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二章 聚火教
衛太後神色一震,難以置信地道:“你說什麽,十箱金銀?”
“是。”衛文斌硬著頭皮答應,“本來一切順利的,哪知在臨入金陵之前,被一群不開眼的劫匪掠了去,不知所蹤。”
衛太後垂目道:“如果不是劫匪掠奪,這件事,你還打算繼續瞞著哀家是不是?”
“侄兒……”衛文斌扣著細密的磚縫,冷汗密密布在額頭,“侄兒豈敢隱瞞姑母,之所以事先未提,是想給姑母一個驚喜。”
衛太後冷笑道:“驚哀家感覺到了,喜卻是半分沒有。”說到此處,話音倏地一冷,“文斌,你好大的膽子,連哀家也敢騙!”
本就提心吊膽的衛文斌聽得這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侄兒知錯,求姑母恕罪,求姑母恕罪!”
衛太後麵色冰冷地道:“臨去江寧之前,哀家與你說過什麽,衛家不缺銀子,缺的是官聲與威望,讓你在江寧踏踏實實做官,得人傳頌,如此方不負哀家還有你父母的一片苦心,你可倒好,將哀家的話當成耳邊風。”十幾年來,衛氏一族擴張太快,表麵看似穩固,其實當中有許多問題,隻是當下有她這位太後坐鎮,一時還看不怎麽出來,但以後就難說了,所以她這些年,一直在著力培養族中有潛力的年輕一輩,衛文斌是她最寄予厚望的一個,結果卻是這個樣子,讓她怎能不生氣。
衛文斌苦著臉道:“侄兒也不想的,隻是當時那情況……侄兒實在身不由己。”見衛太後麵色不豫,他又慌忙道:“都怪侄兒心智不堅,犯了糊塗,侄兒以後再也不敢了,求姑母恕罪。”
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子,衛太後不忍太過苛責,稍稍緩了語氣,“那些財物沒了也就沒了,就當什麽都沒發生過,衛家不缺這些,往後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了。”
“侄兒不敢。”說著,他露出欲言又止之色,衛太後蹙眉道:“怎麽,還有事情?”
衛文斌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道:“鏢師說,那群劫匪似乎知道這些銀子是侄兒的,侄兒擔心他們會拿此做文章!”
“什麽?”這一次饒是衛太後也不禁變了臉色,“他們怎麽會知曉?”停頓片刻,她若有所思地道:“可是那些鏢師說出去的?”
“侄兒也不知道,鏢師在他們自己的行規,早就得了侄兒的吩咐,就算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也是萬萬不會說的。”說著,衛文斌膝行上前,抓著衛太後的袖子哭喪道:“一旦此事宣揚出去,侄兒麻煩可就大了,姑母,您這次一定要幫幫侄兒。”
“幫?”衛太後拂袖甩開他的手,惱聲道:“之前背著哀家胡作非為,這會兒鬧出事有來了,就想哀家幫你善後,文斌,你這主意打得倒真不錯。”
衛文斌伏在地上戰戰兢兢道:“侄兒知道自己犯下大錯,不敢奢求姑母原諒,要不是實在沒辦法,侄兒也不敢來麻煩姑母,求姑母看在父親的份上,再幫侄兒一次。”
聽他提及年邁的兄長,衛太後心頭微軟,扶著尹秋的手至椅中坐下後,冷聲道:“將事情具體說一遍給哀家聽。”
“是。”她既開口詢問,就是有意插手此事,衛文斌趕緊將自己知道的情況細細說了一遍。
那群鏢師接了衛文斌的鏢後,一路從江寧到來金陵,為免引人注意以及招來劫匪,一路上走的都是偏僻小道,餐風露宿,盡管慢了一些,但總算無驚無險,平平安安。前兩日,他們當中有人生了病,不便露宿,再加上金陵在望,就去客棧投宿了兩夜,順便請大夫來看看;原本一切正常,豈料就在昨日,突然來了一群蒙麵劫匪,打傷一眾鏢師搶走鏢銀,臨走之前,劫匪拋下話來,說知道這批鏢銀是何人所托,他們會將真相公諸天下。
聽完衛文斌的敘述,尹秋蹙眉道:“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他們就是衝著衛大人來的。”
衛文斌恨恨地道:“要讓我抓到這群人,非得扒了他們的皮不可。”
衛太後掃了他一眼,漠然道:“隻怕現在是他們扒你的皮。”
一聽這話,衛文斌頓時蔫了,怯怯地道:“姑母,現在該怎麽辦?要是這事鬧出來,莫說是接替刑部尚書,就連現在這個位置,侄兒恐怕也坐不牢。”
“總算你還有自知之明。”衛太後沒好氣的說著,衛氏一族雖然掌控了大半個北周,但在明麵上還是要遵循大周的刑律,不好做的太過份;一旦衛文斌收受賄賂的事情曝露,他這個人就算是徹底毀了,無法再為官。
衛太後思忖片刻,道:“可有派人去出事的客棧查過?”
衛文斌連忙道:“昨日下午,侄兒一得到報信,就立刻帶人過去,將客棧裏裏外外搜了一遍,可惜那群劫匪手腳異常幹淨,什麽都沒查到,隻撿了一塊爛牌子。”
衛太後眸光一動,“是什麽牌子,可有帶在身上?”
“在。”衛文斌自袖中取出一塊棕色的木牌遞過去,泄氣地道:“侄兒早就看過了,除了一個鬼畫符一樣的圖案外,什麽也沒有。”
正如衛文斌所說,木牌上除了一個形似火焰的圖案,什麽也沒有,卻令衛太後與尹秋臉色齊齊一變,尹秋更是驚聲道:“太後,這不是聚火教的標記嗎?”
見她認得木牌上的圖片,衛文斌既驚又喜,“什麽聚火教?”
尹秋定一定神,道:“聚火教是近幾年冒出來的邪教,用一種邪異手段吸引教眾,他們崇奉火神,故而命名為聚火教,認為隻有火才能夠洗滌世間,金陵城發生的幾次大火,經查都是他們所縱。從去年開始,陛下就命京兆衙門全力緝拿聚火教,就在前兩個月,京兆衙門得到密報,趁聚火教徒聚於京中一處巢穴時,將他們一舉搗破,可惜事先不知那座府邸有密道,使得許多教徒從密道逃走,不知去向,也不曾再露麵。”
衛太後神色一震,難以置信地道:“你說什麽,十箱金銀?”
“是。”衛文斌硬著頭皮答應,“本來一切順利的,哪知在臨入金陵之前,被一群不開眼的劫匪掠了去,不知所蹤。”
衛太後垂目道:“如果不是劫匪掠奪,這件事,你還打算繼續瞞著哀家是不是?”
“侄兒……”衛文斌扣著細密的磚縫,冷汗密密布在額頭,“侄兒豈敢隱瞞姑母,之所以事先未提,是想給姑母一個驚喜。”
衛太後冷笑道:“驚哀家感覺到了,喜卻是半分沒有。”說到此處,話音倏地一冷,“文斌,你好大的膽子,連哀家也敢騙!”
本就提心吊膽的衛文斌聽得這話,頓時嚇得魂飛魄散,連連磕頭,“侄兒知錯,求姑母恕罪,求姑母恕罪!”
衛太後麵色冰冷地道:“臨去江寧之前,哀家與你說過什麽,衛家不缺銀子,缺的是官聲與威望,讓你在江寧踏踏實實做官,得人傳頌,如此方不負哀家還有你父母的一片苦心,你可倒好,將哀家的話當成耳邊風。”十幾年來,衛氏一族擴張太快,表麵看似穩固,其實當中有許多問題,隻是當下有她這位太後坐鎮,一時還看不怎麽出來,但以後就難說了,所以她這些年,一直在著力培養族中有潛力的年輕一輩,衛文斌是她最寄予厚望的一個,結果卻是這個樣子,讓她怎能不生氣。
衛文斌苦著臉道:“侄兒也不想的,隻是當時那情況……侄兒實在身不由己。”見衛太後麵色不豫,他又慌忙道:“都怪侄兒心智不堅,犯了糊塗,侄兒以後再也不敢了,求姑母恕罪。”
畢竟是自己的親侄子,衛太後不忍太過苛責,稍稍緩了語氣,“那些財物沒了也就沒了,就當什麽都沒發生過,衛家不缺這些,往後不要再做這樣的事情了。”
“侄兒不敢。”說著,他露出欲言又止之色,衛太後蹙眉道:“怎麽,還有事情?”
衛文斌咽了口唾沫,小心翼翼地道:“鏢師說,那群劫匪似乎知道這些銀子是侄兒的,侄兒擔心他們會拿此做文章!”
“什麽?”這一次饒是衛太後也不禁變了臉色,“他們怎麽會知曉?”停頓片刻,她若有所思地道:“可是那些鏢師說出去的?”
“侄兒也不知道,鏢師在他們自己的行規,早就得了侄兒的吩咐,就算拿刀架在他們脖子上,也是萬萬不會說的。”說著,衛文斌膝行上前,抓著衛太後的袖子哭喪道:“一旦此事宣揚出去,侄兒麻煩可就大了,姑母,您這次一定要幫幫侄兒。”
“幫?”衛太後拂袖甩開他的手,惱聲道:“之前背著哀家胡作非為,這會兒鬧出事有來了,就想哀家幫你善後,文斌,你這主意打得倒真不錯。”
衛文斌伏在地上戰戰兢兢道:“侄兒知道自己犯下大錯,不敢奢求姑母原諒,要不是實在沒辦法,侄兒也不敢來麻煩姑母,求姑母看在父親的份上,再幫侄兒一次。”
聽他提及年邁的兄長,衛太後心頭微軟,扶著尹秋的手至椅中坐下後,冷聲道:“將事情具體說一遍給哀家聽。”
“是。”她既開口詢問,就是有意插手此事,衛文斌趕緊將自己知道的情況細細說了一遍。
那群鏢師接了衛文斌的鏢後,一路從江寧到來金陵,為免引人注意以及招來劫匪,一路上走的都是偏僻小道,餐風露宿,盡管慢了一些,但總算無驚無險,平平安安。前兩日,他們當中有人生了病,不便露宿,再加上金陵在望,就去客棧投宿了兩夜,順便請大夫來看看;原本一切正常,豈料就在昨日,突然來了一群蒙麵劫匪,打傷一眾鏢師搶走鏢銀,臨走之前,劫匪拋下話來,說知道這批鏢銀是何人所托,他們會將真相公諸天下。
聽完衛文斌的敘述,尹秋蹙眉道:“也就是說,從一開始,他們就是衝著衛大人來的。”
衛文斌恨恨地道:“要讓我抓到這群人,非得扒了他們的皮不可。”
衛太後掃了他一眼,漠然道:“隻怕現在是他們扒你的皮。”
一聽這話,衛文斌頓時蔫了,怯怯地道:“姑母,現在該怎麽辦?要是這事鬧出來,莫說是接替刑部尚書,就連現在這個位置,侄兒恐怕也坐不牢。”
“總算你還有自知之明。”衛太後沒好氣的說著,衛氏一族雖然掌控了大半個北周,但在明麵上還是要遵循大周的刑律,不好做的太過份;一旦衛文斌收受賄賂的事情曝露,他這個人就算是徹底毀了,無法再為官。
衛太後思忖片刻,道:“可有派人去出事的客棧查過?”
衛文斌連忙道:“昨日下午,侄兒一得到報信,就立刻帶人過去,將客棧裏裏外外搜了一遍,可惜那群劫匪手腳異常幹淨,什麽都沒查到,隻撿了一塊爛牌子。”
衛太後眸光一動,“是什麽牌子,可有帶在身上?”
“在。”衛文斌自袖中取出一塊棕色的木牌遞過去,泄氣地道:“侄兒早就看過了,除了一個鬼畫符一樣的圖案外,什麽也沒有。”
正如衛文斌所說,木牌上除了一個形似火焰的圖案,什麽也沒有,卻令衛太後與尹秋臉色齊齊一變,尹秋更是驚聲道:“太後,這不是聚火教的標記嗎?”
見她認得木牌上的圖片,衛文斌既驚又喜,“什麽聚火教?”
尹秋定一定神,道:“聚火教是近幾年冒出來的邪教,用一種邪異手段吸引教眾,他們崇奉火神,故而命名為聚火教,認為隻有火才能夠洗滌世間,金陵城發生的幾次大火,經查都是他們所縱。從去年開始,陛下就命京兆衙門全力緝拿聚火教,就在前兩個月,京兆衙門得到密報,趁聚火教徒聚於京中一處巢穴時,將他們一舉搗破,可惜事先不知那座府邸有密道,使得許多教徒從密道逃走,不知去向,也不曾再露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