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陽平亭紮營的命令一下,吃過晚飯之後,兩萬多軍士立即開始在投入到火熱的工作中,在軍官們的指揮下,士兵們紛紛的從輜重車中取下帳篷,有條不紊的紮起營帳,不一會的功夫,一頂一頂臉麵的白色帳篷如蘑菇一般出現在曠野之中。不過一個時辰,一座長半徑兩裏的半圓形簡易寨柵就已經成形。
新紮下的中軍大帳之中,文遠、郭嘉、趙雲、張頜等文武眾將聚在一起商議軍務,論起行軍布陣,在場無人是郭嘉對手,隻聽他侃侃而談道:
“主公,各位將軍,嘉以為,我軍應在營寨四周設立拒馬、土牆、木欄、壕溝等拒敵之物、引漳河之水繞寨一周,其後堆土鑄成高台,台上布置弓弩手防護。”
“此外考慮戰事可能會遷延日久,可將防線前後多設幾層,便於縱深防守。防線之間以薯條直道連通,利於兵力集結調動,方便馬軍衝鋒,如此可攻可守,道口再以步兵重兵守護,擋住袁兵衝鋒,左右高台弓弩手壓製袁兵,支援道口步兵。”
“……”
“還有,派人往漳河上遊數裏,砍伐大木打樁釘入河底,如此可防止袁兵從上遊順流而下,奇襲我軍背後。”
在郭嘉的描繪下,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寨在場眾將腦海中逐漸成形,眾人信心百倍,隻等著袁紹領兵前來大戰一場。
文遠道:“就按奉孝所說的辦,此外我也補充一條,命軍士在寨牆之外多挖不規則的壕溝、陷坑,不可讓他們隨意聚集大股兵力攻到任意一段寨牆之下,隻留那幾道重兵把守的口子讓他們進攻!”
文遠的意思很簡單,堵不如疏,袁軍前來。兵力必定比文遠雄厚,如果漳水圍成的護寨河之外一片平曠,袁軍就可以很隨意的選擇他們想要攻擊的區域。與其那樣分散兵力,給袁軍不痛不癢的打擊,倒不如重點防護,引導袁軍隻能從有限的幾個地勢寬闊的進出口發動進攻,這樣,文遠作為防守一方,需要顧及的方麵就少了很多,本來劣勢的兵力就能充裕的用來重點防守。而且這樣還能更好的發揮巨鹿兵配合作戰的效能。
反之,如果袁軍從地形平曠的通道正麵發動攻勢,勢必造成衝鋒士兵的擁擠,而那路就那麽寬,一次能夠發起衝鋒的頂多也就千餘眾,麵對高台上有弓弩手防護,正麵寨牆、拒馬、土牆、木欄幾層防護,再加上有彪悍的重甲槍兵重兵防守,絕對夠袁軍喝一壺的了。
而若是袁軍從坑坑窪窪的地段發起進攻的話,陣勢必定鬆散,攻到護寨河下的袁兵必定稀疏,根本不會對守兵造成太大的壓力。
聽了文遠的提議,郭嘉眼前一亮,他熟讀兵書戰策,將古今戰例戰法可以說研究的滾瓜爛熟,卻從未聽說過如此防守,仔細一想卻又妙處無窮,當下拱手行了一禮道:“主公戰法高明,嘉佩服的五體投地。”
之後,郭嘉又開始給各個將領分配防守任務。張頜領五千軍守正麵,高覽、徐晃各引五千分守左右,另有五千軍由楊義率領作為預備隊,周倉則和八百玄纓衛隨時準備援助危機缺口。
眾將分撥已定,文遠一拍桌子慨然道:“好,明確任務之後,你們各自準備吧!還有,按照計劃,立刻派出快馬通知各處!隻要這次袁紹敢來,一定要讓他磕得頭破血流!”
命令下達,當夜就有十餘騎四散奔出,休整一夜之後,兩萬多大軍開始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首先是圍著寨牆挖一道壕溝,溝寬三丈,深四丈,引漳水流入溝中,屏蔽袁軍進攻,挖出來的土就地堆砌成寨牆,留出寨門方便近處,反正取水和泥方便,天氣又熱,不出一日,護寨河和寨牆就已經完工,護寨河長總共七八裏,寨牆高兩丈。
數裏長的半圓形寨牆,文遠命人留了左中右三個寨門,寨門正麵留出近百米寬的空曠地麵,既方便袁兵在此集結士兵攻打,也方便巨鹿軍反衝。兩邊寨牆寬闊巨大,站個兩三百弓手還是綽綽有餘的,這樣可以很好的壓製住衝鋒的袁兵。
搞定了護寨河和寨牆,接下來就是開始在護寨河外百多步弓箭射程以內的區域挖掘壕溝、陷坑。或者引水灌入,或者在底部豎起尖木,盡量限製袁兵攻擊麵,這個工作就比較繁瑣一些,能挖多少就挖多少,挖得越多,越能將攻城的袁兵逼迫到三麵寨門處進攻。袁兵若是想填平這些壕坑,很抱歉,高台上的弓弩手可不是吃素的。
文遠望著已經漸漸成型的防禦工事,眼神飄向遠處,到了此刻,他已經準備好了迎接袁紹的進攻,可是袁紹會來嗎?這個時候,隻有等!
此時的袁軍探馬已經哨探到了文遠的行動,並且報告給了袁紹。
想想也是,袁紹在魏縣周邊灑下了密集的哨騎,兩萬多大軍在袁紹的地盤上行進,文遠有沒有可以掩藏行蹤,被發現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收到文遠兩萬軍馬繞過魏縣直奔鄴城的情報,袁紹心中頓時一驚,不過當他聽說這支軍馬打著張遼旗號,張遼很可能就在這支軍隊當中的時候,袁紹的心跳頓時一陣加速。
張遼小兒這是想幹什麽?不要命了嗎?兩萬人孤軍深入也就罷了,竟然還親自統兵?難道他不怕被自己從魏縣和鄴城兩麵包了餃子嗎?還是以為就憑這兩萬兵馬,便能攻下自己五萬重兵駐守的鄴城?
打還是不打?,袁紹心中猶豫不定,若是去打,自己的部隊就要放棄城池的保護,和張遼野戰。
可若是置之不理,先不說被麵子上的問題,這兩萬軍隊橫插在鄴城和魏縣之間,就像是一把掐住了自己的咽喉,要知道魏縣現在有七萬多諸郡,每天耗費糧餉數以萬計,這麽多消耗還要靠從鄴城征集的錢糧支應呢!
張遼的這支軍隊隻要釘在陽平亭一月時間,自己在魏縣的七萬多軍隊就要餓著肚子守城了。
新紮下的中軍大帳之中,文遠、郭嘉、趙雲、張頜等文武眾將聚在一起商議軍務,論起行軍布陣,在場無人是郭嘉對手,隻聽他侃侃而談道:
“主公,各位將軍,嘉以為,我軍應在營寨四周設立拒馬、土牆、木欄、壕溝等拒敵之物、引漳河之水繞寨一周,其後堆土鑄成高台,台上布置弓弩手防護。”
“此外考慮戰事可能會遷延日久,可將防線前後多設幾層,便於縱深防守。防線之間以薯條直道連通,利於兵力集結調動,方便馬軍衝鋒,如此可攻可守,道口再以步兵重兵守護,擋住袁兵衝鋒,左右高台弓弩手壓製袁兵,支援道口步兵。”
“……”
“還有,派人往漳河上遊數裏,砍伐大木打樁釘入河底,如此可防止袁兵從上遊順流而下,奇襲我軍背後。”
在郭嘉的描繪下,一座堅不可摧的城寨在場眾將腦海中逐漸成形,眾人信心百倍,隻等著袁紹領兵前來大戰一場。
文遠道:“就按奉孝所說的辦,此外我也補充一條,命軍士在寨牆之外多挖不規則的壕溝、陷坑,不可讓他們隨意聚集大股兵力攻到任意一段寨牆之下,隻留那幾道重兵把守的口子讓他們進攻!”
文遠的意思很簡單,堵不如疏,袁軍前來。兵力必定比文遠雄厚,如果漳水圍成的護寨河之外一片平曠,袁軍就可以很隨意的選擇他們想要攻擊的區域。與其那樣分散兵力,給袁軍不痛不癢的打擊,倒不如重點防護,引導袁軍隻能從有限的幾個地勢寬闊的進出口發動進攻,這樣,文遠作為防守一方,需要顧及的方麵就少了很多,本來劣勢的兵力就能充裕的用來重點防守。而且這樣還能更好的發揮巨鹿兵配合作戰的效能。
反之,如果袁軍從地形平曠的通道正麵發動攻勢,勢必造成衝鋒士兵的擁擠,而那路就那麽寬,一次能夠發起衝鋒的頂多也就千餘眾,麵對高台上有弓弩手防護,正麵寨牆、拒馬、土牆、木欄幾層防護,再加上有彪悍的重甲槍兵重兵防守,絕對夠袁軍喝一壺的了。
而若是袁軍從坑坑窪窪的地段發起進攻的話,陣勢必定鬆散,攻到護寨河下的袁兵必定稀疏,根本不會對守兵造成太大的壓力。
聽了文遠的提議,郭嘉眼前一亮,他熟讀兵書戰策,將古今戰例戰法可以說研究的滾瓜爛熟,卻從未聽說過如此防守,仔細一想卻又妙處無窮,當下拱手行了一禮道:“主公戰法高明,嘉佩服的五體投地。”
之後,郭嘉又開始給各個將領分配防守任務。張頜領五千軍守正麵,高覽、徐晃各引五千分守左右,另有五千軍由楊義率領作為預備隊,周倉則和八百玄纓衛隨時準備援助危機缺口。
眾將分撥已定,文遠一拍桌子慨然道:“好,明確任務之後,你們各自準備吧!還有,按照計劃,立刻派出快馬通知各處!隻要這次袁紹敢來,一定要讓他磕得頭破血流!”
命令下達,當夜就有十餘騎四散奔出,休整一夜之後,兩萬多大軍開始熱火朝天的幹了起來。
首先是圍著寨牆挖一道壕溝,溝寬三丈,深四丈,引漳水流入溝中,屏蔽袁軍進攻,挖出來的土就地堆砌成寨牆,留出寨門方便近處,反正取水和泥方便,天氣又熱,不出一日,護寨河和寨牆就已經完工,護寨河長總共七八裏,寨牆高兩丈。
數裏長的半圓形寨牆,文遠命人留了左中右三個寨門,寨門正麵留出近百米寬的空曠地麵,既方便袁兵在此集結士兵攻打,也方便巨鹿軍反衝。兩邊寨牆寬闊巨大,站個兩三百弓手還是綽綽有餘的,這樣可以很好的壓製住衝鋒的袁兵。
搞定了護寨河和寨牆,接下來就是開始在護寨河外百多步弓箭射程以內的區域挖掘壕溝、陷坑。或者引水灌入,或者在底部豎起尖木,盡量限製袁兵攻擊麵,這個工作就比較繁瑣一些,能挖多少就挖多少,挖得越多,越能將攻城的袁兵逼迫到三麵寨門處進攻。袁兵若是想填平這些壕坑,很抱歉,高台上的弓弩手可不是吃素的。
文遠望著已經漸漸成型的防禦工事,眼神飄向遠處,到了此刻,他已經準備好了迎接袁紹的進攻,可是袁紹會來嗎?這個時候,隻有等!
此時的袁軍探馬已經哨探到了文遠的行動,並且報告給了袁紹。
想想也是,袁紹在魏縣周邊灑下了密集的哨騎,兩萬多大軍在袁紹的地盤上行進,文遠有沒有可以掩藏行蹤,被發現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收到文遠兩萬軍馬繞過魏縣直奔鄴城的情報,袁紹心中頓時一驚,不過當他聽說這支軍馬打著張遼旗號,張遼很可能就在這支軍隊當中的時候,袁紹的心跳頓時一陣加速。
張遼小兒這是想幹什麽?不要命了嗎?兩萬人孤軍深入也就罷了,竟然還親自統兵?難道他不怕被自己從魏縣和鄴城兩麵包了餃子嗎?還是以為就憑這兩萬兵馬,便能攻下自己五萬重兵駐守的鄴城?
打還是不打?,袁紹心中猶豫不定,若是去打,自己的部隊就要放棄城池的保護,和張遼野戰。
可若是置之不理,先不說被麵子上的問題,這兩萬軍隊橫插在鄴城和魏縣之間,就像是一把掐住了自己的咽喉,要知道魏縣現在有七萬多諸郡,每天耗費糧餉數以萬計,這麽多消耗還要靠從鄴城征集的錢糧支應呢!
張遼的這支軍隊隻要釘在陽平亭一月時間,自己在魏縣的七萬多軍隊就要餓著肚子守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