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七十七章 專家一診室
養貓後女神醫在星際爆紅了 作者:臨山海 投票推薦 加入書簽 留言反饋
深夜。簡玉英打了個哈欠,但卻沒有睡下,仍然在奮力地刷著手機。
十二點了。她再次刷新了一下頁麵,立即便出現了新的內容。
“掛出專家義診的號了!還是中醫科的!”她的麵上帶了喜色,根本就沒看簡介,第一時間便點了預約。
“預約成功。”係統的提示彈了出來。簡玉英鬆了一口氣。
她已經等了半個多月,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仁和醫院的專家義診,在整個京市都是出了名的。
倒不是說就真的完全免費,隻是人家完全不以盈利為目的。
不僅掛號不要錢,而且藥費和治療費,也就是收個成本價。
加上醫保統籌部分,個人承擔的就很少了。
簡玉英真的很差錢。八年了,什麽病拖上八年,花出去的錢也都像流水一樣。
她早早就內退在家,隻靠著每個月四千多塊的退休金,要養活兩個人不說,還要加上女兒小婉每月的醫藥費。
隨著時間的加長,病情的進展,醫藥費也漸漸水漲船高。
同樣的,水電費,生活費,也在逐年上漲。
京都居,大不易。對於她這個帶著生病女兒的單親媽媽來說,尤其如此。
這麽多年,她早就明白了,小婉的病,根本不可能治好,隻能不斷地惡化下去。
隻希望,明天那位專家,能夠幫她調理調理身體,至少讓她每天吃東西別那樣難過,也能睡上幾天安穩覺。
孟文像平時一樣上了樓,往自己的專家三診室行去。
走著走著,他就停了下來。樓梯對麵那間一號專家診室,門怎麽會是開著的?
仁和醫院的五樓,整整一層都是中醫科,除了平診之外,另外還有三個專家診室。
診室嘛,本就是專門接待患者所用,專家診也不能例外,開門當然不稀奇。
但每個科室的專家一診室,都是供醫學會的理事會成員以及名譽會員坐診所用,平日並不開放。
中醫科的專家一診室,除了蘇玉章蘇大先生每月固定坐診幾日之外,再就是朱良學朱老先生來得多一點。
當然,周濟深周國手,還有醫學會內的其他幾位杏林國手,每年肯定也都會抽出幾日過來義診。
但總的來說,這間診室還是關的時間長,開的時間短。
今天是哪位要來啊?孟文就有點想不通。
不是月初,就不可能是大蘇先生。朱老先生上周才來坐診了兩天,也不可能是他。
周國手和其他大牛們,今年都已經義診過了,年底隻有更忙的,不太可能再倒出時間。
他就越發地好奇起來,特意往專家一診室走了兩步,斜刺裏輕輕一瞟,裏麵卻隻有位保潔阿姨,正在整理桌麵。
“今天這是,有人要來坐診?”他問道。
“是啊孟大夫,醫務處通知我趕緊收拾,專家馬上就到了!”阿姨自然認得孟文。
“說了是誰嗎?”
“不知道,光聽說是位女專家,這不特意還給插了瓶鮮花嗎?”
孟文這才注意到,窗台上擺著一瓶配色極雅致的花。
女專家?醫學會的這一屆理事會,再加上現存的名譽會員,中間女大夫不是沒有,但還真就沒有中醫方向的專家。
也不能這麽說,昨天不就有位新進的女性名譽會員嗎?仁和醫院作為醫學會的下屬醫院,他也是會內的資深會員,自然有所耳聞。
周國手的弟子,有名師自然會有高徒,完全可以理解。
想當年,他的恩師,也是這樣處處提攜,時時提點,恨不得把自己的前路鋪成一馬平川,他到現在想起來,仍然感激涕零。
這麽想來,新的名譽會員,按慣例過來坐診幾日,也是應有之義,他之前竟然沒想到。
正尋思間,就聽到走廊的一頭響起了院長項元的笑聲。他正陪著一位年輕女子,向這邊走了過來。
孟文急急轉頭,往自家診室而去。
理解是理解,但還是覺得有點兒戲。
仁和的專家一診室,向來都代表了本科室的最高水平,起碼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例外。
但今日之後,卻不好說了。
這麽年輕,還沒來得及潛心修習醫術,驟然被捧得這麽高,不是什麽好事。
不是孟文自負,他行醫四十餘年的臨床經驗與體悟,絕對不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比得上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要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沒有多年的實踐根本不可能。
就算是周濟深自己,在這個年紀也不行,何況是他的學生。
隻希望她能慎重一點,認真辯證開方,莫誤了患者性命,勿墮了乃師的名頭,更別砸了仁和專家義診的金字招牌。
“這幾天就辛苦小陶你了。”項元的信心可比孟文強得多。
他笑著將陶樂送到了診室門口:“有什麽需要的盡管說,千萬別客氣!”
陶樂應了下來,目送他離開,便轉頭回了診室。
仁和醫院的信息管理係統,和一院的就是大同小異。
陶樂用項元給她的新帳號登進去,見到報到的人已不少,便叫起了號。
患者是一位40歲的女子,由丈夫陪著過來,自述有冠心病,經常心衰氣促,剛才在候診的時候又開始胸悶、心悸、氣短,喘不過氣來。
陶樂就認真地看了她一回。患者神情有著明顯的緊張,呼吸略微急促,牙齒咬著下半唇,但嘴唇卻並沒有發紺。
因為耳力特別好,陶樂不需要聽診器,便能聽到患者的心律整齊,心跳不快,雙肺呼吸音清晰,完全沒有膜瓣雜音這完全不像是冠心病發病時的模樣。
“號個脈吧。”陶樂想了想說道。
患者她忽然低下了頭,麵露痛苦之狀,牙齒緊緊地咬住了下唇,不能動作,也不能言語。
陶樂聽得清清楚楚,她的心跳和呼吸,其實沒有發生什麽改變,應該不會這麽大的反應。
一旁的丈夫馬上就從衣袋裏掏出了一個黃色的小藥瓶——硝酸甘油,很熟練地倒出一粒,便要喂她服下去。
“先等一等。”陶樂阻止了他。
(本章完)
十二點了。她再次刷新了一下頁麵,立即便出現了新的內容。
“掛出專家義診的號了!還是中醫科的!”她的麵上帶了喜色,根本就沒看簡介,第一時間便點了預約。
“預約成功。”係統的提示彈了出來。簡玉英鬆了一口氣。
她已經等了半個多月,終於等到了這個機會。
仁和醫院的專家義診,在整個京市都是出了名的。
倒不是說就真的完全免費,隻是人家完全不以盈利為目的。
不僅掛號不要錢,而且藥費和治療費,也就是收個成本價。
加上醫保統籌部分,個人承擔的就很少了。
簡玉英真的很差錢。八年了,什麽病拖上八年,花出去的錢也都像流水一樣。
她早早就內退在家,隻靠著每個月四千多塊的退休金,要養活兩個人不說,還要加上女兒小婉每月的醫藥費。
隨著時間的加長,病情的進展,醫藥費也漸漸水漲船高。
同樣的,水電費,生活費,也在逐年上漲。
京都居,大不易。對於她這個帶著生病女兒的單親媽媽來說,尤其如此。
這麽多年,她早就明白了,小婉的病,根本不可能治好,隻能不斷地惡化下去。
隻希望,明天那位專家,能夠幫她調理調理身體,至少讓她每天吃東西別那樣難過,也能睡上幾天安穩覺。
孟文像平時一樣上了樓,往自己的專家三診室行去。
走著走著,他就停了下來。樓梯對麵那間一號專家診室,門怎麽會是開著的?
仁和醫院的五樓,整整一層都是中醫科,除了平診之外,另外還有三個專家診室。
診室嘛,本就是專門接待患者所用,專家診也不能例外,開門當然不稀奇。
但每個科室的專家一診室,都是供醫學會的理事會成員以及名譽會員坐診所用,平日並不開放。
中醫科的專家一診室,除了蘇玉章蘇大先生每月固定坐診幾日之外,再就是朱良學朱老先生來得多一點。
當然,周濟深周國手,還有醫學會內的其他幾位杏林國手,每年肯定也都會抽出幾日過來義診。
但總的來說,這間診室還是關的時間長,開的時間短。
今天是哪位要來啊?孟文就有點想不通。
不是月初,就不可能是大蘇先生。朱老先生上周才來坐診了兩天,也不可能是他。
周國手和其他大牛們,今年都已經義診過了,年底隻有更忙的,不太可能再倒出時間。
他就越發地好奇起來,特意往專家一診室走了兩步,斜刺裏輕輕一瞟,裏麵卻隻有位保潔阿姨,正在整理桌麵。
“今天這是,有人要來坐診?”他問道。
“是啊孟大夫,醫務處通知我趕緊收拾,專家馬上就到了!”阿姨自然認得孟文。
“說了是誰嗎?”
“不知道,光聽說是位女專家,這不特意還給插了瓶鮮花嗎?”
孟文這才注意到,窗台上擺著一瓶配色極雅致的花。
女專家?醫學會的這一屆理事會,再加上現存的名譽會員,中間女大夫不是沒有,但還真就沒有中醫方向的專家。
也不能這麽說,昨天不就有位新進的女性名譽會員嗎?仁和醫院作為醫學會的下屬醫院,他也是會內的資深會員,自然有所耳聞。
周國手的弟子,有名師自然會有高徒,完全可以理解。
想當年,他的恩師,也是這樣處處提攜,時時提點,恨不得把自己的前路鋪成一馬平川,他到現在想起來,仍然感激涕零。
這麽想來,新的名譽會員,按慣例過來坐診幾日,也是應有之義,他之前竟然沒想到。
正尋思間,就聽到走廊的一頭響起了院長項元的笑聲。他正陪著一位年輕女子,向這邊走了過來。
孟文急急轉頭,往自家診室而去。
理解是理解,但還是覺得有點兒戲。
仁和的專家一診室,向來都代表了本科室的最高水平,起碼在這之前,從來沒有例外。
但今日之後,卻不好說了。
這麽年輕,還沒來得及潛心修習醫術,驟然被捧得這麽高,不是什麽好事。
不是孟文自負,他行醫四十餘年的臨床經驗與體悟,絕對不是二十多歲的年輕人能比得上的。
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
要把學到的東西融會貫通,沒有多年的實踐根本不可能。
就算是周濟深自己,在這個年紀也不行,何況是他的學生。
隻希望她能慎重一點,認真辯證開方,莫誤了患者性命,勿墮了乃師的名頭,更別砸了仁和專家義診的金字招牌。
“這幾天就辛苦小陶你了。”項元的信心可比孟文強得多。
他笑著將陶樂送到了診室門口:“有什麽需要的盡管說,千萬別客氣!”
陶樂應了下來,目送他離開,便轉頭回了診室。
仁和醫院的信息管理係統,和一院的就是大同小異。
陶樂用項元給她的新帳號登進去,見到報到的人已不少,便叫起了號。
患者是一位40歲的女子,由丈夫陪著過來,自述有冠心病,經常心衰氣促,剛才在候診的時候又開始胸悶、心悸、氣短,喘不過氣來。
陶樂就認真地看了她一回。患者神情有著明顯的緊張,呼吸略微急促,牙齒咬著下半唇,但嘴唇卻並沒有發紺。
因為耳力特別好,陶樂不需要聽診器,便能聽到患者的心律整齊,心跳不快,雙肺呼吸音清晰,完全沒有膜瓣雜音這完全不像是冠心病發病時的模樣。
“號個脈吧。”陶樂想了想說道。
患者她忽然低下了頭,麵露痛苦之狀,牙齒緊緊地咬住了下唇,不能動作,也不能言語。
陶樂聽得清清楚楚,她的心跳和呼吸,其實沒有發生什麽改變,應該不會這麽大的反應。
一旁的丈夫馬上就從衣袋裏掏出了一個黃色的小藥瓶——硝酸甘油,很熟練地倒出一粒,便要喂她服下去。
“先等一等。”陶樂阻止了他。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