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四章 衛文斌
“教你可以,不過得晚一些,我先把重陽糕給公主送去。”說著,她指一指籠屜中還剩了好幾個的重陽糕,“公主吃不了這麽多,你們拿去分了吧。”
“多謝夏姑娘。”那幾名廚子嘻嘻哈哈道了謝,分食那幾個重陽糕。
夏月拿著東西一路回到東院,剛進垂花門,便看到慕千雪與一個鵝蛋臉女子走了出來,竟是衛太後身邊的尹秋。
“見過公主,尹秋姑姑。”夏月上前屈一屈膝,旋即疑惑地道:“公主您這是要去哪裏?”
尹秋代答道:“太後怕公主一人身在異鄉太過寂寞,所以讓我來這裏請公主入宮一道過重陽節,也好熱鬧些。”
“勞太後這樣記掛,千雪實在過意不去。”
尹秋笑道:“雖然太後與公主隻見了一麵,卻很喜歡公主,經常在奴婢麵前提起您,原本前些日子就想召您入宮的,偏偏又感了風寒。”
慕千雪驚訝地道:“太後病了?”
“是啊,有個宮女大意忘了關窗子,令太後吹了一夜的冷風,足足病了十來天,事後發現那名宮女還有偷窺的惡習,實在可恨。”
夏月好奇地道:“那她是不是被杖斃了?”
“陛下仁慈,隻將她發落去了掖幽庭。”這般說著,尹秋轉眸道:“公主,太後還等著呢,咱們走吧。”
“好。”慕千雪應了一聲,對尚站在一旁的夏月道:“把重陽糕帶上,隨我一道入宮。”
很快,一乘軟轎抬著慕千雪來到昭明宮,下轎之後穿過重重宮院來到寧壽宮,九月深秋,正是萬木凋零,落葉滿地的季節,可這寧壽宮中,依舊一派生機勃勃,青石鋪就的宮庭之中,不見一片落葉。
尹秋帶著慕千雪二人一路來到正殿,朝坐在上首的衛太後屈一屈膝,“太後,公主到了。”
慕千雪帶著夏月上前一步,恭敬地道:“千雪見過太後,太後萬福金安!”
衛太後笑著抬一抬手,寬大的刺金袖子在照進殿內的秋陽下熠熠生光,“免禮賜座。”
“謝太後。”待得落座之後,慕千雪方才發現殿中除了衛太後之外,還有一名文質杉杉的男子,不等她言語,那名男子已是站了起來,帶著難以掩飾的驚豔之色拱手道:“久聞璿璣公主容色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慕千雪起身還了一禮,“千雪不過是蒲柳之姿,當不得公子如此誇獎。”
“公主謙虛了,今日得見公主一麵,文斌此生不虛。”說話之時,男子雙目一直不曾離開慕千雪臉龐。
衛太後溫言道:“文斌是哀家的本家侄子,前幾年一直在江寧為官,不久前才剛調回金陵,如今在刑部任右侍郎。”
聽到“刑部”二字,慕千雪眸光微微一動,在信王出事後沒多久,俞泯中被人彈劾與信王勾結,並且暗中收受賄賂,最終俞泯中也難逃罷官流放的下場;因為刑部當時隻有一位左侍郎,所以刑部交由他暫時主持大局,東方洄這會兒將衛文斌調來刑部任右侍郎,用意可想而知,衛氏一族,還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縫,這樣算下來,六部除了一個兵部和工部之外,餘下的,全在衛氏掌控之中。
慕千雪壓下心中的冷笑,再次朝衛文斌行了一禮,“原來是衛侍郎,失敬。”
待得重新落座後,慕千雪示意夏月取出重陽糕,親自奉至衛太後手邊,“來得匆忙,隻帶了這個重陽糕,是夏月親手所做,請太後品嚐一二。”
尹秋簽了一小塊遞給衛太後,後者嚐過後,頷首讚道:“嗯,這味道倒是比宮中禦廚還要好,想不到夏月還有這等手藝,尹秋,去取一對金絲荷包來賞夏月。”
“多謝太後賞賜。”夏月跪謝接過尹秋遞來的荷包,退回慕千雪身後。
一番絮語後,宮人來稟說是備好了午膳,眾人移步至偏殿用膳,重陽用膳最要緊的自是菊花酒了,今日的菊花酒是衛文斌特意帶入宮中的,他接過青玉酒壺,一邊斟酒一邊如數家珍地道:“這菊花酒是去年重陽之時釀下的,采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枝葉,摻入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後再放入地黃、當歸、枸杞等藥,一直放至今年重陽,民間傳言,此酒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瘺闡、治百病的功效;雖說誇張了一些,但確有好處。”
慕千雪端起八分滿的酒盞,在敬過衛太後之後,輕啜了一口,頷首道:“既有菊花的清甜,又不失酒本身的醇厚,很好喝。”
她的言語令衛文斌很是高興,“公主喜歡就好,這酒還有幾壇多,待會兒我讓人送一壇去公主府中,想喝了隨時都可以取出來。”
慕千雪笑一笑,垂目道:“多謝衛侍郎,不過我素日極少飲酒,一年也沒幾次,還是不奪人所愛了。”
“旁的酒自是少喝為好,但菊花酒是吉祥酒,偶爾喝一些,有益無害。”不等慕千雪言語,衛文斌又道:“此事就這麽說定了,我記得公主住在睿王府,回府後我立刻讓他們送去。”
衛太後將這一幕看在眼裏,笑道:“原來不是沒酒,而是得看人送酒。”
衛文斌被她們笑得有些不自在,“哪有這回事,侄兒就是突然間想到府裏還有一壇菊花酒多,正好公主喜歡,所以就想著送給公主了。”
慕千雪疑惑地道:“還有誰要菊花酒?”
衛太後笑嗬嗬地道:“你們來之前,皇帝來給哀家請安,聽說文斌帶著自製的菊花酒入宮,就飲了一杯,甚為喜歡,就讓文斌再送一壇進來,哪知文斌支支唔唔的說隻釀了一壇,令皇帝失望而歸,原來不是沒酒,而是舍不得送給皇帝,碰到舍得的人,就算不開口,也會千方百計的送出去;文斌,哀家說得對不對?”
衛文斌被她說得越發窘迫,“姑母您就別取笑侄兒了。”
衛太後知道他是不好意思,笑道:“好了好了,哀家不說了,用膳,用膳。”
“教你可以,不過得晚一些,我先把重陽糕給公主送去。”說著,她指一指籠屜中還剩了好幾個的重陽糕,“公主吃不了這麽多,你們拿去分了吧。”
“多謝夏姑娘。”那幾名廚子嘻嘻哈哈道了謝,分食那幾個重陽糕。
夏月拿著東西一路回到東院,剛進垂花門,便看到慕千雪與一個鵝蛋臉女子走了出來,竟是衛太後身邊的尹秋。
“見過公主,尹秋姑姑。”夏月上前屈一屈膝,旋即疑惑地道:“公主您這是要去哪裏?”
尹秋代答道:“太後怕公主一人身在異鄉太過寂寞,所以讓我來這裏請公主入宮一道過重陽節,也好熱鬧些。”
“勞太後這樣記掛,千雪實在過意不去。”
尹秋笑道:“雖然太後與公主隻見了一麵,卻很喜歡公主,經常在奴婢麵前提起您,原本前些日子就想召您入宮的,偏偏又感了風寒。”
慕千雪驚訝地道:“太後病了?”
“是啊,有個宮女大意忘了關窗子,令太後吹了一夜的冷風,足足病了十來天,事後發現那名宮女還有偷窺的惡習,實在可恨。”
夏月好奇地道:“那她是不是被杖斃了?”
“陛下仁慈,隻將她發落去了掖幽庭。”這般說著,尹秋轉眸道:“公主,太後還等著呢,咱們走吧。”
“好。”慕千雪應了一聲,對尚站在一旁的夏月道:“把重陽糕帶上,隨我一道入宮。”
很快,一乘軟轎抬著慕千雪來到昭明宮,下轎之後穿過重重宮院來到寧壽宮,九月深秋,正是萬木凋零,落葉滿地的季節,可這寧壽宮中,依舊一派生機勃勃,青石鋪就的宮庭之中,不見一片落葉。
尹秋帶著慕千雪二人一路來到正殿,朝坐在上首的衛太後屈一屈膝,“太後,公主到了。”
慕千雪帶著夏月上前一步,恭敬地道:“千雪見過太後,太後萬福金安!”
衛太後笑著抬一抬手,寬大的刺金袖子在照進殿內的秋陽下熠熠生光,“免禮賜座。”
“謝太後。”待得落座之後,慕千雪方才發現殿中除了衛太後之外,還有一名文質杉杉的男子,不等她言語,那名男子已是站了起來,帶著難以掩飾的驚豔之色拱手道:“久聞璿璣公主容色天下無雙,今日一見,果然名不虛傳。”
慕千雪起身還了一禮,“千雪不過是蒲柳之姿,當不得公子如此誇獎。”
“公主謙虛了,今日得見公主一麵,文斌此生不虛。”說話之時,男子雙目一直不曾離開慕千雪臉龐。
衛太後溫言道:“文斌是哀家的本家侄子,前幾年一直在江寧為官,不久前才剛調回金陵,如今在刑部任右侍郎。”
聽到“刑部”二字,慕千雪眸光微微一動,在信王出事後沒多久,俞泯中被人彈劾與信王勾結,並且暗中收受賄賂,最終俞泯中也難逃罷官流放的下場;因為刑部當時隻有一位左侍郎,所以刑部交由他暫時主持大局,東方洄這會兒將衛文斌調來刑部任右侍郎,用意可想而知,衛氏一族,還真是不放過任何一個縫,這樣算下來,六部除了一個兵部和工部之外,餘下的,全在衛氏掌控之中。
慕千雪壓下心中的冷笑,再次朝衛文斌行了一禮,“原來是衛侍郎,失敬。”
待得重新落座後,慕千雪示意夏月取出重陽糕,親自奉至衛太後手邊,“來得匆忙,隻帶了這個重陽糕,是夏月親手所做,請太後品嚐一二。”
尹秋簽了一小塊遞給衛太後,後者嚐過後,頷首讚道:“嗯,這味道倒是比宮中禦廚還要好,想不到夏月還有這等手藝,尹秋,去取一對金絲荷包來賞夏月。”
“多謝太後賞賜。”夏月跪謝接過尹秋遞來的荷包,退回慕千雪身後。
一番絮語後,宮人來稟說是備好了午膳,眾人移步至偏殿用膳,重陽用膳最要緊的自是菊花酒了,今日的菊花酒是衛文斌特意帶入宮中的,他接過青玉酒壺,一邊斟酒一邊如數家珍地道:“這菊花酒是去年重陽之時釀下的,采初開的菊花和一點青翠枝葉,摻入釀酒的糧食之中,然後再放入地黃、當歸、枸杞等藥,一直放至今年重陽,民間傳言,此酒有治頭風、明耳目、去瘺闡、治百病的功效;雖說誇張了一些,但確有好處。”
慕千雪端起八分滿的酒盞,在敬過衛太後之後,輕啜了一口,頷首道:“既有菊花的清甜,又不失酒本身的醇厚,很好喝。”
她的言語令衛文斌很是高興,“公主喜歡就好,這酒還有幾壇多,待會兒我讓人送一壇去公主府中,想喝了隨時都可以取出來。”
慕千雪笑一笑,垂目道:“多謝衛侍郎,不過我素日極少飲酒,一年也沒幾次,還是不奪人所愛了。”
“旁的酒自是少喝為好,但菊花酒是吉祥酒,偶爾喝一些,有益無害。”不等慕千雪言語,衛文斌又道:“此事就這麽說定了,我記得公主住在睿王府,回府後我立刻讓他們送去。”
衛太後將這一幕看在眼裏,笑道:“原來不是沒酒,而是得看人送酒。”
衛文斌被她們笑得有些不自在,“哪有這回事,侄兒就是突然間想到府裏還有一壇菊花酒多,正好公主喜歡,所以就想著送給公主了。”
慕千雪疑惑地道:“還有誰要菊花酒?”
衛太後笑嗬嗬地道:“你們來之前,皇帝來給哀家請安,聽說文斌帶著自製的菊花酒入宮,就飲了一杯,甚為喜歡,就讓文斌再送一壇進來,哪知文斌支支唔唔的說隻釀了一壇,令皇帝失望而歸,原來不是沒酒,而是舍不得送給皇帝,碰到舍得的人,就算不開口,也會千方百計的送出去;文斌,哀家說得對不對?”
衛文斌被她說得越發窘迫,“姑母您就別取笑侄兒了。”
衛太後知道他是不好意思,笑道:“好了好了,哀家不說了,用膳,用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