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四章華箏出嫁
鳳九歌在國公府陪了華箏一整天,就像華箏說的那樣,北漠的隊伍下午的時候便到了。
卯時,整個國公府就吵鬧了起來。
今日是華箏出嫁的大日子,鳳九歌原本想回將軍府,卻被華箏拉著在國公府住了一晚。
麵前的華箏,一身大紅的喜服,臉上施了些薄薄的妝。
許是兩邊的燭火搖曳,映在華箏臉上讓她看起來分外嬌嫩。
鳳九歌忍不住歎了一聲,都說新嫁娘是最美的,這話果然不錯。
總算是領略到了什麽叫“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華箏有些害羞地看著銅鏡裏的自己,她從來沒有想到自己這麽快就要嫁人了,即便現在身著嫁衣,也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怎麽樣?”一道清冽的聲音傳進鳳九歌耳朵,她轉頭一看,聞人凜正靜靜地站在一旁。
他是今日送嫁的人,自然得早早在這裏等待華箏梳妝完畢。
鳳九歌拉著他出了房門,天色還沒有亮,夜裏的濕氣讓鳳九歌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聞人凜見狀牽過鳳九歌的手,將她的手完全包在自己掌心。
鳳九歌透過窗戶看著華箏,輕聲歎道:“原本我以為華箏能夠嫁給穆齊對於她來說會是一件幸福的事,隻是我忽略了這麽遠的距離,不管怎麽樣都會讓她感覺孤單。”
聞人凜聞言深深看了一眼鳳九歌,而後才開口道:“即便這一次華箏沒有嫁給穆齊,她遲早會被父皇送到另一個地方和親,這不是你的錯。”
鳳九歌笑了笑,她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看見華箏這個樣子難免有些傷感。
“若是以後有空,我帶你去北漠見她便好,不管怎麽說今日都是大喜的日子,你這幅模樣華箏看了也會覺得難過。”聞人凜的聲音很輕,卻是一句又一句的敲打著鳳九歌心情。
她強行扯出一個微笑:“你怎麽能夠進來?”
按常理來說男人是不可以出現在內宅的,聞人凜這麽進來也不怕衝撞了規矩嗎?
“父皇擔心出了什麽意外,便破例讓我一直守在華箏身邊。”
鳳九歌點點頭,也對,華箏可是穆齊親自前來接回北漠的,一點差錯可都不能出。
“九歌,九歌……”華箏輕輕叫了兩聲,她剛才被眾人擋住了視線,沒有看見鳳九歌和聞人凜出了門。
“華箏在叫我,我先進去看看。”鳳九歌放開了聞人凜的手,往房間裏走去。
聞人凜看這鳳九歌的背影,又看了看華箏一身嫁衣的模樣,他的腦海裏浮現的是鳳九歌身著喜服的樣子。
看來,自己也不想再等了。
“怎麽了?”鳳九歌走到華箏身邊,戲謔地看著她。
“馬上就要行笄禮了,”華箏緊緊抓住鳳九歌的手,“我有些害怕。”
鳳九歌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這有什麽好害怕的,每個女子出嫁前都會這樣。”
笄禮,也是俗語裏的梳發禮。
鳳九歌見華箏眼底有著深深的不安,心裏明白她是擔心這笄禮之後自己就要離開這個生長多年的地方。
“九歌可以幫我梳頭嗎?”華箏睜著眼睛望著她。
鳳九歌失笑:“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我來,你這丫頭倒是異想天開。”
說著,鳳九歌往後看了一眼:“見過皇後娘娘。”
華箏沒有想到皇後會親自來,她有一瞬間的愣神,然後便哽咽著叫道:“姑姑。”
皇後伸手撫了撫華箏的頭發:“沒想到這麽快我們的華箏就長大要嫁人了。”
華箏眼眶泛紅,她與皇後的關係一向很好,如今一看見皇後她更不想去北漠了。
鳳九歌見狀遞過一把檀木梳給皇後:“娘娘幫華箏行笄禮吧。”
皇後伸手接過梳子,她理了理華箏的秀發,強撐著自己露出笑容。
她沒有子嗣,華箏就和她的親生女兒一樣,如今女兒要出嫁了,她這個當娘的心裏怎麽能夠不難過。
“看我,”皇後笑著道,“明明是大喜的日子竟然表現得這麽傷感,真是不該。”
說著,皇後用梳子輕輕放在了華箏的頭發之上。
一下,“一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
兩下,“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
三下,“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梳完,皇後將梳子放在了一旁候著的侍女收禮。
鳳九歌和皇後一左一右的將華箏從椅子上扶起,再過一會兒,她便要離開了。
天微微有些發亮,三人都沒有說話。
“時辰到。”聞人凜走進房間。
華箏不舍的看了一眼鳳九歌和皇後,轉身便離開了。
大堂內,華國公等人都已經坐好,華箏一一向其行過禮之後才徹底出了國公府。
穆齊已經在門外等著了,他看見華箏出來,立馬翻身下了馬,從喜婆手中接過華箏的手,將她扶上了轎。
鳳九歌見著他的舉動心裏稍稍放心了些,華箏嫁過去應該不會吃虧的。
她的眼神和穆齊的眼神撞見,兩人同時輕輕點了點頭。
隨後,穆齊便上了馬。
“啟程。”
迎親的隊伍慢慢往前走著,鳳九歌心裏忽然有些惆悵。
“小姐,咱們回去吧。”映碧見人群已經走遠,輕聲叫道。
鳳九歌點點頭,是時候處理她自己的事情了。
鳳九歌回到府裏泡了個澡才覺得自己頭腦清醒了些。
“小姐,探子查到前幾日劉氏和大皇子有過碰麵。”芷秋掌管著整個暗衛團隊,所有消息她都能在第一時間收到。
鳳九歌微微頷首:“這個並不出乎意料,聞人軒最近有什麽動作?”
“他一直在暗中召集兵馬,如今大部分人都在西山。”芷秋回道。
“西山?”鳳九歌有些訝異,“那不是土匪窩子嗎?”
芷秋點點頭:“大皇子將那些土匪全部收入了麾下,如今這群人打著土匪的名義,實際上都成了軍隊。”
鳳九歌沉默了一會兒:“大約有多少人?”
“十萬。”
十萬,放在這京城中,也足夠多了。
鳳九歌在國公府陪了華箏一整天,就像華箏說的那樣,北漠的隊伍下午的時候便到了。
卯時,整個國公府就吵鬧了起來。
今日是華箏出嫁的大日子,鳳九歌原本想回將軍府,卻被華箏拉著在國公府住了一晚。
麵前的華箏,一身大紅的喜服,臉上施了些薄薄的妝。
許是兩邊的燭火搖曳,映在華箏臉上讓她看起來分外嬌嫩。
鳳九歌忍不住歎了一聲,都說新嫁娘是最美的,這話果然不錯。
總算是領略到了什麽叫“膚如凝脂,領如蝤蠐,齒如瓠犀,螓首蛾眉”。
華箏有些害羞地看著銅鏡裏的自己,她從來沒有想到自己這麽快就要嫁人了,即便現在身著嫁衣,也有一種不真實的感覺。
“怎麽樣?”一道清冽的聲音傳進鳳九歌耳朵,她轉頭一看,聞人凜正靜靜地站在一旁。
他是今日送嫁的人,自然得早早在這裏等待華箏梳妝完畢。
鳳九歌拉著他出了房門,天色還沒有亮,夜裏的濕氣讓鳳九歌忍不住打了個哆嗦。
聞人凜見狀牽過鳳九歌的手,將她的手完全包在自己掌心。
鳳九歌透過窗戶看著華箏,輕聲歎道:“原本我以為華箏能夠嫁給穆齊對於她來說會是一件幸福的事,隻是我忽略了這麽遠的距離,不管怎麽樣都會讓她感覺孤單。”
聞人凜聞言深深看了一眼鳳九歌,而後才開口道:“即便這一次華箏沒有嫁給穆齊,她遲早會被父皇送到另一個地方和親,這不是你的錯。”
鳳九歌笑了笑,她不是不明白這個道理,隻是看見華箏這個樣子難免有些傷感。
“若是以後有空,我帶你去北漠見她便好,不管怎麽說今日都是大喜的日子,你這幅模樣華箏看了也會覺得難過。”聞人凜的聲音很輕,卻是一句又一句的敲打著鳳九歌心情。
她強行扯出一個微笑:“你怎麽能夠進來?”
按常理來說男人是不可以出現在內宅的,聞人凜這麽進來也不怕衝撞了規矩嗎?
“父皇擔心出了什麽意外,便破例讓我一直守在華箏身邊。”
鳳九歌點點頭,也對,華箏可是穆齊親自前來接回北漠的,一點差錯可都不能出。
“九歌,九歌……”華箏輕輕叫了兩聲,她剛才被眾人擋住了視線,沒有看見鳳九歌和聞人凜出了門。
“華箏在叫我,我先進去看看。”鳳九歌放開了聞人凜的手,往房間裏走去。
聞人凜看這鳳九歌的背影,又看了看華箏一身嫁衣的模樣,他的腦海裏浮現的是鳳九歌身著喜服的樣子。
看來,自己也不想再等了。
“怎麽了?”鳳九歌走到華箏身邊,戲謔地看著她。
“馬上就要行笄禮了,”華箏緊緊抓住鳳九歌的手,“我有些害怕。”
鳳九歌輕輕拍了拍她的手背:“這有什麽好害怕的,每個女子出嫁前都會這樣。”
笄禮,也是俗語裏的梳發禮。
鳳九歌見華箏眼底有著深深的不安,心裏明白她是擔心這笄禮之後自己就要離開這個生長多年的地方。
“九歌可以幫我梳頭嗎?”華箏睜著眼睛望著她。
鳳九歌失笑:“這種事情怎麽可能我來,你這丫頭倒是異想天開。”
說著,鳳九歌往後看了一眼:“見過皇後娘娘。”
華箏沒有想到皇後會親自來,她有一瞬間的愣神,然後便哽咽著叫道:“姑姑。”
皇後伸手撫了撫華箏的頭發:“沒想到這麽快我們的華箏就長大要嫁人了。”
華箏眼眶泛紅,她與皇後的關係一向很好,如今一看見皇後她更不想去北漠了。
鳳九歌見狀遞過一把檀木梳給皇後:“娘娘幫華箏行笄禮吧。”
皇後伸手接過梳子,她理了理華箏的秀發,強撐著自己露出笑容。
她沒有子嗣,華箏就和她的親生女兒一樣,如今女兒要出嫁了,她這個當娘的心裏怎麽能夠不難過。
“看我,”皇後笑著道,“明明是大喜的日子竟然表現得這麽傷感,真是不該。”
說著,皇後用梳子輕輕放在了華箏的頭發之上。
一下,“一梳梳到尾,舉案又齊眉。”
兩下,“二梳梳到尾,比翼共雙飛。”
三下,“三梳梳到尾,永結同心佩。”
梳完,皇後將梳子放在了一旁候著的侍女收禮。
鳳九歌和皇後一左一右的將華箏從椅子上扶起,再過一會兒,她便要離開了。
天微微有些發亮,三人都沒有說話。
“時辰到。”聞人凜走進房間。
華箏不舍的看了一眼鳳九歌和皇後,轉身便離開了。
大堂內,華國公等人都已經坐好,華箏一一向其行過禮之後才徹底出了國公府。
穆齊已經在門外等著了,他看見華箏出來,立馬翻身下了馬,從喜婆手中接過華箏的手,將她扶上了轎。
鳳九歌見著他的舉動心裏稍稍放心了些,華箏嫁過去應該不會吃虧的。
她的眼神和穆齊的眼神撞見,兩人同時輕輕點了點頭。
隨後,穆齊便上了馬。
“啟程。”
迎親的隊伍慢慢往前走著,鳳九歌心裏忽然有些惆悵。
“小姐,咱們回去吧。”映碧見人群已經走遠,輕聲叫道。
鳳九歌點點頭,是時候處理她自己的事情了。
鳳九歌回到府裏泡了個澡才覺得自己頭腦清醒了些。
“小姐,探子查到前幾日劉氏和大皇子有過碰麵。”芷秋掌管著整個暗衛團隊,所有消息她都能在第一時間收到。
鳳九歌微微頷首:“這個並不出乎意料,聞人軒最近有什麽動作?”
“他一直在暗中召集兵馬,如今大部分人都在西山。”芷秋回道。
“西山?”鳳九歌有些訝異,“那不是土匪窩子嗎?”
芷秋點點頭:“大皇子將那些土匪全部收入了麾下,如今這群人打著土匪的名義,實際上都成了軍隊。”
鳳九歌沉默了一會兒:“大約有多少人?”
“十萬。”
十萬,放在這京城中,也足夠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