瑕月有些驚訝高斌會這麽問,畢竟他隻是一個臣子,冒然問這話,無疑有些唐突,她思忖片刻,道:“每個人一生之中,都或多或少會遇到一些讓自己後悔或是遺憾的事情,本宮也在所難免,不過本宮以為,與其一直背負著後悔度日,倒不如拋下包袱往前看,這樣對自己對別人都好。”
高斌躬身道:“娘娘所言甚是,但有些事情,盤索心頭,實難放下,就像慧賢皇貴妃之事,雖已過去十餘年,但依舊不時想起,難以釋懷。”
瑕月溫言道:“沒有什麽事情是放不下的,隻看高大人願不願意去放。”
“那若是害了人,是否也一句放下便可以當做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這句話在高斌嘴邊盤旋數次,終還是忍不住說出了口。
瑕月蹙眉道:“害人?高大人是在說本宮嗎?”
高斌深深看了她一眼,道:“娘娘性子良善,怎會害人,臣是在說自己,臣記得數年前,有一次河流改道,因為計算錯誤,使得洪水來臨之時,淹死了上百人,雖說臣並非有心,但這些年來依舊覺得愧疚難安,常一閉眼便想起那百餘人在洪水中哀嚎呼救的樣子。”
“洪水無情,並非高大人之錯,你已經盡力了,相信那些百姓在天之靈也不會怪高大人,再說一味自責,除了令自己難過之餘,並不能改變什麽。再者,你雖因為一時錯誤,害了百條性命,但這十幾年來,你奉君王之命,奔流於各處河道,晝夜辛勞,所救的又豈止是百人千人,相信百世之後,世人依然會記得你高大人的功績。”
高斌垂首道:“臣惶恐,不敢當娘娘如此盛言。”
“以高大人之功,當得起本宮這番言語,希望以後高大人能夠一如既往地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謀福!”
高斌深揖一禮,垂目道:“請娘娘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娘娘所望。”說罷,他再施一禮,告退離去。
望著高斌遠去的身影,夏晴蹙眉道:“娘娘有沒有覺得這位高大人後麵所說的話有些怪怪,仿佛每一句話都是在針對娘娘所說。”
瑕月輕拍著懷中熟睡的永璂,微皺了黛眉道:“是有一些,不過本宮與他素無往來交集,更無過節,隻是曾見過幾麵罷了,要說針對,實在有些說不通。”
“那可能是臣妾多心了。”這般說著,有秋風拂過,帶來清冷的涼意,夏晴舉袖擋一擋風,道:“娘娘起風了,臣妾扶您進去吧,免得凍著十二阿哥。”
且說高斌,離開禦船後,來到一艘小船上,默默望著天邊的霞光被黑暗一點一滴吞沒。
“高大人在想什麽?”突如其來的聲音驚醒了高斌,側目望去,永璋不知何時來到他身邊,與他一起駐足觀望著逐漸昏暗的天空。
高斌深吸了一口氣,複望著天空道:“剛才……我見到了皇後。”
永璋迅速看了他一眼,旋即道:“她與你說了些什麽?”
在最後一絲餘光的照映下,高斌徐徐道:“她讓我放下以前之事,不要回頭觀望,如此往後的日子方能好過。”
永璋沉默片刻,道:“那你呢,可以放下嗎?”
高斌垂目望著搭在扶攔上的雙手,喃喃道:“我也想放下,不想年過半百,還要受那樣的痛苦與煎熬,可是……我放不下;我現在隻要一閉眼,就能看到我那可憐的女兒,她死的那麽冤枉可憐,我這個做父親的,卻懵懂不知,令她十幾年來,死的不明不白,真是諷刺得緊。”
“看樣子,方簡是承認了。”永璋歎了口氣道:“那高大人以後有什麽打算?”
高斌轉眸望著他道:“這句話該是我問三阿哥才是,你告訴我這些事,希望我為你做什麽?”
永璋握欄的手一緊,迎著高斌的目光道:“高大人身為朝中重臣,又一向得皇阿瑪倚重,想來對前朝後宮的形勢都有所了解,該知道我這個三阿哥,有名無實,並不得皇阿瑪看重;明年開牙建府,怕是隻能得一個閑差。”
高斌淡然道:“三阿哥乃是皇上長子,皇上又怎會不重視您。”
永璋自嘲道:“長子?那又如何,眼下皇阿瑪眼裏隻有十二弟,我?根本就是多餘的。”
高斌眼皮一跳,隱晦地問道:“三阿哥打算爭?”
永璋眸中掠過一抹異色,旋即搖頭道:“我從不敢有此妄想,隻想為大清,為祖宗打下的基業盡一份心力,而不是一世碌碌無為。”說著,他朝高斌深施一禮,懇切地道:“還請高大人助我一臂之力,我在此先行謝過。”
“三阿哥言重了。”高斌扶起他,意味深長地道:“是否多餘,如今說這些為時尚早。”
永璋並非愚人,相反,他在蘇氏的調教下,已然頗具幾分看人的眼力,聽得這話,當即明白了高斌的意思,滿臉歡喜地道:“既是這樣,那就一切有勞高大人了;你的恩情,永璋必然銘記於心!”
“不必恩情,我隻求還我那可憐的女兒一個公道!”這句話,高斌說得咬牙切齒,這份恨意不止因為高氏死的冤枉,還因為他被人愚弄了整整十餘年,將仇人當成恩人一般看待。
永璋怎會不明白他的心意,趁勢道:“高大人放心,我一定幫你要回這個公道,讓慧賢皇貴妃得以瞑目。”
弘曆做夢也想不到,已經過去了十餘年的事情,竟然會有朝一日被他的親生兒子翻出來,且還牽連到瑕月,若是知曉,怕是會覺得再諷刺不過。
禦駕在山東停留幾日後,便再次往南而去,在禦駕離京城越來越遠之時,紫禁城裏的某一個人亦開始有了動作。
弘曆攜眾嬪妃侍奉太後南巡,錢莫多身為內務府總管,亦帶著人隨行侍駕,內務府之事,暫時交由副總管周全打理;因為諸多主子不在宮中,內務府的活比以前空閑了許多,隻要負責一些日常的事即可。
這日,周全看過帳冊,又傳來花房管事,詢問他最近花房的情況,管事皆一一回答之後,周全又問道:“可有送去各宮各院?”
高斌躬身道:“娘娘所言甚是,但有些事情,盤索心頭,實難放下,就像慧賢皇貴妃之事,雖已過去十餘年,但依舊不時想起,難以釋懷。”
瑕月溫言道:“沒有什麽事情是放不下的,隻看高大人願不願意去放。”
“那若是害了人,是否也一句放下便可以當做什麽事情都沒發生過?”這句話在高斌嘴邊盤旋數次,終還是忍不住說出了口。
瑕月蹙眉道:“害人?高大人是在說本宮嗎?”
高斌深深看了她一眼,道:“娘娘性子良善,怎會害人,臣是在說自己,臣記得數年前,有一次河流改道,因為計算錯誤,使得洪水來臨之時,淹死了上百人,雖說臣並非有心,但這些年來依舊覺得愧疚難安,常一閉眼便想起那百餘人在洪水中哀嚎呼救的樣子。”
“洪水無情,並非高大人之錯,你已經盡力了,相信那些百姓在天之靈也不會怪高大人,再說一味自責,除了令自己難過之餘,並不能改變什麽。再者,你雖因為一時錯誤,害了百條性命,但這十幾年來,你奉君王之命,奔流於各處河道,晝夜辛勞,所救的又豈止是百人千人,相信百世之後,世人依然會記得你高大人的功績。”
高斌垂首道:“臣惶恐,不敢當娘娘如此盛言。”
“以高大人之功,當得起本宮這番言語,希望以後高大人能夠一如既往地為皇上分憂,為百姓謀福!”
高斌深揖一禮,垂目道:“請娘娘放心,臣定當竭盡所能,不負娘娘所望。”說罷,他再施一禮,告退離去。
望著高斌遠去的身影,夏晴蹙眉道:“娘娘有沒有覺得這位高大人後麵所說的話有些怪怪,仿佛每一句話都是在針對娘娘所說。”
瑕月輕拍著懷中熟睡的永璂,微皺了黛眉道:“是有一些,不過本宮與他素無往來交集,更無過節,隻是曾見過幾麵罷了,要說針對,實在有些說不通。”
“那可能是臣妾多心了。”這般說著,有秋風拂過,帶來清冷的涼意,夏晴舉袖擋一擋風,道:“娘娘起風了,臣妾扶您進去吧,免得凍著十二阿哥。”
且說高斌,離開禦船後,來到一艘小船上,默默望著天邊的霞光被黑暗一點一滴吞沒。
“高大人在想什麽?”突如其來的聲音驚醒了高斌,側目望去,永璋不知何時來到他身邊,與他一起駐足觀望著逐漸昏暗的天空。
高斌深吸了一口氣,複望著天空道:“剛才……我見到了皇後。”
永璋迅速看了他一眼,旋即道:“她與你說了些什麽?”
在最後一絲餘光的照映下,高斌徐徐道:“她讓我放下以前之事,不要回頭觀望,如此往後的日子方能好過。”
永璋沉默片刻,道:“那你呢,可以放下嗎?”
高斌垂目望著搭在扶攔上的雙手,喃喃道:“我也想放下,不想年過半百,還要受那樣的痛苦與煎熬,可是……我放不下;我現在隻要一閉眼,就能看到我那可憐的女兒,她死的那麽冤枉可憐,我這個做父親的,卻懵懂不知,令她十幾年來,死的不明不白,真是諷刺得緊。”
“看樣子,方簡是承認了。”永璋歎了口氣道:“那高大人以後有什麽打算?”
高斌轉眸望著他道:“這句話該是我問三阿哥才是,你告訴我這些事,希望我為你做什麽?”
永璋握欄的手一緊,迎著高斌的目光道:“高大人身為朝中重臣,又一向得皇阿瑪倚重,想來對前朝後宮的形勢都有所了解,該知道我這個三阿哥,有名無實,並不得皇阿瑪看重;明年開牙建府,怕是隻能得一個閑差。”
高斌淡然道:“三阿哥乃是皇上長子,皇上又怎會不重視您。”
永璋自嘲道:“長子?那又如何,眼下皇阿瑪眼裏隻有十二弟,我?根本就是多餘的。”
高斌眼皮一跳,隱晦地問道:“三阿哥打算爭?”
永璋眸中掠過一抹異色,旋即搖頭道:“我從不敢有此妄想,隻想為大清,為祖宗打下的基業盡一份心力,而不是一世碌碌無為。”說著,他朝高斌深施一禮,懇切地道:“還請高大人助我一臂之力,我在此先行謝過。”
“三阿哥言重了。”高斌扶起他,意味深長地道:“是否多餘,如今說這些為時尚早。”
永璋並非愚人,相反,他在蘇氏的調教下,已然頗具幾分看人的眼力,聽得這話,當即明白了高斌的意思,滿臉歡喜地道:“既是這樣,那就一切有勞高大人了;你的恩情,永璋必然銘記於心!”
“不必恩情,我隻求還我那可憐的女兒一個公道!”這句話,高斌說得咬牙切齒,這份恨意不止因為高氏死的冤枉,還因為他被人愚弄了整整十餘年,將仇人當成恩人一般看待。
永璋怎會不明白他的心意,趁勢道:“高大人放心,我一定幫你要回這個公道,讓慧賢皇貴妃得以瞑目。”
弘曆做夢也想不到,已經過去了十餘年的事情,竟然會有朝一日被他的親生兒子翻出來,且還牽連到瑕月,若是知曉,怕是會覺得再諷刺不過。
禦駕在山東停留幾日後,便再次往南而去,在禦駕離京城越來越遠之時,紫禁城裏的某一個人亦開始有了動作。
弘曆攜眾嬪妃侍奉太後南巡,錢莫多身為內務府總管,亦帶著人隨行侍駕,內務府之事,暫時交由副總管周全打理;因為諸多主子不在宮中,內務府的活比以前空閑了許多,隻要負責一些日常的事即可。
這日,周全看過帳冊,又傳來花房管事,詢問他最近花房的情況,管事皆一一回答之後,周全又問道:“可有送去各宮各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