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蘇曉在北京是個什麽情況,楊瑞甚至連電話都沒有打過去問。
不是他不關心,不好奇,實在是他就算打了電話,又能說啥呢?反正他覺得不管怎麽說都會感覺怪怪的。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他太忙了。
開業的事情暫且放下不提,膠南那邊卻是來了消息,讓他過去簽拆遷補償協議。
跟他當初想的差不多,一戶按照37.6萬的額度來補償。
楊瑞在那邊的是個蝦池,如果是正常的商戶,那麽拆遷補償必然要高出許多的,奈何他不是當地人,用的也是宅基地,所以,政府這邊也懶得跟他細算,直接以住宅論一刀切了。
對於這種補償方案,楊瑞是沒意見的。
自己隻花了不到三十萬,換來的卻是將近十倍的回報!這也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單純論這收益比,就算吳健斌都比不過他。
而且,其中有個小細節算是楊瑞的意外之喜。
說起來,一戶這種補償算不得太高,要知道,一戶的麵積可要兩百多平,換算成市場價,也頂多一千七八。
是以,整個兒大平嶺像楊瑞這麽痛快簽字的人並不算多。
三十多不到四十萬的補償款,去掉他們村重新選址建房之後頂多還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這對於個人來講,“獲得感”就有些低了。
哦,我為了給國家鐵路騰地方,背井離鄉的家都拆了,你給我的補償,就真的隻是補而沒有償啊。
人心最難琢磨,有的人覺得無所謂,有的人就會覺得吃虧了,想要賴著不搬以期更高的補償。
或許是為了樹幾個典型,拆遷補償辦這邊表示,隻要在征地協議上簽了字的,在十五工作日內補償款就會打入他們的指定賬戶。
楊瑞作為第一批簽字的住戶,這筆錢大約會在七月底之前就能到賬。
“楊老板,你這……還真是深藏不露啊。”
簽完合同,陳福生看著楊瑞滿臉深意地說著。
楊瑞也不知道他說的這個“深藏不漏”是看出了自己弄蝦池是假,薅羊毛是真,還是覺得自己今天過來開的不是邁騰而是卡宴這才覺得自己可能有更大的買賣,才這樣說。
故作驚訝地,楊瑞說道:“陳書記這是從何說起啊。”
“唉,本來我和福民還商議著,等搬了新村還讓你把蝦池留在這我們村。”
“哦……這個好說,等新村建成之後, 咱們再談。”
曾幾何時,楊瑞最煩的“打官腔”,自己說起來也那麽的駕輕就熟了。
陳書記能不能看出楊瑞所弄的這個蝦池是真是假,隻有他自己知道,但從他臉上隨意的笑容來看,楊瑞覺得他看不出的可能性並不大。
畢竟這一切都太巧了。剛好楊瑞卡著點兒過來買地,買完之後沒多久,區政府的文件就下達到了村裏。而作為一個商戶,簽那個看起來並不算豐厚的補償協議簽的比一般居民都痛快?
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啊。
可陳書記卻不敢真的去深究這件事,首先,賣地的主導人是他,且用的是私人買賣的形式,賣地所得的資金也沒有落到村裏,而是進了他們自己的口袋。其次,像楊瑞這樣能提前得到這種信息的人,陳書記覺得還是少招惹為妙,能當朋友就最好了,平白起人家的底根本就是個損人不利己的活兒,他又不傻,幹嘛去自找麻煩,招人記恨?
“那行,以後……常聯係。”
陳書記也沒法多說什麽,楊瑞那句“再談”,基本就肯定了這廝早就打著撈一票就走的譜了吧。
從膠南回來,楊瑞把車子給老吳送過去,順便找他聊聊。
“合同簽完了?”
“嗯,十五個工作日到賬。”
“怎麽這麽快?”
聽到楊瑞這個消息,老吳有些驚訝,一半拆遷補償根本就沒有那個效率啊。
“有人想當釘子戶,上頭就想樹幾個典型,先簽字的先給錢。就這麽簡單,不過我這一簽字,倒是讓人家看出來我弄蝦池根本是假的了。心裏多少有點過意不去。”
老吳奇怪地看了楊瑞一眼,搖搖頭道:“在社會上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有什麽過意不去的?你小那會兒,有多少人從俄羅斯倒騰東西發了的?在往後點,鑽政策空子的多了去了。你以為那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是說著玩的?”
老吳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他,說句不好聽的,這小子明顯是想吃肉,想薅羊毛還必須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
問題是大家都是成年人,隻講利益,小孩兒才分對錯。再者說,楊瑞的做法本就沒錯。他隻是在大平嶺弄了塊地,實際上在其他的村子裏有沒有跟他類似情況的出現,楊瑞看不到,卻並不代表沒有啊。
吳健斌幾乎可以用腦袋保證,那種情況不僅有,而且絕對不會在少數。
每每國家有什麽大項目的時候,總會有一幫嗅覺敏銳的“狼”蜂擁而上。
楊瑞這才利用先知的信息做了這麽點事兒,就有這樣的心裏負擔,看得出他跟“狼”差的太遠了。
要說這是壞事吧,楊瑞離著真正的商人差的還太遠,正如他最初對他自己的評價那樣,他的確不是個合格的商人。
說這是好事吧,至少他還保持著本心,骨子裏的文人氣質依舊。若他真的是那種利欲熏心的人,老吳覺得自己也得把握一下跟他交往的度了。
“哥,我是真得緩緩。”楊瑞搖搖頭,苦笑,心裏想著:還真不是什麽人都能受得了這個。
就說做買賣這事兒,是人都知道低買高賣,可問題是有的人就過不去心裏那道坎,覺得買的太低,賣的太高是坑人,即便是市場決定的,可依然無法釋懷。
這就注定了他成不了商人。
跟勤勞和懶惰無關,這玩意兒得看天賦。
有的人薅羊毛是打根子上就那樣,父母長輩起就開始薅羊毛,到了他這一代也薅的駕輕就熟。可有的人因為教育或者環境,讓他覺得薅羊毛實在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偶爾薅一下也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
楊瑞就是明顯的後者。所以,他得緩緩。
不是他不關心,不好奇,實在是他就算打了電話,又能說啥呢?反正他覺得不管怎麽說都會感覺怪怪的。
當然,最關鍵的原因還是他太忙了。
開業的事情暫且放下不提,膠南那邊卻是來了消息,讓他過去簽拆遷補償協議。
跟他當初想的差不多,一戶按照37.6萬的額度來補償。
楊瑞在那邊的是個蝦池,如果是正常的商戶,那麽拆遷補償必然要高出許多的,奈何他不是當地人,用的也是宅基地,所以,政府這邊也懶得跟他細算,直接以住宅論一刀切了。
對於這種補償方案,楊瑞是沒意見的。
自己隻花了不到三十萬,換來的卻是將近十倍的回報!這也不過短短兩個月的時間,如果單純論這收益比,就算吳健斌都比不過他。
而且,其中有個小細節算是楊瑞的意外之喜。
說起來,一戶這種補償算不得太高,要知道,一戶的麵積可要兩百多平,換算成市場價,也頂多一千七八。
是以,整個兒大平嶺像楊瑞這麽痛快簽字的人並不算多。
三十多不到四十萬的補償款,去掉他們村重新選址建房之後頂多還能剩下一半就不錯了。這對於個人來講,“獲得感”就有些低了。
哦,我為了給國家鐵路騰地方,背井離鄉的家都拆了,你給我的補償,就真的隻是補而沒有償啊。
人心最難琢磨,有的人覺得無所謂,有的人就會覺得吃虧了,想要賴著不搬以期更高的補償。
或許是為了樹幾個典型,拆遷補償辦這邊表示,隻要在征地協議上簽了字的,在十五工作日內補償款就會打入他們的指定賬戶。
楊瑞作為第一批簽字的住戶,這筆錢大約會在七月底之前就能到賬。
“楊老板,你這……還真是深藏不露啊。”
簽完合同,陳福生看著楊瑞滿臉深意地說著。
楊瑞也不知道他說的這個“深藏不漏”是看出了自己弄蝦池是假,薅羊毛是真,還是覺得自己今天過來開的不是邁騰而是卡宴這才覺得自己可能有更大的買賣,才這樣說。
故作驚訝地,楊瑞說道:“陳書記這是從何說起啊。”
“唉,本來我和福民還商議著,等搬了新村還讓你把蝦池留在這我們村。”
“哦……這個好說,等新村建成之後, 咱們再談。”
曾幾何時,楊瑞最煩的“打官腔”,自己說起來也那麽的駕輕就熟了。
陳書記能不能看出楊瑞所弄的這個蝦池是真是假,隻有他自己知道,但從他臉上隨意的笑容來看,楊瑞覺得他看不出的可能性並不大。
畢竟這一切都太巧了。剛好楊瑞卡著點兒過來買地,買完之後沒多久,區政府的文件就下達到了村裏。而作為一個商戶,簽那個看起來並不算豐厚的補償協議簽的比一般居民都痛快?
這就已經很能說明問題了啊。
可陳書記卻不敢真的去深究這件事,首先,賣地的主導人是他,且用的是私人買賣的形式,賣地所得的資金也沒有落到村裏,而是進了他們自己的口袋。其次,像楊瑞這樣能提前得到這種信息的人,陳書記覺得還是少招惹為妙,能當朋友就最好了,平白起人家的底根本就是個損人不利己的活兒,他又不傻,幹嘛去自找麻煩,招人記恨?
“那行,以後……常聯係。”
陳書記也沒法多說什麽,楊瑞那句“再談”,基本就肯定了這廝早就打著撈一票就走的譜了吧。
從膠南回來,楊瑞把車子給老吳送過去,順便找他聊聊。
“合同簽完了?”
“嗯,十五個工作日到賬。”
“怎麽這麽快?”
聽到楊瑞這個消息,老吳有些驚訝,一半拆遷補償根本就沒有那個效率啊。
“有人想當釘子戶,上頭就想樹幾個典型,先簽字的先給錢。就這麽簡單,不過我這一簽字,倒是讓人家看出來我弄蝦池根本是假的了。心裏多少有點過意不去。”
老吳奇怪地看了楊瑞一眼,搖搖頭道:“在社會上混,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你有什麽過意不去的?你小那會兒,有多少人從俄羅斯倒騰東西發了的?在往後點,鑽政策空子的多了去了。你以為那句‘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是說著玩的?”
老吳也不知道該怎麽說他,說句不好聽的,這小子明顯是想吃肉,想薅羊毛還必須站在道德的製高點上。
問題是大家都是成年人,隻講利益,小孩兒才分對錯。再者說,楊瑞的做法本就沒錯。他隻是在大平嶺弄了塊地,實際上在其他的村子裏有沒有跟他類似情況的出現,楊瑞看不到,卻並不代表沒有啊。
吳健斌幾乎可以用腦袋保證,那種情況不僅有,而且絕對不會在少數。
每每國家有什麽大項目的時候,總會有一幫嗅覺敏銳的“狼”蜂擁而上。
楊瑞這才利用先知的信息做了這麽點事兒,就有這樣的心裏負擔,看得出他跟“狼”差的太遠了。
要說這是壞事吧,楊瑞離著真正的商人差的還太遠,正如他最初對他自己的評價那樣,他的確不是個合格的商人。
說這是好事吧,至少他還保持著本心,骨子裏的文人氣質依舊。若他真的是那種利欲熏心的人,老吳覺得自己也得把握一下跟他交往的度了。
“哥,我是真得緩緩。”楊瑞搖搖頭,苦笑,心裏想著:還真不是什麽人都能受得了這個。
就說做買賣這事兒,是人都知道低買高賣,可問題是有的人就過不去心裏那道坎,覺得買的太低,賣的太高是坑人,即便是市場決定的,可依然無法釋懷。
這就注定了他成不了商人。
跟勤勞和懶惰無關,這玩意兒得看天賦。
有的人薅羊毛是打根子上就那樣,父母長輩起就開始薅羊毛,到了他這一代也薅的駕輕就熟。可有的人因為教育或者環境,讓他覺得薅羊毛實在不是件光彩的事情,偶爾薅一下也會有沉重的心理負擔。
楊瑞就是明顯的後者。所以,他得緩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