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說崔星河,騎著馬回到駐地,見到崔遇和崔夫人,沒有一點兒好臉色,劈頭蓋臉的罵道:“混賬王八蛋!你們養的好女兒!忤逆不孝,無媒私奔,六親不認,還敢聯合外人,坑害家中老祖……”


    崔遇很驚訝:“什麽?鶯兒不是被擄走的?”


    “什麽擄走!她半夜三更,趁我不注意,溜到百丈開外,跟那李塵均騎著一匹馬,一起逃走了!”


    “啊?竟然是這樣?可是,您老既然追上去,為何不將她捉回來?你怎麽受傷了呢?莫非對方事先布置陷阱?”


    “沒有陷阱!我與李塵均單打獨鬥,輸給他了!”


    “李塵均那小兒,豈是您老的對手?”


    “他有一口,削鐵如泥的寶刀!劈碎了我的劍,斬了我胯下的馬!寶刀尖端,冒出尺許長的白光,我沒注意那道白光,沒有及時躲避,所以被傷了耳朵……”


    “怎麽會這樣?”


    “你這混賬玩意!手下有如此高手,竟然不知道!自家女兒,與他早有奸情,你也不知道!還將此人帶在身邊,釀成如此禍患,讓我受奇恥大辱,真真氣煞我也!”


    崔星河這老頭子,罵起人來滔滔不絕!


    崔遇被罵得狗血噴頭。


    崔夫人低頭不吭聲。


    前些日子,崔夫人晚上找女兒說話,發現女兒不在屋裏,問過婢女之後,知道女兒喜歡偷偷溜出去,卻沒有仔細調查,她溜出去找誰。因為崔鶯身輕如燕,普通人是追不上的。


    此時,崔夫人獲悉女兒跟李塵均私奔,心裏莫名舒了一口氣,過了好大一會兒,她開口勸道:“三叔公,您別罵了。此事不宜宣揚,就說鶯兒被歹人擄走,免得得罪中山王,給崔家惹來禍患。”


    崔遇心裏很生氣:“不行,我得找附近軍營借兵,把女兒追回來。”


    崔夫人道:“別追了。李塵均這個人我還是有些了解的。六年前,他救了我和兩個女兒。鶯兒若跟了他,未必會遭受淩辱,或許她能開心些。”


    “與中山王的的聯姻呢?這可是父親訂下的婚事,牽涉到整個家族的大計。”


    “六禮未完,聘書還沒有送過來。再者說,清河崔氏那麽多女兒,若推脫不過,還可以找人替嫁。”


    崔星河罵了一陣子,一口氣發泄出來,又感到有些後怕:“他奶奶的,老夫修煉一輩子,擁有百年功力,竟然不是小兒對手!不得不說,姓李的小子手下留情了,否則我這項上人頭保不住。”


    崔遇有些不敢置信:“他的功力有那麽強?難不成他是隱門弟子?”


    不知從何時起,世間流傳隱門說法。


    沒有人了解隱門的來曆,但隱門弟子行走江湖,留下許多神奇的傳說。


    此後,崔家車隊到了風陵渡,過了黃河,進入潼關,抵達長安城。


    崔遇做了有名無實的“特進”,他的兒子崔瑜擔任“黃門郎”。


    秦漢時,宮門多油漆成黃色,故稱黃門。《後漢書·百官誌三》:“黃門侍郎,六百石。掌侍從左右,給事中,關通中外。及諸王朝見於殿上,引王就座。”


    崔遇寫信給中山王,沒有遮掩女兒“被擄走”的慘劇,由他兄長的女兒嫁過去,依舊完成了聯姻。


    崔鶯和李塵均逃走之後,沒有一路南下前往江南,而是向南渡過黃河,進入伏牛山區。這裏依舊算是河洛地區。


    伏牛山區的腹地,有一個老君山,距離老君山不遠,有一片村落,喚作“有莘亭”。


    “有莘亭”就是後世的欒川縣。


    古代人口稀少,十戶為一裏,十裏為一亭,十亭為一鄉,十鄉為一縣。也就說,一亭約有一百戶人家,一鄉有一千戶人家,一縣有一萬戶人家。


    要說後世偌大的欒川縣,隻有一百戶人家,那肯定是不對的,但在西晉時期,整個中國隻有3500萬人,到東晉時期,經曆八王之亂、五胡亂華、衣冠南渡之後,人口數量迅速減少,大概隻剩下1740萬,還不如後世的廣州,一個城市人口多呢。


    李塵均走到這裏停了下來,因為他發現,這裏有殘存的靈氣。


    老君山風景秀美,有人稱它“天下無雙聖境,世界第一仙山”。


    春秋時期,老子李耳在此歸隱修煉,使之成為“道源”和“祖庭”。


    李塵均感到很稀奇:“這兒怎麽會有靈氣呢?難道是老子當年封印的地脈?老子李耳乃是太上老君的化身,他能封印地脈也不奇怪……”


    既然發現了靈脈,他自然不舍得離開了。


    他讓手下部曲伐木建造房屋,開墾荒地。


    後世的欒川縣有33萬人口,說明它有很多可以開發的荒地。


    老君山到洛陽有160公裏,這個距離說遠不遠,說近也不近,既適合修煉,又算不上離群索居。如果需要糧食物資下山采買。


    李塵均有一枚仙珠,可以容納大量物品,每年跑一趟洛陽就夠了。


    崔鶯打小跟師公和師娘在山裏生活,過慣了悠閑的鄉野日子,這樣的環境倒是能住的慣。尤其是,她發現不知何故,隻要跟在李塵均身邊,便能感受到一股靈機,讓自身的修煉加速數倍。正因為如此,她願意追隨李塵均去任何地方。


    那些個部曲則未必,他們不是修士,在老君山住了三個月,有人覺得無趣,生出離去之心。


    李塵均也不阻攔,等到山中和山腳的木屋建好,給每人發一些錢幣,將他們送走。


    因為人各有誌,有人喜歡過刀口舔血的日子,也有人不喜歡置身亂世,身如浮萍,隨時都會丟掉性命。


    半年之後,留在老君山的隻剩下二十人。


    重陽節,秋高氣爽。


    崔鶯跟著李塵均登上老君山,四處眺望。


    低頭一看,她發現南邊低窪出風景秀美,隱約有一條河蜿蜒流淌,笑道:“郎君,我們去那邊看一看,可好?”


    “好啊。”


    兩人從山頂下來,向南有舍身崖,不遠處便是伊河,風景秀美,宛如十裏畫屏。


    他們在山間走動,發現前方不遠處有個山穀,霧氣朦朧,似乎有白色的雲氣。


    “咦,這裏的靈氣更豐富了。難不成靈脈的根位於此處?”


    (本章完)


    epzww3366xs80wxxsxs</p>


    yjxs3jwx8pzwxiaohongshu</p>


    kanshubahmxswtbiquhe</p>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神隱山海經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鬼雨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鬼雨並收藏神隱山海經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