貝海洋這還是頭一次親身上來太空,感覺很新奇,也很熟悉。


    之前他來過兩次,但那都是借用的貝二爺的身體,在感官上貓和人類還是有很大區別的。


    整個起飛過程,耗時50分鍾!估計等重回大氣層也至少需要同樣的時間也許更多!如果再加上載客後重量的增加造成時間的延長,以及這個過程中不可避免的一些大大小小的狀況,進出大氣層的時間至少3個小時是有的!


    也就是說,在正常航空中3個小時內的中短航程就根本不需要采取這樣的方式來縮短時間,越短的航程越不合適!隻有航程在5個小時以上的航線采取太空漫遊方式才有意義!


    具體到現在普通航班上,跨洲跨洋的航線使用太空漫遊才是有意義的,也不會出現一個小時就從紐約飛到東海的情況,3個小時保底,雷打不動。


    從這個角度來看,普通航空業受到的打擊也不是想象中的那麽大,起碼中短程都能保住,經濟實惠安全性還高。


    他已經意識到了,太空漫遊的最大商機也許並不在地球不同地區的旅行上,而是地球之外!


    比如,月球?


    從技術角度來看,從機場起飛到平流層初期,30千米高度之下的這個範圍,操縱上問題不大,因為這就是傳統引擎和機翼效果發揮作用的區間,稍微訓練,任何一個民航飛行員都能做到,隻是比正常航行的訓航高度高了一倍而已,在載重減小,引擎改造過的前提下,你隻需要拉住操縱杆,把油門推到底就好。


    難點在穿過平流層的臭氧層之後,這個高度在30千米左右,此時的傳統引擎因為空氣稀薄,出力大幅降低,已經不能再維持飛機的加速;這時加入精神控製的行星能源動力就是關鍵!


    高度30千米到50千米的區域是最危險的,因為這時是混和動力,機師既要控製四台傳統引擎,還要控製精神力調取行星能源,怎麽在其中找到一個合適的平衡點就是重中之重!


    關鍵是是這時的空氣雖然稀薄,但仍然存在,所以各機翼舵麵仍然在發揮作用,隻是作用沒有在下麵那麽大!這樣的話,怎麽合理控製姿態就是一個大問題!


    更要命的是,整個控製過程就隻能油一個人來完成!這就不是能夠配合的事!人與人之間的配合需要默契,而且必然的有一個延後理解過程,不可能做到同步,這在這段危險的區域中就隨時可能翻機!


    就隻能一個人來!因為一個人的話他對整個飛機的狀況把握是一致的,能夠做到瞬間反應!


    高度過了50千米來到中間層,傳統引擎完全失效關停,空氣流體影響已經可以忽略不計,這時的操作又開始變得簡單起來,就是純粹的飛船機師操作手法!


    所以,未來的考核重點,恐怕也就是30千米到50千米之間,是決定一次起飛是否成功的關鍵。


    弄明白了這一點,事情就變得簡單起來,起碼對貝海洋來說,他已經不再需要跟機起飛了。


    特裏斯坦機長在300千千米軌道上沒有停留多久,飛機下美麗的地球在他的眼中也早已經司空見慣,和地麵聯係過後,選擇路徑,降低速度,開始降低軌道,準備重返大氣層。


    這個時候,精神力調取行星能源提供的動力就不再是向前,而是類似傳統引擎的反推!但這樣的反推需要控製的非常精密,讓軌道逐步降低而不是一頭紮下去!


    怎麽把目的地,高度,降速降高完美的結合起來,在恰當的空域進入大氣層,就很考驗一名機師的能力;當然,電腦會給出最優航跡,但這裏是沒有自動駕駛儀的!


    因為電腦控製不了人腦對精神力的應用!全程手動,就是太空漫遊的特點,人類在跨入太空後,終於把無所不能的智腦擠了出去,可以想象,隻要在太空中的動力來源是由人類精神力量提供,電腦就永遠也插不進手!


    貝海洋可以明顯感覺到特裏斯坦在降落時要比起飛時緊張得多!緊張的原因就是,進入大氣層速度過快的話,就會把飛機搞成一顆墜落的流星!


    改裝的機身外有防熱殼層,但這樣的殼層隔熱是有限度的,承受不了大速度下和空氣產生的摩擦;它也不可能做的和航天飛機那麽厚,否則的話,就裝不了幾個人,不是商用而是科研使用。


    特裏斯坦小心翼翼的把飛機速度控製下來,在重新回到50千米高度時速度已經掉到了1千米/秒以下,這是三倍音速;這樣的速度戰鬥機能夠承受,但客機仍然不行,他還需要繼續降!


    但繼續降的話怎麽保持飛機姿態就是個大問題,因為50千米以下空氣又開始濃稠起來,機翼舵效開始產生效果,不再是像在太空中,你給飛機什麽哪個方向的力量它就往哪裏飛,在大氣層中,決定飛機姿態的不是動力,是翼舵麵!


    飛機繼續下降,特裏斯坦努力的重心在飛機姿態上,他已經把精神力調取的所有行星能源都用在了這方麵,速度不用考慮,往下墜落時隻能越來越快,他還得時不時的刹下車!


    當飛機穿過臭氧層時,速度已經低於音速,特裏斯坦幹脆的停止了精神力控製,空中啟動,四台引擎開始發力!


    這是最危險的過程!貝海洋注意到,下降過程中機師沒有采用混合動力,而是直接精神力向引擎動力切換!


    這樣的操作相對來說比較簡單安全,但飛機下降航跡就比較陡;這是個人風格問題,也沒有成-熟的規程可以參考,隻能通過時間來慢慢檢驗各種下降方式的利弊!


    當飛機降到20千米以下時,最危險的階段總算是闖了過去,貝海洋也算是明白了為什麽太空機師這麽少,培養這麽困難的原因!


    任何一個環節的錯誤都會讓降落功敗垂成!


    實話實說,這真的是拿命在賭!也不知道到底有多少人敢於花大錢拿生命開這麽一次玩笑?


    太空飛機和飛船完全不同,危險多了!

章節目錄

閱讀記錄

空港喵影所有內容均來自互聯網,鉛筆小說網隻為原作者惰墮的小說進行宣傳。歡迎各位書友支持惰墮並收藏空港喵影最新章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