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
街道一天比一天的漂亮,一天比一天的繁榮,但表麵光鮮,底下的暗潮洶湧,則讓一些官員們頭痛欲裂。
首輔姚明恭結束了當天工作,回到家裏,入後園坐下,也不思飲食,他腦海裏回蕩著下午湖廣請願團哀切的話:“誰的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一下子就加稅翻倍,且租不能收超過三成……生民何辜!”
確實,誰的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有恃強占地,也有老老實實用銀子按市價買地,拿姚明恭來說,他自家的地確實都是買來的,敢說自己沒有強買強賣,一直隱身,通過中介買賣,甚至賣主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認識的家鄉的一個地主,有地兩百畝,那是含辛茹苦,篳路藍縷所掙來的,
地主家也無餘糧,他們一年都吃不到幾回肉,把每一個銅板給節省下來,用了三代人的時間,辛辛苦苦地從十幾畝地變為二百畝,他家裏沒有讀書人,沒有有勢力的朋友,與衙門也不熟。
朝廷下旨土地改革,“地主收佃戶地租不能超三成!
農稅依地而納,百畝田以下的門戶二十稅一,一百畝到五百畝之間的十五稅一,五百畝以上的一律十稅一!”
如此一來,有的地主家裏農稅一下子翻倍,問題是收租不能過三成!
兩下夾攻,地主們的日子難過了!
在湖廣,欽差大臣、左都禦史阮大铖代表朝廷強推土地改革方案,成績卓然,也遭遇強烈的反對,阮大铖作風粗暴蠻橫,導致湖廣諸地一片反對,鄉紳派出請願團,到京師求見執政者,語甚哀切,請朝廷收回成命。
在中國曆朝曆代,土地問題始終是個大難題。
不動土地的改革,都是小打小鬧,而一旦動了土地,往往會引發劇烈的政治動蕩。
比如商鞅變法,就是從土地入手,也遭到了不少反對,死後車裂。吳起建議遷楚貴族去充實邊疆,直接被憤怒的貴族反殺……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為了增加稅收,下詔度田,所謂度田,僅僅就是丈量土地,以限製豪強大家兼並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數量。殺了一些豪強,於是郡國大姓紛紛起兵叛亂,好不容易才平定下來。
本朝中的張居正,身份為帝師,有夠顯赫,不過是推行“一條鞭法”,都不如顏常武走得遠,結果死後遭遇清算,被褫奪一切榮譽(後恢複),子孫凍餓而死。
現在隻是一個請願團,但姚明恭毫不懷疑底下的暗潮湧動,湖廣乃至於南明各處的危機在醞釀著,一些大族,已經在磨刀赫赫準備造反了。
絕非說笑,情報機關已經發出了警報,說一些大族出現人財物的異動。
是的,顏常武與他交談過,說明末農民起義是因為農民失地而導致,有千萬無地農民還要交人頭稅,無地無錢,一無所有,造反是必然。
但現在這種激烈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得罪的可是天下的有產階級,想到他們的力量,姚明恭心兒都在顫抖。
皇親國戚、勳貴、讀書人、地主乃至於武將,這幾乎是除了農工商和之外的所有階層,他們有錢有勢,不是善茬。
姚明恭要想辦法去安撫他們,不致於事態惡化。
煩心事不止這些,地方上有不少地方官求去!
原因是吏部對官員考核標準變更,那就是經濟指標掛帥!末位淘汰!
明朝時官吏考核為八目,即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不謹等,指標有點籠統,隻要做人不太失敗,運氣不太糟糕,那就是皆大歡喜,不會輕易丟官。
當然,明朝時的黨爭激烈,那是大勢,沒有辦法不丟官。
現在吏部對官員考核是要求官員上交更多的錢糧,有錢為勝,一省官員考核最後末幾位則去職。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亦即是地方官員誰交上來的錢糧多,誰就能升官,反之下台。
地方有肥有瘦,有的地方土地肥沃,交的錢糧多,那個地方官當然爽了。
不過老少邊窮的地方也莫著急,吏部考核還有一條就是“人均!”
你地方交納的錢糧多,但人多,一平均起來,人均少了,那得多努力,提高人均水平。
有的地方貧瘠,但上了個大項目,一下子就人均大增,那就是地方官的本事。
所以吏部考核是一個綜合平衡,且慢,交納錢糧不能夠違反法律,要是盤剝過多,引發轄地民反彈,上告到朝廷,地方官就被追究!
對地方官員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地方官以“發展經濟,導致官員搜刮地方,盤剝民眾”為由,認為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而求去。
也有的官員沒本事,不得不求去。
更有的官員是以此挾製朝廷,逼朝廷改弦易轍。
朝廷官員的培養絕非兒戲,不是開個學習班就能夠派上用場的。
在發展經濟方麵,明朝的地方官員不及東南府官員,但他們在穩定社會方麵,東南府的新官員空降到地方上也是不行的。
還有,讀書人對科舉製的不滿,科舉特M的居然要考什麽科學!
一字之差,謬之千裏。
因“名單案”(指勳貴趙之龍家裏藏著的準備造反人員的名單被搜出來,遂起大案),被罷黜的勳貴們對於領袖有深深的恨意!
更不用提大明的肥豬,那些親貴們,他們因為領袖克扣他們的薪糧,改變他們的繼承法,還有要他們交更多的稅糧而對領袖恨之入骨。
遍地皆敵啊,姚明恭感覺到上流社會深深的惡意。
給姚明恭安慰的是明軍似乎聽領袖的話,有軍隊在手,至少心安。
大不了,由軍隊護著,坐船出海到台灣去,反正“船票”少不了姚明恭的。
讓他出離憤怒的是,惹出了這一切的某大少,居然拍拍屁股走路了,把爛攤子交給他,還厚顏無恥地說什麽“你辦事,我放心!”
你辦事,我才不放心,更不省心!
你跑路就跑唄,眼不見為淨,你把明軍主力也給調走了,你想讓我怎麽著!
搞不好船票作廢!
以前,姚明恭看著孫承宗深受領袖信任,幾乎是說一不二,非常羨慕,但等他上台當家之後,才發現領袖那個家夥純屬懶人一枚,無恥地將政事交給自家小妾和大臣們處置。
在穩定的社會裏,這些執政者當然駕輕就熟,例如東南亞的大主母楊鶯兒,沒人反她。
這裏卻是火藥桶,隨時爆發!
陷於煩惱的姚明恭好不容易才被小妾哄著,吃了晚飯,正在喝茶,管家上來道:“何總督來拜!”
何總督,湖廣總督何騰蛟也,因阮大铖在湖廣鬧騰而與何騰蛟手足參商,對封疆大吏的處置不是件小事,姚明恭遂將何騰蛟召到京師暫住。
姚明恭稍一思忖道:“請他到月榭見麵!”
“是!”管家應道。(未完待續)
街道一天比一天的漂亮,一天比一天的繁榮,但表麵光鮮,底下的暗潮洶湧,則讓一些官員們頭痛欲裂。
首輔姚明恭結束了當天工作,回到家裏,入後園坐下,也不思飲食,他腦海裏回蕩著下午湖廣請願團哀切的話:“誰的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一下子就加稅翻倍,且租不能收超過三成……生民何辜!”
確實,誰的地也不是天上掉下來的,有恃強占地,也有老老實實用銀子按市價買地,拿姚明恭來說,他自家的地確實都是買來的,敢說自己沒有強買強賣,一直隱身,通過中介買賣,甚至賣主都不知道他的名字!
他認識的家鄉的一個地主,有地兩百畝,那是含辛茹苦,篳路藍縷所掙來的,
地主家也無餘糧,他們一年都吃不到幾回肉,把每一個銅板給節省下來,用了三代人的時間,辛辛苦苦地從十幾畝地變為二百畝,他家裏沒有讀書人,沒有有勢力的朋友,與衙門也不熟。
朝廷下旨土地改革,“地主收佃戶地租不能超三成!
農稅依地而納,百畝田以下的門戶二十稅一,一百畝到五百畝之間的十五稅一,五百畝以上的一律十稅一!”
如此一來,有的地主家裏農稅一下子翻倍,問題是收租不能過三成!
兩下夾攻,地主們的日子難過了!
在湖廣,欽差大臣、左都禦史阮大铖代表朝廷強推土地改革方案,成績卓然,也遭遇強烈的反對,阮大铖作風粗暴蠻橫,導致湖廣諸地一片反對,鄉紳派出請願團,到京師求見執政者,語甚哀切,請朝廷收回成命。
在中國曆朝曆代,土地問題始終是個大難題。
不動土地的改革,都是小打小鬧,而一旦動了土地,往往會引發劇烈的政治動蕩。
比如商鞅變法,就是從土地入手,也遭到了不少反對,死後車裂。吳起建議遷楚貴族去充實邊疆,直接被憤怒的貴族反殺……
東漢初年,光武帝劉秀為了增加稅收,下詔度田,所謂度田,僅僅就是丈量土地,以限製豪強大家兼並土地和奴役人口的數量。殺了一些豪強,於是郡國大姓紛紛起兵叛亂,好不容易才平定下來。
本朝中的張居正,身份為帝師,有夠顯赫,不過是推行“一條鞭法”,都不如顏常武走得遠,結果死後遭遇清算,被褫奪一切榮譽(後恢複),子孫凍餓而死。
現在隻是一個請願團,但姚明恭毫不懷疑底下的暗潮湧動,湖廣乃至於南明各處的危機在醞釀著,一些大族,已經在磨刀赫赫準備造反了。
絕非說笑,情報機關已經發出了警報,說一些大族出現人財物的異動。
是的,顏常武與他交談過,說明末農民起義是因為農民失地而導致,有千萬無地農民還要交人頭稅,無地無錢,一無所有,造反是必然。
但現在這種激烈的攤丁入畝,士紳一體納糧,得罪的可是天下的有產階級,想到他們的力量,姚明恭心兒都在顫抖。
皇親國戚、勳貴、讀書人、地主乃至於武將,這幾乎是除了農工商和之外的所有階層,他們有錢有勢,不是善茬。
姚明恭要想辦法去安撫他們,不致於事態惡化。
煩心事不止這些,地方上有不少地方官求去!
原因是吏部對官員考核標準變更,那就是經濟指標掛帥!末位淘汰!
明朝時官吏考核為八目,即貪、酷、浮躁、不及、老、病、罷、不謹等,指標有點籠統,隻要做人不太失敗,運氣不太糟糕,那就是皆大歡喜,不會輕易丟官。
當然,明朝時的黨爭激烈,那是大勢,沒有辦法不丟官。
現在吏部對官員考核是要求官員上交更多的錢糧,有錢為勝,一省官員考核最後末幾位則去職。
<a id="wzsy" href="http://m.siluke.com">思路客</a>
亦即是地方官員誰交上來的錢糧多,誰就能升官,反之下台。
地方有肥有瘦,有的地方土地肥沃,交的錢糧多,那個地方官當然爽了。
不過老少邊窮的地方也莫著急,吏部考核還有一條就是“人均!”
你地方交納的錢糧多,但人多,一平均起來,人均少了,那得多努力,提高人均水平。
有的地方貧瘠,但上了個大項目,一下子就人均大增,那就是地方官的本事。
所以吏部考核是一個綜合平衡,且慢,交納錢糧不能夠違反法律,要是盤剝過多,引發轄地民反彈,上告到朝廷,地方官就被追究!
對地方官員的水平提出了新的要求,有的地方官以“發展經濟,導致官員搜刮地方,盤剝民眾”為由,認為是道不同不相為謀而求去。
也有的官員沒本事,不得不求去。
更有的官員是以此挾製朝廷,逼朝廷改弦易轍。
朝廷官員的培養絕非兒戲,不是開個學習班就能夠派上用場的。
在發展經濟方麵,明朝的地方官員不及東南府官員,但他們在穩定社會方麵,東南府的新官員空降到地方上也是不行的。
還有,讀書人對科舉製的不滿,科舉特M的居然要考什麽科學!
一字之差,謬之千裏。
因“名單案”(指勳貴趙之龍家裏藏著的準備造反人員的名單被搜出來,遂起大案),被罷黜的勳貴們對於領袖有深深的恨意!
更不用提大明的肥豬,那些親貴們,他們因為領袖克扣他們的薪糧,改變他們的繼承法,還有要他們交更多的稅糧而對領袖恨之入骨。
遍地皆敵啊,姚明恭感覺到上流社會深深的惡意。
給姚明恭安慰的是明軍似乎聽領袖的話,有軍隊在手,至少心安。
大不了,由軍隊護著,坐船出海到台灣去,反正“船票”少不了姚明恭的。
讓他出離憤怒的是,惹出了這一切的某大少,居然拍拍屁股走路了,把爛攤子交給他,還厚顏無恥地說什麽“你辦事,我放心!”
你辦事,我才不放心,更不省心!
你跑路就跑唄,眼不見為淨,你把明軍主力也給調走了,你想讓我怎麽著!
搞不好船票作廢!
以前,姚明恭看著孫承宗深受領袖信任,幾乎是說一不二,非常羨慕,但等他上台當家之後,才發現領袖那個家夥純屬懶人一枚,無恥地將政事交給自家小妾和大臣們處置。
在穩定的社會裏,這些執政者當然駕輕就熟,例如東南亞的大主母楊鶯兒,沒人反她。
這裏卻是火藥桶,隨時爆發!
陷於煩惱的姚明恭好不容易才被小妾哄著,吃了晚飯,正在喝茶,管家上來道:“何總督來拜!”
何總督,湖廣總督何騰蛟也,因阮大铖在湖廣鬧騰而與何騰蛟手足參商,對封疆大吏的處置不是件小事,姚明恭遂將何騰蛟召到京師暫住。
姚明恭稍一思忖道:“請他到月榭見麵!”
“是!”管家應道。(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