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的氣動結構設計圖拿到了嗎?”


    南天門基地的辦公室裏,林永明對著麵前的雷剛問道。


    “拿到了,跟我們預計的一樣,采用的是懸浮連接設計。”


    “這種設計方案不能說多驚喜,但實際上算的上是工期極限壓縮後最有可行性的方案。”


    “因為,我們可以調動的資源很多,但短期內能達成的技術突破卻是有限的。”


    “與其一次又一次地區吹風洞、去修改設計,還不如簡單粗暴一點,像毛子一樣,用直截了當的方式解決問題。”


    “我已經把設計要求下發到氣動模塊聯合研究組,他們會在三天之內完成第一個完整版的氣動模型的製造,然後馬上就可以進風洞去吹。”


    “理論上來說,星火那邊的方案基本上是不會出太大問題的,這個設計很快就能定型,轉入製造階段。”


    “明白。”


    林永明微微點頭,隨後繼續問道:


    “其他模塊呢?目前進展怎麽樣?”


    “速度都很快,我們已經下了死命令了,這是打仗,是你死我活的戰鬥,基本上所有能調動的資源都已經調動起來,前幾年建立起來的工業基礎,現在真的是派上用場了。”


    “民發辦那邊也給予了最大的支持,供應鏈完全打通,渠道以最高標準對我們進行保障。”


    “可以說,我們麵前是一片綠燈,如果在這種情況下還不能按時完成任務,那就真的是對不起人民、對不起國家了。”


    “別說這些沒用的。”


    聽到雷剛的話,林永明輕輕擺了擺手。


    他畢竟身居高位,越是這種極端的情況下,他反而越是能保持冷靜。


    下死命令,下軍令狀,不計代價?


    聽上去很美,但實際執行中,那是一定會出問題的。


    且不說各種固定流程可能會因為過於嚴格的工期而被下意識省略,即使不存在這種主觀性的風險,參與項目的人員萬一因為過度疲憊發生了疏忽、造成了重大的漏洞,這個損失怎麽去承擔、怎麽去彌補?


    曆史上不是沒有這種事情,所以,在這種時候,一定得有人站出來踩一腳刹車。


    於是,他開口說道:


    “事情再急,也得有一個基本的規則。”


    “美國那邊的局勢對我們有影響,但肯定不是直接的影響,大不了,我們還是可以上替代方案的。”


    “寧可慢一點,我們也不要出風險。”


    “現在,你跟我說說看,項目組的平均工作時間大概是多少?”


    雷剛猶豫了幾秒鍾,隨後回答道:


    “12個小時左右。”


    “工程師和技術人員工作時間比較長,普通工人工作時間相對較短,但也都達到了10個小時。”


    “太長了。”


    林永明搖了搖頭,思索片刻後問道:


    “預算還充足嗎?”


    “充足的——要加人?”


    “發錢,加人!擴大招聘標準,把老毛子拉進來!”


    “這件事情,他們跟我們本來就是利益一致的關係,不可能我們出全力,他們坐享其成。”


    “讓他們把什麽四代機項目放一放吧,搞了那麽多年了,搞出個什麽東西來?”


    “那些工程師放在他們那裏也是浪費,先讓我們用用!”


    “明白,我去溝通。”


    雷剛立刻回答,隨後,他離開了林永明的辦公室,轉身向原本就在樓裏辦公的俄國代表的辦公室走去.


    幾個小時之後,克裏姆林宮裏。


    馬羅科夫坐在總統對麵,一字一句地複述著來自華夏的最新訴求。


    “.在兩周時間內,至少向南天門項目調派200名以上專業技術人員、工程師和航空領域專家,並在一個月之內將該數量翻倍。”


    “到場人員並入華夏管理序列管理,接受南天門項目組指揮,並由華夏方麵給與報酬、提供相應保障。”


    “同時,他們希望我們能共享當前保有的部分測試數據,包括但不限於此前圖-95核動力發動機的數據、以及其他風洞測試數據.”


    “總的來說,這次是直接打算讓我們在技術和研發領域跟他們合並了。”


    說完後,馬羅科夫靜靜地看著總統,後者的眼神依然銳利且充滿攻擊性,但在此刻,任何一個人都能看出來,那樣的眼神裏,還包含著幾分茫然。


    “有必要做到這種程度嗎?”


    他開口問道。


    “.從民族的角度來說,我當然認為是沒有必要的,畢竟,這就是事實上的,事實上的”


    馬羅科夫終究沒有說出來那個詞,而是話鋒一轉,繼續說道:


    “但從國家的角度來考慮,我認為他們也很越界,但你不得不承認,在當前的時局下,我們兩國之間確實需要一些超越常規的合作。”


    “美國可能已經沒有了侵略全世界、占領全世界的能力,但他們一定是還有搞亂整個世界的能力的。”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真的需要一股更強的力量去阻止和約束他們,而他們就是最好的選擇。”


    “所以,我們必須為他們創造機會,讓他們把南天門造出來。”


    “這件裝備將成為人類曆史上最具象征性的裝備——它會成為新的世界秩序的起點。”


    聽到他的話,總統緩緩點了點頭。


    但隨後,他又問出了一個讓馬羅科夫難以回答的問題。


    “新的世界秩序.在那樣的秩序下,我們會扮演什麽樣的角色?”


    馬羅科夫低下了頭。


    良久之後,他才回答道:


    “不管是什麽角色,但絕對不會是我們現在所期望的那種角色。”


    “不過我想,我們應該認清現實才對。”


    “複興這個詞,我們說得太多了,但對複興的定義,卻說的很少。”


    “爭霸和稱霸早就已經不是這個世界的主流,難道讓我們的人民擁抱更好的生活,不是某種意義上的複興嗎?”


    “至少我認為,是的。”


    總統長長歎了一口氣,在這一刻,他似乎也是終於放下了那一份被強加在自己身上的執念。


    “按他們說的辦。”


    “把人給他們,另外,如果需要資源支持,我們也可以全力配合。”


    “事已至此,我們已經上了船了。”


    “如果並不能做船長,那還不如,挑個舒服的房間躺下來吧”


    世界分成了兩個極端。


    一個極端,已經陷入了無可挽回的混亂,正在醞釀著一場能夠終結混亂的戰爭,試圖用最極端的方式去重新找回秩序。


    而另一個極端,卻開始向著最為緊密的秩序發展,國家機器以前所未有的最高效率運轉,所有的盟友都被緊密地團結在了一起,甚至連毫不相關的看客,也在這樣的秩序中有了一席之地。


    南天門項目的快速進行隻是其中的一麵,而另一麵,則是幾乎可以說是“悄無聲息”中走到了最高點的廣寒宮項目。


    陽泉,張學敏家中小小的客廳裏,一家人難得地坐在了一起。


    他的妻子臉上寫滿了自豪卻又憂愁的神情,低聲開口問道:


    “真的要出發了?”


    張學敏點點頭,回答道:


    “這是最後一次休假,這次回去之後,我們還會進行一周的適應性訓練,然後就要上天了。”


    聽到他的回答,妻子長長歎了一口氣。


    其實從內心來說,她是真的不希望張學敏“去月亮上”的。


    為什麽一定要去呢?


    能參與這個項目、能通過國家的選拔、甚至能經受那麽久的訓練,就證明了他之前所做地一切事情都是有意義的,這就已經夠了,不是嗎?


    這樣的人生經曆,已經足以洗刷掉他此前所承受的種種誤解、足以堵住那些曾經看不起他的人的嘴了,不是嗎?


    既然這樣,幹嘛不選擇退出,幹嘛非要冒著巨大的危險,真的去一趟月球呢?


    那裏可是太空啊。


    人類曆史幾千年,登上月球的就那麽幾個,而且,那也已經是幾十年前的事情了。


    “九死一生”都不足以形容這次旅程的危險性吧?


    要在那裏待上幾個月、甚至一年.難以想象。


    哪怕丈夫已經反複地跟自己承諾過他一定會回來、承諾國家會用最先進的技術來保證他們的安全,但,那終究不是在地球上啊


    一時之間,她甚至不知道自己該說些什麽,隻好看向了一旁的兒女。


    而在這時候,原本對登月充滿期待的孩子們,卻也開始退縮了。


    “爸,伱跟誰一起去啊?”


    小女兒開口問道。


    “這個不能告訴你,這是機密。”


    “不過,等再過幾天,確定要出發的時候,你就知道了。”


    “安全的嗎?”


    小女兒再次問出了一個已經被問過無數遍的問題。


    “安全的,放心吧。”


    幾人再次沉默下來,已經上了大學的兒子始終沒有說話,但當張學敏看向他的時候,他卻突然笑了起來。


    “我沒想到我還真能攤上這麽個好爹——拚爹拚贏了。”


    這話一出口,張學敏也不由得笑了起來。


    “你少跟我扯犢子。”


    “我這一去起碼是半年,長的話甚至可能要9個月到一年。”


    “我不在家的日子,你好好照顧你媽和你老妹,負起當哥哥的責任,知道不?”


    “知道,你放心吧。”


    兒子堅定地點頭,他其實也還沒有真正長大,但是他知道,父親離開之後,他就真正是個大人了。


    但停頓了幾秒鍾,他又開口說道:


    “不過你也不要搞得像是什麽臨終托孤一樣.我就不信了,美國人能上得去的地方,都幾十年了,我們還上不去?”


    “就是這麽回事嘛!”


    張學敏欣慰地笑了笑,放鬆地靠在了沙發上。


    他看出了妻子還想要說話,於是便繼續解釋道:


    “你也真的不用擔心太多,我們這次上去啊,象征意義是大於實際意義的。”


    “我本來也不需要承擔太多的責任,基本上就是幫其他科研人員打打下手,做一些基礎性的工作,比如搭建基地啦、搬運點東西啦之類的。”


    “甚至你現在問我到底有沒有危險,我都說不出來——這些事情,那些科學家早就考慮到了。”


    “好吧.”


    妻子終於不再多說,她站起身一邊走向廚房,一邊對張學敏說道:


    “今天晚上我給你好好做幾個菜,家裏沒什麽東西了,你們爺三出去再買點菜吧。”


    “那倒是真的要去買-——順便,我看看家裏還缺什麽,也都一次性補齊了。”


    張學敏拉著小女兒起身,兒子則一馬當先地打開了門。


    “熱水器該換一個了,房間的空調也要換,不過可以去網上買,到時候我來修。”


    “對了,老妹馬上也要去上高中了,她得換台電腦,幹脆今天一起買了得了。”


    “不過不能去電腦城買,去網上買.”


    他一邊絮絮叨叨,一邊自己拿上車鑰匙把車開了出來,儼然已經是一家之主的作風。


    看到這一幕,張學敏的心也終於放了下來。


    實際上,他真的做好了回不來的準備。


    這件事情他沒有跟任何人說,甚至連遺書也沒有寫,但完全不擔心,那是不可能的。


    就好像要上戰場的士兵,哪怕不用去前線,也會擔心自己被飛來的流彈擊中啊


    車子一路開到了大街上,按照兒子的計劃,他們買好了許多需要替換、需要更新的東西。


    最後,在經過一家戶外用品店的時候,張學敏讓兒子停下了車。


    三人一起走進店裏,挑了一款天文望遠鏡。


    老板對他們這個舉動有些好奇,因為三人真的對這玩意兒什麽都不懂,問起他們需要什麽類型的時候,也隻會回答“要倍率最大的”。


    “你們是用來幹什麽?尋星嗎?”


    張學敏還沒來得及回答,女兒便搶先說道:


    “不是,是看月亮。”


    幾天之後,張學敏結束了短暫的休假,回到了嫦娥六號發射基地。


    在這裏,他將要進行最後的適應性訓練,然後跟隨其他隊友一起,踏上飛向月球的征途。


    而這,將是地球上的人類第二次登上月球。


    也是地球上的普通人,第一次走向太空。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火200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醬並收藏星火200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