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我們做一個簡單的推理:是個官都會有事兒,出事兒了交錢,沒事兒了。錢哪兒來,從人民群眾的口袋中來。當官兒的就怕自己出事兒,怕出事兒就要多撈銀子。銀子撈得越多,膽子也就越大。膽子越大,銀子撈得越多。
其中誰最吃虧?!答:勞苦大眾。
這主意分明是想要鼓動老百姓造反。
包藏禍心,其心可誅!
誰會讚成?!答:滿朝文武全讚成。
所有人都有事兒,更怕出事兒。
現實就是這麽荒謬。
唯一不讚成的,也絕對不可以讚成的隻有一個人,乾隆爺。
他是領導,領導是要對人民負責的。
所有人都可以讚成,唯獨他不可以。
乾隆爺別說沒有事兒,就算有事兒,也沒人敢問他的事兒。‘議罪銀’這麽坑爹的一個主意他看不出來嗎?!
簡單的四大點,就連度娘都知道:1.以錢代罪,使上繳了議罪銀的官員更加有肆無恐,加劇了清朝官吏的腐化。
2.錄取官員的標準由注重對行政能力的測試轉變為對斂財能力考核,使得清朝官員整體素質下降。
3.為了撈回上繳上去的議罪銀,官員們加強了對底層人民的剝削,造成了社會動蕩。
4.以錢代罪,有罪不究,律法變得形同虛設,加速了清王朝的衰弱。
我個人認為,乾隆爺那時候雖然已經老了,但卻並不糊塗。簡單的推理題還是能拿個八九十分的。問題就在於,這麽一個有百害而無一利,既傷民生,又傷國體的製度怎麽就堂而皇之地登上曆史的舞台了呢?!
讓我們接著和大人故事繼續向下看。
曆史即將揭曉,下麵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那是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1780年的初夏。那一年,和大人30歲,乾隆爺69歲。
六月的紫禁城絢爛無比,到處洋溢著明媚的熱情。良辰美景,又豈能少了賞花的人?乾隆爺特意叫來了和大人,君臣二人一邊在花園裏散步,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漸漸地,二人來到了一個小亭之內,亭子旁邊有一棵茂密的大樹,樹蔭遮擋住了驕陽,亭子內變得一片清涼,幾隻喜鵲停在枝頭,見到來人喏嗜地叫了幾聲,翅膀一揮,消失在了二人的視線之外。
“和珅,你喜歡什麽鳥?!”乾隆爺興趣盎然地問道。
“奴才最喜歡喜鵲。喜鵲羽毛黑白相間,十分優雅,而且他的叫聲意寓著向人報喜,是吉祥的化身。”和大人笑著說道。
“你呀,真是朕肚子裏的蛔蟲,連鳥都和朕喜歡的一樣。”乾隆爺大笑了起來。
“奴才不敢。”和大人也笑了。
“朕剛剛見得到喜鵲,心中已經作了一首小詩,你來聽聽看。”乾隆爺琢磨了一下,對和大人說道。
“奴才洗耳恭聽!”
“喜鵲聲暗暗,俗雲報喜鳴。我屬望雨候,厭聽為呼晴。”乾隆爺得意地吟道。
“好詩啊!”這是必須地。
其實這首詩真的很差勁,乾隆爺這一生除了考人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愛好,那就是作詩。雖然質量奇差,但架不住人家量大,再加上自己帝王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詩人,而且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迄今為止)。
據統計,他一生作詩41863首,而《全唐詩》2200多位作者,一共才48000餘首。他活了89歲,也就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也就不到30000天。3萬天共作了41863首詩(有記載的),平均每天寫詩超過一首。
這丫寫詩寫瘋了。
“字數雖然不多,內容卻十分新穎,將喜鵲的已經寫絕了。”和大人讚口不絕。
“你呀!就會給朕說好聽的。”乾隆爺笑著說道,心裏十分受用。
看過前麵的童鞋們應該知道了,這是商量事情的最佳時機。和大人自然不會放過。
“皇上,奴才有件事情想和您商量一下。”
“什麽事情,你說吧!”
“皇上,內務府的銀子虧空多年,如今崇文門關稅雖然貼補了一部分,但仍是杯水車薪。內務府想要在短時間內扭虧為盈,難度很大。”
“這個我知道。”乾隆爺聽了心裏自然不舒服,語氣有些低沉。內務府沒錢就等於他手上沒錢。
沒錢誰不煩惱?!
“所以,奴才想了個法子。”
“什麽法子?!”
“奴才這個法子叫‘議罪銀’。”
“議罪銀?!”
“所謂‘議罪銀’,就是由官吏將銀子交到內務府。對於交了罰款的官員們來說,倘若日後犯了罪,可以根據先前所交罰款的多少,有區別的予以從輕發落。咱們政府公務員數目十分龐大,工資也非常可觀,財政部每年的預算不可計數。所以,讓他們上繳個‘議罪銀’,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這樣恐怕不好吧…….”乾隆爺有些猶豫。擦,這種話你也敢說?!
“皇上,這筆‘罰銀’是專款專用,全都上交給內務府,官員們孝敬皇上,也是分內的事,他們正愁沒機會孝敬皇上您呢!有了這筆‘罰銀’,日後皇上難尋、舉辦壽典,要多風光有多風光,想怎麽辦就怎麽辦,老百姓看在眼裏,也會為咱們大清的國富民強而高興啊!”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隻怕朝中會有人反對。”
“皇上,想上交‘議罪銀’的官員們多著呢,奴才在私底下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同意率幾乎達到了100%。如此開源節流,緩解戶部支出,於官於民都大有益處啊,皇上。”
乾隆爺不說話了。
“皇上,難道您忘了當年大明湖畔的王雲嗎?!”
“王雲?!謝大腳的妹妹嗎?!”乾隆爺陷入了沉思。
“是啊,皇上,就是她,那個小巧伊人、翹首以盼的王雲啊!”
“妥,就這麽辦了!”
當然,這是個笑話。
真實的情況是,和大人提到了江南,而乾隆爺想起了當年出遊時的情景。當年他遇到了什麽,不得而知,但他卻三番五次,隔三差五就往江南跑。這裏麵一定有故事,你說呢?!
據史料記載,乾隆南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視察水利。
南方自古洪水凶猛,多有水患。他第一次南巡時,首先就去了洪澤湖視察水利工程。高家堰與蔣家壩之間的黃河大堤隻有三座大壩,每年到了夏秋兩季,洪澤湖水位上漲,由於排泄不暢,很容易發生水災。河道總督高斌提了一個方案,建議再增加兩座壩,他接受了這個意見。
自此,高家堰就共有了五座水壩,分別被命名為“仁”、“義”、“智”、“禮”、“信”。每當洪澤湖水位上漲時,根據水勢情況,五座大壩可以及時分別調節水的流速和流量,非常有效地保證了大堤和下遊的安全。
乾隆第三次南巡時,又製定了清口水誌,規定:上壩的水位上漲一尺,下壩的閘門可以開到十丈。河道官員遵守這一規定,確保了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下遊的各州縣避免了水患的災害。
徐州附近黃河大堤也是乾隆要巡察的重點之一。乾隆多次來到這裏。根據乾隆的命令,這裏先後修築的防洪石堤大壩全長70多華裏。
浙江的海寧州和仁和縣,是江海的交匯處,每天都要發生兩次大潮汐。一旦海堤被衝垮,整個江南將一片汪洋。早在漢朝的時候,人們就已開始在這裏修建海塘,以後曆代修築海塘,一直沒有間斷過。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浙江又一次水情告急,而在海塘施工中又出現了石塘、柴塘之爭。究竟是修築石塘,還是修築柴塘意見不統一。
乾隆第三次南巡到達海寧的第二天,馬上親臨現場,親自試驗打樁。他看到如果修建石塘,必須從舊塘壩向後移數十丈才能打樁,這樣勢必會毀掉許多百姓的田地和村莊,乾隆看到這種情況說,本來想保護民眾,現在反而先害了他們。於是乾隆決定先修築柴塘,並要求每年用竹簍裝上石頭加固。
在第五次南巡時,乾隆見到堤壩的泥土被湍急的水流不斷衝走,裝石頭的竹簍都露了出來。於是乾隆決定在可以修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魚鱗石塘。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最後一次南巡時,又下令繼續修築範公塘石壩。海塘工程的建成,有力地保護了江南水鄉的繁華昌盛。
這些都是真實的,但並不是全麵的。我個人認為野史中的記載更具有說服力:一為美景,二為美女。至於為什麽,你們懂的。
“好吧,那就先試驗一段時間,如果效果好,再加以推廣。”
乾隆爺五下江南,由於內務府虧空,他不得已從戶部‘借’了不少銀子,惹得大臣們議論紛紛,說三道四。他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心裏上卻並不好受。倘若‘議罪銀’真能在短時間內充盈內務府,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地降低。
爺遊山玩水花的是自己的銀子,你們磨磨唧唧、沒完沒了什麽!
乾隆爺想出這口氣,於是他點了點頭。
這一點,就將乾隆皇朝推向了滿清曆史的巔峰-人們眼中的巔峰。
巔峰更進一步,就是懸崖。
起點中文網<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未完待續)
其中誰最吃虧?!答:勞苦大眾。
這主意分明是想要鼓動老百姓造反。
包藏禍心,其心可誅!
誰會讚成?!答:滿朝文武全讚成。
所有人都有事兒,更怕出事兒。
現實就是這麽荒謬。
唯一不讚成的,也絕對不可以讚成的隻有一個人,乾隆爺。
他是領導,領導是要對人民負責的。
所有人都可以讚成,唯獨他不可以。
乾隆爺別說沒有事兒,就算有事兒,也沒人敢問他的事兒。‘議罪銀’這麽坑爹的一個主意他看不出來嗎?!
簡單的四大點,就連度娘都知道:1.以錢代罪,使上繳了議罪銀的官員更加有肆無恐,加劇了清朝官吏的腐化。
2.錄取官員的標準由注重對行政能力的測試轉變為對斂財能力考核,使得清朝官員整體素質下降。
3.為了撈回上繳上去的議罪銀,官員們加強了對底層人民的剝削,造成了社會動蕩。
4.以錢代罪,有罪不究,律法變得形同虛設,加速了清王朝的衰弱。
我個人認為,乾隆爺那時候雖然已經老了,但卻並不糊塗。簡單的推理題還是能拿個八九十分的。問題就在於,這麽一個有百害而無一利,既傷民生,又傷國體的製度怎麽就堂而皇之地登上曆史的舞台了呢?!
讓我們接著和大人故事繼續向下看。
曆史即將揭曉,下麵就是見證奇跡的時刻。
那是乾隆四十五年,也就是1780年的初夏。那一年,和大人30歲,乾隆爺69歲。
六月的紫禁城絢爛無比,到處洋溢著明媚的熱情。良辰美景,又豈能少了賞花的人?乾隆爺特意叫來了和大人,君臣二人一邊在花園裏散步,一邊有一句、沒一句地聊著。漸漸地,二人來到了一個小亭之內,亭子旁邊有一棵茂密的大樹,樹蔭遮擋住了驕陽,亭子內變得一片清涼,幾隻喜鵲停在枝頭,見到來人喏嗜地叫了幾聲,翅膀一揮,消失在了二人的視線之外。
“和珅,你喜歡什麽鳥?!”乾隆爺興趣盎然地問道。
“奴才最喜歡喜鵲。喜鵲羽毛黑白相間,十分優雅,而且他的叫聲意寓著向人報喜,是吉祥的化身。”和大人笑著說道。
“你呀,真是朕肚子裏的蛔蟲,連鳥都和朕喜歡的一樣。”乾隆爺大笑了起來。
“奴才不敢。”和大人也笑了。
“朕剛剛見得到喜鵲,心中已經作了一首小詩,你來聽聽看。”乾隆爺琢磨了一下,對和大人說道。
“奴才洗耳恭聽!”
“喜鵲聲暗暗,俗雲報喜鳴。我屬望雨候,厭聽為呼晴。”乾隆爺得意地吟道。
“好詩啊!”這是必須地。
其實這首詩真的很差勁,乾隆爺這一生除了考人之外,還有另外一個愛好,那就是作詩。雖然質量奇差,但架不住人家量大,再加上自己帝王的身份,自然而然地就成為了詩人,而且是世界上產量最多的詩人(迄今為止)。
據統計,他一生作詩41863首,而《全唐詩》2200多位作者,一共才48000餘首。他活了89歲,也就是32000多天,除去童年,也就不到30000天。3萬天共作了41863首詩(有記載的),平均每天寫詩超過一首。
這丫寫詩寫瘋了。
“字數雖然不多,內容卻十分新穎,將喜鵲的已經寫絕了。”和大人讚口不絕。
“你呀!就會給朕說好聽的。”乾隆爺笑著說道,心裏十分受用。
看過前麵的童鞋們應該知道了,這是商量事情的最佳時機。和大人自然不會放過。
“皇上,奴才有件事情想和您商量一下。”
“什麽事情,你說吧!”
“皇上,內務府的銀子虧空多年,如今崇文門關稅雖然貼補了一部分,但仍是杯水車薪。內務府想要在短時間內扭虧為盈,難度很大。”
“這個我知道。”乾隆爺聽了心裏自然不舒服,語氣有些低沉。內務府沒錢就等於他手上沒錢。
沒錢誰不煩惱?!
“所以,奴才想了個法子。”
“什麽法子?!”
“奴才這個法子叫‘議罪銀’。”
“議罪銀?!”
“所謂‘議罪銀’,就是由官吏將銀子交到內務府。對於交了罰款的官員們來說,倘若日後犯了罪,可以根據先前所交罰款的多少,有區別的予以從輕發落。咱們政府公務員數目十分龐大,工資也非常可觀,財政部每年的預算不可計數。所以,讓他們上繳個‘議罪銀’,也是十分合情合理的。”
“這樣恐怕不好吧…….”乾隆爺有些猶豫。擦,這種話你也敢說?!
“皇上,這筆‘罰銀’是專款專用,全都上交給內務府,官員們孝敬皇上,也是分內的事,他們正愁沒機會孝敬皇上您呢!有了這筆‘罰銀’,日後皇上難尋、舉辦壽典,要多風光有多風光,想怎麽辦就怎麽辦,老百姓看在眼裏,也會為咱們大清的國富民強而高興啊!”
“道理是這麽個道理,隻怕朝中會有人反對。”
“皇上,想上交‘議罪銀’的官員們多著呢,奴才在私底下做過一次問卷調查,同意率幾乎達到了100%。如此開源節流,緩解戶部支出,於官於民都大有益處啊,皇上。”
乾隆爺不說話了。
“皇上,難道您忘了當年大明湖畔的王雲嗎?!”
“王雲?!謝大腳的妹妹嗎?!”乾隆爺陷入了沉思。
“是啊,皇上,就是她,那個小巧伊人、翹首以盼的王雲啊!”
“妥,就這麽辦了!”
當然,這是個笑話。
真實的情況是,和大人提到了江南,而乾隆爺想起了當年出遊時的情景。當年他遇到了什麽,不得而知,但他卻三番五次,隔三差五就往江南跑。這裏麵一定有故事,你說呢?!
據史料記載,乾隆南巡的主要目的是為了視察水利。
南方自古洪水凶猛,多有水患。他第一次南巡時,首先就去了洪澤湖視察水利工程。高家堰與蔣家壩之間的黃河大堤隻有三座大壩,每年到了夏秋兩季,洪澤湖水位上漲,由於排泄不暢,很容易發生水災。河道總督高斌提了一個方案,建議再增加兩座壩,他接受了這個意見。
自此,高家堰就共有了五座水壩,分別被命名為“仁”、“義”、“智”、“禮”、“信”。每當洪澤湖水位上漲時,根據水勢情況,五座大壩可以及時分別調節水的流速和流量,非常有效地保證了大堤和下遊的安全。
乾隆第三次南巡時,又製定了清口水誌,規定:上壩的水位上漲一尺,下壩的閘門可以開到十丈。河道官員遵守這一規定,確保了在相當長一個時期內,下遊的各州縣避免了水患的災害。
徐州附近黃河大堤也是乾隆要巡察的重點之一。乾隆多次來到這裏。根據乾隆的命令,這裏先後修築的防洪石堤大壩全長70多華裏。
浙江的海寧州和仁和縣,是江海的交匯處,每天都要發生兩次大潮汐。一旦海堤被衝垮,整個江南將一片汪洋。早在漢朝的時候,人們就已開始在這裏修建海塘,以後曆代修築海塘,一直沒有間斷過。
到了乾隆二十五年(公元1760年),浙江又一次水情告急,而在海塘施工中又出現了石塘、柴塘之爭。究竟是修築石塘,還是修築柴塘意見不統一。
乾隆第三次南巡到達海寧的第二天,馬上親臨現場,親自試驗打樁。他看到如果修建石塘,必須從舊塘壩向後移數十丈才能打樁,這樣勢必會毀掉許多百姓的田地和村莊,乾隆看到這種情況說,本來想保護民眾,現在反而先害了他們。於是乾隆決定先修築柴塘,並要求每年用竹簍裝上石頭加固。
在第五次南巡時,乾隆見到堤壩的泥土被湍急的水流不斷衝走,裝石頭的竹簍都露了出來。於是乾隆決定在可以修建石塘的地方,都改建魚鱗石塘。
乾隆四十九年(公元1784年),乾隆最後一次南巡時,又下令繼續修築範公塘石壩。海塘工程的建成,有力地保護了江南水鄉的繁華昌盛。
這些都是真實的,但並不是全麵的。我個人認為野史中的記載更具有說服力:一為美景,二為美女。至於為什麽,你們懂的。
“好吧,那就先試驗一段時間,如果效果好,再加以推廣。”
乾隆爺五下江南,由於內務府虧空,他不得已從戶部‘借’了不少銀子,惹得大臣們議論紛紛,說三道四。他雖貴為九五之尊,但心裏上卻並不好受。倘若‘議罪銀’真能在短時間內充盈內務府,這種事情發生的概率就會大大地降低。
爺遊山玩水花的是自己的銀子,你們磨磨唧唧、沒完沒了什麽!
乾隆爺想出這口氣,於是他點了點頭。
這一點,就將乾隆皇朝推向了滿清曆史的巔峰-人們眼中的巔峰。
巔峰更進一步,就是懸崖。
起點中文網<a href="http://www.qidian.com" target="_blank">www.qidian.com</a>歡迎廣大書友光臨閱讀,最新、最快、最火的連載作品盡在起點原創!手機用戶請到m.qidian.com閱讀。(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