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澤畔,湖水岸邊,有一處小村,這裏本來是一個寧靜的小村,可是春日裏鮮花燦爛的時節,這處村莊外的穀場上卻有一場激烈的拚鬥正火爆上演著。
穀場上,拚鬥的軍士分為兩撥,約有二三百人,一撥身上穿著火紅的漢軍軍衣,另一波則是頭上裹了一圈頭巾,人手一杆頭上包著石灰的丈二長棍。
這些軍士一個個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年紀,雖然臉上稚氣未脫,身形卻結實魁梧,不遜成人。手上的棍子雖然無鋒,不過卻是是結實沉重的梨木棍,打在身上,照樣能疼的齜牙咧嘴。兩邊軍士鬥的熱火朝天,喊殺聲此起彼伏,頗有戰場殺伐之氣,不時有人身上被棒尖的石灰包戳中,咒罵一聲憤憤的退下場去。
激鬥了小半個時辰,勝負仍沒分出,兩邊士卒們都已經大汗淋漓,不過此時場麵上裹頭巾的那隊士卒將稍稍占據著一些優勢,他們彼此之間配合顯得更有章法,進退有據,對麵已經被長棒戳中下場了五十幾個人,這邊不過下場了三十餘,優勢正一點一點的向裹頭巾的這隊士卒偏移。
穀場之外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個規模不小地勢甚高的磚石陵寢,一個眼神深邃、長相英武的青年坐在陵寢的石階上,他身穿麻衣,應是在為這陵寢安葬之人守祭,此時正聚精會神的看著百步之外穀場上的這場比拚。
英武青年身邊坐著一個長相儒雅的青年,眼眸亮若星辰,此時他手中合著一柄折扇,對著陵寢下的這場拚鬥指指點點的說著什麽。
就這麽一會的功夫,穀場上的情勢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裹頭巾的一隊仗著人數上的優勢,開始發動全力向弱勢一方圍裹過去,以二敵一,而且仍舊法度嚴謹,並沒有絲毫輕敵大意,不一會的功夫就把沒裹頭巾的這一隊逼得岌岌可危。
不過沒裹頭巾的一方之所以堅持到現在還沒有敗,乃是因為他們之中有一員騎馬的少年將軍,此人身高八尺,紫棠麵皮,丹鳳眼、目若朗星,雖然年不過十五六歲,卻一臉英氣。
他手提一杆長柄木刀,舞動起來虎虎生風,每每刀棍相交,對麵軍士的長棍都會被蕩開去,可見其膂力非同常人。
隻不過對麵七八個軍士長棍攻勢如滔滔江水,洶湧連貫,頗具威力,饒是他膂力武技非同一般,也被這綿密的攢刺攪得的狼狽不已。
此時,就見他橫刀逼退纏在身邊的敵兵,見己方已經岌岌可危,惱羞成怒吼道:“呂子明,有膽子就給某出來決一雌雄,縮在步兵陣中,算什麽英雄好漢?”
他這話,是對著裹頭巾一方陣中一個身形比他還要魁偉,濃眉大眼、長相粗獷的少年將領說的,那小將同樣手握一柄長刀,他膂力也不尋常,往往一刀劈下,就給對方的槍陣劈開一條空隙,身邊的部卒立即挺槍跟上刺擊,彼此配合的相當默契。
而且他並非騎馬作戰,而是步行,就見他提刀在陣中穿行,哪裏戰鬥膠著,就撲到哪裏。雖然不及馬上的那少年將軍看著威風,對己方做出的貢獻卻尤勝過那馬上小將。
對馬上小將的喊話,被喚作呂子明的粗莽少年嗬嗬憨笑,口中卻道:“文長大哥,兩軍交戰關乎部卒生死,豈可逞一時意氣?你且稍待,我待會便去找你。”他一邊說著,手上仍不停歇,不一會的功夫,就配合著己方部卒將對手戳下場去。
轉過頭來在一看,此時己方留在場上的還有四十餘人,騎馬小將一方則隻剩下自己,那小將眼見不能勝,怒聲喝罵了一陣,氣鼓鼓的丟下手中木刀,無奈放棄。
不過馬上的小將還是有些氣不忿兒,下了馬徑直向那魁梧憨厚的小將走去,道:“你小子倒是學精了,知道單打獨鬥比不過我,就用這種卑劣招數與我對敵,下次……下次一定不會讓你再像今日這般好運。”
二個小將正在交談,突然身後傳來一陣中氣十足的聲音,隻見方才坐在那陵寢石階上的兩個青年男子不知何時已經走了過來,身邊還跟著十幾個頭戴黑纓鐵盔的精悍護衛。
隻見其中那個風姿英挺的男子道:“魏延,兵者詭道也,可不是好勇鬥狠逞一時意氣,你武藝雖然勝過呂蒙一籌,不過論起統兵作戰,使將士歸心,這一點你做的就比呂蒙遜色了。奉孝先生給你們的那幾卷兵書日後還需勤加修習。”
騎馬小將見到來人,忙俯身跪倒在地,惶恐拜道:“主公,魏延知錯了,魏延日後一定努力!”
沒錯,從陵寢上走下來說話的正是文遠,此時已經是興平元年,公元194年的春三月,此地便是癭陶城南三十裏外寧兒的安葬之地,從去年八月到現在,文遠已經為亡妻守墓守了七月有餘。
這七個月間,天下發生了不少大事。首先便是文遠因為哀痛亡妻之故,暫時卸去肩頭重任,將冀州事務交給沮授打理,一心一意為亡妻守墓。
這件事情可以說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為了區區一個女子,竟然罔顧爭霸天下的大事,不少野心勃勃之人對文遠如此舉動嗤之以鼻。
呂布就曾試探過向鄴城方麵出兵,可是他大軍剛動,就聽探馬來報張遼大將張頜領兵八萬往黎陽殺來,驚得他連黎陽也不敢久留,卷了錢糧輜重渡過黃河到東郡曹操的地盤上暫避。
初平四年八月,張頜領大軍逼黎陽,驅逐呂布離開冀州境界,接收黎陽之後,張頜接著帶三萬戰兵往青州赴任。
同八月,趙雲、太史慈、顏良、麴義等各領兵馬攻略清河、安平二郡,未遭抵抗,兵不血刃取得二郡,九月,張南、焦觸從上黨趕回,到二郡赴任。
隻不過趙雲在攻打魏縣時,守將審配據不肯降,雖然最後兵敗,卻在城頭上自刎追隨袁紹而去,令攻下魏縣的趙雲等人感慨唏噓,讚歎審配之義。
八月,劉備、田楷引兵萬餘攻河間,公孫瓚令其子公孫續為先鋒,親提三萬幽州鐵騎攻渤海,兵馬至浮陽,正遇袁譚大軍,兩陣對圓,旗鼓相望,公孫續出馬罵陣,袁譚遣大將岑璧出馬,來戰公孫續,公孫續拍馬舞槊來迎,二將戰不數合,公孫續一槊刺岑璧於馬下、袁兵大亂,公孫瓚趁勢引輕騎衝陣,陣斬大將高幹,大敗袁譚,斬首萬餘級,袁譚與袁熙死戰逃脫,從樂陵經海路逃入遼東,托庇於遼東太守公孫度帳下。
九月初,公孫瓚入南皮,自此公孫瓚占據冀州河間、渤海二郡。
穀場上,拚鬥的軍士分為兩撥,約有二三百人,一撥身上穿著火紅的漢軍軍衣,另一波則是頭上裹了一圈頭巾,人手一杆頭上包著石灰的丈二長棍。
這些軍士一個個看上去不過十五六歲年紀,雖然臉上稚氣未脫,身形卻結實魁梧,不遜成人。手上的棍子雖然無鋒,不過卻是是結實沉重的梨木棍,打在身上,照樣能疼的齜牙咧嘴。兩邊軍士鬥的熱火朝天,喊殺聲此起彼伏,頗有戰場殺伐之氣,不時有人身上被棒尖的石灰包戳中,咒罵一聲憤憤的退下場去。
激鬥了小半個時辰,勝負仍沒分出,兩邊士卒們都已經大汗淋漓,不過此時場麵上裹頭巾的那隊士卒將稍稍占據著一些優勢,他們彼此之間配合顯得更有章法,進退有據,對麵已經被長棒戳中下場了五十幾個人,這邊不過下場了三十餘,優勢正一點一點的向裹頭巾的這隊士卒偏移。
穀場之外不遠處的地方,有一個規模不小地勢甚高的磚石陵寢,一個眼神深邃、長相英武的青年坐在陵寢的石階上,他身穿麻衣,應是在為這陵寢安葬之人守祭,此時正聚精會神的看著百步之外穀場上的這場比拚。
英武青年身邊坐著一個長相儒雅的青年,眼眸亮若星辰,此時他手中合著一柄折扇,對著陵寢下的這場拚鬥指指點點的說著什麽。
就這麽一會的功夫,穀場上的情勢已經發生了明顯的變化,裹頭巾的一隊仗著人數上的優勢,開始發動全力向弱勢一方圍裹過去,以二敵一,而且仍舊法度嚴謹,並沒有絲毫輕敵大意,不一會的功夫就把沒裹頭巾的這一隊逼得岌岌可危。
不過沒裹頭巾的一方之所以堅持到現在還沒有敗,乃是因為他們之中有一員騎馬的少年將軍,此人身高八尺,紫棠麵皮,丹鳳眼、目若朗星,雖然年不過十五六歲,卻一臉英氣。
他手提一杆長柄木刀,舞動起來虎虎生風,每每刀棍相交,對麵軍士的長棍都會被蕩開去,可見其膂力非同常人。
隻不過對麵七八個軍士長棍攻勢如滔滔江水,洶湧連貫,頗具威力,饒是他膂力武技非同一般,也被這綿密的攢刺攪得的狼狽不已。
此時,就見他橫刀逼退纏在身邊的敵兵,見己方已經岌岌可危,惱羞成怒吼道:“呂子明,有膽子就給某出來決一雌雄,縮在步兵陣中,算什麽英雄好漢?”
他這話,是對著裹頭巾一方陣中一個身形比他還要魁偉,濃眉大眼、長相粗獷的少年將領說的,那小將同樣手握一柄長刀,他膂力也不尋常,往往一刀劈下,就給對方的槍陣劈開一條空隙,身邊的部卒立即挺槍跟上刺擊,彼此配合的相當默契。
而且他並非騎馬作戰,而是步行,就見他提刀在陣中穿行,哪裏戰鬥膠著,就撲到哪裏。雖然不及馬上的那少年將軍看著威風,對己方做出的貢獻卻尤勝過那馬上小將。
對馬上小將的喊話,被喚作呂子明的粗莽少年嗬嗬憨笑,口中卻道:“文長大哥,兩軍交戰關乎部卒生死,豈可逞一時意氣?你且稍待,我待會便去找你。”他一邊說著,手上仍不停歇,不一會的功夫,就配合著己方部卒將對手戳下場去。
轉過頭來在一看,此時己方留在場上的還有四十餘人,騎馬小將一方則隻剩下自己,那小將眼見不能勝,怒聲喝罵了一陣,氣鼓鼓的丟下手中木刀,無奈放棄。
不過馬上的小將還是有些氣不忿兒,下了馬徑直向那魁梧憨厚的小將走去,道:“你小子倒是學精了,知道單打獨鬥比不過我,就用這種卑劣招數與我對敵,下次……下次一定不會讓你再像今日這般好運。”
二個小將正在交談,突然身後傳來一陣中氣十足的聲音,隻見方才坐在那陵寢石階上的兩個青年男子不知何時已經走了過來,身邊還跟著十幾個頭戴黑纓鐵盔的精悍護衛。
隻見其中那個風姿英挺的男子道:“魏延,兵者詭道也,可不是好勇鬥狠逞一時意氣,你武藝雖然勝過呂蒙一籌,不過論起統兵作戰,使將士歸心,這一點你做的就比呂蒙遜色了。奉孝先生給你們的那幾卷兵書日後還需勤加修習。”
騎馬小將見到來人,忙俯身跪倒在地,惶恐拜道:“主公,魏延知錯了,魏延日後一定努力!”
沒錯,從陵寢上走下來說話的正是文遠,此時已經是興平元年,公元194年的春三月,此地便是癭陶城南三十裏外寧兒的安葬之地,從去年八月到現在,文遠已經為亡妻守墓守了七月有餘。
這七個月間,天下發生了不少大事。首先便是文遠因為哀痛亡妻之故,暫時卸去肩頭重任,將冀州事務交給沮授打理,一心一意為亡妻守墓。
這件事情可以說在當時引起了不小的震動,為了區區一個女子,竟然罔顧爭霸天下的大事,不少野心勃勃之人對文遠如此舉動嗤之以鼻。
呂布就曾試探過向鄴城方麵出兵,可是他大軍剛動,就聽探馬來報張遼大將張頜領兵八萬往黎陽殺來,驚得他連黎陽也不敢久留,卷了錢糧輜重渡過黃河到東郡曹操的地盤上暫避。
初平四年八月,張頜領大軍逼黎陽,驅逐呂布離開冀州境界,接收黎陽之後,張頜接著帶三萬戰兵往青州赴任。
同八月,趙雲、太史慈、顏良、麴義等各領兵馬攻略清河、安平二郡,未遭抵抗,兵不血刃取得二郡,九月,張南、焦觸從上黨趕回,到二郡赴任。
隻不過趙雲在攻打魏縣時,守將審配據不肯降,雖然最後兵敗,卻在城頭上自刎追隨袁紹而去,令攻下魏縣的趙雲等人感慨唏噓,讚歎審配之義。
八月,劉備、田楷引兵萬餘攻河間,公孫瓚令其子公孫續為先鋒,親提三萬幽州鐵騎攻渤海,兵馬至浮陽,正遇袁譚大軍,兩陣對圓,旗鼓相望,公孫續出馬罵陣,袁譚遣大將岑璧出馬,來戰公孫續,公孫續拍馬舞槊來迎,二將戰不數合,公孫續一槊刺岑璧於馬下、袁兵大亂,公孫瓚趁勢引輕騎衝陣,陣斬大將高幹,大敗袁譚,斬首萬餘級,袁譚與袁熙死戰逃脫,從樂陵經海路逃入遼東,托庇於遼東太守公孫度帳下。
九月初,公孫瓚入南皮,自此公孫瓚占據冀州河間、渤海二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