參加完及笄禮後的淩霄抽出時間看。
這是她這些年派人收集到的相關地方誌。
有了地方誌,淩霄就可以知道什麽時候出現災荒。
之前的她沒有資料隻能瞎猜,現在有了實證就可以推論。
為此還做了一個表格,把地方誌上一次次的災害都填在表格上。
全部填上地方誌上所有的年月情況就看的很清楚,讓淩霄感覺很驚訝。
淩霄沒有去過陶家族地那個地方,根據原主的記憶離開族地不遠處有條大河。
不算是遠,族地之所以被淹就是這一條河水暴漲後,河堤最後垮塌,導致那一場洪災。
但很怪異的是除了這一次遭遇洪水外,在地方誌上所能查到的災荒裏就沒有出現過爆發洪水。
讓淩霄感覺自己是不是看錯,或者是地方誌有誤,可上麵記載過冰雹,凍雨、旱災,以及所謂的蝗災,
唯獨沒有洪災,這一看就有些怪異,這年頭的防洪措施就這麽好了嗎?才讓陶家族地就一直沒有出現過洪災。
淩霄想了一下就感覺有些不對勁,要知道古代的堤壩一般都是石頭砌成,沒有什麽水泥、鋼筋混凝土加固,河水會常有機會衝破河堤。
偏偏一直是沒有,這讓淩霄有些不信地方誌的記錄,這麽多年來竟然沒有出現一次洪災,可其他自然災害可都是記錄下來,這中間有沒有什麽問題?難道真的是沒有洪災?
那麽淩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麽陶家族地會一直安然無恙?淩霄接著動手整理資料,她還讓人把陶家族地附近縣的地方誌都搞了一套回來,就這樣一點點扒出來相關的資料。
考慮到這個事情暫時還不需要其他人知道,整個事情淩霄本人都是親曆親為,就這樣連著看了好幾天地方誌,做好了一個個表格,跟著又把所有的表格都一一填好,再匯總到了一個更大的表格上。
等著她一一把相應的地方都看了一遍後,就發現陶家族地附近的幾個縣都在這些年內有過洪災,唯一例外的地方就是陶家所在的地方,這個結果讓淩霄是有些好奇和想要挖掘一下深度。
難道陶家族地那個地方就是一個什麽風水寶地?這導致每一次洪水有可能來臨時都是逢凶化吉,這種猜測有可能出現嗎?淩霄是有些不信的,她不相信那個地方會這麽好。
如果風水上有這種好地方,那麽應該免除其他災荒,幹旱、冰雹等問題不存在,但並沒有,一直存在著,所謂的風水寶地的說法完全可以排除。
那麽到底是怎麽樣的情況?淩霄思索著,怎麽看都是有些關聯?淩霄想了一下心裏是有個不好的猜測,很操蛋。
如果猜測是真的,那麽說明陶家人,不,應該這個宗族的領頭人很有問題,有可能導致這一次洪水的降臨。
這一刻的她有些無法確定這一次洪災的爆發是純天災的原因?還是除了原來的天災外,還夾雜著人禍?
想了半天也沒有什麽答案,淩霄就打算問問陶家其他的人,原主作為陶家人年紀太小,很多不知道。
想來想去淩霄就想到陶家現存年紀最大的一位,他因為看女兒的原因不在族地,逃過一劫。
族人陶三很快回複了淩霄的信,他很懷念過去,就把原本就知道事情告訴了淩霄。
事實上陶三這段時間裏也在回憶過去,而淩霄的信觸動了他的那顆心。
陶家早年是早年某個大官員的後代,經過不少年的發展和壯大。
當初發達後的陶家落戶在南方,在族地有了幾百年的曆史。
讓陶家在北方的一次次出事後都沒有被波及到。
後來衣冠南渡後陶家依舊是有不少的影響。
陶家在族地就是一個土皇帝的位置。
導致那裏的官員上任後都是要到陶家拜會。
淩霄看到這裏有些咋舌,這怎麽像是拜碼頭的感覺。
官員自然會在日常中比較偏著陶家,對此淩霄有些感覺很無奈。
這種情況會導致陶家上下人等心性上有些膨脹,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
之前的猜測有了實現的可能性,一旦發現有可能出現水災,會可以采用措施。
這其中的操作就有很大的選擇性,比如說完全可以把別的地方開個口子出來,進行泄洪。
這樣子操作的話,一定是會保住陶家的地盤,會不會就是這樣的想法?淩霄心裏嘀咕著這種想法。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也算是明白了陶家人的底氣,以為陶家還是如日中天,其實陶家已經開始衰落。
想到這裏淩霄感覺自己的頭很痛,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陶家是有些欺負其他人,在某些時候陶家是死有餘辜。
但淩霄感覺要是泄洪的話,應該要提前通知有可能居住在泄洪區裏的老百姓,讓他們早早離開危險區,這是應該做的事情。
淩霄在看完陶三的信後,發現這人的信裏隻提到陶家的輝煌過去,並沒有談到淩霄所問的問題,隻是說他也要問一下情況,那麽她就等著對方的答複。
又等了半個月,讓淩霄心裏是有些著急,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這一次洪水災禍到底是天災嗎?還是陶家得到了所謂的報應?
等到一個月後一個沉甸甸的包裹到了,拿到後淩霄就細細看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陶家在搬到族地後不久就發現問題。
因為陶家土地隻要是以農業為主,水是十分重要的資源,要是沒有水,怎麽種田?根本就沒有糧食可以吃。
而陶家人就發現居住的地方離著水近也好,也不好,好在是有了水就可以種植莊稼,不好是有洪災。
思考一番後陶家就訂下規矩,每一年的冬天陶家就會出一大筆錢請人休整挨著地盤的河堤。
這件事一直是延續下來,最終導致陶家很長世間沒有洪水的困擾,淩霄看後十分驚訝。
除了信外,還有一個賬本,淩霄打開一看,上麵都是每一年冬天所花費的錢財。
那麽淩霄推翻了原本的猜測,陶家在洪災上並沒有什麽可以被指責的地方。
那些死在洪水中的人死得很憋屈,陶家人以為堤壩絕對沒有問題。
他們應該是覺得和這幾百年來一樣,沒有離開的想法。
根本就沒有想到洪水有一天會淹沒自己的家園。
他們一定以為絕地還是沒有事,會好好的。
淩霄想清楚後有些感覺不怎麽好受。
現在的她感覺這洪水其中有些大的問題。
在天災中是有著人禍,陶家的堤壩修了這些年。
可以說一直整修的不錯,難道這幾年就變成了豆腐渣?
不太可能,因為陶家是為自己家修的,出現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低。
那麽很有可能是有人利用天氣實施了某個計劃,想要讓整個陶家全部完蛋。
如果真的有人這麽做,還真的是十分惡毒,等於讓陶家全部完蛋,沒有幾個活著。
死去的陶家人裏有壞人,但絕對不缺無辜者,就因為他們姓陶,就要跟著一起陪葬嗎?
也許有人會這樣認為,不同人眼裏有著不同感覺,站在原主的立場上,是絕對不認同這想法。
淩霄她站起來走到窗前,看著外麵的風景,就見外麵的天空很藍,一切都像是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思索一番後,她想:要是原主在這裏該怎麽想?應該是想著問問是怎麽一回事?總要讓亡者死的明白。
也許原主不會在意別的陶家人,但對於自己父母親的死自然是想要知道是誰幹的。如果隻是天災還是多少可以接受。
但如果是有人從中插手導致這麽多人死,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但現在的問題是找誰問清楚情況?淩霄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找。
已知的情況是未知,另外如果這一次有人掘開河道泄洪,是為了保住更多的人命而不得已實行,那倒是可以理解,在行動之前可以早早疏散民眾。
那麽很有可能是某人私自派人幹的,就無法找尋到線索,可惜啊!淩霄感覺要是自己早點猜出來這種情況的話,那麽還可以去看看決口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出來什麽蛛絲馬跡。
但現在猜到的時間太晚,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年,再去找已經是晚了,什麽痕跡大概都是完全消失。畢竟有些線索還是需要時效。
在洪水過後應該修過那個河道,也許現在去那裏問問,說不定有些線索,這一刻的淩霄在琢磨著怎麽調查事情。
此外她心裏還帶著幾分疑問,那個黑手會不會再一次作案?淩霄想到了這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不安全。
這一刻的她是無法確定對方的做法,也許他會再一次作案,也許不會,對方的想法是暫時無法判定。
這是因為已知對方的資料太少,導致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也就無法判斷這個人的情況、想法。
原主的日子還真的不好過,也許她本人什麽都不知道,那麽日子還是能夠過的下去。
但她和弟弟生活的背後一直隱藏著太多的東西,看上去太平的日子並不好過。
誰知道有可能存在的幕後黑手會不會放過姐弟三人?萬一想趕盡殺絕?
根本就沒有任何防備的他們會過得好嗎?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另外還有算計原主繼祖母的那一位,會不會也會下手?
而且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麽關聯?這一點很麻煩。
這兩次出手會是一個人實施的兩種報複嗎?
亦或者是各幹各的?都是針對陶家?
這幾種情況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那麽真正想要對付的人是誰?死了嗎?
陶家剩餘的其他人會不會接到接連的報複?
對此淩霄帶著幾分警惕的心,還是要小心一二。
如果淩霄猜得不錯,這一次陶家人的死是有人算計。
這其中可能是和陶家有著什麽恩怨的人,也有可能是別的人。
說不定陶家人曾經得罪過的人要趁機報複,或者是想要陶家全滅。
而陶家人不知道陰謀,被人利用慣性思維,導致整個陶家沒有幾個活下來。
淩霄想清楚後就去活動身體,要把自己個人武力提上來,還有其他人的安全問題。
好在夏媽媽十分合格,而最緊要的地方都是淩霄自己的人,安全問題還是可以保障一下。
但淩霄還是感覺自己的人手不夠,她開始甄別出來那些有外心的人,想盡辦法讓那種人統統滾蛋。
她沒有耐心搞心理戰,有些人就是站在對立麵,不需要做什麽思想工作,讓他們從她的地盤上滾蛋就是。
這段時間裏曾經有人想要搞陶家,多虧了十八娘的幫助,這些日子裏十八娘常常會跑來找淩霄,十八娘的獨特的審美觀是有所變化。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這讓大長公主十分歡喜,就特意給人打了一下招呼,不讓有人找事,有些人不敢再一次找事,就收手不幹。
淩霄因此對十八娘漸漸多了幾分真感情,她早發現十八娘並不是真的蠢,隻是她的一個保護色而已。
人活著就要學著保護好自己,十八娘的事情淩霄後來也知道整個過程,她也是比較倒黴的一個。
親生爹屬於那種身體比較弱的一類人,大長公主很多時候都是偏著這個體弱的兒子。
但最終一個冬天裏夫妻兩個人先後去世,大長公主就不得不護住孫女和孫子。
孫女十八娘的身體還好,但小孫子的身體就是很差,隔三差五的生病。
讓大長公主一時間是有些疏忽了孫女的教育,等她有時間關照晚了。
發現十八娘的審美是有比較大的差異,根本和一般人不一樣。
大長公主想要扭轉也已經晚了,自然是想要追問原因。
等到後來她查出來和次子妻子有些關係。
主要是嫉恨十八娘姐弟占據大長公主的心思。
讓她的兒孫沒有得到大長公主的愛心,次媳就動了手腳。
這件事爆出來後,大長公主大怒,但次子卻哀求母親不要發作。
因為她的妻子所做的事情爆出來的話,整個人家族都是要跟著蒙羞。
最終那個女人被送去庵堂裏修養,這之後大長公主直接給幾個兒子們分家。
在分家之時她有些心涼說:“我知道你們中有人一直感覺我對三兒康兒偏心。”
“但你們捫心自問,在大方向上我可曾虧待於你們?你們一個個嫁娶時,我可曾苛刻?”
這是她這些年派人收集到的相關地方誌。
有了地方誌,淩霄就可以知道什麽時候出現災荒。
之前的她沒有資料隻能瞎猜,現在有了實證就可以推論。
為此還做了一個表格,把地方誌上一次次的災害都填在表格上。
全部填上地方誌上所有的年月情況就看的很清楚,讓淩霄感覺很驚訝。
淩霄沒有去過陶家族地那個地方,根據原主的記憶離開族地不遠處有條大河。
不算是遠,族地之所以被淹就是這一條河水暴漲後,河堤最後垮塌,導致那一場洪災。
但很怪異的是除了這一次遭遇洪水外,在地方誌上所能查到的災荒裏就沒有出現過爆發洪水。
讓淩霄感覺自己是不是看錯,或者是地方誌有誤,可上麵記載過冰雹,凍雨、旱災,以及所謂的蝗災,
唯獨沒有洪災,這一看就有些怪異,這年頭的防洪措施就這麽好了嗎?才讓陶家族地就一直沒有出現過洪災。
淩霄想了一下就感覺有些不對勁,要知道古代的堤壩一般都是石頭砌成,沒有什麽水泥、鋼筋混凝土加固,河水會常有機會衝破河堤。
偏偏一直是沒有,這讓淩霄有些不信地方誌的記錄,這麽多年來竟然沒有出現一次洪災,可其他自然災害可都是記錄下來,這中間有沒有什麽問題?難道真的是沒有洪災?
那麽淩霄腦海裏出現了一個問題,為什麽陶家族地會一直安然無恙?淩霄接著動手整理資料,她還讓人把陶家族地附近縣的地方誌都搞了一套回來,就這樣一點點扒出來相關的資料。
考慮到這個事情暫時還不需要其他人知道,整個事情淩霄本人都是親曆親為,就這樣連著看了好幾天地方誌,做好了一個個表格,跟著又把所有的表格都一一填好,再匯總到了一個更大的表格上。
等著她一一把相應的地方都看了一遍後,就發現陶家族地附近的幾個縣都在這些年內有過洪災,唯一例外的地方就是陶家所在的地方,這個結果讓淩霄是有些好奇和想要挖掘一下深度。
難道陶家族地那個地方就是一個什麽風水寶地?這導致每一次洪水有可能來臨時都是逢凶化吉,這種猜測有可能出現嗎?淩霄是有些不信的,她不相信那個地方會這麽好。
如果風水上有這種好地方,那麽應該免除其他災荒,幹旱、冰雹等問題不存在,但並沒有,一直存在著,所謂的風水寶地的說法完全可以排除。
那麽到底是怎麽樣的情況?淩霄思索著,怎麽看都是有些關聯?淩霄想了一下心裏是有個不好的猜測,很操蛋。
如果猜測是真的,那麽說明陶家人,不,應該這個宗族的領頭人很有問題,有可能導致這一次洪水的降臨。
這一刻的她有些無法確定這一次洪災的爆發是純天災的原因?還是除了原來的天災外,還夾雜著人禍?
想了半天也沒有什麽答案,淩霄就打算問問陶家其他的人,原主作為陶家人年紀太小,很多不知道。
想來想去淩霄就想到陶家現存年紀最大的一位,他因為看女兒的原因不在族地,逃過一劫。
族人陶三很快回複了淩霄的信,他很懷念過去,就把原本就知道事情告訴了淩霄。
事實上陶三這段時間裏也在回憶過去,而淩霄的信觸動了他的那顆心。
陶家早年是早年某個大官員的後代,經過不少年的發展和壯大。
當初發達後的陶家落戶在南方,在族地有了幾百年的曆史。
讓陶家在北方的一次次出事後都沒有被波及到。
後來衣冠南渡後陶家依舊是有不少的影響。
陶家在族地就是一個土皇帝的位置。
導致那裏的官員上任後都是要到陶家拜會。
淩霄看到這裏有些咋舌,這怎麽像是拜碼頭的感覺。
官員自然會在日常中比較偏著陶家,對此淩霄有些感覺很無奈。
這種情況會導致陶家上下人等心性上有些膨脹,自認為老子天下第一。
之前的猜測有了實現的可能性,一旦發現有可能出現水災,會可以采用措施。
這其中的操作就有很大的選擇性,比如說完全可以把別的地方開個口子出來,進行泄洪。
這樣子操作的話,一定是會保住陶家的地盤,會不會就是這樣的想法?淩霄心裏嘀咕著這種想法。
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也算是明白了陶家人的底氣,以為陶家還是如日中天,其實陶家已經開始衰落。
想到這裏淩霄感覺自己的頭很痛,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陶家是有些欺負其他人,在某些時候陶家是死有餘辜。
但淩霄感覺要是泄洪的話,應該要提前通知有可能居住在泄洪區裏的老百姓,讓他們早早離開危險區,這是應該做的事情。
淩霄在看完陶三的信後,發現這人的信裏隻提到陶家的輝煌過去,並沒有談到淩霄所問的問題,隻是說他也要問一下情況,那麽她就等著對方的答複。
又等了半個月,讓淩霄心裏是有些著急,到底是怎麽一回事?這一次洪水災禍到底是天災嗎?還是陶家得到了所謂的報應?
等到一個月後一個沉甸甸的包裹到了,拿到後淩霄就細細看了一下,才知道原來陶家在搬到族地後不久就發現問題。
因為陶家土地隻要是以農業為主,水是十分重要的資源,要是沒有水,怎麽種田?根本就沒有糧食可以吃。
而陶家人就發現居住的地方離著水近也好,也不好,好在是有了水就可以種植莊稼,不好是有洪災。
思考一番後陶家就訂下規矩,每一年的冬天陶家就會出一大筆錢請人休整挨著地盤的河堤。
這件事一直是延續下來,最終導致陶家很長世間沒有洪水的困擾,淩霄看後十分驚訝。
除了信外,還有一個賬本,淩霄打開一看,上麵都是每一年冬天所花費的錢財。
那麽淩霄推翻了原本的猜測,陶家在洪災上並沒有什麽可以被指責的地方。
那些死在洪水中的人死得很憋屈,陶家人以為堤壩絕對沒有問題。
他們應該是覺得和這幾百年來一樣,沒有離開的想法。
根本就沒有想到洪水有一天會淹沒自己的家園。
他們一定以為絕地還是沒有事,會好好的。
淩霄想清楚後有些感覺不怎麽好受。
現在的她感覺這洪水其中有些大的問題。
在天災中是有著人禍,陶家的堤壩修了這些年。
可以說一直整修的不錯,難道這幾年就變成了豆腐渣?
不太可能,因為陶家是為自己家修的,出現豆腐渣工程的可能性低。
那麽很有可能是有人利用天氣實施了某個計劃,想要讓整個陶家全部完蛋。
如果真的有人這麽做,還真的是十分惡毒,等於讓陶家全部完蛋,沒有幾個活著。
死去的陶家人裏有壞人,但絕對不缺無辜者,就因為他們姓陶,就要跟著一起陪葬嗎?
也許有人會這樣認為,不同人眼裏有著不同感覺,站在原主的立場上,是絕對不認同這想法。
淩霄她站起來走到窗前,看著外麵的風景,就見外麵的天空很藍,一切都像是什麽都沒有發生過。
思索一番後,她想:要是原主在這裏該怎麽想?應該是想著問問是怎麽一回事?總要讓亡者死的明白。
也許原主不會在意別的陶家人,但對於自己父母親的死自然是想要知道是誰幹的。如果隻是天災還是多少可以接受。
但如果是有人從中插手導致這麽多人死,那就是另外一碼事。但現在的問題是找誰問清楚情況?淩霄現在也不知道該怎麽找。
已知的情況是未知,另外如果這一次有人掘開河道泄洪,是為了保住更多的人命而不得已實行,那倒是可以理解,在行動之前可以早早疏散民眾。
那麽很有可能是某人私自派人幹的,就無法找尋到線索,可惜啊!淩霄感覺要是自己早點猜出來這種情況的話,那麽還可以去看看決口的地方,看看能不能找出來什麽蛛絲馬跡。
但現在猜到的時間太晚,時間已經過去好幾年,再去找已經是晚了,什麽痕跡大概都是完全消失。畢竟有些線索還是需要時效。
在洪水過後應該修過那個河道,也許現在去那裏問問,說不定有些線索,這一刻的淩霄在琢磨著怎麽調查事情。
此外她心裏還帶著幾分疑問,那個黑手會不會再一次作案?淩霄想到了這個很重要的問題,因為不安全。
這一刻的她是無法確定對方的做法,也許他會再一次作案,也許不會,對方的想法是暫時無法判定。
這是因為已知對方的資料太少,導致很多事情都不知道,也就無法判斷這個人的情況、想法。
原主的日子還真的不好過,也許她本人什麽都不知道,那麽日子還是能夠過的下去。
但她和弟弟生活的背後一直隱藏著太多的東西,看上去太平的日子並不好過。
誰知道有可能存在的幕後黑手會不會放過姐弟三人?萬一想趕盡殺絕?
根本就沒有任何防備的他們會過得好嗎?不怕賊偷就怕賊惦記。
另外還有算計原主繼祖母的那一位,會不會也會下手?
而且這兩者之間有沒有什麽關聯?這一點很麻煩。
這兩次出手會是一個人實施的兩種報複嗎?
亦或者是各幹各的?都是針對陶家?
這幾種情況都是有可能存在的。
那麽真正想要對付的人是誰?死了嗎?
陶家剩餘的其他人會不會接到接連的報複?
對此淩霄帶著幾分警惕的心,還是要小心一二。
如果淩霄猜得不錯,這一次陶家人的死是有人算計。
這其中可能是和陶家有著什麽恩怨的人,也有可能是別的人。
說不定陶家人曾經得罪過的人要趁機報複,或者是想要陶家全滅。
而陶家人不知道陰謀,被人利用慣性思維,導致整個陶家沒有幾個活下來。
淩霄想清楚後就去活動身體,要把自己個人武力提上來,還有其他人的安全問題。
好在夏媽媽十分合格,而最緊要的地方都是淩霄自己的人,安全問題還是可以保障一下。
但淩霄還是感覺自己的人手不夠,她開始甄別出來那些有外心的人,想盡辦法讓那種人統統滾蛋。
她沒有耐心搞心理戰,有些人就是站在對立麵,不需要做什麽思想工作,讓他們從她的地盤上滾蛋就是。
這段時間裏曾經有人想要搞陶家,多虧了十八娘的幫助,這些日子裏十八娘常常會跑來找淩霄,十八娘的獨特的審美觀是有所變化。
<a id="wzsy" href="https://www.biquge.name">biquge.name</a>
這讓大長公主十分歡喜,就特意給人打了一下招呼,不讓有人找事,有些人不敢再一次找事,就收手不幹。
淩霄因此對十八娘漸漸多了幾分真感情,她早發現十八娘並不是真的蠢,隻是她的一個保護色而已。
人活著就要學著保護好自己,十八娘的事情淩霄後來也知道整個過程,她也是比較倒黴的一個。
親生爹屬於那種身體比較弱的一類人,大長公主很多時候都是偏著這個體弱的兒子。
但最終一個冬天裏夫妻兩個人先後去世,大長公主就不得不護住孫女和孫子。
孫女十八娘的身體還好,但小孫子的身體就是很差,隔三差五的生病。
讓大長公主一時間是有些疏忽了孫女的教育,等她有時間關照晚了。
發現十八娘的審美是有比較大的差異,根本和一般人不一樣。
大長公主想要扭轉也已經晚了,自然是想要追問原因。
等到後來她查出來和次子妻子有些關係。
主要是嫉恨十八娘姐弟占據大長公主的心思。
讓她的兒孫沒有得到大長公主的愛心,次媳就動了手腳。
這件事爆出來後,大長公主大怒,但次子卻哀求母親不要發作。
因為她的妻子所做的事情爆出來的話,整個人家族都是要跟著蒙羞。
最終那個女人被送去庵堂裏修養,這之後大長公主直接給幾個兒子們分家。
在分家之時她有些心涼說:“我知道你們中有人一直感覺我對三兒康兒偏心。”
“但你們捫心自問,在大方向上我可曾虧待於你們?你們一個個嫁娶時,我可曾苛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