亦是盛夏炎炎的江寧行在,
涼風習習的宮室當中,鬢角出現細微白色的監國,卻在微微的煩惱當中,
因為最近的加稅,還增長了對海外藩征收和平買的額度,因此宗藩院裏這段時間很是熱鬧,好些外藩諸侯通過代言人,在朝堂上上竄下跳的十分厲害。
而現今他的關注點,全在了北麵的戰事當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誰敢在這個時候打擾他,誰就是國朝的罪人。
現在已經是國朝發起初次北伐,而他開府行在江寧的第四個年頭了,北伐也成了以他為中心的嶺外大本營,最大的執念和堅持了;
就連四海衛和五房判事在江南諸道的追查,也因為少府少卿的自殺,而暫告一個段落,而轉向全力支持對北方情勢的掌控和情報支援當中。
二次北伐進行的還算順利,但是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銳氣和鋒頭了,而是先當小心謹慎的步步推進。對此他也沒有任何辦法,甚至不好太過催促。
然而,他也發現大本營裏的那些輪值樞密使們,其實與他的觀點和路線,也並不總是那麽齊心的。
這才不得不放棄將權威益重的寧衝玄,給逐步調回中樞的打算,而改遷掉到合並的江西和荊湖行司去,以總籌中路大軍的後方事宜。
為上位者,自然不可輕易為臣下,揣測道自己的心思。哪怕子一度默許和縱容他們,一些自以為正確的行為和舉措。
隨著樞密院裏資格最老的兩個麵孔,在軟硬兼施的幕後妥協和交換下,自願或是不自願的領了宮觀使職而告老退養;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經營和運作,他終於將老臣派的主要勢力和影響,給從掌握軍國機要的樞密院裏排除出去了。
剩下的殘餘影響雖在,但純粹是為了異論相攪,而刻意保留下的製衡之道;然而這個令人振奮的結果,並不能改善多少他所遇到的局麵和境況。
現在,北伐前線還是在不停的要求支援,索要人力物力財力無算;畢竟,隨著戰線的拉長,相應的補給和後勤維持,也變得越來越吃緊和困難了;
而大本營對於前沿軍隊的控製和掌握,也變得有些遲緩和滯澀起來。作為中路主帥的王端臣,關於麾下的各軍兵馬當中,自發的劫掠事件已經是頻有所耳聞了。
為此,他甚至不惜再度數度消減了,諸如淮南、淮東等其他壓力較小次要方麵的資源,來優先保障這一路。
但是各種要求和請款還是如雪片般飛來,畢竟相比當初的第一次北伐的上下一心和準備充分,現今的屢遭喪亂和動蕩的國朝方麵,已經沒有多少餘力和渠道可以調劑了。
而且在這個季節的前沿軍中,雖說進展和表現還算不錯,但在相對幹燥酷熱的北地期間,已經出現了不少的水土不服跡象;
況且,再不能再讓孱弱不堪的北朝,將這輪戰事給拖到冬天去,不然對於這隻充斥著來自嶺外地區,乃至海外駐屯兵馬的大軍來說,將會是故事重演的一場大災難了。
因此,在對海外藩加征重稅來應急而人心損益的可能性,與保住二次北伐的勝利果實之間,就隻能優先取舍後者。
畢竟,國朝的根基還是在這陸之上,隻要朝廷能夠取得中原定鼎的大勢,這些海外藩的怨望和不滿,也不過是時代洪流之下的些許介蘚之患而已。
而在不遠處的偏殿裏隱隱有聲音傳出,卻接到了以淮東禦史裏行秦會之的名義,送上來的彈劾大禮包後。一群人正在裏麵前爭論和辯論,誰該為此負責,又該如何的處斷,
想到這裏,他不覺得有些頭痛起來,這淮東軍的那位羅藩子,還真不是可以省事省心的人物,正所謂是“錐置於囊中而其末立見”。
本以為把他放在外麵臨敵而處,又刻意抑而不用之,本以為可以消減和打磨他的銳氣和疾進之心;
但是這位顯然並不是那種甘於平凡寂寂的對象,時不時的冒出各新花樣來刷一刷存在敢;結果這次一不小心還真給自己製造個大新聞出來。
他居然跑到安東去插手和參合,以安東大羅氏為首的當地諸侯紛爭,結果不但雄踞遼西的薛氏就此覆滅了,還把北朝的平盧軍給打回去了。
如果不是南海大社的東海分社上層,通過專屬的特殊渠道加急匯報過來,他一度還被蒙在鼓裏呢。
相比之下,淮東的禦史裏行把前去觀風的巡視團,給全數拿下剝奪了隨員和物件後裝船趕了回來,就實在是無足輕重了。
當然,作為上位者他也隱約知道,這其中自己那些近臣們,自有人推動和促成的結果;說不定他們還在為此歡呼雀躍,這下總算是有理由和借口,介入淮東當地的利益了。
畢竟,有這個麽一個北地橋頭堡的地理勝勢,再加上善戰著稱的禦營左軍,隻要得到朝中足夠的支持和扶助,無論是虎視河南還是進去河北,都不缺乏建功立業的大號機會。
隻是為了不破壞北伐的大局,他一方麵不得不壓抑著國朝那些臣屬,試圖對淮鎮指手畫腳的各種幹預企圖,以免因人廢事而破壞了現有的局麵;又另一方麵要在大局上限製和抑止其作為。
不然,讓這麽一路孤懸在外的偏師,輕易攫取和分潤了北伐的大功,實在是讓國朝當中那些碩果僅存或是資深元宿的將帥們情以何堪啊。
顯然他們更希望見到的事情,無疑是自己能夠將這位調回來,而將軍隊和地盤,還有炙手可熱的軍職和建功立業機會一起,都留給他們心目中“良才俊秀”,而在軍中世世代代的門蔭想傳下去。
可是他好容易才慧眼識人,扶持出這麽一隻不走正途,而獨處於傳統體製之外的新銳力量,又在此基礎上擇選精銳健兒和軍中少壯,建立禦營諸軍;以刺激和觸動有些積重難還的軍中積弊和頹勢;
畢竟,他當初一手推動削減畿內各路兵馬,而成立模範新軍的用意亦是如此。隻可惜新軍七部大都被明裏暗中塞進了太多舊日部屬,以至於在北伐戰場中的大多表現平平,甚至有些難負眾望。
反倒是不受重視而形同添頭的左廂遊擊部,右廂遊弋部等,得以在北伐失利的頹勢當中異軍突起而大放異彩;
這才有了他後來一連串舉措和事端,包括痛定思痛繞過國朝故有的拱衛、殿前等老牌軍序,而從前方百戰得存下來的行伍當中另選健兒,再編成行在直屬的禦營四軍。
而淮東鎮可以說既是他的意外之喜,同樣也是他親手樹立的一個範例,也是為了告訴世人戮力王事所能獲得的高度和權位;
自然也不會希望自己樹立的榜樣和旗幟,被那些軍中傳統的實力派和將門山頭,給隨隨便便和光同塵掉的。
這才一直拖到了現今這個局麵中,但是現在看起來,他還是要有所決定了。
這時候,一封加急的文書,被直接遞送了進來,然後,正在爭吵的那些聲音,也都迅速啞了下來。
片刻之後,重新召集眾人的監國,不由有些臉色陰晴不定的對著左右問道
“你們覺得淮東有足夠的能耐”
“在海上搞出這般的動作來麽。”
。。。。。。。。。。。。。。。。。。。。。。。。
“終於回來了,”
雖然隻是花了一天時間來渡海,但是重新踏上陸地的踏實感,還是讓許多下船的軍士們,有些情不自禁的做出種種慶幸和感觸的舉動來。
而在登船出發前,我卻是再次得到一個不錯的消息。
在寧誌遠的偏師大部回調支援之後,依舊以一營人馬繼續進軍的種師中,不但裹挾了當地的藩兵而壓製了七八家小藩,居然在鴨綠江流域取得了一連串意料外的勝利。
最終在泊汋口的一戰,不但將躲藏著羅肅先一黨的據點直接打破,殺獲各兩千餘人,而且附近暗中支持叛黨的的若藩,也連帶居城、領地人口被抄掠一空。
然後,才緊趕慢趕的派人回來請示後續的處置方案和陳條。
好吧,既然都在安東占下那麽多地方了,這捉一隻鴨子也是捉,捉兩隻也是捉;我當即決定派一小隻船隊,前往當地支援和就地勘察,看看還有沒有後續占領和開發的價值。
然後我就看見了,本應該坐鎮在益都的韓良臣,以及臉色凝重的掌書記第五平,等一幹前來迎接的文武班底。
我不動聲色的遣散和告別了諸營將士之後,重新坐上了隔音封閉的特製馬車之後,才重新對著第五平開口道。
“出什麽事情了。。”
“南麵海上除了意外。。”
第五平沉聲道,
開什麽玩笑,我頓然啞然無語。
居然那批來淮東攪事的官員,在送回去的海途上出了變故,於長江口的外海時候,居然就連人帶船一起翻覆沉沒了。
這簡直就是,泥巴掉進褲襠裏,不是屎來也是屎的惡心人了。
原本反攻倒算的手段和策劃不但不能用了,那些幕後的主使者們,說不定還可以反過來到達我們一耙,博取某種同情和政治籌碼了了。
涼風習習的宮室當中,鬢角出現細微白色的監國,卻在微微的煩惱當中,
因為最近的加稅,還增長了對海外藩征收和平買的額度,因此宗藩院裏這段時間很是熱鬧,好些外藩諸侯通過代言人,在朝堂上上竄下跳的十分厲害。
而現今他的關注點,全在了北麵的戰事當中,從某種意義上說,誰敢在這個時候打擾他,誰就是國朝的罪人。
現在已經是國朝發起初次北伐,而他開府行在江寧的第四個年頭了,北伐也成了以他為中心的嶺外大本營,最大的執念和堅持了;
就連四海衛和五房判事在江南諸道的追查,也因為少府少卿的自殺,而暫告一個段落,而轉向全力支持對北方情勢的掌控和情報支援當中。
二次北伐進行的還算順利,但是已經沒有當初的那種銳氣和鋒頭了,而是先當小心謹慎的步步推進。對此他也沒有任何辦法,甚至不好太過催促。
然而,他也發現大本營裏的那些輪值樞密使們,其實與他的觀點和路線,也並不總是那麽齊心的。
這才不得不放棄將權威益重的寧衝玄,給逐步調回中樞的打算,而改遷掉到合並的江西和荊湖行司去,以總籌中路大軍的後方事宜。
為上位者,自然不可輕易為臣下,揣測道自己的心思。哪怕子一度默許和縱容他們,一些自以為正確的行為和舉措。
隨著樞密院裏資格最老的兩個麵孔,在軟硬兼施的幕後妥協和交換下,自願或是不自願的領了宮觀使職而告老退養;經過這幾年的努力經營和運作,他終於將老臣派的主要勢力和影響,給從掌握軍國機要的樞密院裏排除出去了。
剩下的殘餘影響雖在,但純粹是為了異論相攪,而刻意保留下的製衡之道;然而這個令人振奮的結果,並不能改善多少他所遇到的局麵和境況。
現在,北伐前線還是在不停的要求支援,索要人力物力財力無算;畢竟,隨著戰線的拉長,相應的補給和後勤維持,也變得越來越吃緊和困難了;
而大本營對於前沿軍隊的控製和掌握,也變得有些遲緩和滯澀起來。作為中路主帥的王端臣,關於麾下的各軍兵馬當中,自發的劫掠事件已經是頻有所耳聞了。
為此,他甚至不惜再度數度消減了,諸如淮南、淮東等其他壓力較小次要方麵的資源,來優先保障這一路。
但是各種要求和請款還是如雪片般飛來,畢竟相比當初的第一次北伐的上下一心和準備充分,現今的屢遭喪亂和動蕩的國朝方麵,已經沒有多少餘力和渠道可以調劑了。
而且在這個季節的前沿軍中,雖說進展和表現還算不錯,但在相對幹燥酷熱的北地期間,已經出現了不少的水土不服跡象;
況且,再不能再讓孱弱不堪的北朝,將這輪戰事給拖到冬天去,不然對於這隻充斥著來自嶺外地區,乃至海外駐屯兵馬的大軍來說,將會是故事重演的一場大災難了。
因此,在對海外藩加征重稅來應急而人心損益的可能性,與保住二次北伐的勝利果實之間,就隻能優先取舍後者。
畢竟,國朝的根基還是在這陸之上,隻要朝廷能夠取得中原定鼎的大勢,這些海外藩的怨望和不滿,也不過是時代洪流之下的些許介蘚之患而已。
而在不遠處的偏殿裏隱隱有聲音傳出,卻接到了以淮東禦史裏行秦會之的名義,送上來的彈劾大禮包後。一群人正在裏麵前爭論和辯論,誰該為此負責,又該如何的處斷,
想到這裏,他不覺得有些頭痛起來,這淮東軍的那位羅藩子,還真不是可以省事省心的人物,正所謂是“錐置於囊中而其末立見”。
本以為把他放在外麵臨敵而處,又刻意抑而不用之,本以為可以消減和打磨他的銳氣和疾進之心;
但是這位顯然並不是那種甘於平凡寂寂的對象,時不時的冒出各新花樣來刷一刷存在敢;結果這次一不小心還真給自己製造個大新聞出來。
他居然跑到安東去插手和參合,以安東大羅氏為首的當地諸侯紛爭,結果不但雄踞遼西的薛氏就此覆滅了,還把北朝的平盧軍給打回去了。
如果不是南海大社的東海分社上層,通過專屬的特殊渠道加急匯報過來,他一度還被蒙在鼓裏呢。
相比之下,淮東的禦史裏行把前去觀風的巡視團,給全數拿下剝奪了隨員和物件後裝船趕了回來,就實在是無足輕重了。
當然,作為上位者他也隱約知道,這其中自己那些近臣們,自有人推動和促成的結果;說不定他們還在為此歡呼雀躍,這下總算是有理由和借口,介入淮東當地的利益了。
畢竟,有這個麽一個北地橋頭堡的地理勝勢,再加上善戰著稱的禦營左軍,隻要得到朝中足夠的支持和扶助,無論是虎視河南還是進去河北,都不缺乏建功立業的大號機會。
隻是為了不破壞北伐的大局,他一方麵不得不壓抑著國朝那些臣屬,試圖對淮鎮指手畫腳的各種幹預企圖,以免因人廢事而破壞了現有的局麵;又另一方麵要在大局上限製和抑止其作為。
不然,讓這麽一路孤懸在外的偏師,輕易攫取和分潤了北伐的大功,實在是讓國朝當中那些碩果僅存或是資深元宿的將帥們情以何堪啊。
顯然他們更希望見到的事情,無疑是自己能夠將這位調回來,而將軍隊和地盤,還有炙手可熱的軍職和建功立業機會一起,都留給他們心目中“良才俊秀”,而在軍中世世代代的門蔭想傳下去。
可是他好容易才慧眼識人,扶持出這麽一隻不走正途,而獨處於傳統體製之外的新銳力量,又在此基礎上擇選精銳健兒和軍中少壯,建立禦營諸軍;以刺激和觸動有些積重難還的軍中積弊和頹勢;
畢竟,他當初一手推動削減畿內各路兵馬,而成立模範新軍的用意亦是如此。隻可惜新軍七部大都被明裏暗中塞進了太多舊日部屬,以至於在北伐戰場中的大多表現平平,甚至有些難負眾望。
反倒是不受重視而形同添頭的左廂遊擊部,右廂遊弋部等,得以在北伐失利的頹勢當中異軍突起而大放異彩;
這才有了他後來一連串舉措和事端,包括痛定思痛繞過國朝故有的拱衛、殿前等老牌軍序,而從前方百戰得存下來的行伍當中另選健兒,再編成行在直屬的禦營四軍。
而淮東鎮可以說既是他的意外之喜,同樣也是他親手樹立的一個範例,也是為了告訴世人戮力王事所能獲得的高度和權位;
自然也不會希望自己樹立的榜樣和旗幟,被那些軍中傳統的實力派和將門山頭,給隨隨便便和光同塵掉的。
這才一直拖到了現今這個局麵中,但是現在看起來,他還是要有所決定了。
這時候,一封加急的文書,被直接遞送了進來,然後,正在爭吵的那些聲音,也都迅速啞了下來。
片刻之後,重新召集眾人的監國,不由有些臉色陰晴不定的對著左右問道
“你們覺得淮東有足夠的能耐”
“在海上搞出這般的動作來麽。”
。。。。。。。。。。。。。。。。。。。。。。。。
“終於回來了,”
雖然隻是花了一天時間來渡海,但是重新踏上陸地的踏實感,還是讓許多下船的軍士們,有些情不自禁的做出種種慶幸和感觸的舉動來。
而在登船出發前,我卻是再次得到一個不錯的消息。
在寧誌遠的偏師大部回調支援之後,依舊以一營人馬繼續進軍的種師中,不但裹挾了當地的藩兵而壓製了七八家小藩,居然在鴨綠江流域取得了一連串意料外的勝利。
最終在泊汋口的一戰,不但將躲藏著羅肅先一黨的據點直接打破,殺獲各兩千餘人,而且附近暗中支持叛黨的的若藩,也連帶居城、領地人口被抄掠一空。
然後,才緊趕慢趕的派人回來請示後續的處置方案和陳條。
好吧,既然都在安東占下那麽多地方了,這捉一隻鴨子也是捉,捉兩隻也是捉;我當即決定派一小隻船隊,前往當地支援和就地勘察,看看還有沒有後續占領和開發的價值。
然後我就看見了,本應該坐鎮在益都的韓良臣,以及臉色凝重的掌書記第五平,等一幹前來迎接的文武班底。
我不動聲色的遣散和告別了諸營將士之後,重新坐上了隔音封閉的特製馬車之後,才重新對著第五平開口道。
“出什麽事情了。。”
“南麵海上除了意外。。”
第五平沉聲道,
開什麽玩笑,我頓然啞然無語。
居然那批來淮東攪事的官員,在送回去的海途上出了變故,於長江口的外海時候,居然就連人帶船一起翻覆沉沒了。
這簡直就是,泥巴掉進褲襠裏,不是屎來也是屎的惡心人了。
原本反攻倒算的手段和策劃不但不能用了,那些幕後的主使者們,說不定還可以反過來到達我們一耙,博取某種同情和政治籌碼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