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歡迎!歡迎!”


    林業局的辦公室裏,王旺滿臉熱情地握住了林國瑞的手連聲說道。


    他看著自己這個兩年多沒見的老朋友的臉,隨後驚訝地發現,對方非但沒有被大西北的風沙摧垮,反而顯得越發神完氣足,連臉色都紅潤了許多。


    怎麽回事?他這是去戈壁灘養老去了嗎?


    而林國瑞看王旺的眼神同樣疑惑——這小子才多久沒見,居然就老了那麽多.


    “你怎麽回事?怎麽臉色那麽憔悴?毛烏素項目不都到收尾階段了嗎?還那麽忙?”


    林國瑞開口問道。


    “沒辦法啊,帶新人,比正經幹活兒的時候還忙的多。”


    “全國的示範性項目就那麽幾個,其他項目上的進展比較慢,也就我們這裏可以充當教育基地,所以人全都塞到我們這裏來了。”


    “走,去我辦公室聊吧,歡迎儀式就到這了。”


    王旺一邊歎氣,一邊拉著林國瑞往辦公室的方向走,等進了房間、關上門之後,他才繼續開口說道:


    “別跟我賣關子了,你們這次來到底是要幹什麽的?”


    “總不可能就真的是單純的交流吧——我是看不出來這玩意兒有啥好交流的。”


    “說吧,是有什麽好處,你聞著味就過來了?”


    他說話的語氣中帶著調侃,如果是陌生人聽起來,甚至有些刺耳。


    不過兩人是相識多年的同事,又是一起從艱難歲月裏爬過來的朋友,話說得再難聽,當然也不會在意。


    林國瑞擺了擺手,回答道:


    “伱們這裏能有什麽好處撈這次真的是過來交流的,順便要人。”


    “要人?要什麽人?”


    王旺有些驚訝,據他的了解,林國瑞隻是去負責某個基地的環境保障工作,當時看起來,就跟“自降身份”去做園丁一樣,就他們還要人?


    不會吧,真讓自己說中了,要開始大規模開發塔克拉瑪幹了?


    他直愣愣地看著林國瑞,等待著他的回答。


    而後者也沒有讓他失望,直截了當地說出了那個他想要聽到的答案:


    “有什麽人就要什麽人,全要。”


    “全要!?”


    王旺騰地一下站了起來,神情激動的問道:


    “真要幹?”


    “已經到這一步了嗎?上麵通過了嗎?預算批下來了嗎?”


    “沒批下來我找你幹嘛?”


    林國瑞得意洋洋地在沙發上坐下,拿起桌上的礦泉水擰開,一口悶下去了半瓶。


    “你們這暖氣開得也太足了.”


    “你別跟我說廢話!”


    王旺趕緊打斷了他,繼續追問道:


    “所以到底批了多少預算?你別告訴我是小打小鬧,一個億以下的就不用在我這裏嘚瑟了,也就勉強夠養幾個實習生而已!”


    “一個億?”


    林國瑞滿臉不屑地搖了搖頭,隨後說道:


    “你這眼界也太窄了,要真這麽點錢,我犯得上大老遠親自跑過來要人嗎?”


    “那是多少?你能不能別賣關子?”


    王旺越是著急,林國瑞就越是想逗他,不過最終,他還是於心不忍,直接說出了結果:


    “100億,隻是一期項目。”


    話音落下,王旺直接愣在了原地。


    “100億??多大的麵積??”


    “麵積不是重點.實際上,麵積其實並不算大。”


    “項目一期實驗基地,規劃的隻有2000平方公裏左右,其中400平方公裏是核心試驗區。”


    “後續麵積有可能會擴大,但不會超過5000平方公裏。”


    “.認真的?”


    “認真的。”


    王旺長長呼出一口氣,靠著林國瑞坐下。


    一時之間,他有些難以消化自己剛剛接收到的信息。


    麵積僅僅隻有毛烏素沙漠的八分之一,但成本卻達到了三分之一。


    也就是說,單位成本是毛烏素的接近三倍。


    而且,這樣的成本還要考慮近年來治沙技術發展、成本不斷降低的因素,如果嚴格來對比,這次的實驗基地成本應該要達到毛烏素沙漠平均成本的10倍以上。


    大手筆,大投入啊。


    王旺趕緊問道:


    “所以你們具體是打算怎麽幹的?不會還是傳統技術吧?要上新科技了?”


    “嗯,主要是技術實驗。”


    聊到了具體的業務問題,林國瑞也嚴肅了起來。


    他坐直身子,開口解釋道:


    “這實際上是一次係統性的技術實驗,包含種苗、土壤、水源多個部分。”


    “你們這裏隻是第一步,後續我還要去別的地方招兵買馬。”


    “我隻能說,這次上麵是動真格的了,老美一服軟,我們立馬就進入了錢多到沒地方花的程度,也真的是時候搞點這樣的曆史性大項目了.”


    “確實。”


    王旺認同地點了點頭,隨即又問道:


    “有什麽內幕信息可以透露嗎?比如要用什麽技術?走什麽方向?”


    “跟我說說,要是合適的話,我也去啊。”


    “你本來就要去,你以為你還能舒舒服服在榆林待著啊?老老實實跟我一起吃沙子去吧。”


    “技術上的話種苗那邊,有一個專門的部門在搞,我們不參與,所以我也不太了解。”


    “土壤這塊,會使用液態土滲透方案,達到土壤固化目的。”


    “至於水源,那就大了。”


    “除了大規模地渠道、人工河引水,這一次,上麵還搞了一個新方案。”


    “大規模冷凝係統方案,用來限製沙漠蒸發量。”


    聽到這話,王旺下意識地吸了一口氣。


    “都是大成本啊.我們是要複刻中東經驗?”


    實際上,中東、尤其是迪拜,在治理沙漠方麵的經驗還是相當足的,當然,其中最出名的不是他們的技術,而是他們不計成本的投入。


    用海水淡化技術來為提供澆灌用水,這事兒如果不是他們真幹出來了,光是說說都會讓人覺得很不可思議。


    但當然,這樣的技術其實也僅僅是應用在了極小的範圍之內,因為他們的成本,實際上也是吃不消的。


    而現在,華夏居然提出了用人工冷凝設備來降低蒸發量的方案,還是打算要大規模應用的.


    這已經不是不可思議能形容的了.


    “所以,項目什麽時候啟動?我們什麽時候出發?”


    王旺開口問道。


    林國瑞毫不猶豫,回答道:


    “越快越好!”


    與此同時,成都,會議室內。


    在王旺接待著趕到榆林林業局的林國瑞的同時,陳念也剛剛結束了與全國各地農業、林業科研機構趕來的專家的討論會。


    在這次會議上,他們討論了與治沙植物良種相關的多個話題,算是給了陳念帶來了不錯的啟發。


    綜合來說,華夏在應對土地沙漠化過程中經常使用的植物也就那麽幾種,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就是樟子鬆、沙棗、芨芨草、和檸條。


    這四種植物可以說是各有優劣,能發揮的作用也各不相同。


    以樟子鬆來說,它的適應性極強強,耐旱、耐鹽堿,生長迅速,尤其適合在鹽堿化土地使用,但同時,在生長過程中,它又會造成土壤酸化,引發新的土壤問題。


    而沙棗因為其根係發達的特點,在固沙方麵優勢明顯,但其對土壤養分的剝奪較為嚴重,有可能導致土壤養分不足,影響後續的大規模綠化。


    芨芨草和檸條同樣各有優劣,綜合來說,沒有一種植物能夠完美的滿足所有要求,同樣也沒有一種植物,能夠在真正意義上達成“一次性解決問題”的目標。


    所以,對陳念來說,他未來的工作方向就很明顯了。


    那就是,利用基因編輯技術,對植物基因進行改造,增強其某一方麵的特性,同時盡可能降低其負麵影響。


    這並不是一件容易完成的工作,且不說全基因組關聯分析這一塊的內容,僅僅是基因編輯技術本身,難度也是相當大的。


    事實上,在這個時間,基因編輯技術在全世界範圍內的發展都還處於相對初級的階段,光是主要難點,就有三個。


    首先就是基因編輯的精確性問題。


    目前已經誕生的crispr/cas9雖然提高了操作的便捷性,但脫靶效應仍然存在,一旦有所偏差,就可能對其它非目標基因造成損傷,產生離目標相差甚遠的結果,導致編輯成功率大幅度下降。


    其次,如何提高基因編輯效率也是一個重大問題。


    基因編輯技術的實施需要通過適當的遞送方式將編輯工具送入細胞,然後進一步進入細胞核,目前的遞送方式大多借助病毒載體或者通過物理方法來操作,但是病毒載體可能會引起生物體排異反應,物理方法則可能對細胞造成傷害。


    最後就是基因編輯的穩定性的問題。


    無論是植物或者動物,細胞都是有dna修複機製機製的,編輯過程中有可能觸發這種機製,導致隨機的、未預期的突變,從而對整個生物體係產生影響,造成基因編輯後的不穩定性。


    除了這些方麵以外,其他的技術難點還包括尚無法實現的多基因並行編輯、長片段dna插入等等,可以說是一關比一關難過,一個比一個複雜。


    要把這些問題全部解決,陳念需要的不僅僅是全新的設備和技術,還需要去對現有的理論進行更新。


    ——


    這顯然不應該是他來完成的事情,可為了追求效率,他也不得不參與其中。


    想到這裏,陳念輕輕歎了一口氣,合上了手裏的資料。


    而當他起身走出辦公室時,卻遇上了早已等待在那裏的王建成。


    後者的神情無比興奮,見到陳念之後立刻說道:


    “學長,有進展了!”


    “有進展?啥玩意兒有進展了?”


    “程序,我們的程序!我做出了第一個試玩版本!”


    “現在隻有一個小場景,但從我個人的體驗來看,這東西已經完全能夠體現出後續主程序的運作方式了。”


    “快來,我把電腦帶來了,要不要試一試?”


    陳念愣了一愣。


    這麽快?


    要知道,從他跟王建成完成上一次討論到現在,也就不過一個月的時間。


    在這麽短的時間內,他居然就把所謂的“試玩版本”做出來了?


    效率還真不低嘛。


    陳念立刻來了興趣,看著王建成手裏沒息屏的電腦,他開口說道:


    “去哪看?就去會議室裏?”


    “就去會議室就行!”


    王建成迫不及待地幫陳念推開了門,把電腦接上電源,一邊運行程序,一邊開口說道:


    “現在這套程序連接的是一個集成服務器,算力基本上還ok,但是在複雜決策上還存在很多問題,偶爾也會蹦出來很愚蠢的錯誤。”


    “不過,如果僅僅作為一個單機試玩版本,我覺得樂趣還是足夠的。”


    “操作方式是純文字的——不是文字選項,而是文字輸入。”


    “你可以直接輸入你想要做出的選擇,語言模型會對你的選擇進行分析,與數據庫裏麵存儲好的關鍵詞進行比對,然後輸出你的選擇導致的結果。”


    “這個試玩版本場景設定是元末,玩家扮演朱元璋,場景從破廟討飯開始。”


    “當然,具體的曆史背景和時間線設定是不完整的,有一些部分我做出了調整,目的是為了降低程序負載,不過”


    “總之你試試看!”


    陳念做到了電腦前,他所看到的隻是一個空蕩蕩的界麵,界麵上隻有一段簡單的文字。


    “你在破廟裏,你很冷,很餓。”


    這語言表述的貧瘠程度,一看就知道這個語言模型是王建成訓練出來的了


    “現在我應該怎麽做?”


    陳念下意識問道。


    “直接在對話框裏輸入!你想做什麽都可以!”


    陳念猶豫片刻,隨後在輸入框裏敲下了一行字:


    “去城外挖草根吃。”


    僅僅幾秒鍾之後,程序邊對他的策略做出了反應。


    “連年災荒,城外的草早就已經被吃完,你在尋找草根的過程中消耗了太多的體力,最終餓死在荒野。”


    “臥槽?”


    陳念撓了撓頭,轉向王建成問道:


    “難度那麽高嗎?”


    王建成搖了搖頭,回答道:


    “不是難度高的問題,是你的描述不夠精確,模型會判定你沒有進行細致的規劃,直接給你判定最劣結果-——這也是一個機製。”


    “但是,如果你輸入的是具體去哪、找什麽草、怎麽吃,就會得到完全不同的結果.”


    “很不錯!”


    陳念不由點頭,而王建成則是自豪地說道:


    “對吧?這東西比我想象中的效果還要好。”


    “現在還是算力不夠,等算力真的上來了,我都不知道它能做到什麽程度。”


    “而且,現在我連互動功能也已經做出來了,如果有兩台終端同時接入,你甚至可以選擇去搶他的食物”


    真人之間的互動,這是陳念當初在提出“虛擬社會”的想法時最看重的東西。


    而現在,它已經被實現了。


    看來,距離它進化到完全體的那一天,已經不遠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火200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醬並收藏星火200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