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站,陽山鎮四圍大隊,河朗村。唐果一幹人,在這裏就遇到難題了。
河朗村——白鳳梧向他介紹過的種植黑皮冬瓜的大村。河朗村的黑皮冬瓜,不僅在陽山鎮出名,在整個玉陽市,也有不小的名氣。可這幾年也不知為何,河朗村的冬瓜江河日下,開始不好銷了,價格也是被收購商一壓再壓。最低的時候,每斤才兩三毛。
在進入河朗村的道路兩旁,隨處可見,腐爛的大冬瓜,蒼蠅滿天飛。冬瓜的種植數量也少了過半。河朗村靠近綠珠江下遊,屬於沙質土,盡管靠近很,但滲水滲的厲害,不適合種植水稻,蔬菜卻十分適合。奈何離縣城太遠,村民隻好選擇種植產量高的黑皮冬瓜。
進村後,唐果讓他們分成三個小組,一小組負責檢測土壤狀況,一小組負責檢測水質,一小組走訪村民,了解村裏的情況。待匯集信息,唐果才召集河朗村人過來開會。
晚季黑皮冬瓜,需要長到陽曆十二月才上市。冬瓜采摘完後,就得立即翻地,在陽曆一月底(春節前)就要種下。這個時候,最怕遇到寒潮,所以為了保護瓜苗,需要弄塑料薄膜。
弄塑料薄膜,這隻是種植黑皮冬瓜,比較辛苦的一個表現,還有搭籬笆,遷藤、揀瓜苗頭細致活,像施肥打農藥除草,這些都算小活。
黑皮冬瓜也因個頭太大,收時才是最大問題。不能磨損瓜皮,要妥善儲存,一旦儲存不當,或者在地裏的時候,遇到連綿的陰雨天,爛了一條冬瓜,會導致其它冬瓜,會像得瘟疫一樣,一條接著一條跟著腐爛爛。每天早晚,都要去儲存瓜的地方,撿查兩遍。一直到賣給販子,瓜錢到手,瓜農才敢鬆一口氣。
這也是唐果在村裏,提議大家,種黑皮冬瓜時,遭到大家一致反對的原因。種冬瓜辛苦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受天氣影響太大。
沒轍啊,黑皮冬瓜比之本地冬瓜,就是太嬌氣了。
因為身後跟著兩個人,唐果受到河朗村人,備受關注的目光。想必是把他們當成什麽壞了。
好在有老鄉認出了他。這位老鄉,去聽唐果演講,印象深刻。他想喊大家過來,唐果阻止了他,說讓他先帶他四處走走,村裏的很多事,唐果可以先向他打聽。心裏有底,一會兒才好說話。
河朗村姓陳,白江縣的村子,多數是一村一姓(男方),很少有兩種姓的。白江縣還有一個風俗——同姓,不管隔了多少代,不宜結婚。
河朗村是大村落,人口將近兩千,旱地、林地和水田,五千多畝。林地在三種地的比重最小,不到六分之一,其次是水田,占五分之一,剩下的全身旱地。
陳老伯告訴唐果,他們現在的冬瓜,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下降的厲害。瓜一煮就爛,一煮就爛。吃不起不僅沒什麽味道,還像吃甘蔗渣一樣,難以下咽。今年他們也經曆了種瓜以來最低的收購價——2.8毛/斤。
見連成本都收不回,村裏很多人都改種其它作物,或者直接把地丟荒了。
“陳老伯,這塊瓜地,應該是你家的吧?”
“是啊!”陳老伯感慨,“我這一季種瓜,幾乎不用化肥,全是農家肥,所以瓜的個頭,比一般人的都要大。就是這農家肥太少了,家裏隻養了一頭老母牛,沒有養豬……”
“陳老伯啊,你的農家肥,至少要提前半個月施才合理。現在是長瓜的時候,可營養反而被葉子吸收了大部分。”沒長瓜前,可盡可能的讓瓜苗多長些,長瓜後,肥料應該相對的減緩供應,這和種花生是一個道理。花生一旦落花後,不宜再施肥了,不然花生的枝葉會源源不斷吸取養分,進行二次,甚至三次開花,花生會結的不飽滿。冬瓜再長苗,接著開花,營養會傳送給其它小瓜。原先長的瓜,個頭會不夠大。
陳老伯咧嘴一笑,怪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他種了幾十年的地,自是知道農家肥見效時間長,肥效持久等特點,他就是舍不得他家的牛糞,現在不用,會白白浪費掉。他認為,牛糞堆放到明年,肥力會減少的。
據陳老伯介紹,他家種了八畝冬瓜,每一畝冬瓜遇到的狀況,都不盡相同。唐果現在看到的這一畝,是農家肥施多了,‘枝繁葉茂’,不遠處的一畝,是化肥施多,葉子枯黃,掉的厲害。再仔細一看化肥施多的瓜地,土壤狀況和在上下珠村見到相似,泛白泛白的,這是土地板結的明顯征兆。
土地板結,還僅僅是一個方麵,仔細一看,瓜的表麵,被蟲侵蝕的十分厲害,葉子上還有各種病菌寄生。
地頭掛著好幾種農藥瓶子,這是陳老伯警告大家,他的瓜打了農藥。
見唐果將目光注意到農藥瓶子上,陳老伯歎說:“現在的農藥,真是越來越假了,以前種瓜,打一到兩次農藥,保準各種害蟲死絕。現在呢,打再多都沒用。就說蚜蟲吧,剛打了沒幾天,又複活了。再有,都快立冬了,怎麽還有蚜蟲呢?”蚜蟲在春夏交接的季節,最猖狂。
看來陳老伯的疑惑真的很多嘛。首先,不是農藥假了,而是害蟲對農藥產生了抗藥性;其次,蚜蟲在這個季節出現,是因為它們產生了季節性變異,也許還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這些問題,可不僅陳老伯一個人會遇到,相信很多瓜農,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唐果心想一會要給全村人解釋的,他這會兒沒有必要先單獨向陳老伯,做過多的解釋。
“是啊,傳統的種植模式,也是時候淘汰了。陳老伯,你家這八畝瓜,都有幾個人一起種啊?”
唐果真擔心,隻他和他老伴一起種。
“忙不過來的時候,女兒女婿會回來幫上幾天,兩個兒子在鵬湖市打工……”
情況和之前他們村是一樣的,都隻剩下二老幹這活了。陳老伯最愁的,也不是兩兒子不願意種地,而是他們娶不到媳婦啊!用陳老伯的話來說,這得聽天由命了。
盡管才了解河朗村一位老伯,唐果就意識到,這河朗村的形勢不容樂觀,想帶領他們走上有機農業的道理,感覺比做珠寶生意還難。
河朗村——白鳳梧向他介紹過的種植黑皮冬瓜的大村。河朗村的黑皮冬瓜,不僅在陽山鎮出名,在整個玉陽市,也有不小的名氣。可這幾年也不知為何,河朗村的冬瓜江河日下,開始不好銷了,價格也是被收購商一壓再壓。最低的時候,每斤才兩三毛。
在進入河朗村的道路兩旁,隨處可見,腐爛的大冬瓜,蒼蠅滿天飛。冬瓜的種植數量也少了過半。河朗村靠近綠珠江下遊,屬於沙質土,盡管靠近很,但滲水滲的厲害,不適合種植水稻,蔬菜卻十分適合。奈何離縣城太遠,村民隻好選擇種植產量高的黑皮冬瓜。
進村後,唐果讓他們分成三個小組,一小組負責檢測土壤狀況,一小組負責檢測水質,一小組走訪村民,了解村裏的情況。待匯集信息,唐果才召集河朗村人過來開會。
晚季黑皮冬瓜,需要長到陽曆十二月才上市。冬瓜采摘完後,就得立即翻地,在陽曆一月底(春節前)就要種下。這個時候,最怕遇到寒潮,所以為了保護瓜苗,需要弄塑料薄膜。
弄塑料薄膜,這隻是種植黑皮冬瓜,比較辛苦的一個表現,還有搭籬笆,遷藤、揀瓜苗頭細致活,像施肥打農藥除草,這些都算小活。
黑皮冬瓜也因個頭太大,收時才是最大問題。不能磨損瓜皮,要妥善儲存,一旦儲存不當,或者在地裏的時候,遇到連綿的陰雨天,爛了一條冬瓜,會導致其它冬瓜,會像得瘟疫一樣,一條接著一條跟著腐爛爛。每天早晚,都要去儲存瓜的地方,撿查兩遍。一直到賣給販子,瓜錢到手,瓜農才敢鬆一口氣。
這也是唐果在村裏,提議大家,種黑皮冬瓜時,遭到大家一致反對的原因。種冬瓜辛苦是在所難免的,關鍵是受天氣影響太大。
沒轍啊,黑皮冬瓜比之本地冬瓜,就是太嬌氣了。
因為身後跟著兩個人,唐果受到河朗村人,備受關注的目光。想必是把他們當成什麽壞了。
好在有老鄉認出了他。這位老鄉,去聽唐果演講,印象深刻。他想喊大家過來,唐果阻止了他,說讓他先帶他四處走走,村裏的很多事,唐果可以先向他打聽。心裏有底,一會兒才好說話。
河朗村姓陳,白江縣的村子,多數是一村一姓(男方),很少有兩種姓的。白江縣還有一個風俗——同姓,不管隔了多少代,不宜結婚。
河朗村是大村落,人口將近兩千,旱地、林地和水田,五千多畝。林地在三種地的比重最小,不到六分之一,其次是水田,占五分之一,剩下的全身旱地。
陳老伯告訴唐果,他們現在的冬瓜,不管是產量還是質量,都下降的厲害。瓜一煮就爛,一煮就爛。吃不起不僅沒什麽味道,還像吃甘蔗渣一樣,難以下咽。今年他們也經曆了種瓜以來最低的收購價——2.8毛/斤。
見連成本都收不回,村裏很多人都改種其它作物,或者直接把地丟荒了。
“陳老伯,這塊瓜地,應該是你家的吧?”
“是啊!”陳老伯感慨,“我這一季種瓜,幾乎不用化肥,全是農家肥,所以瓜的個頭,比一般人的都要大。就是這農家肥太少了,家裏隻養了一頭老母牛,沒有養豬……”
“陳老伯啊,你的農家肥,至少要提前半個月施才合理。現在是長瓜的時候,可營養反而被葉子吸收了大部分。”沒長瓜前,可盡可能的讓瓜苗多長些,長瓜後,肥料應該相對的減緩供應,這和種花生是一個道理。花生一旦落花後,不宜再施肥了,不然花生的枝葉會源源不斷吸取養分,進行二次,甚至三次開花,花生會結的不飽滿。冬瓜再長苗,接著開花,營養會傳送給其它小瓜。原先長的瓜,個頭會不夠大。
陳老伯咧嘴一笑,怪不好意思的摸了摸後腦勺。他種了幾十年的地,自是知道農家肥見效時間長,肥效持久等特點,他就是舍不得他家的牛糞,現在不用,會白白浪費掉。他認為,牛糞堆放到明年,肥力會減少的。
據陳老伯介紹,他家種了八畝冬瓜,每一畝冬瓜遇到的狀況,都不盡相同。唐果現在看到的這一畝,是農家肥施多了,‘枝繁葉茂’,不遠處的一畝,是化肥施多,葉子枯黃,掉的厲害。再仔細一看化肥施多的瓜地,土壤狀況和在上下珠村見到相似,泛白泛白的,這是土地板結的明顯征兆。
土地板結,還僅僅是一個方麵,仔細一看,瓜的表麵,被蟲侵蝕的十分厲害,葉子上還有各種病菌寄生。
地頭掛著好幾種農藥瓶子,這是陳老伯警告大家,他的瓜打了農藥。
見唐果將目光注意到農藥瓶子上,陳老伯歎說:“現在的農藥,真是越來越假了,以前種瓜,打一到兩次農藥,保準各種害蟲死絕。現在呢,打再多都沒用。就說蚜蟲吧,剛打了沒幾天,又複活了。再有,都快立冬了,怎麽還有蚜蟲呢?”蚜蟲在春夏交接的季節,最猖狂。
看來陳老伯的疑惑真的很多嘛。首先,不是農藥假了,而是害蟲對農藥產生了抗藥性;其次,蚜蟲在這個季節出現,是因為它們產生了季節性變異,也許還和全球氣候變暖有關。
這些問題,可不僅陳老伯一個人會遇到,相信很多瓜農,也遇到了類似的問題,唐果心想一會要給全村人解釋的,他這會兒沒有必要先單獨向陳老伯,做過多的解釋。
“是啊,傳統的種植模式,也是時候淘汰了。陳老伯,你家這八畝瓜,都有幾個人一起種啊?”
唐果真擔心,隻他和他老伴一起種。
“忙不過來的時候,女兒女婿會回來幫上幾天,兩個兒子在鵬湖市打工……”
情況和之前他們村是一樣的,都隻剩下二老幹這活了。陳老伯最愁的,也不是兩兒子不願意種地,而是他們娶不到媳婦啊!用陳老伯的話來說,這得聽天由命了。
盡管才了解河朗村一位老伯,唐果就意識到,這河朗村的形勢不容樂觀,想帶領他們走上有機農業的道理,感覺比做珠寶生意還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