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住處之後,陳念按照計劃開始預習先進功能材料的課程內容,4個小時下來,源點數量再次增長了0.1個點,源點數量達到了4.4。


    時間到了12點,他準時上床睡覺休息,第二天6點,又準時起床洗漱看書,日子過得波瀾不驚。


    一周的時間下來,高效的學習給他帶來了1.5點的源點,距離解析高鐵技術,隻差最後的0.8點。


    最多也就三四天的時間,就能完成這次意義重大的解析了。


    也正好,張曙光那邊已經把四大供應商拖了一個多月,幾乎消磨掉了他們所有的耐心。


    這時候正是雙方談判團隊的情緒緊繃到極限的時刻,如果能順利拿出壓倒性的底牌,那麽一切將進展得無比輕鬆。


    想到這裏,陳念的臉上露出了一個滿意的笑容。


    看來,在有了“任務管理器”之後,自己的規劃性確實強了很多。


    雖然現在它隻是一個停留在紙麵上的簡單工具,但效果卻很明顯。


    以後得想辦法把它搬到電子設備上-——做成一個小程序,提高易用性。


    可惜,自己腦海中的係統不支持編輯,不然的話,直接在係統內編輯,無論是安全性還是方便性都能有所保障了。


    看了一眼時間,陳念離開了住處,打算去上自己這學期的第一節體育課。


    雖然說很不情願,但看著陳果那種殷切的眼神,他實在是沒法拒絕


    好在他們沒給自己選個足球籃球之類的。


    否則的話,那真是費了老勁兒了


    到達集合的室內體育館之後,陳念一眼就看到了兩個熟悉的身影。


    李想和喬麥。


    兩人正站在一起聊天,看上去終於是稍微熟稔了一些。


    但當陳念出現的第一時間,喬麥的眼神便立刻調轉了過來。


    “嘿,陳念!好久不見了!”


    確實是好久沒見。


    喬麥的日程安排跟陳念、李想兩人都是錯開的,隻有極為偶然的機會,才會在食堂遇上一起吃個飯。


    雖然認識的早,但真要說起來,兩人麵對麵交流的機會可以說是屈指可數。


    在加上放了個暑假,再見麵確實還有點陌生了。


    “好久不見啊。”


    陳念微笑著上前打了個招呼,心裏暗想,也不知道這次她能不能再帶來點什麽驚喜。


    事不過三,如果真有那麽玄乎的話,陳念還是不介意動用一點手裏的權利,給自己整點buff加持的。


    “聽說你進特別班了?恭喜啊!”


    喬麥的臉上神情很真誠,裏麵有羨慕,但絕對沒有任何嫉妒。


    “多謝多謝,其實也沒什麽,就是把一些課程提前了而已。”


    “那就很不錯了!可惜我沒選上,要不還能跟你做一次同班同學。”


    陳念尷尬一笑,暗道你沒選上太正常了。


    這玩意兒本來就是蘿卜崗,真正入選的幾個學生早就內定好了,雖然看似公開選拔,其實結果是不會有任何改變的。


    “沒事,我聽領導說了,這次的特別班也是實驗性質的,也就是課表變了,師資其實沒太大變化,沒必要追求。”


    喬麥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歎了口氣說道:


    “害就是一個麵子嘛。出去跟別人說是西工大特別班畢業的,一聽多有麵子啊。”


    “算了,不說這個了-——哎,伱們假期忙啥呢?”


    喬麥稍稍轉了轉身體朝向陳念和李想的中間,似乎是不想讓李想覺得被冷落。


    看到這一幕,陳念的嘴角微微動了動,沒有立刻回答。


    “我嘛.還不是在家玩兒唄,預習預習新學期的課,找了點兼職。”


    陳念忍不住隱蔽地翻了個白眼。


    說得輕描淡寫,你那兼職可不簡單啊。


    李想在做的事情別人不知道,但陳念可是門清。


    在忽悠和操控輿論這件事情上,李想表現出了極高的天賦,無論是之前的馬達西奇廠談判、還是最近的ec-130h事件,其實都有他的參與。


    如果不是他還在上學,上級早就給他直接轉正了。


    “挺好的你呢,陳念?”


    “我學習唄。前段時間出去玩了一趟,然後我沒回家,提前預習了一些特別班的課程。你呢?”


    陳念滿懷期待地問道。


    他很希望喬麥能說出來點什麽具有啟發性的東西,讓他的源點再次實現突破,但結果卻讓他有些失望。


    “差不多,我也沒回去,跟著學校的項目去機電所學習了。”


    說到這裏時,陳念敏銳地注意到喬麥的神情有些古怪,於是便開口問道:


    “咋了?不順利?”


    “呃不能說不順利吧,就是害,也沒什麽。”


    “我之前不是跟你們說在做一個液壓、軸承的項目嘛,我自己跟我哥一起準備了一個新設計,本來還算挺先進的,國內沒有先例,對標的是光刻機的對準係統。”


    “空氣軸承,聽說過吧?我們做的是優化設計方麵的項目。”


    “結果我去了一趟機電所你猜怎麽著,居然已經被做出來了”


    “那種感覺可奇怪了就好像,一直活在誰的影子裏”


    陳念大囧,這事兒說白了跟他還脫不了關係。


    空氣軸承本來就是他之前提供的技術裂變後的成果之一,在各方麵原理和基礎完善的情況下,發展得快也很正常。


    但沒想到,居然直接把喬麥的項目截胡了


    他也不知道說什麽,於是隻好開口道:


    “沒事,你跟你哥都那麽優秀,以後肯定還有別的項目的。”


    “那倒是,我哥準備開始做懸掛係統了-——高鐵的轉向懸掛,還挺有前景的呢。”


    “.”


    “.你要是信我,最好別做這個方向。”


    搞什麽啊!


    你這是想被控到死?


    自己下一步解析的高鐵核心牽引傳動技術包裏,就包括高速轉向架這一塊,你真要搞,那不又撞車了嗎?


    “為啥?”


    喬麥疑惑地問道。


    “最近我們不是在跟國外談判嗎?馬上就要做技術引進了,如果你們現在搞這個方向,估計又是要被覆蓋掉的,不劃算。”


    陳念一本正經地回答道。


    “那也沒關係。”


    聽到他的話,喬麥正色道:


    “引進別人的技術是一回事,消化成我們自己的技術是另一回事。”


    “借別人的劍,和造自己的劍,終歸還是有區別的。”


    “再說了,我們也沒打算做出什麽特別大的成果,就是借這個方向,鞏固我們自己學的東西罷了。”


    “放心啦,我們心裏有數的。”


    陳念歎了口氣。


    這話還真沒法反駁。


    仔細想想,“活在別人的陰影裏”的,絕對不止喬麥一個。


    在華夏,數不清的研究人員都被覆蓋在自己的陰影裏。


    他們殫精竭慮地探索著前沿方向,但也許某一天,就會被自己的一個解析成果截胡。


    可就算是這樣,他們也從未放棄過,反而是不斷地去挑戰新的方向。


    如果說陳念是一頭開山的巨獸,那麽他們就像是一個一個的工蟻,雖然力量並不大,卻也漸漸築起了壯觀的蟻巢。


    對此,陳念隻有敬佩。


    ——


    不過話說回來,能省下不必要的重複勞動的話,還是要省下來的。


    於是,他開口說道:


    “不管怎麽樣,你們還是好好考慮下吧。”


    “我倒是有個方向,可以試試看。”


    “你知道吧,航母上有一個重要的液壓係統,就是攔阻索的液壓係統,國內的研究還比較少.”


    很快,老師吹起哨子讓大家集合,一節體育課下來,陳念還真就沒有從喬麥那裏獲得任何靈感。


    看來之前兩次都是巧合,喬麥身上並沒有什麽特別的“氣運”屬性。


    不過,陳念倒也談不上失望。


    畢竟,無論是學習還是科研,都是必須一步一步、腳踏實地去走的事情,真有那麽容易投機取巧的話,科技發展還會那麽難嗎?


    下了體育課,時間已經到了5點多,三人一起去食堂吃了飯,一路無話,陳念本打算回自己的住處,繼續死磕先進功能材料,但轉念一想,自己把矽材料冶金課程學完了,可裏麵提到的很多實操細節還沒有驗證過。


    於是,他便幹脆叫了車,奔著西材研所的方向去了。


    他的想法很簡單,其實就是為了去摸摸那些器材,驗證一下自己學到的東西罷了


    此時此刻,西材研所裏。


    “還是不行嗎?相對密度調到55%左右,再試一次?”


    “沒用,剛才已經測試過57%的相對密度了,同區間沒必要反複測試。”


    “那到底是什麽問題?初始溫度?原料粒度?加熱速率?”


    “不知道啊.搞不懂。差熱分析的結果出來了嗎?”


    “出來了,但沒什麽用,看不出問題”


    幾個研究人員圍著試製失敗的樣品低聲討論,而一旁郭琦的臉上則忍不住浮現出失望的神情。


    當然,他並不是對自己手下的年輕人們失望,也不是對材料學失望,他失望的是,自己的運氣實在是他麽的太差了!


    這次他們打算試製的是二矽化鉬,這是一種廣泛用於航空領域的高溫抗氧塗層,一般會用在渦輪發動機構件、燃燒器、尾噴管的密封上,也有用在電加熱元件、汽車火花塞上的。


    總之,它的用途很廣,作用很大。


    但現在,國內還沒有成熟的製造方法。


    一般來說,要製造二矽化鉬都是使用shs技術,也就是自蔓延高溫合成技術。


    但問題是,人類對這一項技術的探索還比較有限,對影響因素、合成機理的了解都不透徹。


    所以,他們能在做的,就是在已有的幾個認知的基礎上,進一步向前探索。


    比如典型的,反應物相對密度的提高可以促進反應溫度和自蔓延速度的提高。


    再比如,粉體粗細度會影響反應進程。


    但具體要使用什麽樣的密度、什麽樣的粗細度、什麽樣的初始溫度,大家都不知道。


    這也就導致了,試製的進度一直卡在試錯的階段,無法繼續向前推進。


    從立項開始,這個項目已經卡了足足有6個月了,到目前為止,還真就沒有一點成果。


    雖然這是材料學研究的正常節奏,可看著其他項目一個一個開花結果,郭琦的心裏還是忍不住有些不甘的。


    他娘的,下輩子死也不搞材料了。


    這玩意兒也太他麽基礎了吧


    吃力又不討好,說得再好聽又怎麽樣,出不了成果的話,誰記得你啊.


    想到這裏,郭琦歎了口氣,走到自己的學生麵前,開口說道:


    “行了,今天不行就明天繼續,這玩意兒拚的就是一個運氣。”


    “哦對了,明天放你們一天假,誰沒事的上山上看看哪兒有廟,去求一求吧。”


    聽到郭琦的話,眾人的臉上露出一絲無奈的笑容。


    他們都知道郭琦是在開玩笑,但也能看出玩笑背後的心酸。


    還上廟裏求呢?


    說的好聽,上廟裏求誰去啊?


    太上老君?


    嘿,你別說,這玩意兒還真就專業對口。


    看來改天得搬個老君像過來,沒事就燒燒香拜一拜.


    “老板,明天真放假嗎?項目那麽緊,要不我還是別放了吧,我也沒啥事。”


    “我也沒啥事,明天再過來準備準備,等你們回來就可以直接做實驗了。”


    “準備啥?造粒嗎?”


    “造粒啊,原材料也要準備好,能偷點時間就偷點時間唄”


    “我感覺這麽搞沒用啊,真碰運氣的話,得碰到什麽時候啊?”


    這話一出,眾人再次沉默下來。


    是啊。


    現代材料學雖然確實是有碰運氣的成分,但大多數時候,還是要靠理論指導的。


    現在他們的問題就是,理論太弱了,弱到基本沒辦法形成指導意義的程度。


    唯一的解決方案,就隻有大量實驗積累數據,通過建模來分析最佳路徑,從而提高概率,降低“碰運氣”的難度。


    隻能靠時間去熬。


    熬到什麽時候是個頭啊?


    實驗室裏響起整齊的歎息聲,片刻之後,有人開口道:


    “要是有什麽辦法,可以繞過shs方法的缺陷就好了。”


    “不要碰運氣了,直接一步到位,找個什麽新工藝,把缺陷點全都蓋過去。”


    聽到這人的話,其他人忍不住翻了個白眼。


    “你咋不想怎麽彩票中個一個億呢?到時候我們聘一堆人來做實驗,莽都莽出來了。”


    “沒錯,我覺得還是中一個億的概率比較大”


    眾人你一句我一句地調侃著,氣氛終於輕鬆了一些。


    情緒一恢複,大家又開始張羅著繼續實驗,但也就在這時,實驗室的門口,突然響起了一個聲音:


    “有這種工藝的。”


    “shs與加工聯用,可以解決。”


    “shs-加壓、shs-擠壓和shs-擠壓法,應該都可以。”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火200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醬並收藏星火200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