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河,古稱淮水,與長江、黃河和濟水並稱“四瀆”,不過見過了長江的雄闊奔流之後,不過一裏寬的淮河就顯得有些波平浪穩,因此,相比堤岸聳立的長江,這個時代的淮河上下幾乎看不到任何造堤的痕跡,
作為古時的文明搖籃之一,和農耕技術最早的發源地,淮河兩岸沿途最大的特色是,曆朝曆代沿襲下來的,幾乎無所不在的支流和各種水利灌溉設施,將橫貫東西出海的上千裏淮河流域,都變成水網密布的良田沃野,
其中被稱為芍陂的舊址,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由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不過綿連百年的戰火之下,現今大多年久失修或是已經淤積了,隻剩下前朝隋代貫通的通濟渠尚在使用,還可以行中小漕船,一直通到北地的汴水去,也是以南輸北的重要渠道。。
自古淮河與秦嶺一起,作為傳統中國南北的基本分界線,一水之隔,兩岸人家的衣冠飲食風俗,氣候水文氣土壤植被以及農業生產、都出現了明顯的相異了。
由此產生的所謂豆花、粽子和湯圓等傳統口味上的鹹甜之爭,甚至一直蔓延到現代社會,成為無數鍵盤大旗黨,在網絡論壇上爭相廝殺角逐而長盛不衰的異端之爭。
所謂南旱北澇,東幹西濕,南北不同風,東西相漸變的地域特色。不過我在這裏看到的,隻有破敗凋敝和死亡,所謂白骨露於野,阡陌如鬼域。
不僅僅是因為戰火,還因為之前持續數月赤地千裏的大旱。淮北的許多大曉河渠都已經幹枯見底了,隻剩下被曬幹而如龜裂狀的淤泥,踩下去粉塵飛揚的十分嗆人。
在淮南感受的淮南相對濕潤溫暖,在踏上了淮北的土地之後,則變成火辣辣的幹烤。因此那些負責清野堅壁的淮北兵一放火,就是綿延不可收拾之勢。
這也是那些江淮藩鎮對付南朝的手段之一,曆史上大梁的各路行司,也有出兵北進到江淮和山南一代的成功例子,隻是被這些藩鎮連橫合縱起來,用各種手段拖延和組卻在堅城要衝之下,久久不得寸進,師老疲敝而力盡,再加北朝中樞來援之勢,自然就會退而歸還,隻是他們顯然低估了南朝這次北伐的決心。
錯落起伏的丘陵之間,是大片淪為廢墟的田野村落,前後望不到邊的長龍,正徐徐行進幹渴焦枯的土地上。
走在先頭是數列披甲的矛手,次列的是大隊持盾的白兵,而居於中段的則是身背火器的銃兵,每隔一段就有一些畜力的平板大車夾雜在其中隨同行進,這樣他們可以輪替坐在大車上來恢複部分體力,兩側是馳騁往來接力傳信的騎兵,輔兵和輜重被拖長在最後的位置。
空氣中還彌漫著揮之不去的焦味,除了殘垣斷壁還是殘垣斷壁,視野來回之間,滿目是各種熏黑斑駁的殘留,讓士兵們忍不住覺得幹渴而煩躁,而頻頻拿起壺具喝水,然後惹的士官和老兵,一遍遍的訓斥和糾正。
過多的飲水,也意味著更容易尿頻和脫隊掉隊的風險,而任何一個老練的兵卒,都懂得在行軍中控製自己飲水和排泄的生理頻率,以最低限度的保持自己的身體狀態,和大隊人馬休息間歇同調一致,好應對各種突發的狀況。
淮北幹旱的嚴峻現狀,讓我們格外搜羅各種裝載器具,多攜帶了數倍人畜飲用的水量,盡管如此,在遇到敵人之前,還是需要控製消耗,而盡量利用沿途就地找到的水源。
根據隨軍匠師的勘測,這一代地下水位已經下降的很厲害,大多數村莊城鎮廢墟裏找到的水井,都已經幹枯,或是隻剩下一些粘乎乎的泥漿。
於是更多的柴碳被收集起來,堆在尚有空餘的板車上,一方麵可以用來過濾水中的雜質,另一方麵可以作為應急的燃料來燒水。
而我被數百步騎簇擁著,挎著灰熊貓五世緩緩奔踏期間,感受著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際”的成就感,追擊著所謂“莫須有”的逃敵,渡過了淮河之後,現今我的麾下也達到了八九千號人了,
主要分作三個層麵和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三個火器營正編兵員為核心的主戰部隊,也是專門負責攻戰和決定勝負的拳頭和鐵錘;
第二序列是暫編第四營裏以冷兵器為主的六個輔軍大隊,平時主要負責守壘和屏護核心部,遇敵則是先攻的前驅,或是配屬具體營下充當近戰的掩護和策應,因此輔兵大隊,也是主戰三營裏,戰損白兵和矛手的優先補充來源;
剩下占了近一半比例則是,隻管基本吃用不領軍餉,但是可以分戰利品,兼帶戰場打雜驅使勞役的外圍散卒,也是輔軍大隊的遞補來源。隻是相比裝備相對整齊統一的輔兵大隊,他們就要雜亂的多了。
再加上留在江都經營後方事務和中轉物資的輔助大隊,數量編程上堪堪抵得上一個不滿編的軍。
這些散卒也是某種妥協之下的產物,隨著戰線的推進和補給線的拉長,主要是為了應付後方那些,饑腸轆轆盤恒於道路的流民或是江淮之地被打散後淪為匪寇的散兵遊勇,而用那些本地降卒和俘虜擇選精壯,用戰場繳獲的武器兵甲改造而成的炮灰中的炮灰。
畢竟,用精幹老練的火器營去對付這些道路上的狀況,簡直是殺雞用牛刀,就是輔軍大隊也有些大材小用的浪費,所以這些有足夠的力氣和體質,能夠承當各種艱苦勞役,又有一定武裝自保能力的散卒,就成了某種廉價替代方案。
要知道江淮逐漸平定之後,這種被遣散或是的藩鎮地方部隊,簡直不要太多,能夠被擇優留用的隻在少數而已,因此有同鄉去吆喝兩聲,一拉就是一大群。我本來還想給這些沿途收編挑選出來的散卒,多少發點常例錢什麽,但是被其他人集體勸止了。
理由很簡單,在這個北地的亂世之中,對於這些時常困頓於饑飽之間的丁員來說,給他們發錢還未必如相對充裕的物資發放更加管用一些。
同樣的錢財支出,用來打點糧道獲得更多有限的補給,或是和友軍交換多餘的軍需物資,乃至折價在後方采買一些罐頭口糧什麽的,顯然更加經濟合算的多,而且完全可以維持更多的數量。
但所謂貪多嚼不爛,所以保持在現在這個三層遞進的略大規模就好,這樣就算其中有所異動和反亂,我手上的三個營頭,隨便一個都可以輕易壓製或是殲滅這些不安和動亂的苗頭。
持續一天兩夜的行軍之後,我的遊馬前哨,終於發現了城門禁閉,如臨大敵的下蔡城(今安徽鳳台縣附近),上麵插滿了潁州軍,以及一度消失見的鍾離鎮的旗幟。
終於發現像樣敵人了,我明顯感到左右似乎都鬆了一口氣,私自越境追擊的借口,終於有了個目標,不然還真不知道如何收場的。
展開代表我主將的貓爪印旗,以及邊上繡著新軍左廂大字的,大團火焰交錯閃電的風雷旗。城頭上頓時騷動了起來,甚至有人大聲嘶吼叫喊著這麽,可惜距離遠聽不清楚。
然後約兩丈多高的城頭上,連鎖反應一般的開始咻咻的放箭,隻可惜就算他們居高臨下,但是射程離我們起碼還有老大一段,因此最後隻有一些雜草一般的箭矢,咄咄的落在我們前方的地麵上,最近的一隻也有數十步遠。
我的隊伍中頓時哄聲大笑起來,繼續有條不紊的完成了半包圍的變陣,然後除了少數警戒的遊弋小隊外,其餘全部坐了下來,開始就著壺具喝水,然後吃起幹糧來。
而那些散卒,則湧到前方去,以那些弓矢的射界為參照物,用鏟子鎬等工具,掘土如飛的挖起壕溝來,
另一些散卒則將大車上成捆的軍械幫運下來,按照隊旗和番號在帶領下,逐一分發到正在休息和進食的士兵手中,多數士兵接過武器放在膝蓋上,繼續完成簡單的進食,而已經吃完的士兵,則開始調校弓弩的弦張,或是檢查和清理火銃的內膛和燧石。
獵兵隊已經匆匆離去,開始偵查環境和需找合適的射界,在攻城中他們暫時排不上用場,就環島外圍去尋找製高點,充當警戒和暗哨。
不多久,後隊的炮車也被推上上來,用裝滿濕潤沙土的帶子,正對著城門的射角,臨時堆一個護牆和斜坡來。
在散卒們的努力下,很快一條長長的不規則淺溝,就初步成型了,溝寬五尺,正好讓人一步跨不過來,那些被挖出來的土在溝內一側被堆高,押緊,拍實,形成一個與溝底高低落差的胸牆。
然後以這條溝為基準,兩端由騎兵拉著繩子拖出平行線,就是左右營牆和壕溝的位置,接著再挖一個交叉的對角線,作為營地內主要的排水溝走向,而在四個對角壘土為台,作為四方觀哨,由遠程射手站立警戒。
然後土台之間,按照半身間隙,插上砍伐而來的削尖木樁,沒有足夠的木樁就用長矛對外斜插,交叉捆綁固定之後,就形成一個比較稀疏的拒馬珊牆,沿著珊牆繼續堆土,就構成新的胸牆。
然後所有的輜重被堆在交叉線的中間點,用大板車圍繞起來,構成第二層營區,中間再隔成中軍,畜廄、武庫等若個不同功能的區域,這樣一個立營的基本準備就此完成。
然後士兵的營帳就在內外兩層之間,在依照排水溝的走向,而逐行劃分出來的方格地麵上,一一搭建起來,地麵都會被用比較幹的沙土墊高一層,方便排水和清理生活垃圾,然後鋪上幹草墊或是卷席子,再輔以鋪蓋,就是臨時的起居之所。
每頂營帳間留有足夠行兵和巡曳的通道和距離,一般以一矛之遞為準。
按照五花四角分布的每二十頂營帳之間,還必須留有作為蓄水池和防火隔離,兼臨時取水點的大型深坑和引水渠道。所有帳篷開口一致朝著所在方向的營門,如此才算紮營完成。
剩下的就是添置外圍警戒和巡哨,在壕溝和胸牆上增置一些防禦措施,在外圍拓展的陷坑。伏弩、地刺之類的設置。
這時,城中的守軍,才似乎反應過來,經過了某種嘩然和爭執之後,城門緩緩的洞開,大隊打折潁州旗號的敵兵在,騎兵隊的前導下大舉掩殺而出。
作為古時的文明搖籃之一,和農耕技術最早的發源地,淮河兩岸沿途最大的特色是,曆朝曆代沿襲下來的,幾乎無所不在的支流和各種水利灌溉設施,將橫貫東西出海的上千裏淮河流域,都變成水網密布的良田沃野,
其中被稱為芍陂的舊址,甚至可以上溯到春秋時代,由楚相孫叔敖主持修建,與都江堰、漳河渠、鄭國渠並稱為我國古代四大水利工程。
不過綿連百年的戰火之下,現今大多年久失修或是已經淤積了,隻剩下前朝隋代貫通的通濟渠尚在使用,還可以行中小漕船,一直通到北地的汴水去,也是以南輸北的重要渠道。。
自古淮河與秦嶺一起,作為傳統中國南北的基本分界線,一水之隔,兩岸人家的衣冠飲食風俗,氣候水文氣土壤植被以及農業生產、都出現了明顯的相異了。
由此產生的所謂豆花、粽子和湯圓等傳統口味上的鹹甜之爭,甚至一直蔓延到現代社會,成為無數鍵盤大旗黨,在網絡論壇上爭相廝殺角逐而長盛不衰的異端之爭。
所謂南旱北澇,東幹西濕,南北不同風,東西相漸變的地域特色。不過我在這裏看到的,隻有破敗凋敝和死亡,所謂白骨露於野,阡陌如鬼域。
不僅僅是因為戰火,還因為之前持續數月赤地千裏的大旱。淮北的許多大曉河渠都已經幹枯見底了,隻剩下被曬幹而如龜裂狀的淤泥,踩下去粉塵飛揚的十分嗆人。
在淮南感受的淮南相對濕潤溫暖,在踏上了淮北的土地之後,則變成火辣辣的幹烤。因此那些負責清野堅壁的淮北兵一放火,就是綿延不可收拾之勢。
這也是那些江淮藩鎮對付南朝的手段之一,曆史上大梁的各路行司,也有出兵北進到江淮和山南一代的成功例子,隻是被這些藩鎮連橫合縱起來,用各種手段拖延和組卻在堅城要衝之下,久久不得寸進,師老疲敝而力盡,再加北朝中樞來援之勢,自然就會退而歸還,隻是他們顯然低估了南朝這次北伐的決心。
錯落起伏的丘陵之間,是大片淪為廢墟的田野村落,前後望不到邊的長龍,正徐徐行進幹渴焦枯的土地上。
走在先頭是數列披甲的矛手,次列的是大隊持盾的白兵,而居於中段的則是身背火器的銃兵,每隔一段就有一些畜力的平板大車夾雜在其中隨同行進,這樣他們可以輪替坐在大車上來恢複部分體力,兩側是馳騁往來接力傳信的騎兵,輔兵和輜重被拖長在最後的位置。
空氣中還彌漫著揮之不去的焦味,除了殘垣斷壁還是殘垣斷壁,視野來回之間,滿目是各種熏黑斑駁的殘留,讓士兵們忍不住覺得幹渴而煩躁,而頻頻拿起壺具喝水,然後惹的士官和老兵,一遍遍的訓斥和糾正。
過多的飲水,也意味著更容易尿頻和脫隊掉隊的風險,而任何一個老練的兵卒,都懂得在行軍中控製自己飲水和排泄的生理頻率,以最低限度的保持自己的身體狀態,和大隊人馬休息間歇同調一致,好應對各種突發的狀況。
淮北幹旱的嚴峻現狀,讓我們格外搜羅各種裝載器具,多攜帶了數倍人畜飲用的水量,盡管如此,在遇到敵人之前,還是需要控製消耗,而盡量利用沿途就地找到的水源。
根據隨軍匠師的勘測,這一代地下水位已經下降的很厲害,大多數村莊城鎮廢墟裏找到的水井,都已經幹枯,或是隻剩下一些粘乎乎的泥漿。
於是更多的柴碳被收集起來,堆在尚有空餘的板車上,一方麵可以用來過濾水中的雜質,另一方麵可以作為應急的燃料來燒水。
而我被數百步騎簇擁著,挎著灰熊貓五世緩緩奔踏期間,感受著所謂“人一過萬,無邊無際”的成就感,追擊著所謂“莫須有”的逃敵,渡過了淮河之後,現今我的麾下也達到了八九千號人了,
主要分作三個層麵和序列,第一序列是以三個火器營正編兵員為核心的主戰部隊,也是專門負責攻戰和決定勝負的拳頭和鐵錘;
第二序列是暫編第四營裏以冷兵器為主的六個輔軍大隊,平時主要負責守壘和屏護核心部,遇敵則是先攻的前驅,或是配屬具體營下充當近戰的掩護和策應,因此輔兵大隊,也是主戰三營裏,戰損白兵和矛手的優先補充來源;
剩下占了近一半比例則是,隻管基本吃用不領軍餉,但是可以分戰利品,兼帶戰場打雜驅使勞役的外圍散卒,也是輔軍大隊的遞補來源。隻是相比裝備相對整齊統一的輔兵大隊,他們就要雜亂的多了。
再加上留在江都經營後方事務和中轉物資的輔助大隊,數量編程上堪堪抵得上一個不滿編的軍。
這些散卒也是某種妥協之下的產物,隨著戰線的推進和補給線的拉長,主要是為了應付後方那些,饑腸轆轆盤恒於道路的流民或是江淮之地被打散後淪為匪寇的散兵遊勇,而用那些本地降卒和俘虜擇選精壯,用戰場繳獲的武器兵甲改造而成的炮灰中的炮灰。
畢竟,用精幹老練的火器營去對付這些道路上的狀況,簡直是殺雞用牛刀,就是輔軍大隊也有些大材小用的浪費,所以這些有足夠的力氣和體質,能夠承當各種艱苦勞役,又有一定武裝自保能力的散卒,就成了某種廉價替代方案。
要知道江淮逐漸平定之後,這種被遣散或是的藩鎮地方部隊,簡直不要太多,能夠被擇優留用的隻在少數而已,因此有同鄉去吆喝兩聲,一拉就是一大群。我本來還想給這些沿途收編挑選出來的散卒,多少發點常例錢什麽,但是被其他人集體勸止了。
理由很簡單,在這個北地的亂世之中,對於這些時常困頓於饑飽之間的丁員來說,給他們發錢還未必如相對充裕的物資發放更加管用一些。
同樣的錢財支出,用來打點糧道獲得更多有限的補給,或是和友軍交換多餘的軍需物資,乃至折價在後方采買一些罐頭口糧什麽的,顯然更加經濟合算的多,而且完全可以維持更多的數量。
但所謂貪多嚼不爛,所以保持在現在這個三層遞進的略大規模就好,這樣就算其中有所異動和反亂,我手上的三個營頭,隨便一個都可以輕易壓製或是殲滅這些不安和動亂的苗頭。
持續一天兩夜的行軍之後,我的遊馬前哨,終於發現了城門禁閉,如臨大敵的下蔡城(今安徽鳳台縣附近),上麵插滿了潁州軍,以及一度消失見的鍾離鎮的旗幟。
終於發現像樣敵人了,我明顯感到左右似乎都鬆了一口氣,私自越境追擊的借口,終於有了個目標,不然還真不知道如何收場的。
展開代表我主將的貓爪印旗,以及邊上繡著新軍左廂大字的,大團火焰交錯閃電的風雷旗。城頭上頓時騷動了起來,甚至有人大聲嘶吼叫喊著這麽,可惜距離遠聽不清楚。
然後約兩丈多高的城頭上,連鎖反應一般的開始咻咻的放箭,隻可惜就算他們居高臨下,但是射程離我們起碼還有老大一段,因此最後隻有一些雜草一般的箭矢,咄咄的落在我們前方的地麵上,最近的一隻也有數十步遠。
我的隊伍中頓時哄聲大笑起來,繼續有條不紊的完成了半包圍的變陣,然後除了少數警戒的遊弋小隊外,其餘全部坐了下來,開始就著壺具喝水,然後吃起幹糧來。
而那些散卒,則湧到前方去,以那些弓矢的射界為參照物,用鏟子鎬等工具,掘土如飛的挖起壕溝來,
另一些散卒則將大車上成捆的軍械幫運下來,按照隊旗和番號在帶領下,逐一分發到正在休息和進食的士兵手中,多數士兵接過武器放在膝蓋上,繼續完成簡單的進食,而已經吃完的士兵,則開始調校弓弩的弦張,或是檢查和清理火銃的內膛和燧石。
獵兵隊已經匆匆離去,開始偵查環境和需找合適的射界,在攻城中他們暫時排不上用場,就環島外圍去尋找製高點,充當警戒和暗哨。
不多久,後隊的炮車也被推上上來,用裝滿濕潤沙土的帶子,正對著城門的射角,臨時堆一個護牆和斜坡來。
在散卒們的努力下,很快一條長長的不規則淺溝,就初步成型了,溝寬五尺,正好讓人一步跨不過來,那些被挖出來的土在溝內一側被堆高,押緊,拍實,形成一個與溝底高低落差的胸牆。
然後以這條溝為基準,兩端由騎兵拉著繩子拖出平行線,就是左右營牆和壕溝的位置,接著再挖一個交叉的對角線,作為營地內主要的排水溝走向,而在四個對角壘土為台,作為四方觀哨,由遠程射手站立警戒。
然後土台之間,按照半身間隙,插上砍伐而來的削尖木樁,沒有足夠的木樁就用長矛對外斜插,交叉捆綁固定之後,就形成一個比較稀疏的拒馬珊牆,沿著珊牆繼續堆土,就構成新的胸牆。
然後所有的輜重被堆在交叉線的中間點,用大板車圍繞起來,構成第二層營區,中間再隔成中軍,畜廄、武庫等若個不同功能的區域,這樣一個立營的基本準備就此完成。
然後士兵的營帳就在內外兩層之間,在依照排水溝的走向,而逐行劃分出來的方格地麵上,一一搭建起來,地麵都會被用比較幹的沙土墊高一層,方便排水和清理生活垃圾,然後鋪上幹草墊或是卷席子,再輔以鋪蓋,就是臨時的起居之所。
每頂營帳間留有足夠行兵和巡曳的通道和距離,一般以一矛之遞為準。
按照五花四角分布的每二十頂營帳之間,還必須留有作為蓄水池和防火隔離,兼臨時取水點的大型深坑和引水渠道。所有帳篷開口一致朝著所在方向的營門,如此才算紮營完成。
剩下的就是添置外圍警戒和巡哨,在壕溝和胸牆上增置一些防禦措施,在外圍拓展的陷坑。伏弩、地刺之類的設置。
這時,城中的守軍,才似乎反應過來,經過了某種嘩然和爭執之後,城門緩緩的洞開,大隊打折潁州旗號的敵兵在,騎兵隊的前導下大舉掩殺而出。