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冬天格外寒冷,雪格外大,也格外厚,整個烏嶺鎮都被一層厚厚的白雪覆蓋著,一望無垠的白茫茫,倒顯得山林愈加黑暗了。
秋天的時候,鍾子恒對陳先生仍然懷抱一絲希望,盡管他的確很介意陳先生和子修來往頻繁,過於密切。但他深知,商場如戰場,不論過程怎樣曲折,如果到最後能夠把生意做成,那麽一切的彎彎繞繞都值得,這場仗就算是打贏了。
鍾子恒也深知,他和子修之間的較量很早就開始了,大致從子修還是一個孩童時就可以算起。冤家路窄,總是要碰麵的,沒辦法。
這也讓鍾子恒感到非常苦惱,一場陳年往事牽出來的“賬目”,多年以後卻依然要清算。他感覺,他的清靜日子越來越少了,各種麻煩倒是越來越多了。
在烏嶺鎮經過一番調養後,陳先生的身體倒是漸漸好轉了,這當然離不開子修的精心照顧。柳翁一連好幾個月都難得上鍾家大院幾趟,是因為經常被子修給接到金禪寺替陳先生看病去了。
當陳先生打算回上海的時候,卻被子修給留了下來,說是已經到冬天了,秋收冬藏,就在烏嶺鎮繼續待一個冬天,等身體完全康複之後,到了春天再回上海也不遲。
盛情難卻,再加上陳先生也實在太期望自己的病從此以後不會再複發,徹底被治愈,於是就答應了子修,這個冬天不走了,就待在烏嶺鎮繼療養。
本來陳先生在怡山書院住得挺好,後來被子修一再邀請,一再勸說,最後住進了金禪寺。
“佛門清淨之地,最適合修身養性,調養身體。”陳先生最終同意跟著子修一起回金禪寺,子修異常興奮,但臉上卻不露痕跡。
陶飛把這一切報告給鍾子恒,鍾子恒沉默了很久,心裏非常不舒服。他也責怪自己當初沒有和陳先生走得更近一些,讓子修鑽了空子,從中得利。不過,他並沒有完全灰心,不管怎麽說,他和陳先生相識在先,也一起愉快地合作過。
陶飛所顧慮的是子修後來培育出的茶葉新品種——白香芽。蘭香芽在上海的銷路非常好,比玉瓶貴有價格優勢,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在,白香芽又更勝了一籌,對鍾氏茶葉來說,絕對是一個十分強勁的對手。
其實,陶飛的顧慮,鍾子恒心裏當然是十分清楚的,但他依然想再努力一次,挽回陳先生,讓他繼續與自己合作。畢竟,陳先生在上海茶行的身份與地位,不容小覷。
眼看要到臘八節了,沉寂了許久的白雪皚皚的烏嶺鎮終於有了一點節日的味道。臘八節喝臘八粥依然是這裏的傳統,家家戶戶都會為這一天而喜悅地忙碌。
要說最忙碌的一家,自然是金禪寺了。因為在這一天,寺裏會免費發放臘八粥,從早到晚,整整一天。
這是當年法新方丈踐行的善舉之一。子修成了方丈以後,雖然強行廢除了法新提倡的一些活動,但施舍臘八粥被保存了下來,他正好可以借助這件事來消磨人們對法新的思念。畢竟,出現在人們麵前的是他,行大善的子修方丈,而非早已不見蹤影的法新。
鍾子恒認為這一天就是一個好機會。子修一整天忙於布施,根本無暇顧及陳先生。況且,這樣喧鬧的一天根本無法讓人靜心,陳先生向來喜靜不喜鬧。
於是,鍾子恒派陶飛帶了一些禮物去金禪寺拜訪陳先生,在那裏,會有張耘接應他。
在大雪封山之前,鍾子恒就已經安排張耘去了金禪寺,讓他想方設法找機會接近陳先生,以免陳先生對子修言聽計從。張耘辦事向來穩妥,不僅暗中和陳先生見了好幾次麵,還探聽到了一些秘密。
到了臘八這一天,整個金禪寺都被圍得水泄不通,香煙繚繞,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人們一直保持這個習慣,已經很多年了,今年聽說不僅可以領到更多的粥,還可以領到更多的茶葉,熱情倍增,也不顧山裏的雪有多深,路有多難走了。
果然,這一天子修忙得分身乏術,再也沒有時間跟陳先生待在一起了。陳先生一個人待著,出去看了看,見人山人海,隻好又回來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陣勢,心裏不禁暗暗佩服子修的品行,對子修也有了更多的好感。
正當他感到有些冷清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隻見張耘和陶飛站在門口,滿臉堆笑。
陳先生趕緊笑臉相迎,請他們倆進來。不料,就在這時,鍾子恒從他們的身後轉了出來。
“陳先生,咱們有些日子沒見了,一向可好?”鍾子恒笑著問候。
陳先生萬萬沒有想到,鍾子恒居然會從天而降出現在他麵前,頓時手足無措,隻連說:“好,好,好!”
進屋之後,兩人對麵坐下。張耘和陶飛知趣地出去了,輕輕關上門,站在門外把守。
陳先生忙笑著說:“也不知道今天刮的什麽風,竟然把你給刮來了。”
鍾子恒也一樣笑臉相對,“今天刮的是東風。這臘八節一過,不就是春天要來到了嗎?春天一到,好事也就到了啊。”
陳先生知道鍾子恒話裏的意思,但這讓他有些為難,也更加尷尬了。他甚至有些後悔之前給了子修滿口的承諾,現在到了鍾子恒這裏,已經沒有回旋的餘地了。
鍾子恒是個聰明人,最善於察言觀色。見陳先生麵露難色,心裏已經明白了八九分,但他依然不死心,想用最後的努力來促使陳先生改變主意。
“我們都是老朋友了,熟人就不說二話”,鍾子恒用手指輕敲桌麵,顯出一副非常輕鬆的樣子,“我的茶園你是知道的,麵積大得很,如果你想培育屬於你自己的新茶種,我完全可以借給你足夠大的一塊地作為你的專屬試驗地,你想怎樣就怎樣。此外,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由我來提供,你看怎樣?”
陳先生聽到這話不由得大吃了一驚,想在烏嶺鎮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茶園是他那天在子修的茶園裏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個想法,這是連子修都不知道的事情,鍾子恒怎麽會知道?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
秋天的時候,鍾子恒對陳先生仍然懷抱一絲希望,盡管他的確很介意陳先生和子修來往頻繁,過於密切。但他深知,商場如戰場,不論過程怎樣曲折,如果到最後能夠把生意做成,那麽一切的彎彎繞繞都值得,這場仗就算是打贏了。
鍾子恒也深知,他和子修之間的較量很早就開始了,大致從子修還是一個孩童時就可以算起。冤家路窄,總是要碰麵的,沒辦法。
這也讓鍾子恒感到非常苦惱,一場陳年往事牽出來的“賬目”,多年以後卻依然要清算。他感覺,他的清靜日子越來越少了,各種麻煩倒是越來越多了。
在烏嶺鎮經過一番調養後,陳先生的身體倒是漸漸好轉了,這當然離不開子修的精心照顧。柳翁一連好幾個月都難得上鍾家大院幾趟,是因為經常被子修給接到金禪寺替陳先生看病去了。
當陳先生打算回上海的時候,卻被子修給留了下來,說是已經到冬天了,秋收冬藏,就在烏嶺鎮繼續待一個冬天,等身體完全康複之後,到了春天再回上海也不遲。
盛情難卻,再加上陳先生也實在太期望自己的病從此以後不會再複發,徹底被治愈,於是就答應了子修,這個冬天不走了,就待在烏嶺鎮繼療養。
本來陳先生在怡山書院住得挺好,後來被子修一再邀請,一再勸說,最後住進了金禪寺。
“佛門清淨之地,最適合修身養性,調養身體。”陳先生最終同意跟著子修一起回金禪寺,子修異常興奮,但臉上卻不露痕跡。
陶飛把這一切報告給鍾子恒,鍾子恒沉默了很久,心裏非常不舒服。他也責怪自己當初沒有和陳先生走得更近一些,讓子修鑽了空子,從中得利。不過,他並沒有完全灰心,不管怎麽說,他和陳先生相識在先,也一起愉快地合作過。
陶飛所顧慮的是子修後來培育出的茶葉新品種——白香芽。蘭香芽在上海的銷路非常好,比玉瓶貴有價格優勢,所以深受人們的喜愛。現在,白香芽又更勝了一籌,對鍾氏茶葉來說,絕對是一個十分強勁的對手。
其實,陶飛的顧慮,鍾子恒心裏當然是十分清楚的,但他依然想再努力一次,挽回陳先生,讓他繼續與自己合作。畢竟,陳先生在上海茶行的身份與地位,不容小覷。
眼看要到臘八節了,沉寂了許久的白雪皚皚的烏嶺鎮終於有了一點節日的味道。臘八節喝臘八粥依然是這裏的傳統,家家戶戶都會為這一天而喜悅地忙碌。
要說最忙碌的一家,自然是金禪寺了。因為在這一天,寺裏會免費發放臘八粥,從早到晚,整整一天。
這是當年法新方丈踐行的善舉之一。子修成了方丈以後,雖然強行廢除了法新提倡的一些活動,但施舍臘八粥被保存了下來,他正好可以借助這件事來消磨人們對法新的思念。畢竟,出現在人們麵前的是他,行大善的子修方丈,而非早已不見蹤影的法新。
鍾子恒認為這一天就是一個好機會。子修一整天忙於布施,根本無暇顧及陳先生。況且,這樣喧鬧的一天根本無法讓人靜心,陳先生向來喜靜不喜鬧。
於是,鍾子恒派陶飛帶了一些禮物去金禪寺拜訪陳先生,在那裏,會有張耘接應他。
在大雪封山之前,鍾子恒就已經安排張耘去了金禪寺,讓他想方設法找機會接近陳先生,以免陳先生對子修言聽計從。張耘辦事向來穩妥,不僅暗中和陳先生見了好幾次麵,還探聽到了一些秘密。
到了臘八這一天,整個金禪寺都被圍得水泄不通,香煙繚繞,人來人往,熙熙攘攘。人們一直保持這個習慣,已經很多年了,今年聽說不僅可以領到更多的粥,還可以領到更多的茶葉,熱情倍增,也不顧山裏的雪有多深,路有多難走了。
果然,這一天子修忙得分身乏術,再也沒有時間跟陳先生待在一起了。陳先生一個人待著,出去看了看,見人山人海,隻好又回來了。他還是第一次見到這樣的陣勢,心裏不禁暗暗佩服子修的品行,對子修也有了更多的好感。
正當他感到有些冷清的時候,忽然聽見有人敲門,打開門一看,隻見張耘和陶飛站在門口,滿臉堆笑。
陳先生趕緊笑臉相迎,請他們倆進來。不料,就在這時,鍾子恒從他們的身後轉了出來。
“陳先生,咱們有些日子沒見了,一向可好?”鍾子恒笑著問候。
陳先生萬萬沒有想到,鍾子恒居然會從天而降出現在他麵前,頓時手足無措,隻連說:“好,好,好!”
進屋之後,兩人對麵坐下。張耘和陶飛知趣地出去了,輕輕關上門,站在門外把守。
陳先生忙笑著說:“也不知道今天刮的什麽風,竟然把你給刮來了。”
鍾子恒也一樣笑臉相對,“今天刮的是東風。這臘八節一過,不就是春天要來到了嗎?春天一到,好事也就到了啊。”
陳先生知道鍾子恒話裏的意思,但這讓他有些為難,也更加尷尬了。他甚至有些後悔之前給了子修滿口的承諾,現在到了鍾子恒這裏,已經沒有回旋的餘地了。
鍾子恒是個聰明人,最善於察言觀色。見陳先生麵露難色,心裏已經明白了八九分,但他依然不死心,想用最後的努力來促使陳先生改變主意。
“我們都是老朋友了,熟人就不說二話”,鍾子恒用手指輕敲桌麵,顯出一副非常輕鬆的樣子,“我的茶園你是知道的,麵積大得很,如果你想培育屬於你自己的新茶種,我完全可以借給你足夠大的一塊地作為你的專屬試驗地,你想怎樣就怎樣。此外,所有的人力和物力都由我來提供,你看怎樣?”
陳先生聽到這話不由得大吃了一驚,想在烏嶺鎮擁有一塊屬於自己的茶園是他那天在子修的茶園裏不經意間說出的一個想法,這是連子修都不知道的事情,鍾子恒怎麽會知道?
<a href="http://m.bqgxsydw.com" id="wzsy">bqgxsydw.com</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