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ocl3電阻材料、n2大規模製備技術、四探針技術、pc總線控製係統”


    會議結束之後,回到住處的陳念看著收上來的技術需求清單,一時間陷入了沉思。


    總共11項技術,其中電阻、氮氣製備、四探針技術的影響範圍相對比較廣,其他的都是針對擴散爐的專用技術。


    總結起來,如果要徹底突破擴散爐的生產製造難點,總共要付出的源點數量大概在3.7個源點。


    而現在自己擁有的源點數量是5.2。


    同時,由於之前二十二號項目中輸出的技術所產生的裂變效應,現在他平均每隔一周,就能收獲0.5左右的源點數量。


    相對來說,他現在擁有的源點還是比較充裕的。


    既然要開始,那就得有一個好的開頭。


    想到這裏,陳念沒有猶豫,直接對所有需求的技術完成了解析。


    一瞬間,海量的信息湧入他的大腦,甚至讓他有種眩暈的感覺。


    良久之後,陳念才慢慢消化完了這些技術,一個個的關鍵點呈現在他的眼前,整個技術的框架和脈絡也無比清晰。


    隨後,他打開電腦,開始在電腦上製圖、記錄。


    這是一項繁瑣的工作,整整6個小時,陳念才完成了不到三分之一的工作。


    看著屏幕上越來越多的文檔,陳念不由得皺起了眉頭。


    這玩意兒的輸出效率也太低了點吧。


    現在隻是單項技術還好,最多花個幾天、幾個星期,總能把腦子裏的技術整理出來。


    可要是以後源點多了,直接飛越到“不存在這個世界上”的科幻技術,比如什麽死星啦,殲星艦啦,戴森球啦之類的,那還不把自己折騰死?


    最有可能的結果就是,解析隻需要一秒鍾,但輸出卻需要幾十年。


    開什麽玩笑呢?


    沒想到,係統的最大限製居然不是源點夠不夠多,而是自己的命夠不夠長


    陳念歎了口氣,無奈地合上了電腦。


    看來,自己還得想辦法搞個腦機出來。


    如果能利用思維直接傳輸,那就不用擔心效率的問題了。


    不過,腦機技術的複雜程度甚至比航母還要高,而且它的應用範圍也比較窄。


    在手工輸出還可用的情況下,暫時還是拖一拖吧


    三天之後,陳念終於完成了所有材料的輸出——當然,這仍然是簡化版本的。


    在他的圖紙和文檔中隻包含了11項擴散爐相關技術中最關鍵、最核心的部分,比如電阻材料就隻有pocl3的比例配方和製取流程,n2製備設備就隻有psa分子篩製法、另外再包含一部分關於膜空分法的原理細節。


    這樣做的目的有兩個。


    其一,當然是為了自己省事,去除掉那些信息密度低、並且輸出麻煩的部分。


    其二,則是為了保護國內那些科研人員的探索欲。


    畢竟,如果自己真的從頭到尾包辦到底,那麽留給研究人員探索的空間又在哪裏呢?


    一旦他們失去了探索和研究的欲望,哪怕自己有再多的源點,也絕對不足以推動這個世界的科技發展。


    一個人的力量終究是有限的,在這麽一個真實且理性的世界,個人英雄主義的道路根本就走不通.


    最後檢查了一遍文檔的準確性之後,陳念滿意地點了點頭,隨後撥通了陳果的電話。


    後者已經成為了事實上的大總管,除了自己的科研任務之外,有關陳念的一切事情都被他承接了過來。


    電話隻響了兩聲就接通,對麵的陳果聲音輕快地問道:


    “喂,小念啊?怎麽了?大晚上的還沒休息嗎?”


    聽到他的話,陳念下意識地瞄了一眼時間。


    好家夥,這才晚上11點,也叫大晚上?


    自己還沒到早睡早起的年紀好吧。


    陳念無奈地搖了搖頭,開口回答道:


    “陳教授,這個點睡覺對我來說有點太早了.是這樣的,我們前兩天不是跟顧問討論了有關半導體技術發展的問題嗎?”


    “會上我們定了一個方向,就是優先搞擴散爐、單晶爐,然後再逐步推到光刻機、蝕刻機。”


    “那邊給我輸出了一份11項技術的清單,我這兩天看了看,有一些成果,想先拿出來試試。”


    “那麽快?”


    對麵的陳果驚訝地喊道。


    雖然他對陳念的期望已經足夠高了,但是剛剛三天,就把十幾年沒搞定的問題做出了成果.


    這是什麽恐怖的速度?


    作弊作的裝都不裝了是吧?——


    不過這樣也好,我知道你有問題,你也知道我知道你有問題,但咱們誰都不說,心知肚明,反而省去了很多麻煩的溝通。


    想到這裏,陳果趕緊繼續問道:


    “小念,伱是做到什麽程度了?是有一些推理,還是技術直接可以上到應用階段?”


    “大概是能用——不過肯定還需要一些額外的技術來配合跟補充。”


    陳念誠實地回答道。


    “明白了,你直接把文檔用保密終端發給我吧,我會提交給上級的。”


    陳果鄭重地說道,同時,他心裏的感慨也越發濃重。


    這幾個月的相處下來,他已經完全了解了陳念說話的風格。


    說“有點頭緒”,那就是已經有理論基礎了。


    說“做了些推理”,那就是應用沒問題了。


    而如果說“大概能用”,很顯然,直接把文檔拿去實驗室,用不了多久就能直接啟動生產製造。


    就是不知道,他的技術出的那麽快,國內的產能跟不跟得上.


    “我現在就給你發過去。”


    陳念一邊把電話打開免提,一邊把早就準備好的文檔發到了陳果的終端上,陳果立刻收到了郵件,稍微瀏覽一番之後,便準備轉發給相關部門。


    他早就不擔心陳念提供的技術的準確性了,之所以要看一遍,純粹就是為了防止因為網絡啊、防火牆啊之類的問題導致文檔損壞。


    當然,這種情況出現的概率也是億萬分之一。


    “收到了,那我就直接轉給王君靈了,你還想發給哪個單位?我申請保密授權之後發過去。”


    這話一下子把陳念問住了。


    除了王君靈,還能發給誰呢?


    按照他前一世的經驗,好像直到二十年後,國內在擴散爐這條主線上也沒有誕生出能獨當一麵的廠家,那現在去考慮給誰,意義也不是很大。


    於是,他開口回答道:


    “就給王君靈好了,至於任務具體交付給誰,讓他自己決定吧。”


    “明白,這樣也好,你畢竟也不是什麽事情都能管,搞搞頂層設計就好了。”


    陳果快速敲下了王君靈的聯係方式,隨後一敲鍵盤,發出了郵件。


    “好了,轉過去了,明天我再給他打個電話,確認完結果之後給你反饋。”


    “對了,正好今天你找我,我跟你聊個小事。”


    “啥小事?”


    陳念疑惑地問道。


    “你的顧問組,按程序該起個名字了。”


    “原本這是一個虛擬組織,沒有從屬關係,也不會具備行政權利。”


    “但是二十二號項目之後,上級考慮到你的需求,已經在行政序列裏新增了一塊,把這個小組放進去了。”


    “這樣做一方麵是便於管理,一方麵也是為了增加你的執行手段。”


    “你知道,以後技術大多數會通過這個顧問小組來下發到各個單位,它將會成為類似於國資委、科工委一樣的單位。”


    “所以,你得給它取個名字。”


    “這事兒啊.”


    陳念撓了撓頭,一時間有些猶豫。


    其實他也想到過這個顧問小組最終會變成一個實體組織參與到行政序列中去,甚至還對小組的職能做了一些規劃,但確實,他還真沒想過這小組叫什麽。


    按照兔子的風格,如果他不命名的話,這種小組大概率最終會被冠以類似於“001號工作小組”之類的名字,雖然逼格也挺高的,但確實不太符合他的審美。


    可要說現場取吧,他好像也取不出來。


    正當他猶豫的時候,一句聽過無數次的話,卻突然闖入了他的腦子裏。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自己在做的事情,不就是“點燃星火”嗎?


    他緩緩吸了口氣,回答道:


    “如果要起名字的話,那就叫,‘星火’吧。”


    (本章完)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星火2003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九月醬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九月醬並收藏星火2003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