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後的幾天,陳念的生活基本恢複了平靜。


    除了不定期給核動力研究所陸擎舟那邊提供有關新一代小型核反應堆的技術答疑,就是針對096戰略核潛艇項目的船體設計組織技術討論。


    此外,巨浪-3項目也在calt的主持下有條不紊的進行中。


    要說進展最慢的,當然還是南天門項目。


    當然,這個項目本身與其他項目就有所區別,也沒有人會用過於苛刻的“速度要求”去限製它。


    整體來講,華夏內部幾個大型軍工項目都算是處在正常的進程中,這也再一次觸發了陳念“壓力不足”的條件反射點,讓他不由自主地開始考慮在計劃中加入新的民用科技目標。


    不過,具體選擇什麽,陳念還沒有清晰的思路。


    星火那邊的建議是先解決糧食和良種的問題,但是現在這個時間點,袁老可以說正處於全盛時期,他和他的團隊幾乎就把華夏農業科研領域的資源占滿了,就算陳念能拿出新技術,強行變更路線的性價比也不高。


    所以,這個方向就被暫時擱置下來。


    陳念倒是覺得,不如在醫療領域發發力,給這些老一輩的科研人員加點buff,說不定還能取得意想不到的成果。


    不過,這也不是能一蹴而就的事情.


    進入到近未來科技領域之後,每一項技術的研發節奏都被迫慢了下來。


    而相對的,每一項技術的出現,都是驚天動地的劃時代產物。


    這對整個團隊的決心和耐心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畢竟,現在大家都是“拓荒者”了。


    前方已經沒有路,前行的腳印,就是後人的路。


    當然,相對於其他普通的科研人員,陳念這個見過未來的穿越者在心態上還是要平和的多,雖然大家都有必勝的信念,但隻有陳念知道,科技領域的“勝利”,其實並不是一種期望,而是一種必然會實現的結果。


    站在未來視角上往回看,一切就變得按部就班了。


    這種感覺很奇妙,但卻又很合理


    幾天的時間倏忽而過,陳念跟王建成約定見麵的日子很快到來,周三一大早,陳念查好了王建成的機票,讓陳果安排好了車輛和行程,早早地就在機場等待,不到11點,就接到了坐早班飛機飛過來的王建成。


    一同前來的還有喬麥——對此陳念算不上多驚訝,雖然王建成沒有跟他說,但後勤組早就通知了陳念了。


    剛一見麵,王建成便熱情地撲了上來,一把握住了陳念的手。


    “學長,好久不見了!”


    一旁的李想哭笑不得地看著這一幕,開口調侃道:


    “你別搞得跟領導接見似的好嗎?哪怕你上來一個擁抱我都覺得沒那麽違和怎麽樣,你倆飛機上休息的好嗎?”


    “挺好的挺好的!嘿嘿,商務艙,舒服得很!”


    王建成搶著回答道。


    “喲嗬?伱那點錢還沒花完呢?還有錢坐商務艙?”


    “花不完,根本花不完現在做什麽項目都有經費,我錢都不知道往哪兒花了。”


    王建成的臉上帶著些許自豪的神色,三人默契地一笑,都沒有大驚小怪。


    事實上,哪怕陳念對喬麥和王建成兩人的要求再高,但從世俗意義上講,他們都已經是絕無僅有的成功者了。


    當同齡人還在為考研、為工作而擠破腦袋的時候,他們卻都已經有了自己的項目,甚至還跟那些高不可攀的單位有了合作。


    光是這一點,就已經算是最頂尖的那批人物才能做到的了。


    在這種情況下,花錢坐商務艙、追求一些物質上的享受,還真算不了什麽大事。


    ——


    事實上,要是他們是苦哈哈地、篳路藍縷的做派,陳念反而才會覺得不對勁。


    寒暄了幾句之後,李想帶著幾人上了早就準備好的車,一路繞過幾個早就被標記出來的敏感地點之後,眾人最終在陳念安排的住處落了腳。


    “今天就湊合住這兒吧——你們計劃在成都待多少天?”


    陳念開口問道。


    “我估計得一個星期,不過我沒啥事兒,專程過來找你的。喬麥姐是有事兒的吧?”


    “是的,我時間不確定,我過幾天打算去找機械設計院的張雯張老師聊聊,已經跟她約好了,跟我的課題有關。”


    “如果之後不方便的話,我就自己出去住酒店好了。”


    “沒什麽不方便的。”


    陳念擺手答道。


    機械設計院的張雯他倒是還真接觸過,最早最早做升力風扇項目的時候,張雯曾經參與過兩級對轉風扇項目,那個時候她就已經是電機領域的知名專家了。


    而經過幾年的沉澱之後,她的水平自然是穩步提高——喬麥的研究方向是機電液一體化,想要接觸高水平的理論,就肯定繞不開張雯這個人。


    不過,以喬麥現在的成績和水平,真的能跟張雯“約好”嗎?


    陳念倒是有些懷疑。


    “你跟張老師怎麽說的?我之前跟她打過交道,要不要我幫你提一嘴?”


    “不用不用,真約好了!”


    喬麥連忙解釋道:


    “之前我們做的機械外骨骼用的敏捷壓感液壓傳動技術,她還挺有興趣的,我跟她聊過幾次,關係還不錯,不至於見不到麵。”


    “那就沒問題了。”


    聽到這話,陳念放下心來。


    看樣子,喬麥的研究方向雖然不能說有多大的突破性,但還是得到了業內專家的認可的——這一點,倒是自己小看她了。


    聊完了大概的時間安排,李想又給喬麥和王建成兩人做好了遊玩的計劃。


    當然,其實這也沒有什麽好過多計劃的,所有來到成都的人,基本上無論你是從哪裏來,玩的項目都是一樣的:


    看熊貓,上青城山,逛都江堰。


    其他的諸如什麽杜甫草堂啦、西嶺雪山啦、大慈寺啦,都屬於附屬項目,去不去就純看個人興趣了。


    喬麥到底是個女孩子,對旅行這件事情還比較有興趣,而反觀王建成,唯一感興趣的估計就是熊貓了。


    他好不容易耐著性子聽完了李想的介紹,等陳念空下來之後,便迫不及待地從背包裏掏出了他的電腦,拉著陳念走到了一邊。


    “學長,你的驚喜!”


    王建成神秘兮兮地說道。


    “電腦?程序?什麽玩意兒?ai?問答型的嗎?”


    陳念的腦子瞬間轉過了好幾個彎,而當他說出“問答型”這個詞的時候,其實心裏已經基本有了答案。


    而王建成的表情,則從一開始的賣弄,變成驚訝,又變成了隱隱的失落。


    ——


    他是真想嚇陳念一跳的,然而很顯然,陳念已經預判了他的預判。


    “.是問答型的ai,不過跟現在的文字問答ai不一樣,我的白澤可不是靠預設數據庫答題的,它可以”


    “檢索互聯網信息,執行機器學習步驟,根據真人習慣篩選回答,同時不斷向自然語言靠攏?”


    陳念再一次打斷了王建成,後者愣了足足有十幾秒,才終於開口回答道:


    “.是的。學長,你怎麽知道的??”


    好家夥。


    陳念的臉上露出一抹無奈的笑容。


    我怎麽知道的?


    這玩意兒不就是幼年版的chatgpt嗎?


    陳念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對王建成說道:


    “能做到什麽程度?來試試看唄?”


    王建成終於恢複了幾分興頭,他打開電腦,連上網之後,點擊啟動了桌麵上一個小小的圖標。


    白澤。


    隨著風扇轉動,這個軟件簡單道堪稱簡陋的主界麵也跳了出來。


    下方一個輸入框,上方一個顯示框,這就是全部了。


    “學長,可以了,直接在輸入框輸入問題,白澤就會給出回答。”


    “問什麽都可以嗎?”


    “什麽都可以!”


    陳念略微思索片刻,隨後手腳麻利地在輸入框裏敲下了一行字:


    “水開了能喝,為什麽門開了不能喝?”


    這個問題一打出來,包括好奇湊過來圍觀的喬麥和李想全都傻眼了。


    “.這什麽弱智問題啊!”


    李想直截了當地說道,一點也沒給陳念麵子。


    而作為白澤作者的王建成更是目瞪口呆,他眼睜睜地看著自己親手寫出來的程序吭哧吭哧地運轉了好幾分鍾,最終跳出來一篇明顯是直接從搜索引擎上爬下來的有關“水開了為什麽不能直接喝”的養生文的內容。


    “.不是,學長,你這也太欺負人了吧?這種問題,別說ai了,連真人都不一定能回答出來吧?”


    “那有啥回答不出來的,這不就是一個多義詞的問題嗎?”


    陳念語氣輕鬆地說道。


    實際上,他還真不是故意拿這種腦血栓問題來刁難王建成。


    他隻是想知道,王建成所創造的這個所謂的“人工智能”,到底有沒有自然語言模塊,如果有的話,又做到了什麽程度。


    很顯然,現在的結果並沒有多令人滿意。


    想要達到上一世chatgpt的水平,估計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畢竟,當年那個驚世駭俗的ai,別說這種問題了,甚至弱智吧99%以上的問題,它都能一本正經地回答,並且還能答得不錯。


    ——


    當然,chatgpt的成功,是在超大算力支持下,經過巨量的訓練和反饋,才最終達成的。


    用它的標準去要求王建成的白澤,也是有些強人所難了。


    想到這裏,陳念開口問道:


    “所以,你現在到底能做到什麽樣的程度?核心原理是什麽?”


    “一些簡單的問題,能回答得跟真人沒有差別。”


    說著,王建成拿過鍵盤,輸入了一個在陳念看來無比基礎的問題:


    “今天的天氣怎麽樣?”


    很快,白澤給出了它的回答。


    “今天的成都溫度怡人,最高溫度達到26度,但夜間溫度低至11度,需要注意保暖。”


    這個回答一跳出來,喬麥和李想都忍不住驚歎。


    在他們看來,一台“機器”,能做到這種程度,已經相當不錯了。


    王建成嘚瑟地笑了笑,隨後繼續輸入道:


    “成都,推薦景點。”


    片刻之後,一段語句上勉強算是通順的回答跳了出來。


    進行道這一步,陳念終於大致搞清楚了這個“白澤”的極限。


    準確地說,它不是閹割版的chatgpt,而是使用了比較先進的機器學習算法之後,加強版的siri。


    ——


    這也不錯了,畢竟,距離真正的siri出世,那也還有兩年多的時間呢。


    “所以,其實這是一個主要基於搜索引擎的問答機器?你應該是完全沒有設置自然語言處理算法吧?它這些看上去比較‘自然’的回答,都是直接從互聯網上摘錄的?”


    “有算法,但是目前功能很弱。”


    王建成毫不避諱地回答道。


    “它的自然語言算法邏輯是基於我自己設計的一套‘重複度’評分的,也就是說,它會優先選取網絡上已經存在的答案,並進行一定的排列組合。”


    “而校準過程,則是不斷進行數據庫對比,篩選出評分更高的答案-——評分的標準,是答案與互聯網信息的重複度。”


    “懂了,引入reward模型的有限監督訓練。”


    陳念一瞬間便領悟了王建成的邏輯。


    不得不說,這是在算力有限的情況下一種很聰明的解決方案,借助這種方案,一個人工智能可以在處理簡單問題時表現得極為聰明。


    因為實際上,它就像是一個遠程遙控聊天裝置,藏在背後的並不是0和1的代碼,而是龐大的真人數據庫。


    陳念還記得,當年人工智能概念剛剛興起的時候,國內就有過這樣思路的所謂“ai”,但他對這類ai始終嗤之以鼻,因為方向走錯了。


    這種東西存在的意義,純粹就是騙經費和補貼而已。


    想到這裏,陳念開口說道:


    “你這東西想法很好,但路線完全走錯了。”


    “我不能支持你繼續按這個方向走下去,因為你走得越遠,對真正的ai技術發展的傷害就越大。”


    “為啥?”


    王建成不解地問道。


    “因為它不是真正的ai,它隻是一個聰明的搜索引擎。”


    “聰明的搜索引擎明白了。”


    王建成並不蠢,在聽到陳念的解釋之後,他立刻就想明白了問題的關鍵,也領悟到了所謂“走得越遠傷害越大”的意義。


    於是,他趕緊繼續問道:


    “那如果我改變方向呢?是不是整個邏輯都要重新設計?”


    “那當然是要重新設計的.而且,這個白澤,其中最有用的部分,估計是你之前投入精力最小的部分,也就是它的自然語言模塊,尤其是它的reward模型。”


    “如果你不能解決reward模型的問題,ai的進化就要永遠停留在人工監督的閾值之內,造出來的,也隻能是假的ai。”


    “明白了。”


    王建成長長舒了一口氣,從他的表情來看,似乎是已經下定了從頭開始的決心。


    陳念突然覺得,這小子做的事情總有些說不出的喜感。


    他心心念念地想著要搞空中平台,要搞空天母艦,但好像,繞來繞去,他最擅長的,還是人工智能


    也不知道,再過十幾年,他到底是會成為南天門之父,還是人工智能之父?


    也許,兩者都是?


    想到這裏,陳念不由得期待起來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火200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醬並收藏星火200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