,更不知道蘇相是哪裏惹了她。
沈嫻雙腳沒在泥濘裏,忽然之間感覺,她就像一個被他拋棄的人。
對,那種感覺就像是被蘇折拋棄了,在她最愛他的時候,相信著他所說的每一句話的時候,堅信著他們一定會有以後的時候。
可到最後,他先轉身離開,卻隻剩下她一個。
真是錐心刺骨啊,不,比這還要狠。
這一日明明春光明媚甚是美麗,可沈嫻回宮時,失魂落魄,滿身泥漬。她自登基以來,就不曾這般狼狽過。
朝臣們大驚,護送沈嫻回來的秦如涼隻對外道是,女君去城郊視察之時不慎踩進了水田裏。
<a id="wzsy" href="http://m.xiashuba.com">下書吧</a>
沈嫻回到太和宮裏時,蘇羨從房裏出來。
她沒想到從城郊到宮裏,一路上她都能忍得住,可此刻見到蘇羨,眼眶紅紅的,倏地便哭了起來。
蘇羨一句話也不說,安安靜靜地走到沈嫻麵前,不顧她滿身都是泥,就張手抱了她。
沈嫻蹲下身,把他抱在懷裏,埋頭在他小小的頸窩裏,無聲淚流。
蘇羨小手順著沈嫻的後背,問:“誰欺負了娘,我把他哄到太和宮裏來,踹下湖裏去。”
“好,把他踹下湖裏去。”沈嫻卻始終沒說是誰。
朝中隱隱有了傳言,蘇相雖是女君的老師,可最近好似女君與他決裂了。那日女君在田埂上大罵蘇相一事,朝中官員們私下傳得很快,不多久就舉朝皆知了。
大家都等著女君對蘇相發難呢,可朝中一片詭異的風平浪靜。女君和蘇相很有默契似的,誰都當做沒發生過。
但是朝中事,女君和蘇相都無一絲懈怠。兩人更像是在爭權奪利一般,暗暗相鬥。
蘇折越是沉迷權勢,越是能激發沈嫻的鬥誌。她不僅安撫招恤百官到她這一邊,她正一點點架空蘇折的相權。
她不信他摯愛這權勢。她最後悔的就是當初輕易讓他做了一國丞相。
如果她努力去挽回,如果她最終能夠力挽狂瀾,是不是就不用蘇折再擋在她前麵了?
她想,大抵她是因為太過無能了,所以才會被拋棄的吧。
她趕不上蘇折的才能,可是她不想停下來,她想要去追。
當沈嫻把朝政大權慢慢收攏回來時,她一直很疑惑,這樣的權力到底有哪點好?為什麽她就感受不到一點快樂呢?
蘇折便是這樣一步一步引導著她來向自己抗衡,直至最後,百官歸心於她,新政不著痕跡地交付於她,一切都如他所願。
夜裏,蘇折書房裏的燈通夜徹亮,他數個日日夜夜,伏案疾書。他已寫好了三五本厚厚的冊子,將他畢生所學之治國經略全部記載其中。以及大楚未來的走向,三年五年他已經不放心,他要把大楚十年內的治國方案都寫下,隻要是自己所能想到的,事無巨細。
隻要是他留下的東西,總有一天她一定會仔細翻看的。
阿嫻若是能夠將他留下的這些仔細貫通,他想,應是十年內無憂。十年後大楚會是一番鼎盛光景,北夏也好,夜梁也罷,都再撼動不了大楚。
蘇折會很小心,不讓自己的血沾在那冊子紙頁上。若有鼻血淌下,亦或是咳出了血,他都會手掩著唇偏離書桌。
殷紅的血跡從他蒼白冰冷的指縫間溢出,有種妖豔的蒼涼。
接下來,便還有最後一件事了。
蘇折很難得主動去見沈嫻。
他去禦書房的時候,沈嫻正在桌前忙碌。蘇折安安靜靜地等候在一旁,待她忙完手裏的事。
已不知有多久,他都沒見過她展露笑顏。
她臉上淡得沒有表情,琉璃琥珀般的雙眼孤寂冷銳,依稀有不怒而威之感。
她已經學會如何做一個震懾朝堂的女君,在她這裏,沒再有凡事好商量,她所代表的是一國之威、君無戲言。
像往常沈嫻動不動則與一幫朝臣在殿上吵得不可開交那樣的事,往後都不可能再發生。
蘇折很遺憾,最終還是讓她走上一條孤家寡人的路。
忽然沈嫻淡淡出聲:“蘇相有何事。”
蘇折揖首道:“臣已將丞相官署的政務下派至各部,往後依然由皇上執掌中樞。”
沈嫻手裏的動作一頓,從案桌上抬起眼來,看向蘇折,道:“蘇相這是要徹底還政於朕?朕記得,蘇相說過喜歡這權勢的。”她想了想,道,“應該還是春深時節的時候才說過的。現如今才不過盛夏。”
蘇折手中的權力雖不剩多少,可他依舊是百官之首,地位高崇不可動搖。
現在他把手上僅剩的事務都交給各部,由沈嫻統籌,那往後就真是隻剩下相位了。
蘇折道:“臣打算入秋以後,離京前往各地方視察。”
沈嫻眼神深了下來,聲音依然平淡無緒,問:“你打算去何處?”
“有的地方今年豐收,有的地方依然貧瘠,無一確切之地,唯有一路走一路看。不過京城內外,形勢良好,待秋收之後,可有一部分剩餘糧食入國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