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劉厚帶隊的騎兵隊陸續歸來,才發現他們所取得的戰果,甚至比我們當初的預期的還要好一些。
這隻奇兵隊,不但以數十傷亡為代價,幹掉了一隻數百輛大車組成的運輸隊,帶走了所有的騾馬運力;還乘勝追擊就近焚毀了數處沿途的哨寨和燧樓,又尾隨敗亡的敵兵打掉了位於大寧堡的一處糧台所;然後就地設伏殲滅了兩隻巡邏隊,幾乎無一走脫.
然後用活動期限內,剩餘最後一點時間,全力驅趕當地人口南下,而製造出某種騷擾和進攻營州境內,虛張聲勢的假象來。
由此也再次確認了,那隻平盧軍馬是真的撤走了。
劉厚帶領的騎兵隊,幾乎是尾隨著他們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一路不停,沿著遼西走廊一直退到南端的營州境內白狼山附近。
隻是對方軍容還算齊整,裝備輜重尚在,因此這一隻奇兵就算跟了過去,也沒有找到可以動手的機會。
因此剩下的時間裏,小清河北岸的土地上,都被籠罩在了此起彼伏的號子聲中。
我正在讓部下依照淮東的操條和經驗,操練那隻協同作戰的友軍。當然這是嚴重縮水後的刪改版,專門提供給那些守備團到防戍營之間的過度教材。
對於依靠體力為主的冷兵器作戰,也有相應配套的適應性。隻要再將一些原本配發武裝給民夫的老舊銃具,提供和教導他們使用,(反正他們兼帶了類似的角色),再操習以最基本的號令和隊形,就能形成最初步的戰鬥力了。
這麽做,
一方麵是順手閑得無聊提高一些配合度和組織指揮效率;另一方麵,則是對於不餘遺力提供資源的羅藩,某種程度上的誠意和示好,
當然,救我的幕僚小組的私下評估和判定來說,這也是一種長遠的的後手和潛在的備用計劃,比如在羅藩內部扶植和培養一個傾向我方的群體。
而且在沒有比這群,已經見識過我軍的厲害和戰績,可以說是在戰場上相當的老實聽話配合有加,在日常頗為俯首帖耳的友軍部隊,更好的實踐對象了。
再加上,他們本身就是從組織相對鬆散的各部裏,為了救援失陷在東山城裏的主家,而被臨時抽調和拚湊出來。因此,事後維持下來的組織結構和模式,也與羅藩本來的架構略有差別。
雖然同樣是營團隊火什的層級,但是具體武裝和人員的配比,卻是為了配合淮鎮的作戰,而不斷調整過的。
因此,進一步操練起來,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好處。當然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支輔助性質的部隊,也將成為淮東與羅藩合作的某種樣板和範本之一。
目前,這兩千人分作四個小營,每個小營兩團一隊人的格局,來輪流承當低強度警戒、巡護、勞役等日常勤務活動。
而在遇敵的時候,他們則要承擔先行突擊、破障、探路和開道的職責;或是充當火器部隊的臨時屏護和提供近身肉搏的需要。遇到城邑則先行進入探查和鎮壓,作為後續大隊火力的指引和扮演打草驚蛇的角色了。
再加上我軍不斷用繳獲的剩餘裝備去武裝起來,因此,這支部隊裏長短兵齊備,而近戰甲兵的比率可以說是高得嚇人,幾乎達到了人人披甲,一什三馬的程度。
再加上這支部隊的兵士來源,多出自山地頗多的北方諸軍府。
因此,善用弓箭的比例也不少,同樣用弓弩武裝起來之後;除了不能當騎兵衝鋒陷陣之外,簡直就是一兼多能能者多勞的多麵手了。
雖然這麽下來,不免從各方麵來說有些過於平穩中庸,但是對於我的部隊來說,赴湯蹈火踩雷的炮灰和肉盾什麽的,卻是剛好夠用就行。
比如列隊站在大盾的掩護後麵,一邊射箭和持矛推進什麽的,
...
而在北方的遼西郡內
夜色籠罩下的開義城城頭。碩果僅存的大將,守捉副使薛鼎封正在牆道中巡視著。
煙熏火燎的殘缺城垛上看出去,可以看到火堆和火把照得通明的圍城營地。白天留下來的血腥和焦臭味,依舊濃重的彌漫在空氣中而久久無法散去。
城牆內幾乎是遍地可見白日激戰時,所留下大灘大灘幹枯的血跡和火燒過的汙漬;而推上牆頭床弩差不多已經損失殆盡了,最後能夠重新修理回來的,還不到三分之一;而牆根下的基礎也被突進的敵人,給鑿掘的坑坑窪窪;
僅僅用了兩天,就已經變成了這幅光景。
他看著一張張或許肅然,或是麻木,或是緊張,或是討好和卑微的臉龐,一邊也在暗自思慮著眼下的種種,
從城頭望下去的城內萬家燈火之中,大可以看出來,這座可以容納十數萬人的開義城中,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多人。
因為前日的突發事件和在東山城敗退的太快,除了他麾下及早抽身保全的數千部屬,以及被沿線一路裹挾回來的地方駐防人馬之外,也就是開義城所在遼西郡內,靠得較近的軍民百姓,才有機會退入城中。
因此,除掉內城常住的薛氏一族及其奴婢,下臣、部曲,及其親眷,還有退下來的各隻部隊之外,外城中大概還有七八萬百姓的存在,其中大半數以上都是青壯年。
好在城中這些青壯,讓他們出城迎敵或是打野戰固然有些勉強,但是在正規士兵的督促下,放到高牆頭上守城,還是可以勉力勝任的。
這也是他與圍城的羅藩,繼續堅持和周旋下去的底氣和決心所在。畢竟,羅藩那麽多人馬的消耗,也不會少到哪裏去的。
一旦時間拖得越久,對方堅持不下去,或是按耐不住不計傷亡的發起強攻,也許就是薛氏所期待的轉機和破綻了。
畢竟,當初羅氏大軍盡出同樣圍困了遼西城,還有餘力分兵大半長驅南下,一直打到了平盧道的首府幽州城附近,才因為在無定河邊的慘痛大敗,引得平盧道的軍馬乘勢反推。
不但圍困遼西城的軍隊人心動蕩,而被平盧軍先行抵達的騎兵,與城內裏應外合所擊潰,還不得不放棄了遼河平原上的大部分據點,而簽下了屈辱的諸多賠償要求。
但是隨著大批攻城器械的抵達,局麵再次變得惡劣和危急起來。或者說,這座遼西第一堅城,並沒有他想的那麽穩固和牢靠。
所謂的守城之道,守的是外有足夠的援應,訊息往來不絕,內有數載儲積,還有相應機動兵力,可以應時出擊和騷擾地方的活城為最上。
但顯然這種優勢和因素,正在他手中一點點的散失掉。就在今天白日裏,被用大車運來堆積成小山的頭顱和平盧軍的旗幟甲杖,再次斷絕了他們獲得外援的希望。
現如今,
薛氏所屬及其附庸的諸侯勢力,共計領有八州之地;但除了較為富饒的遼西郡外,其他都是山勢丘陵林立相對狹促的中下州,而常備武力主要以世代沿襲下來的五大守捉所轄為主,再加上拱衛本家的藩騎和鐵衛。
但是這些武裝力量的精華,在東山城中已經被損失掉大半了,生下來的缺額都是靠新征發的藩兵,來補足和充數。
這次丟掉了殘破的前沿三州,剩下的五州之地就算未能盡數淪陷,眼看也成為敵對勢力肆虐的戰場。因此,就算度過了此次的危機,薛氏的將來和前景,可謂是晦暗無光了。
事實上,經過了東山城之變後,就算依舊有平盧軍的支持和援應,薛氏從上到下無不認為,自己才是那個最大的輸家。
而薛鼎封此番被推上位,也頗有些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味道,因為位階和資曆尚在他之上的那幾位,不是生死不明,就是無法履行職責。
隻有他能帶著殘餘的人馬退回來。再加上負責出使卻在東山成宴會之變中,僥幸逃生的使團團長兼元老薛定邦;留守本家的內宰薛世榮,構成了臨時維持現今局麵的三足鼎立。
他們這個小小的三角,也掌握著除了內城以外,城中大多數軍民百姓的身家安危和戰時的生殺處置大權。
而現如今,他唯一無法掌握和控製的因素,恐怕就是那隻平盧軍了,以及被前先一步退進內城的那些平盧軍,給“保護”起來而言聽計從的少藩主。
他們占據了內城的防要,日常行事也是是諸多的自行其事,而以藩主的名義反過來要求薛氏的配合。
因此,在變相為質的投鼠忌器之下,薛鼎封也隻能用緊密的監視和刺探,來作為日常的保障。
一名軍將急匆匆的走了過來耳語道。
“北拱城.被打破了。。”
隨即他來到了城牆的東北角,就見灰暗的天空之下,遠方升起的煙柱火光,和隱約傳來的歡呼聲。
這是淪陷的第一個外圍據點,但顯然不會是最後一個。薛鼎封心情沉重的走下城來,就見一名親信部將迎上前來。
“兒郎們還有什麽動態和想法嗎。。”
“無他,唯有竭力與羅賊死戰爾。。”
“不過。。”
這名部將猶豫了一下又道。
“他們都說,若是大公子還在,那就好了。。”
聽到這句話,薛鼎封不由表情有些訕然和糾結,這個庶出的大公子雖然素有勇名,也頗得軍心,隻可惜早已經不在了。
更何況,牽涉到其中的真相和背景,同樣殘酷的令人難以接受呢。也就他們這些無知的人,還能有所寄托和期盼呢。
然後又想到之前的發現,不由有些愈加的心煩意亂起來。
“不過,”
這名親信有繼續道。
“內城中那些客軍,似乎私下有所動作了。。”
這隻奇兵隊,不但以數十傷亡為代價,幹掉了一隻數百輛大車組成的運輸隊,帶走了所有的騾馬運力;還乘勝追擊就近焚毀了數處沿途的哨寨和燧樓,又尾隨敗亡的敵兵打掉了位於大寧堡的一處糧台所;然後就地設伏殲滅了兩隻巡邏隊,幾乎無一走脫.
然後用活動期限內,剩餘最後一點時間,全力驅趕當地人口南下,而製造出某種騷擾和進攻營州境內,虛張聲勢的假象來。
由此也再次確認了,那隻平盧軍馬是真的撤走了。
劉厚帶領的騎兵隊,幾乎是尾隨著他們大隊人馬浩浩蕩蕩的一路不停,沿著遼西走廊一直退到南端的營州境內白狼山附近。
隻是對方軍容還算齊整,裝備輜重尚在,因此這一隻奇兵就算跟了過去,也沒有找到可以動手的機會。
因此剩下的時間裏,小清河北岸的土地上,都被籠罩在了此起彼伏的號子聲中。
我正在讓部下依照淮東的操條和經驗,操練那隻協同作戰的友軍。當然這是嚴重縮水後的刪改版,專門提供給那些守備團到防戍營之間的過度教材。
對於依靠體力為主的冷兵器作戰,也有相應配套的適應性。隻要再將一些原本配發武裝給民夫的老舊銃具,提供和教導他們使用,(反正他們兼帶了類似的角色),再操習以最基本的號令和隊形,就能形成最初步的戰鬥力了。
這麽做,
一方麵是順手閑得無聊提高一些配合度和組織指揮效率;另一方麵,則是對於不餘遺力提供資源的羅藩,某種程度上的誠意和示好,
當然,救我的幕僚小組的私下評估和判定來說,這也是一種長遠的的後手和潛在的備用計劃,比如在羅藩內部扶植和培養一個傾向我方的群體。
而且在沒有比這群,已經見識過我軍的厲害和戰績,可以說是在戰場上相當的老實聽話配合有加,在日常頗為俯首帖耳的友軍部隊,更好的實踐對象了。
再加上,他們本身就是從組織相對鬆散的各部裏,為了救援失陷在東山城裏的主家,而被臨時抽調和拚湊出來。因此,事後維持下來的組織結構和模式,也與羅藩本來的架構略有差別。
雖然同樣是營團隊火什的層級,但是具體武裝和人員的配比,卻是為了配合淮鎮的作戰,而不斷調整過的。
因此,進一步操練起來,也有事半功倍的效果和好處。當然了,如果不出意外的話,這支輔助性質的部隊,也將成為淮東與羅藩合作的某種樣板和範本之一。
目前,這兩千人分作四個小營,每個小營兩團一隊人的格局,來輪流承當低強度警戒、巡護、勞役等日常勤務活動。
而在遇敵的時候,他們則要承擔先行突擊、破障、探路和開道的職責;或是充當火器部隊的臨時屏護和提供近身肉搏的需要。遇到城邑則先行進入探查和鎮壓,作為後續大隊火力的指引和扮演打草驚蛇的角色了。
再加上我軍不斷用繳獲的剩餘裝備去武裝起來,因此,這支部隊裏長短兵齊備,而近戰甲兵的比率可以說是高得嚇人,幾乎達到了人人披甲,一什三馬的程度。
再加上這支部隊的兵士來源,多出自山地頗多的北方諸軍府。
因此,善用弓箭的比例也不少,同樣用弓弩武裝起來之後;除了不能當騎兵衝鋒陷陣之外,簡直就是一兼多能能者多勞的多麵手了。
雖然這麽下來,不免從各方麵來說有些過於平穩中庸,但是對於我的部隊來說,赴湯蹈火踩雷的炮灰和肉盾什麽的,卻是剛好夠用就行。
比如列隊站在大盾的掩護後麵,一邊射箭和持矛推進什麽的,
...
而在北方的遼西郡內
夜色籠罩下的開義城城頭。碩果僅存的大將,守捉副使薛鼎封正在牆道中巡視著。
煙熏火燎的殘缺城垛上看出去,可以看到火堆和火把照得通明的圍城營地。白天留下來的血腥和焦臭味,依舊濃重的彌漫在空氣中而久久無法散去。
城牆內幾乎是遍地可見白日激戰時,所留下大灘大灘幹枯的血跡和火燒過的汙漬;而推上牆頭床弩差不多已經損失殆盡了,最後能夠重新修理回來的,還不到三分之一;而牆根下的基礎也被突進的敵人,給鑿掘的坑坑窪窪;
僅僅用了兩天,就已經變成了這幅光景。
他看著一張張或許肅然,或是麻木,或是緊張,或是討好和卑微的臉龐,一邊也在暗自思慮著眼下的種種,
從城頭望下去的城內萬家燈火之中,大可以看出來,這座可以容納十數萬人的開義城中,其實並沒有想象的那麽多人。
因為前日的突發事件和在東山城敗退的太快,除了他麾下及早抽身保全的數千部屬,以及被沿線一路裹挾回來的地方駐防人馬之外,也就是開義城所在遼西郡內,靠得較近的軍民百姓,才有機會退入城中。
因此,除掉內城常住的薛氏一族及其奴婢,下臣、部曲,及其親眷,還有退下來的各隻部隊之外,外城中大概還有七八萬百姓的存在,其中大半數以上都是青壯年。
好在城中這些青壯,讓他們出城迎敵或是打野戰固然有些勉強,但是在正規士兵的督促下,放到高牆頭上守城,還是可以勉力勝任的。
這也是他與圍城的羅藩,繼續堅持和周旋下去的底氣和決心所在。畢竟,羅藩那麽多人馬的消耗,也不會少到哪裏去的。
一旦時間拖得越久,對方堅持不下去,或是按耐不住不計傷亡的發起強攻,也許就是薛氏所期待的轉機和破綻了。
畢竟,當初羅氏大軍盡出同樣圍困了遼西城,還有餘力分兵大半長驅南下,一直打到了平盧道的首府幽州城附近,才因為在無定河邊的慘痛大敗,引得平盧道的軍馬乘勢反推。
不但圍困遼西城的軍隊人心動蕩,而被平盧軍先行抵達的騎兵,與城內裏應外合所擊潰,還不得不放棄了遼河平原上的大部分據點,而簽下了屈辱的諸多賠償要求。
但是隨著大批攻城器械的抵達,局麵再次變得惡劣和危急起來。或者說,這座遼西第一堅城,並沒有他想的那麽穩固和牢靠。
所謂的守城之道,守的是外有足夠的援應,訊息往來不絕,內有數載儲積,還有相應機動兵力,可以應時出擊和騷擾地方的活城為最上。
但顯然這種優勢和因素,正在他手中一點點的散失掉。就在今天白日裏,被用大車運來堆積成小山的頭顱和平盧軍的旗幟甲杖,再次斷絕了他們獲得外援的希望。
現如今,
薛氏所屬及其附庸的諸侯勢力,共計領有八州之地;但除了較為富饒的遼西郡外,其他都是山勢丘陵林立相對狹促的中下州,而常備武力主要以世代沿襲下來的五大守捉所轄為主,再加上拱衛本家的藩騎和鐵衛。
但是這些武裝力量的精華,在東山城中已經被損失掉大半了,生下來的缺額都是靠新征發的藩兵,來補足和充數。
這次丟掉了殘破的前沿三州,剩下的五州之地就算未能盡數淪陷,眼看也成為敵對勢力肆虐的戰場。因此,就算度過了此次的危機,薛氏的將來和前景,可謂是晦暗無光了。
事實上,經過了東山城之變後,就算依舊有平盧軍的支持和援應,薛氏從上到下無不認為,自己才是那個最大的輸家。
而薛鼎封此番被推上位,也頗有些蜀中無大將廖化作先鋒的味道,因為位階和資曆尚在他之上的那幾位,不是生死不明,就是無法履行職責。
隻有他能帶著殘餘的人馬退回來。再加上負責出使卻在東山成宴會之變中,僥幸逃生的使團團長兼元老薛定邦;留守本家的內宰薛世榮,構成了臨時維持現今局麵的三足鼎立。
他們這個小小的三角,也掌握著除了內城以外,城中大多數軍民百姓的身家安危和戰時的生殺處置大權。
而現如今,他唯一無法掌握和控製的因素,恐怕就是那隻平盧軍了,以及被前先一步退進內城的那些平盧軍,給“保護”起來而言聽計從的少藩主。
他們占據了內城的防要,日常行事也是是諸多的自行其事,而以藩主的名義反過來要求薛氏的配合。
因此,在變相為質的投鼠忌器之下,薛鼎封也隻能用緊密的監視和刺探,來作為日常的保障。
一名軍將急匆匆的走了過來耳語道。
“北拱城.被打破了。。”
隨即他來到了城牆的東北角,就見灰暗的天空之下,遠方升起的煙柱火光,和隱約傳來的歡呼聲。
這是淪陷的第一個外圍據點,但顯然不會是最後一個。薛鼎封心情沉重的走下城來,就見一名親信部將迎上前來。
“兒郎們還有什麽動態和想法嗎。。”
“無他,唯有竭力與羅賊死戰爾。。”
“不過。。”
這名部將猶豫了一下又道。
“他們都說,若是大公子還在,那就好了。。”
聽到這句話,薛鼎封不由表情有些訕然和糾結,這個庶出的大公子雖然素有勇名,也頗得軍心,隻可惜早已經不在了。
更何況,牽涉到其中的真相和背景,同樣殘酷的令人難以接受呢。也就他們這些無知的人,還能有所寄托和期盼呢。
然後又想到之前的發現,不由有些愈加的心煩意亂起來。
“不過,”
這名親信有繼續道。
“內城中那些客軍,似乎私下有所動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