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四十九章殤國9
而在遠方風雪中的趙字大旗下,一名全身披掛罩著白狐裘的軍將,也在默默打量著這座讓他們死傷枕籍的堅城。
如今的關內道實在太窮也太過貧瘠了,飽受斬獲摧殘的地廣人稀之下,也隻有幾個城邑和大型據點,可以充作大軍的落腳之地。因此,在這個嚴冬時節,一旦搶攻和強取不下之後,就隻能引兵而退以減少損失了。
不過好在之前被驅使攀城的,主要還是那些附近西軍的殘餘和已經不成氣候的雜流武裝,作為他麾下基本盤的力量,還沒有怎麽的損失和動用過。相信經過這一番的殘酷折損之後,對方就更加沒有底氣和力量,阻擋和抵抗外來軍隊的控製和統治了。
這些年南北大戰,幾乎將河西隴右朔方北原關內雲中諸道的大小藩鎮給牽扯了進去,而損失了大量的精銳健兒和將門子弟。尤其是關內道的十幾隻西軍武裝,幾乎是此起彼伏的轉眼填了壕。
這才給了他們這些距離較遠,而原本鞭長莫及的遠地藩鎮,以長驅直入的滾雪之勢,而將其殘餘力量擊破、鎮壓、懾服,乃至吞並和整合起來的機會。
畢竟,中原朝廷口中的西軍,實質上隻是一個地域上的廣泛概念,事實上是按照地理走向分作若幹個大型藩鎮聯合和武人集團,各有各的盟主和領頭人,而在相對苦寒貧瘠的西北之地,沿用前朝大唐舊製而自成一番體係。
相互之間的勢力消長和地界的演變,也是保持著十數年到數十年一次大變和洗牌;許多人的恩怨情仇甚至已經牽扯和延續了十幾代人了。
而這名統軍大將姓趙,單字一個熙,出自《書·堯典》的“允厘百工,庶績鹹熙”之故。取意“如日當空”“振興治隆”之蘊,也代表了家族對於他所付予的厚望與期待。。
他的祖上出自河北道的涿郡趙氏,據說是西漢趙王遷的餘裔,以普通家世一直沿襲到安史之亂時,才有人因為躋身追隨那位忠良楷範的,張巡張中丞麾下三十六義士之一,得以開始崛起與行伍。
而隨著梁公劍指八荒無有一合之敵,外番敵國盡皆覆滅或是俯首,泰興年開始興起大西進浪潮;這位先祖也得以在遠戍實邊的號令下,帶領族人舉家一路前行來到了賀蘭山下;就此繁衍生息而成為勢大一方的地方豪族和舉足輕重的將門世家。
後來更是在大唐潰亡的乙未之亂後,果斷吞並和收納了附近的官府體係和力量,而就崛起成為鎮防一方的武人政權;
然後依托賀蘭山附近的絲路利益和商旅匯聚之要,既聚其財亦得其草原弓馬之利,又有遠近山中的鹽澤鐵山之利,而愈發的壯大起來。
又經過數代人的勵精圖治和生聚力量,相繼擊敗了瓜州、沙州、西州那些宿有積怨的強鄰,武力威懾和鎮服了好幾路的草原諸侯為附庸,才建立起他趙家軍的赫赫威名來。
但是這一次興師南下,卻是得到了安西和北庭方麵的大力支持,卻是他所始料未及的;或者說,他背後的那個力量巨大的推手,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通過趙氏為首的遠地藩鎮群體,將西北各道諸路的藩鎮勢力,給重新整合起來的意圖。
這一次搶在冬日裏攻打關內道,不過是初步的試水和摸底而已,對於這些初得中原的南軍,及其裝備、戰力和鬥誌、士氣上的一次武力探查而已。
。。。。。。。。。。。
徐州,羅氏新園。
“你是說,廣府那邊又出狀況了?。。”
我有些驚訝的看著,親自拿一份情報過來的謎樣生物。
“這對我們倒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卻是在對廣府的後續處理當中,一個顯然沒有被上位者們給意料到的意外情況,
各軍進了廣府之後就再也不肯挪窩了,特別是在享用到了廣府的奢華和安逸之後,就更加不肯輕易的在動起來了。用這些底層將士的話說就是:
“老子在北地流血流汗,吃苦受累為朝廷賣命這麽些年,”
“現在好容易安頓下來停歇上一陣子,哪有又要逼我們去賣命的道理”
那些中低層軍官和將領雖然沒有出聲和附和,但也用實際動作有所表態了;他們正忙著倒騰抄獲來的家什,並且積極的買賣其那些已經“無主”的宅子來。
因此,僅僅靠同樣是三心二意的高層將領們,顯然也是無法將他們給驅使和集結起來,然後再橫跨上千裏的距離而去追擊那些叛黨的殘餘。
經過內部的各種扯皮和爭執不下,最後還是有所妥協的從各軍當中湊出了一隻臨時性的追擊部隊,除了半數隸屬於禦營前軍的騎兵之外,其他都是配屬上代步騾馬的步卒,合計起來大致也有一萬人左右;
就這麽又磨磨蹭蹭的脫了三天之後,才得以簡單的誓師出發出發。
知道了這個結果,倒是讓我有些慶幸和在意起來,當初幸好沒有被要求參加南下的平叛戰爭了;不然的話就算是我親自帶隊進了廣府城中,隻怕也沒有多少完全的把握,把這些被花花世界迅速誘惑和腐蝕的士兵,給全部拉回來了。
就像是當初輾轉征戰完了天南和安遠之後,回到廣府休整和編練,直到再次參加了北伐的這段時間裏,就有上百人白各種淵源和關係給拉走了;此外還有各自數百人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原因,要求就地安家或又是不願意在隨軍出征了。
畢竟,經過慘烈的兩次北伐的淘汰和洗禮之後,當初從畿內出發那些軍隊也已經物是人非的,被往複替換成了各種各種來曆的人等了。
我的軍隊也是打到哪裏就征發勞役到哪裏,然後其中有相當部分因為具體的表現,而成為軍隊兵員的補充力量之一;畢竟,僅僅依靠鄉黨和地域觀念給聚合起來的軍隊,其能夠保持的戰鬥力,以及發展前景和格局,都是相當的有限。
就算是我最近身要害的親直團裏,也是在不同地方的士兵之間,不斷進行更新換代的輪換製度,以永遠保持有多樣新的新血來源。
因此,一旦官軍裏那些來自窮苦戰亂之地的士兵和將官,就此大大開了眼界之後,對於這種局麵的抵抗力幾乎都是負數的。
。。。。。。。。。。。。。
深一腳淺一腳的踩著滿地的積雪,
甄五臣有些驚訝的回味著,他今天在上路掃雪的過程,當中居然看見了那位據說已經戰死,而被傳表旌獎追贈的林忠武,還活生生的站在他眼前不遠處,而絲毫沒有把曾經並肩戰鬥過的自己給認出來。
但更讓甄五臣驚訝的,卻是林忠武身邊的另一位,那可是昔日北軍當中大名鼎鼎,以三箭定轅門,神射落雁等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事跡,人稱白馬銀槍小李廣的存在;
隻是他們如今看起來棋手相當不錯,而且都穿戴著淮軍的袍服,頭戴纏著數色絲滌的寬簷帽盔,而騎馬行遊在道途之中,鞍具上斜跨著的諸色兵器當中,也多了被稱為馬銃的火器。
隻是,這兩位並沒有就此過路離去,而在短暫的詢問之後,就徑直前往甄五臣他們所在的戰俘編管營去了。這不由讓他的心情也有些沉了下來,這兩位不會是專程過來,甄別他們這些軍俘的身份和來曆的吧。
而在遠方風雪中的趙字大旗下,一名全身披掛罩著白狐裘的軍將,也在默默打量著這座讓他們死傷枕籍的堅城。
如今的關內道實在太窮也太過貧瘠了,飽受斬獲摧殘的地廣人稀之下,也隻有幾個城邑和大型據點,可以充作大軍的落腳之地。因此,在這個嚴冬時節,一旦搶攻和強取不下之後,就隻能引兵而退以減少損失了。
不過好在之前被驅使攀城的,主要還是那些附近西軍的殘餘和已經不成氣候的雜流武裝,作為他麾下基本盤的力量,還沒有怎麽的損失和動用過。相信經過這一番的殘酷折損之後,對方就更加沒有底氣和力量,阻擋和抵抗外來軍隊的控製和統治了。
這些年南北大戰,幾乎將河西隴右朔方北原關內雲中諸道的大小藩鎮給牽扯了進去,而損失了大量的精銳健兒和將門子弟。尤其是關內道的十幾隻西軍武裝,幾乎是此起彼伏的轉眼填了壕。
這才給了他們這些距離較遠,而原本鞭長莫及的遠地藩鎮,以長驅直入的滾雪之勢,而將其殘餘力量擊破、鎮壓、懾服,乃至吞並和整合起來的機會。
畢竟,中原朝廷口中的西軍,實質上隻是一個地域上的廣泛概念,事實上是按照地理走向分作若幹個大型藩鎮聯合和武人集團,各有各的盟主和領頭人,而在相對苦寒貧瘠的西北之地,沿用前朝大唐舊製而自成一番體係。
相互之間的勢力消長和地界的演變,也是保持著十數年到數十年一次大變和洗牌;許多人的恩怨情仇甚至已經牽扯和延續了十幾代人了。
而這名統軍大將姓趙,單字一個熙,出自《書·堯典》的“允厘百工,庶績鹹熙”之故。取意“如日當空”“振興治隆”之蘊,也代表了家族對於他所付予的厚望與期待。。
他的祖上出自河北道的涿郡趙氏,據說是西漢趙王遷的餘裔,以普通家世一直沿襲到安史之亂時,才有人因為躋身追隨那位忠良楷範的,張巡張中丞麾下三十六義士之一,得以開始崛起與行伍。
而隨著梁公劍指八荒無有一合之敵,外番敵國盡皆覆滅或是俯首,泰興年開始興起大西進浪潮;這位先祖也得以在遠戍實邊的號令下,帶領族人舉家一路前行來到了賀蘭山下;就此繁衍生息而成為勢大一方的地方豪族和舉足輕重的將門世家。
後來更是在大唐潰亡的乙未之亂後,果斷吞並和收納了附近的官府體係和力量,而就崛起成為鎮防一方的武人政權;
然後依托賀蘭山附近的絲路利益和商旅匯聚之要,既聚其財亦得其草原弓馬之利,又有遠近山中的鹽澤鐵山之利,而愈發的壯大起來。
又經過數代人的勵精圖治和生聚力量,相繼擊敗了瓜州、沙州、西州那些宿有積怨的強鄰,武力威懾和鎮服了好幾路的草原諸侯為附庸,才建立起他趙家軍的赫赫威名來。
但是這一次興師南下,卻是得到了安西和北庭方麵的大力支持,卻是他所始料未及的;或者說,他背後的那個力量巨大的推手,已經迫不及待的想要通過趙氏為首的遠地藩鎮群體,將西北各道諸路的藩鎮勢力,給重新整合起來的意圖。
這一次搶在冬日裏攻打關內道,不過是初步的試水和摸底而已,對於這些初得中原的南軍,及其裝備、戰力和鬥誌、士氣上的一次武力探查而已。
。。。。。。。。。。。
徐州,羅氏新園。
“你是說,廣府那邊又出狀況了?。。”
我有些驚訝的看著,親自拿一份情報過來的謎樣生物。
“這對我們倒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卻是在對廣府的後續處理當中,一個顯然沒有被上位者們給意料到的意外情況,
各軍進了廣府之後就再也不肯挪窩了,特別是在享用到了廣府的奢華和安逸之後,就更加不肯輕易的在動起來了。用這些底層將士的話說就是:
“老子在北地流血流汗,吃苦受累為朝廷賣命這麽些年,”
“現在好容易安頓下來停歇上一陣子,哪有又要逼我們去賣命的道理”
那些中低層軍官和將領雖然沒有出聲和附和,但也用實際動作有所表態了;他們正忙著倒騰抄獲來的家什,並且積極的買賣其那些已經“無主”的宅子來。
因此,僅僅靠同樣是三心二意的高層將領們,顯然也是無法將他們給驅使和集結起來,然後再橫跨上千裏的距離而去追擊那些叛黨的殘餘。
經過內部的各種扯皮和爭執不下,最後還是有所妥協的從各軍當中湊出了一隻臨時性的追擊部隊,除了半數隸屬於禦營前軍的騎兵之外,其他都是配屬上代步騾馬的步卒,合計起來大致也有一萬人左右;
就這麽又磨磨蹭蹭的脫了三天之後,才得以簡單的誓師出發出發。
知道了這個結果,倒是讓我有些慶幸和在意起來,當初幸好沒有被要求參加南下的平叛戰爭了;不然的話就算是我親自帶隊進了廣府城中,隻怕也沒有多少完全的把握,把這些被花花世界迅速誘惑和腐蝕的士兵,給全部拉回來了。
就像是當初輾轉征戰完了天南和安遠之後,回到廣府休整和編練,直到再次參加了北伐的這段時間裏,就有上百人白各種淵源和關係給拉走了;此外還有各自數百人因為各種各樣的理由和原因,要求就地安家或又是不願意在隨軍出征了。
畢竟,經過慘烈的兩次北伐的淘汰和洗禮之後,當初從畿內出發那些軍隊也已經物是人非的,被往複替換成了各種各種來曆的人等了。
我的軍隊也是打到哪裏就征發勞役到哪裏,然後其中有相當部分因為具體的表現,而成為軍隊兵員的補充力量之一;畢竟,僅僅依靠鄉黨和地域觀念給聚合起來的軍隊,其能夠保持的戰鬥力,以及發展前景和格局,都是相當的有限。
就算是我最近身要害的親直團裏,也是在不同地方的士兵之間,不斷進行更新換代的輪換製度,以永遠保持有多樣新的新血來源。
因此,一旦官軍裏那些來自窮苦戰亂之地的士兵和將官,就此大大開了眼界之後,對於這種局麵的抵抗力幾乎都是負數的。
。。。。。。。。。。。。。
深一腳淺一腳的踩著滿地的積雪,
甄五臣有些驚訝的回味著,他今天在上路掃雪的過程,當中居然看見了那位據說已經戰死,而被傳表旌獎追贈的林忠武,還活生生的站在他眼前不遠處,而絲毫沒有把曾經並肩戰鬥過的自己給認出來。
但更讓甄五臣驚訝的,卻是林忠武身邊的另一位,那可是昔日北軍當中大名鼎鼎,以三箭定轅門,神射落雁等一連串膾炙人口的事跡,人稱白馬銀槍小李廣的存在;
隻是他們如今看起來棋手相當不錯,而且都穿戴著淮軍的袍服,頭戴纏著數色絲滌的寬簷帽盔,而騎馬行遊在道途之中,鞍具上斜跨著的諸色兵器當中,也多了被稱為馬銃的火器。
隻是,這兩位並沒有就此過路離去,而在短暫的詢問之後,就徑直前往甄五臣他們所在的戰俘編管營去了。這不由讓他的心情也有些沉了下來,這兩位不會是專程過來,甄別他們這些軍俘的身份和來曆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