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壯哉!”席上頓時發出兩聲讚歎,文遠回頭看時,隻見關羽端起酒碗來到文遠身前,道:“失禮了,張將軍義薄雲天,某佩服的很,心癢之下冒昧前來敬一碗酒!聊表敬佩之心!”


    此外孔融身後也站出一八尺高的蜂腰猿臂的年輕將軍,此時也端著一碗酒來到文遠身前,


    “這位將軍是?”文遠側目道,因為這員將軍坐得靠後,此前文遠一直沒有注意到此人,此時一看,隻覺這員將軍儀表堂堂,威武不凡,頓時留了個心眼問道。


    那威武將軍拱手道:“某乃東萊太史慈……”


    “太史慈?來來來,幹了幹了!”文遠不禁一驚,文遠看出他非儀表不群,不想此人竟然是太史慈!此人是青州人,自己居然沒有想到讓裴元紹、國淵留意一下他!


    太史慈,了不得的將領啊!弓馬武藝不在話下,單是他的信義便是文遠欽佩的。此人神庭鬥孫策,立杆招降兵的典故被演義傳的神乎其神,成為流傳千年的一段佳話。


    想想也對,如果按照曆史的進程,此時太史慈確實應該出現在孔融帳下,不想文遠畢竟是人不是機器,不可能事無巨細什麽事情都記著,這大半年時間一直忙著冀州戰事,居然把青州還有這樣一員虎將的事情忘了。


    不過還好,現在還不晚,貌似現在太史慈還沒有離開孔融轉投劉繇麾下,時間還有,機會也還是有的……


    一念至此,文遠笑的越發親切了,嘴角翹起仿佛帶著令人忍不住親近一番的神奇魔力,那學自劉備的招牌式笑容,令人看著禁不住心暖暖的……


    而魅力大師劉備看到自己的獵物太史慈和二弟此時都按捺不住上前結交文遠,神情早已經瞬間石化……


    一場宴席,審配最終被文遠送回魏縣袁紹城下,雖然沒有招降審配,不過比較得失,這種無形之中得到的好處比失去的遠要多得多,這就和千金買骨的典故道理差不多,且不說關羽、太史慈這些忠義之人對文遠生出親近之心,經此一事,文遠愛惜人才的美名定將被傳遍整個天下!


    郭嘉長於行軍布陣,設定戰鬥計劃,而沮授為人處事的能力,對大方向政策的掌控卻是郭嘉不具備的,兩人各有所長,能得此二人相助,確實是令人心裏踏實的事情啊!


    安排完審配,接下來自然是討論下一步戰事,元城大敗,袁紹領著七萬敗軍前往魏縣屯駐,魏縣百裏以西,便是袁紹的大本營鄴城,可以說袁紹如今已經被逼到絕路上,已經無路可退,若是再遭敗績,便再沒有東山再起的機會了!


    文遠站起身來道:“諸公,袁紹新敗,士氣低落,我們應該乘勝追擊,不給袁紹任何喘息的機會,攻下魏縣,直搗鄴城,如此冀州可定!”


    群雄凜然起身答道:“請盟主吩咐!”


    文遠肅然道:“元城初定,大軍不可輕動,我欲遣一員大將為先鋒,當先攻打魏縣,不知諸公何人敢當此任?”說罷,以目掃視堂下群雄。


    平定三城,自然需要一段時間消化勝利果實,這個時候大軍顯然不適合立即出動,可是追討袁紹勢在必行,所以文遠才決定派出一先鋒。


    眾人你看看我,我看看你,許多人不敢應聲,袁紹雖敗,兵力卻未曾折損,如今屯駐在魏縣的兵馬還有七萬之眾,群雄之中少則三千,多則五千眾,這麽一點人馬過去,還真不夠給袁紹大軍塞牙縫的。


    不過肯出麵的也並非沒有,劉備在底下考慮了一番,一咬牙站了出來。


    “盟主,末將願領兵往!”


    非常之人行非常之事,或許在常人眼中看上去凶險無比,不過在劉備眼中卻是機遇,正因為別人不敢,此時劉備站出來,才顯示出他的不凡,也可獲取他目前正急切想要的名聲。


    果然,劉備一站出來,眾人的目光頓時向他注視過來,一個個看著或欽佩、或感慨。


    “好,玄德公忠義,張遼佩服。”文遠滿眼深意的看了劉備一眼,能常人所不能,此人果然是個梟雄!


    “盟主謬讚了,備堂堂大漢宗親,理應為大漢盡一份綿薄之力。”劉備慨然道,不過他肯出兵,除了因為可以獲得一個好名聲之外,其實還另有隱情。


    或許是天生的敏銳直覺,劉備在文遠身邊總覺著有一股說不清道不明的壓迫感,就如同獵物遇上天敵時會提前有所感應一般。這種感覺迫使著他本能的想要離文遠遠一點。


    而且他劉備也不是傻子,敢站出來,自然還有後話要說。


    隻見劉備語氣一轉,道:“隻是末將兵微將寡,孤身前去恐挫了我聯軍的銳氣,不知哪位將軍願於備一同前去?”說罷,他的眼神就直勾勾的望向孔融。


    不用說,劉備也在打著太史慈的小九九。


    孔融被劉備一番直視,臉色有些掛不住,起身道:“融願領本郡兵馬與玄德一同進兵。”


    劉備臉色一喜,看向文遠,直等文遠答應。


    誰料文遠沉吟一下,嗬嗬笑道:“文舉公(孔融字),前日康成公聽說文舉公來到冀州,特命弟子送來書信一封,說這幾日要親自到軍中見一見故友,公還是留下來吧,可由別人隨玄德公同行。”開玩笑,文遠正打著太史慈的主意,怎麽能讓他這個時候溜走?況且有魅力大神劉備在太史慈身邊轉悠,文遠也不放心。


    “當真?如此我便在此等著康成公。”孔融驚喜答應道,他本來就是操筆杆子的,對打仗並不熱衷,如果不是為了表明立場,館陶會盟他都未必肯參與呢,此時一聽文遠的建議,孔融忙不迭的點頭答應。


    “諸公還有誰願與玄德公一同進兵。”文遠又看了看群雄。


    “孫瑾自會盟出戰以來,寸功未立,此戰願與劉將軍一同前行!”


    “末將竇能也願領本郡兵馬前去。”


    兩路諸侯從堂下站出,正是常山相孫瑾,中山相竇能。如果隻是一路諸侯前去,自然是再強悍也抵不過袁紹的七萬大軍,而如今三路兵馬一起前去,合在一起也有萬餘眾,做先鋒打打秋風還是綽綽有餘的。


    所以見有劉備做出頭鳥,此二人沒多做考慮站出來願意同行。


    三人當即拜辭而去,隻是在離開時,堂上誰也沒有留意到劉備眼中一閃即逝的忿怒。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學徒歸來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學徒歸來並收藏縱橫三國之我是張遼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