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桑鵬講話的時候,所有人都靜靜認真聽著,隻有一個學校宣傳部的工作人員拿著相機貓著腰在觀眾席第一排前麵活動。鏡頭先是從不同角度對準主席台,快門按了幾十次。然後工作人員就轉身,把鏡頭對準了觀眾一陣猛拍。
全景之後,攝影師又要捕捉一下個人風采,他在楊景行和李迎珍前麵一米左右的位置蹲了下來按下快門。
楊景行似乎很有經驗,沒有看鏡頭,依然注目主席台。攝影師拍了兩張後又鴨子步朝左邊挪動屁股,再舉起的鏡頭明顯是對準了楊景行和齊清諾,之後再讓賀宏垂也當當中心人物。
丁桑鵬並沒立刻發表對楊景行和三零六的看法,而是確立了今天主題後就請其他人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簡短的謙讓後,校長開始表現主人的熱情態度,他說:“今天是個難得的機會,我拋磚引玉,說一說自己對民樂和新音樂的一點觀點。
我覺得,如果一部音樂作品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或者地方色彩,固然是可喜,但不是我們必須刻意去追求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相比之下,作品的個性,對於作曲家來說要更為重要。
隻有民族性,是遠遠不夠的。我覺得,任何民族風格都是曆史地形成的,它受到政治、經濟、社會、地理、語言、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都是處於變化之中,風格的確立是相對的,風格的遊離倒是絕對的。
比如說,我們總不能因為生活在今天高科技時代的浦海,生活風俗和語言習慣都遠遠不同於剛開埠時候的浦海人,就去指責當代浦海人丟失了他們的傳統和風格。
舉個眼前的例子,剛剛那首《就是我們》,不能因為作曲者和演奏者多方麵的創新和突破,我們就說這不是一件民樂作品,或者不是一件純粹的民樂作品。
作為一個現代作曲者,要真實地反映、表達他對自己的時代,對社會、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他的風格必然是屬於他所生存的這個時代,但這並不妨礙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使用傳統的技法。
就像新古典主義者,新巴洛克主義者,他們高喊“回到巴赫去”,其實他們從來沒有按照純粹的巴赫風格來寫賦格曲。沒有人會把欣德米特的《調**》聽成《十二平均律》,也不會有人把施尼特凱的《大協奏曲》當成維瓦爾第的作品。
再說新音樂,其實新民樂也已經不是個新概念。
西方新音樂,也有叫現代派,先鋒派,主要在歐美國家出現。它的出現和個性解放有關係。
追求個性當然是對的,但也容易走極端,往往會忽視思想內容,忽視情感表達。有的西方作曲家幹脆說,音樂是不能表現任何除音樂本身之外的任何東西的。不過這種觀點,我們大概很少有人能接受吧!
那些“新音樂”究竟是不是能在曆史上站得住腳,隻有等時間來驗證了。當初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首演,觀眾的反應是嘲罵、嘩然大笑和哨聲。但是最近的演出,這件作品卻得到了長達數分鍾的掌聲和歡呼。
看來人的聽覺也是在發展的。在德國,年青人喜歡流行音樂,老年人聽古典浪漫派,不過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欣德米特也還是有相當的市場。對於當代新音樂,像施托克豪森、裏蓋蒂、潘德列茨基等等,絕大數人並不理解,更談不上喜歡,但隻要表現出一些耐心和諒解的態度,在音樂會上也已經能聽到稀稀落落的掌聲了。
再說我們身邊,同樣的例子,剛剛聽的這兩首作品,首演就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稱讚,包括老師。
當然,楊景行和齊清諾兩位同學遠沒有施托克豪森那麽前衛激進天馬行空,也沒有一點序列主義的色彩。不過這正是讓我們欣慰的地方,有老師說楊景行的作品是“傳承而不拘泥,博眾而又獨特”,我覺得很對。
尤其讓我們高興的是,丁老,唐老他們也對今天的作品持肯定態度,這說明兩位學生的方向走對了,我相信他們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我們也應該為他們創造這種條件。至於他們所做的到底是民樂還是新民樂又或新音樂,我倒覺得不重要了。
當然,兩位學生肯定還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專家前輩多多指導,謝謝。”
全體鼓掌,台上的人互相看,得有人繼續說呀。被校長邀請後,小巨人的總監鄒春玉沒客氣,他的國語比較普通話:“第五次來大陸,能見到這麽多了不起的藝術家,尤其是丁老,我真的很激動,非常感謝。感謝剛剛那些美麗女生和楊景行先生,你們也很了不起。
很多年前,我就牢牢記住了丁老的一句話:對音樂要有一顆赤誠的心。之前在樓上,大家都好感動,我們的作曲白憲文先生落淚了,就是因為我們都感受到了楊景行和三零六的女士對音樂那顆赤誠的心。
白憲文先生是我的老朋友,認識快二十年了,今天我第一次聽他說要向晚輩致敬。白憲文先生對音樂也有一顆赤誠的心,我很敬佩他。但是白先生說他應該敬佩楊景行,因為一個作曲家願意把那麽多絕妙的樂思都寫進一首作品裏,值得他鞠躬。”
楊景行正不好意思呢,鄒春玉自己卻站了起來,真的對台下鞠了一躬。雖然鄒春玉的腰彎得不是很低,但楊景行還是立刻起立了,也鞠躬還禮,然後又轉身,再朝後麵的白憲文一群人彎腰。
後排的幾位台灣朋友都站了起來,也給楊景行還禮。雖然挺有意思的,但是沒人發笑。
楊景行不算受之有愧,好多的作曲人甚至作曲家在創作的時候,往往會把一兩個冥思苦想出來或者妙手偶得的主題或動機通過各種作曲技法豐富填充裝飾起來,那麽這件作品的最有價值最難得的其實也就是那一兩個動機。
《就是我們》就太不一樣了,全曲才半個小時,但是耀眼的動機和主題有幾十個,還有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語句樂思……為什麽半個小時能讓聽眾沒一絲厭倦感,反而卻越來越投入享受,就是因為有價值的東西太多了。
簡直可說是可恥的浪費,如果把那些好東西挑出來拿給有經驗的作曲人去創作,該寫出好多件不錯作品來。
大家都坐下後,鄒春玉繼續激動:“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大陸有這麽多的音樂院校,這麽多優秀的音樂家,培養了這麽多優秀的年輕民樂人,我好羨慕。台灣也有許多熱衷民樂的年輕人,可是他們沒有這麽好的機會和環境,我衷心希望你們能去台灣做客,你們一定會讓台灣的年輕人對民樂有全新的看法和熱情。”
接著,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宋延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他沒過分誇獎楊景行跟三零六,而是順著丁桑鵬和校長的思路多總結反省一下民樂的發展。
宋延傑提出民樂和時代同發展的命題,認為把合成器和電吉他拿來配合甚至融入民樂也並不是不可行的,隻要是為了音樂的表現力服務。
然後,國家青年民族樂團的指揮何知俊有表揚三零六的演奏功力,認為這些女生也是傳承而不拘泥。他幾乎把每件樂器表現出來的優點都提了一兩句,而且說得挺專業。
在一陣一陣的掌聲中,主席台上的人慢慢融入了研討的氛圍。浦海民族樂團指揮陸白永認為雖然許多人在追求民樂的創新,但是楊景行和三零六是做得最好的,所以說創新還是要立足根本,不能一味求新,否則就會失敗。
文聯副主席甚至檢討了一些藝術工作者在創作或者表演的時候目光比較短淺,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很多的觀眾。
丁桑鵬表揚了李偉光,說藝術工作者雖然不用刻意迎合,但是起碼應該著眼於觀眾,不能為了演員或者演奏員的等級評定或者職稱高低而創作,那樣就是脫離群眾。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
一直不說話的唐青在丁桑鵬的邀請下也開始了:“每個人說的都很有道理,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認為還應該聽聽創作者的想法。”
目光都集中在楊景行身上。在校長的示意下,楊景行站起來,為了讓大家都聽得清楚,所以聲音稍微大了點:“謝謝各位前輩,我們更有信心了。”
賀宏垂急得偏腦袋盯楊景行,丁桑鵬也不滿意:“說一說你的創作經曆。”
楊景行實話實說像講個平淡無奇的故事:“《雲開霧散》在《就是我們》之前很久,我隻是跟風。我的創作動機就來源於三零六,剛認識她們的時候,她們還在改編一些流行作品,不過都很認真很刻苦,每個人都很優秀,我也敬佩。
更進一步的嚐試是齊清諾在《雲開霧散》中做的,我和她討論過,她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尤其是和聲方麵,她的嚐試給了我很多啟發。作品的完善的方麵,賀教授和龔教授給了我很多幫助,三零六也幫了我,作品不是我一個人完成的。”
三零六的人都挺嚴肅的接受感謝。齊清諾左手肘放在椅子扶手上,小臂抬起來,手掌向外,彎曲的指關節輕觸著下巴尖,似乎在思考。
校長也提醒楊景行:“說一說作品完成後你的感受和心得,比如現在。”
楊景行說:“我們都沒想過會受到這樣的重視,我猜三零六和我一樣,現在都比較激動。有那麽多人在為民樂的發展努力,我們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但是我現在比以前更有信心了。”
主席台上的台灣作曲家肖正元忍不住發問了:“請問,你在創作《就是我們》的時候,對作品寄予的最高期望是什麽?”
楊景行還沒坐下,他說:“希望三零六會喜歡,可以說這是向她們致敬的。”
觀眾席上到底還是發出幾聲輕笑,賀宏垂都不看楊景行了,李迎珍也是嚴肅著表情。
丁桑鵬不笑,很深刻地問:“你為什麽要致敬?”
楊景行說:“因為我覺得她們很棒。”
丁桑鵬又看齊清諾:“齊清諾,你為什麽辦三零六這個團體?”
齊清諾也站起來,但是不假大空:“我希望有幾個朋友在一起玩得開心,玩得有目標。”
丁桑鵬問:“目標是什麽?”
齊清諾說:“做出我們自己都喜歡的音樂。”
丁桑鵬問:“楊景行,你的目標是不是也和她們一樣。”
楊景行點頭:“是的。”
丁桑鵬就開始總結了,說楊景行和三零六的創作狀態是最純真的,有很好的立足點,這肯定是他們能做出好音樂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家霍說丁老說得對,還笑嗬嗬地多表揚一點:“……年輕人確實比我們更了解年輕人,還有些方麵也是,比如十幾個女生都穿得漂漂亮亮在舞台上,對現在社會上的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也是與必要的,不能忽視。”
齊清諾立刻又站了起來,看著台上附和:“張指揮說得很對,我們在舞台上要展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自信,不管是對我們的音樂,還是我們自身,我們相信這兩者會相得益彰!”
齊清諾的聲音比之前響亮而且激動,三零六似乎受到感召,年晴竟然鼓掌,何沛媛和劉思蔓馬上跟上,緊接著其他女生就都開始了,然後觀眾席上的人就全體配合了。
喻昕婷好歡欣鼓舞,楊景行也挺支持齊清諾的,他身邊的兩位老師都隻是象征性地拍兩下手,賀宏垂還拉拉齊清諾讓她坐下了。
主席台上的人也跟著丁桑鵬拍手鼓勵齊清諾的自信,隻有張家霍麵帶笑容不給自己引出的精彩喝彩。
丁桑鵬拍完手了後又看所有人好一會,很語重心長並且激動地說:“自信,這是我今天最想說的兩個字,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久違的自信!我們好多民樂工作者有熱誠,有才華,可是,他們恰恰缺乏自信。不是才華的自信,而是對我們文化的自信,腳踏實地的自信。自信和包容,往往密不可分,今天我們聽的這兩首作品,就是一群有才華的年輕人對民樂自信的最好體現!我們往往說喜歡說驕傲,可是隻有驕傲沒有自信是行不通的!”
全景之後,攝影師又要捕捉一下個人風采,他在楊景行和李迎珍前麵一米左右的位置蹲了下來按下快門。
楊景行似乎很有經驗,沒有看鏡頭,依然注目主席台。攝影師拍了兩張後又鴨子步朝左邊挪動屁股,再舉起的鏡頭明顯是對準了楊景行和齊清諾,之後再讓賀宏垂也當當中心人物。
丁桑鵬並沒立刻發表對楊景行和三零六的看法,而是確立了今天主題後就請其他人講一講自己的想法。
簡短的謙讓後,校長開始表現主人的熱情態度,他說:“今天是個難得的機會,我拋磚引玉,說一說自己對民樂和新音樂的一點觀點。
我覺得,如果一部音樂作品有鮮明的民族風格或者地方色彩,固然是可喜,但不是我們必須刻意去追求的,也不是不可或缺的。相比之下,作品的個性,對於作曲家來說要更為重要。
隻有民族性,是遠遠不夠的。我覺得,任何民族風格都是曆史地形成的,它受到政治、經濟、社會、地理、語言、氣候等多種因素影響,這些因素都是處於變化之中,風格的確立是相對的,風格的遊離倒是絕對的。
比如說,我們總不能因為生活在今天高科技時代的浦海,生活風俗和語言習慣都遠遠不同於剛開埠時候的浦海人,就去指責當代浦海人丟失了他們的傳統和風格。
舉個眼前的例子,剛剛那首《就是我們》,不能因為作曲者和演奏者多方麵的創新和突破,我們就說這不是一件民樂作品,或者不是一件純粹的民樂作品。
作為一個現代作曲者,要真實地反映、表達他對自己的時代,對社會、對生活的認識和體驗,能夠引起人們的共鳴。他的風格必然是屬於他所生存的這個時代,但這並不妨礙他按照自己的方式去使用傳統的技法。
就像新古典主義者,新巴洛克主義者,他們高喊“回到巴赫去”,其實他們從來沒有按照純粹的巴赫風格來寫賦格曲。沒有人會把欣德米特的《調**》聽成《十二平均律》,也不會有人把施尼特凱的《大協奏曲》當成維瓦爾第的作品。
再說新音樂,其實新民樂也已經不是個新概念。
西方新音樂,也有叫現代派,先鋒派,主要在歐美國家出現。它的出現和個性解放有關係。
追求個性當然是對的,但也容易走極端,往往會忽視思想內容,忽視情感表達。有的西方作曲家幹脆說,音樂是不能表現任何除音樂本身之外的任何東西的。不過這種觀點,我們大概很少有人能接受吧!
那些“新音樂”究竟是不是能在曆史上站得住腳,隻有等時間來驗證了。當初斯特拉文斯基的《春之祭》首演,觀眾的反應是嘲罵、嘩然大笑和哨聲。但是最近的演出,這件作品卻得到了長達數分鍾的掌聲和歡呼。
看來人的聽覺也是在發展的。在德國,年青人喜歡流行音樂,老年人聽古典浪漫派,不過斯特拉文斯基、巴托克、欣德米特也還是有相當的市場。對於當代新音樂,像施托克豪森、裏蓋蒂、潘德列茨基等等,絕大數人並不理解,更談不上喜歡,但隻要表現出一些耐心和諒解的態度,在音樂會上也已經能聽到稀稀落落的掌聲了。
再說我們身邊,同樣的例子,剛剛聽的這兩首作品,首演就幾乎得到了所有人的稱讚,包括老師。
當然,楊景行和齊清諾兩位同學遠沒有施托克豪森那麽前衛激進天馬行空,也沒有一點序列主義的色彩。不過這正是讓我們欣慰的地方,有老師說楊景行的作品是“傳承而不拘泥,博眾而又獨特”,我覺得很對。
尤其讓我們高興的是,丁老,唐老他們也對今天的作品持肯定態度,這說明兩位學生的方向走對了,我相信他們能得到更多人的認同,我們也應該為他們創造這種條件。至於他們所做的到底是民樂還是新民樂又或新音樂,我倒覺得不重要了。
當然,兩位學生肯定還有不足之處,希望各位專家前輩多多指導,謝謝。”
全體鼓掌,台上的人互相看,得有人繼續說呀。被校長邀請後,小巨人的總監鄒春玉沒客氣,他的國語比較普通話:“第五次來大陸,能見到這麽多了不起的藝術家,尤其是丁老,我真的很激動,非常感謝。感謝剛剛那些美麗女生和楊景行先生,你們也很了不起。
很多年前,我就牢牢記住了丁老的一句話:對音樂要有一顆赤誠的心。之前在樓上,大家都好感動,我們的作曲白憲文先生落淚了,就是因為我們都感受到了楊景行和三零六的女士對音樂那顆赤誠的心。
白憲文先生是我的老朋友,認識快二十年了,今天我第一次聽他說要向晚輩致敬。白憲文先生對音樂也有一顆赤誠的心,我很敬佩他。但是白先生說他應該敬佩楊景行,因為一個作曲家願意把那麽多絕妙的樂思都寫進一首作品裏,值得他鞠躬。”
楊景行正不好意思呢,鄒春玉自己卻站了起來,真的對台下鞠了一躬。雖然鄒春玉的腰彎得不是很低,但楊景行還是立刻起立了,也鞠躬還禮,然後又轉身,再朝後麵的白憲文一群人彎腰。
後排的幾位台灣朋友都站了起來,也給楊景行還禮。雖然挺有意思的,但是沒人發笑。
楊景行不算受之有愧,好多的作曲人甚至作曲家在創作的時候,往往會把一兩個冥思苦想出來或者妙手偶得的主題或動機通過各種作曲技法豐富填充裝飾起來,那麽這件作品的最有價值最難得的其實也就是那一兩個動機。
《就是我們》就太不一樣了,全曲才半個小時,但是耀眼的動機和主題有幾十個,還有一個又一個精彩絕倫的語句樂思……為什麽半個小時能讓聽眾沒一絲厭倦感,反而卻越來越投入享受,就是因為有價值的東西太多了。
簡直可說是可恥的浪費,如果把那些好東西挑出來拿給有經驗的作曲人去創作,該寫出好多件不錯作品來。
大家都坐下後,鄒春玉繼續激動:“不虛此行,不虛此行!大陸有這麽多的音樂院校,這麽多優秀的音樂家,培養了這麽多優秀的年輕民樂人,我好羨慕。台灣也有許多熱衷民樂的年輕人,可是他們沒有這麽好的機會和環境,我衷心希望你們能去台灣做客,你們一定會讓台灣的年輕人對民樂有全新的看法和熱情。”
接著,中央民族樂團副團長宋延傑也說說自己的看法,他沒過分誇獎楊景行跟三零六,而是順著丁桑鵬和校長的思路多總結反省一下民樂的發展。
宋延傑提出民樂和時代同發展的命題,認為把合成器和電吉他拿來配合甚至融入民樂也並不是不可行的,隻要是為了音樂的表現力服務。
然後,國家青年民族樂團的指揮何知俊有表揚三零六的演奏功力,認為這些女生也是傳承而不拘泥。他幾乎把每件樂器表現出來的優點都提了一兩句,而且說得挺專業。
在一陣一陣的掌聲中,主席台上的人慢慢融入了研討的氛圍。浦海民族樂團指揮陸白永認為雖然許多人在追求民樂的創新,但是楊景行和三零六是做得最好的,所以說創新還是要立足根本,不能一味求新,否則就會失敗。
文聯副主席甚至檢討了一些藝術工作者在創作或者表演的時候目光比較短淺,從一開始就放棄了很多的觀眾。
丁桑鵬表揚了李偉光,說藝術工作者雖然不用刻意迎合,但是起碼應該著眼於觀眾,不能為了演員或者演奏員的等級評定或者職稱高低而創作,那樣就是脫離群眾。
<a href="http://m.fantuankanshu.com" id="wzsy">fantuankanshu.com</a>
……
一直不說話的唐青在丁桑鵬的邀請下也開始了:“每個人說的都很有道理,我也一直在思考,我認為還應該聽聽創作者的想法。”
目光都集中在楊景行身上。在校長的示意下,楊景行站起來,為了讓大家都聽得清楚,所以聲音稍微大了點:“謝謝各位前輩,我們更有信心了。”
賀宏垂急得偏腦袋盯楊景行,丁桑鵬也不滿意:“說一說你的創作經曆。”
楊景行實話實說像講個平淡無奇的故事:“《雲開霧散》在《就是我們》之前很久,我隻是跟風。我的創作動機就來源於三零六,剛認識她們的時候,她們還在改編一些流行作品,不過都很認真很刻苦,每個人都很優秀,我也敬佩。
更進一步的嚐試是齊清諾在《雲開霧散》中做的,我和她討論過,她也遇到了不少困難。尤其是和聲方麵,她的嚐試給了我很多啟發。作品的完善的方麵,賀教授和龔教授給了我很多幫助,三零六也幫了我,作品不是我一個人完成的。”
三零六的人都挺嚴肅的接受感謝。齊清諾左手肘放在椅子扶手上,小臂抬起來,手掌向外,彎曲的指關節輕觸著下巴尖,似乎在思考。
校長也提醒楊景行:“說一說作品完成後你的感受和心得,比如現在。”
楊景行說:“我們都沒想過會受到這樣的重視,我猜三零六和我一樣,現在都比較激動。有那麽多人在為民樂的發展努力,我們不是開始也不是結束,但是我現在比以前更有信心了。”
主席台上的台灣作曲家肖正元忍不住發問了:“請問,你在創作《就是我們》的時候,對作品寄予的最高期望是什麽?”
楊景行還沒坐下,他說:“希望三零六會喜歡,可以說這是向她們致敬的。”
觀眾席上到底還是發出幾聲輕笑,賀宏垂都不看楊景行了,李迎珍也是嚴肅著表情。
丁桑鵬不笑,很深刻地問:“你為什麽要致敬?”
楊景行說:“因為我覺得她們很棒。”
丁桑鵬又看齊清諾:“齊清諾,你為什麽辦三零六這個團體?”
齊清諾也站起來,但是不假大空:“我希望有幾個朋友在一起玩得開心,玩得有目標。”
丁桑鵬問:“目標是什麽?”
齊清諾說:“做出我們自己都喜歡的音樂。”
丁桑鵬問:“楊景行,你的目標是不是也和她們一樣。”
楊景行點頭:“是的。”
丁桑鵬就開始總結了,說楊景行和三零六的創作狀態是最純真的,有很好的立足點,這肯定是他們能做出好音樂的一個重要原因。
張家霍說丁老說得對,還笑嗬嗬地多表揚一點:“……年輕人確實比我們更了解年輕人,還有些方麵也是,比如十幾個女生都穿得漂漂亮亮在舞台上,對現在社會上的很多年輕人來說,這也是與必要的,不能忽視。”
齊清諾立刻又站了起來,看著台上附和:“張指揮說得很對,我們在舞台上要展現出來的就是我們的自信,不管是對我們的音樂,還是我們自身,我們相信這兩者會相得益彰!”
齊清諾的聲音比之前響亮而且激動,三零六似乎受到感召,年晴竟然鼓掌,何沛媛和劉思蔓馬上跟上,緊接著其他女生就都開始了,然後觀眾席上的人就全體配合了。
喻昕婷好歡欣鼓舞,楊景行也挺支持齊清諾的,他身邊的兩位老師都隻是象征性地拍兩下手,賀宏垂還拉拉齊清諾讓她坐下了。
主席台上的人也跟著丁桑鵬拍手鼓勵齊清諾的自信,隻有張家霍麵帶笑容不給自己引出的精彩喝彩。
丁桑鵬拍完手了後又看所有人好一會,很語重心長並且激動地說:“自信,這是我今天最想說的兩個字,從他們身上,我看到了久違的自信!我們好多民樂工作者有熱誠,有才華,可是,他們恰恰缺乏自信。不是才華的自信,而是對我們文化的自信,腳踏實地的自信。自信和包容,往往密不可分,今天我們聽的這兩首作品,就是一群有才華的年輕人對民樂自信的最好體現!我們往往說喜歡說驕傲,可是隻有驕傲沒有自信是行不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