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攻克敵城,在戰鬥初期實屬不易。
敵人占據地利,且人員齊整,戰鬥意誌高漲,武器彈藥充足,在敵人力量沒有得到有效地削弱還很強大的時候,你如果貿然向敵城發起總攻式的進攻,那就是火星撞地球,雙方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其代價甚至高昂到你難以承受!
即使取勝,有可能是殺人一千,自家損失一千二百,甚至損失二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從而成為“皮洛士式的勝利”。
皮洛士是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他曾率軍到意呆利與羅馬人打仗,付出慘重代價而取勝,但他苦笑道:“如果再來一次勝利,誰也不能跟我回國了!”從此,“皮洛士式的勝利”比喻實際上接近失敗的勝利。
所以進攻方在已軍優勢的時候,最好采取的策略是穩紮穩打,首先傾向於先防護、試探,再不停地低烈度進攻,判斷推測對手的深淺與薄弱環節,消耗掉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後再總攻,此時敵方力量降低,有更多的機會取勝。
比如南華軍每次進攻,優先派出大批狙擊手遠狙敵人,這絕對不是無用功,而是積小勝為大勝,如果敵人不注意的話,那麽他們被狙的損失會上升到一個令他們吃驚的數字。
孤注一擲的進攻不是說沒有,一開場就一把全棱了,勝負聽天由命,這麽做太瘋狂。
話又說回來,戰場就是賭場!如果布拉迪斯拉發城堡的守將不是象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這把好手,而是慫掉的或者是沒有經驗的某個伯爵,說不定曾英就可以取勝,此時他必將投入所有的兵力硬搶城堡。
看形勢吧,曾英看出形勢還沒有成熟,取勝的時機沒有到來,因此他唯有采取保守的進攻策略。
之後南華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往城堡發動猛攻,各種火力急襲,部隊輪番攻城。
他們經常采取“鐵錘-鐵砧”的戰術,那就是在敵城牆下集中兵力,作出攻擊的樣子,誘守軍開火,人員上到城牆頭,此時南華軍就用火力覆蓋城牆頭,殺傷敵人的人員。
我為鐵錘,敵為鐵砧,鐵錘砸鐵砧,砸出個血肉模糊來!
這招攻敵所必備,還是很有效的。
本來白皮居高臨下有地利,反倒是死傷的人數多過城下的南華軍。
“雷神之錘”名不虛傳,有數次在敵城牆上打出了缺口。
但南華軍並不急於突破,而是利用這些缺口牽製白皮,沒有大隊一擁而上,而是分散隊伍進攻,當白皮阻截時,南華軍的火力就傾瀉到白皮的頭上。
“不過我們還得耐心!要耐心戰鬥!”曾英對軍官們道。
“白皮的裝備很不錯,全員裝甲,加上工事防護,削弱了我們的火力攻擊力!”曾英微歎道。
以往對敵時敵人的裝備差,被火力打得挺慘的,但這裏的守軍則明顯地不讓南華軍稱心如意。
“而且他們還有不少的有生力量,士氣還是挺高的!”他指出道。
這是從望遠鏡中看到的情形,曾英唯有勸告自己要耐心。
而城內的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同樣也是不急不躁,與南華軍針鋒相對,使用手上的武器狠狠打擊那些東方的異教徒。
雖然他沒有類似於南華軍的錘子,但他手上的裝備齊整,遠攻的有線膛槍、火炮與投石機,近戰的則有滑膛槍、弓箭和各種炸彈,視敵人來犯情況,有的放矢。
經常遠狙南華軍,就算打他們不著,也要壓製他們,讓他們不能肆無忌憚。
當來敵多時,就往他們當中丟炸彈!
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組織人力,及時修補破損的城牆,要求當天損壞的城牆當天補,絕不拖到第二天。
保證第二天以全新的麵貌,穩妥的狀態去迎敵!
“遇缺必補,備戰非常重要!”侯爵告誡部下們道:“隻有做好準備,才能打勝仗,否則就要付出代價!”
部下們心悅誠服地點頭,看到長官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們也渾身充滿了力量,堅決打擊外麵的異教徒。
白皮的修補技術過關,城內有技師,懂得如何用備好的石頭、磚頭泥砂加上火山水泥灰去修補缺口。
這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南華軍開槍打炮和丟炸彈,力阻白皮們修補缺口,隻要他們不補缺口,缺口越來越大,則我軍勝券在握。
白皮則壓製城下火力,給施工人員加上裝甲保護他們,而施工人員有時摸黑作業---後來不成了,因為該死的異教徒朝天發射了照明彈!
<a id="wzsy" href="http://www.xiashuba.com">xiashuba.com</a>
……
當布拉迪斯拉發城堡的白皮在浴血奮戰的時候,維也納的白皮也心急火焚。
維也納郊外,美泉宮。
美泉宮的景致壯美,可惜現在變成了堡壘,深深的壕溝,高高的護牆保護著它。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正準備接見大臣,他心中忐忑不安,本想撤離維也納,或者躲進城裏,但他的主將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元帥恐嚇他道:“如果陛下慫了,則軍民更慫,維也納必定失守,陛下的江山也難保了!”
因此利奧波德一世強作鎮定,還呆在美泉宮裏辦公。
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元帥與國務大臣馬爾科·阿森西奧公爵與軍務大臣托尼·克羅斯公爵一起來見皇帝,共商國事。
利奧波德一世沒話找話道:“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守得很頑強,朕要嘉獎他……”
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元帥心中微微歎氣,心忖國家多難,人心渙散,正需要一個能用強力扭轉乾坤的帝王。可陛下呢?他的話語,他的行為,在元帥的眼中,那就是一個‘和和氣氣’到‘膽小甚微’的中庸守成之君,不似英主!
這樣的皇帝在和平年間會是個好皇帝,但懟上東方來的異教徒則遠遠不夠。
不由得與奧斯曼的同行有同病相憐,奧斯曼帝國也攤上一個小皇帝,主幼國疑,而人家卻是一個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皇帝親征,如果不能夠皇帝對皇帝,其他將領帶隊,天生就矮了對方一頭!
軍務大臣托尼·克羅斯公爵說道:“陛下,如今我軍的總動員不甚理想,該當怎麽辦?”
敵人占據地利,且人員齊整,戰鬥意誌高漲,武器彈藥充足,在敵人力量沒有得到有效地削弱還很強大的時候,你如果貿然向敵城發起總攻式的進攻,那就是火星撞地球,雙方必將付出慘痛的代價,其代價甚至高昂到你難以承受!
即使取勝,有可能是殺人一千,自家損失一千二百,甚至損失二千也不是不可能的事,從而成為“皮洛士式的勝利”。
皮洛士是古希臘伊庇魯斯國王,他曾率軍到意呆利與羅馬人打仗,付出慘重代價而取勝,但他苦笑道:“如果再來一次勝利,誰也不能跟我回國了!”從此,“皮洛士式的勝利”比喻實際上接近失敗的勝利。
所以進攻方在已軍優勢的時候,最好采取的策略是穩紮穩打,首先傾向於先防護、試探,再不停地低烈度進攻,判斷推測對手的深淺與薄弱環節,消耗掉敵人的有生力量,最後再總攻,此時敵方力量降低,有更多的機會取勝。
比如南華軍每次進攻,優先派出大批狙擊手遠狙敵人,這絕對不是無用功,而是積小勝為大勝,如果敵人不注意的話,那麽他們被狙的損失會上升到一個令他們吃驚的數字。
孤注一擲的進攻不是說沒有,一開場就一把全棱了,勝負聽天由命,這麽做太瘋狂。
話又說回來,戰場就是賭場!如果布拉迪斯拉發城堡的守將不是象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這把好手,而是慫掉的或者是沒有經驗的某個伯爵,說不定曾英就可以取勝,此時他必將投入所有的兵力硬搶城堡。
看形勢吧,曾英看出形勢還沒有成熟,取勝的時機沒有到來,因此他唯有采取保守的進攻策略。
之後南華軍從東西兩個方向往城堡發動猛攻,各種火力急襲,部隊輪番攻城。
他們經常采取“鐵錘-鐵砧”的戰術,那就是在敵城牆下集中兵力,作出攻擊的樣子,誘守軍開火,人員上到城牆頭,此時南華軍就用火力覆蓋城牆頭,殺傷敵人的人員。
我為鐵錘,敵為鐵砧,鐵錘砸鐵砧,砸出個血肉模糊來!
這招攻敵所必備,還是很有效的。
本來白皮居高臨下有地利,反倒是死傷的人數多過城下的南華軍。
“雷神之錘”名不虛傳,有數次在敵城牆上打出了缺口。
但南華軍並不急於突破,而是利用這些缺口牽製白皮,沒有大隊一擁而上,而是分散隊伍進攻,當白皮阻截時,南華軍的火力就傾瀉到白皮的頭上。
“不過我們還得耐心!要耐心戰鬥!”曾英對軍官們道。
“白皮的裝備很不錯,全員裝甲,加上工事防護,削弱了我們的火力攻擊力!”曾英微歎道。
以往對敵時敵人的裝備差,被火力打得挺慘的,但這裏的守軍則明顯地不讓南華軍稱心如意。
“而且他們還有不少的有生力量,士氣還是挺高的!”他指出道。
這是從望遠鏡中看到的情形,曾英唯有勸告自己要耐心。
而城內的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同樣也是不急不躁,與南華軍針鋒相對,使用手上的武器狠狠打擊那些東方的異教徒。
雖然他沒有類似於南華軍的錘子,但他手上的裝備齊整,遠攻的有線膛槍、火炮與投石機,近戰的則有滑膛槍、弓箭和各種炸彈,視敵人來犯情況,有的放矢。
經常遠狙南華軍,就算打他們不著,也要壓製他們,讓他們不能肆無忌憚。
當來敵多時,就往他們當中丟炸彈!
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組織人力,及時修補破損的城牆,要求當天損壞的城牆當天補,絕不拖到第二天。
保證第二天以全新的麵貌,穩妥的狀態去迎敵!
“遇缺必補,備戰非常重要!”侯爵告誡部下們道:“隻有做好準備,才能打勝仗,否則就要付出代價!”
部下們心悅誠服地點頭,看到長官胸有成竹的樣子,他們也渾身充滿了力量,堅決打擊外麵的異教徒。
白皮的修補技術過關,城內有技師,懂得如何用備好的石頭、磚頭泥砂加上火山水泥灰去修補缺口。
這是一個鬥智鬥勇的過程,南華軍開槍打炮和丟炸彈,力阻白皮們修補缺口,隻要他們不補缺口,缺口越來越大,則我軍勝券在握。
白皮則壓製城下火力,給施工人員加上裝甲保護他們,而施工人員有時摸黑作業---後來不成了,因為該死的異教徒朝天發射了照明彈!
<a id="wzsy" href="http://www.xiashuba.com">xiashuba.com</a>
……
當布拉迪斯拉發城堡的白皮在浴血奮戰的時候,維也納的白皮也心急火焚。
維也納郊外,美泉宮。
美泉宮的景致壯美,可惜現在變成了堡壘,深深的壕溝,高高的護牆保護著它。
奧地利哈布斯堡王朝皇帝利奧波德一世正準備接見大臣,他心中忐忑不安,本想撤離維也納,或者躲進城裏,但他的主將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元帥恐嚇他道:“如果陛下慫了,則軍民更慫,維也納必定失守,陛下的江山也難保了!”
因此利奧波德一世強作鎮定,還呆在美泉宮裏辦公。
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元帥與國務大臣馬爾科·阿森西奧公爵與軍務大臣托尼·克羅斯公爵一起來見皇帝,共商國事。
利奧波德一世沒話找話道:“古斯塔夫·克利姆特侯爵守得很頑強,朕要嘉獎他……”
拉依蒙多·蒙特庫科利元帥心中微微歎氣,心忖國家多難,人心渙散,正需要一個能用強力扭轉乾坤的帝王。可陛下呢?他的話語,他的行為,在元帥的眼中,那就是一個‘和和氣氣’到‘膽小甚微’的中庸守成之君,不似英主!
這樣的皇帝在和平年間會是個好皇帝,但懟上東方來的異教徒則遠遠不夠。
不由得與奧斯曼的同行有同病相憐,奧斯曼帝國也攤上一個小皇帝,主幼國疑,而人家卻是一個年富力強,經驗豐富的皇帝親征,如果不能夠皇帝對皇帝,其他將領帶隊,天生就矮了對方一頭!
軍務大臣托尼·克羅斯公爵說道:“陛下,如今我軍的總動員不甚理想,該當怎麽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